“旅游英语”本土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30 09:23徐杨洁
当代旅游 2021年30期
关键词:旅游英语实训职业

徐杨洁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引言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的大战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合作的不断持续深化发展,旅游教育正逐步与国际接轨,要实现旅游资源和产品全球化,培养创新型和综合型旅游人才是关键[1]。本文将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旅游英语实训教学为例,结合本土各种旅游资源的实际与特点,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旅游英语实训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提高旅游英语实训发展的认识,增强旅游英语实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满足学生第一任职和促进旅游行业发展需要的目标。

一 当前“旅游英语”实训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较陈旧

在旅游英语实训内容设置上,缺乏一盘棋的全局观,滞后市场发展需求变化,不注重结合地方特色,盲目效仿其他院校,校企合作不够经常、工学结合不够紧密,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评价学生重结果轻过程

主要是课程的期末考试,侧重的是最终的考核结果而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约束和评估。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专心、不投入,一遇到突发情况,处置起来,存在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不灵活、难以胜任本职等问题。

(三)校企合作效益短期化

大多数校企合作仅限于对合作模式的探求、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归纳和解决实习、实训基地等浅层次的结合上,还没有建立起长远性、深层次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关系[2]。

二 如何构建实训教学新模式

(一)在创新课程定位上下功夫

1 课程理念

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指导性思想,是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3]。从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高职旅游学生学习规律出发,紧扣本地旅游产业中世界珍稀温泉元素,注重因需动态搭建“本土化”课堂内容,创新本土化旅游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发常规课堂与移动课程并举,凸显旅游专业的本土特色,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标准的高度融合,促进本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利用与管理,传承传统文化。

2 课程性质

旅游英语课程是三年制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是《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市场营销》《导游业务》。本课程是一门“本土化”课程,在课程设置、内容选取上本土化,深挖本土温泉、会展、红色旅游等本土旅游资源融入课程,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旅游经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旅游英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会怎样应用旅游英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实践专业应用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充分依托本土旅游企业,开拓与课程内容紧密相扣的移动课堂,通过“从都国际论坛会务服务”“莲麻红色旅游接待”“华夏追梦房车酒店运营”等真实项目锻炼,有效提升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 课程目标

依据行业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通过旅游英语市场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分析当今旅游英语产业的主要流程、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应典型工作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方面的要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确立了《旅游英语》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是培养突出区域、民族、营销策划和适应性强特色的“本土型”旅游英语人才。

(二)在创新课程设计上下功夫

1 创新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英语职业岗位(群)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本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旅游英语认知、英语全程陪同服务训练、英语地方接待服务训练、景区英语导游服务训练、旅游英语服务艺术五大模块,旅游英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社会需求、企业需要作为学生培养的方向,将本地旅游文化作为专业特色,形成适应本土发展趋势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以“任务引领、实践导向”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实施,校企协同进行职业化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旅游英语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4]。通过模块教育实施,培养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营销特色和适应性强特色的旅游英语人才,实现精准育人。

2 创新内容设计

根据《旅游英语》课程定位与目标,立足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关注有关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基于旅游英语真实工作任务及流程,重构课程内容。结合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充分挖掘每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采用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重难点,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产出作品。

根据职业岗位对旅游英语技能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 5个项目(见表1)。

表1 《旅游英语》实训教学内容5个模块

(三)在创新考核方案上下功夫

依据全过程数据收集方法和过程性考核的理念,《旅游英语》课构建多维度的评价体系,课前评价占10%,课中占70%,课后占20%,同时针对学生的旅游英语服务,构建多人员评价体系,见图1。

图1 《旅游英语》实训教学评价设计

三 实践应用效果分析

针对“本土化”,我校对2017—2019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跟踪和对31家本土旅游企业调研发现,《旅游英语》课程本土化实训教学成果显著,辐射面广。目前学校累计投入750万,形成了以“从都国际论坛会务服务”(重要民间外交及国际交流峰会)、“华夏莲舍红色旅游服务”(从化首个大学生艺术旅馆实践基地)、“华夏追梦房车酒店运营”(国内首个校园房车实训基地)三大特色移动课堂,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引起各界强烈反响。累计5200余人次学生共开展各类移动课堂80余次,获各类竞赛省级以上奖项11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 98.5%以上,毕业生起薪平均增长35%,用人单位评价显著提升。

(一)提升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旅游英语实训教学全面考虑旅游学科属性(应用性强的软学科)和学生学情特点(偏好操作型知识获取方式),开发了工学结合的“双课堂”课改模式。充分依托本土旅游企业,开拓与课程内容紧密相扣的移动课堂,通过“从都国际论坛会务服务”“莲麻红色旅游接待”“华夏追梦房车酒店运营”等真实项目锻炼,有效提升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见封三图9)。

图9 《旅游英语》的实训“双课堂”(见正文第70页)

(二)提高实训课程与专业能力的匹配度

我校地处从化区,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从化区一张靓丽的名片,为有效服务从化当地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课程团队与当地旅游企业筹建教指委,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中充分融入地方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等常规课程中引入“莲麻红色旅游”等本土化内容。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率先开发“红色精品小团”课程内容,有效解决课程与专业能力匹配度不高问题(见封三图10)。

图10 《旅游英语》的实训场景(见正文第70页)

(三)实现旅游英语服务技能的社会化

从班杜拉的社会化学习理论出发,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高职旅游学生学习规律,开发常规课堂与移动课堂并举、项目任务层层嵌套递进的课改路径,构建鲜活真实的体验式学习模式[5]。旅游专业学生在“从都国际峰会酒店实践基地”“莲麻红色旅游实践基地”“追梦房车酒店实践基地”等旅游英语移动课堂中通过旅游英语感知、旅游英语服务实践、旅游英语服务能力强化,进一步实现旅游英语服务技能的社会化、角色身份的社会化。

四 结语

广州市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四大核心城市之一,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具备带动、引领和辐射周边地区文化建设、交通发展、战略定位等功能。《旅游英语》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技能课,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不断创新旅游英语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体系、授课方式,坚持做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本土化的实训教学模式培养旅游管理人才,让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灵活运用英语向海外游客介绍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专业与职业的有效衔接,促进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6]。

猜你喜欢
旅游英语实训职业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职业写作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我爱的职业
高校旅游英语微课信息平台构建
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的研究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