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策略的研究

2022-03-01 23:00柳小霞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柳小霞

摘要:户外建构游戏的活动性强,活动范围大,在满足幼儿活动需求的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管理任务,要从安全、技能、活动内容等角度对幼儿进行干预。但过度的介入只会破坏幼儿的活动热情,使户外建构游戏失去趣味价值。本文针对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活动特点展开论述,探讨在发起户外建构游戏时,教师如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参与户外建构游戏。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建构游戏;教师介入;教学策略

户外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游戏教育”为参考原型,借助活动来打造独特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机制相比,户外建构游戏实现了教育、游戏、互动的综合化整合,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但这种开放的教育模式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过度参与户外建构游戏,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不对户外建构游戏进行管理,幼儿的安全、活动内容难以得到保障。如何合理介入户外建构游戏,在不破坏幼儿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管理幼儿,这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1   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的主要问题分析

1.1过度介入,干预幼儿的活动过程

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以各类游戏活动来启发幼儿的天性与技能,促使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适应周围环境、主动发展自身能力的良好素养。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相比,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从幼儿的天性入手,更加有利于幼儿接受。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适合幼儿教育是不争的事实,但教师的过度干预会破坏幼儿教育工作,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活动能力不强,无法完成活动任务,导致教师必须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施以援手;部分幼儿缺乏规则意识,破坏幼儿建构游戏规则,导致幼儿教师只能对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进行干预。随着管理任务的复杂化、多样化、长期化发展,教师很难针对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以“一刀切”为核心的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管理方案逐渐生成:一切建构游戏都在教师的要求、带动下开展, 会限制幼儿自由活动,活动内容、活动资源由幼儿教师确定虽然能够发挥出育人价值,但未必能够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介入”并不意味着限制,教师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保障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育人价值。

1.2不当介入,破坏幼儿的活动进度

综合课题研究成果来看,幼儿在开展户外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活动进度:认知建构游戏与建构材料、形成参与游戏的兴趣、展示游戏成果。幼儿的游戏过程可分为前期准备、中期互动、后期评价三个环节开展。在不同的环节介入,可以起到不同的教学作用:在建构游戏前期介入可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为其提供活动素材;在中期介入可以帮助幼儿优化活动成果与游戏方案,改变师生关系;在后期介入可以对幼儿发起综合性评价,帮助幼儿正确认识个人能力。但部分教师的介入完全以主观兴趣为出发点,并不会注意到不同时段的介入对于幼儿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一些教师根据幼儿表现盲目介入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活动当中,干预幼儿的活动过程,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活动,导致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带有目的性特点,幼儿的活动兴趣被压制。部分教师采取管理、命令等方式干预幼儿的游戏过程,导致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与学习任务对接,破坏幼儿的活动热情。教师无法正确选择介入时间,盲目介入幼儿的活动过程,导致幼儿越来越抵触。

2   教师介入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基本原则

2.1适度原则

对于幼儿来说,建构游戏是幼儿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介入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当中,必须以“适度”为基本原则,在介入游戏的同时,不得破坏幼儿的活动兴趣与活动热情。针对户外建构游戏的主要活动内容,教师可从游戏方法、游戏内容、游戏目标等角度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干预,但不得进行“大包大揽”的管理,确保幼儿具备自由发挥的基本条件。通过适当干预,解决怎么玩、怎么学的问题,串联“学”与“玩”两个概念,这才是教师介入户外建构游戏的基本前提。

2.2互動原则

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要明确掌握介入的有关概念:介入不等于管理,更不代表监视,它是一种针对幼儿的主观活动兴趣,对幼儿的活动行为进行指导的重要管理理念。在介入户外建构游戏的过程中,要以幼儿的活动热情、活动需求为切入点:幼儿想要玩什么、正在玩什么,针对幼儿的实际活动,落实户外建构游戏的介入管理。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在介入户外建构游戏之后要时刻保持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除了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之外,更要引导幼儿对自身的介入方法进行评价,针对幼儿提出的“管理规则太复杂”“要求过于烦琐” 等问题,要重新调整介入方法,不能用规则、任务限制幼儿的户外建构游戏。部分教师的“介入”以管理幼儿为目标,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逃避教师的管理,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在介入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活动特点,以玩为切入点,以游戏为主要手段,用建议取代命令。重视幼儿的主观感受,改变教师的“权威地位”,这样的介入,才是有意义的介入。

2.3双向原则

从概念上来看,教师对于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介入是一个“教师管理幼儿”的过程,对于如何介入这一问题,主导权完全被教师掌握在手中。这就引发了新的难题:幼儿只能配合教师的管理,对于教师在介入过程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幼儿并不能及时给出意见,教师的强制性介入得不到纠正,使幼儿对于教师的介入愈发抵触。当教师依靠个人的主观意识去推测幼儿的活动时,会给幼儿的建构游戏贴上成熟化、急功近利的标签,从而破坏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教师在介入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过程中,要以“双向互动”为基本原则,在介入之后,充分考虑幼儿的成长特点与活动兴趣,并对幼儿的相关技能、游戏过程进行指导,然后根据幼儿的意见调整自身的介入行为,保障幼儿能够接受当前与后续的介入。幼儿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会给幼儿创造平等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在介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见合理调整介入方法,或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建构游戏,或是以建议者的身份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3   教师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的介入策略

3.1以监管者的身份介入户外建构游戏

户外建构游戏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游戏活动,以提高幼儿的活动能力、锻炼幼儿的实操技能为基本教育目标,注重幼儿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等重要素质的培养。教师的独特定位决定了他们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着出谋划策、引导幼儿的重要任务,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游戏技巧,更要对活动内容、活动规则进行调整,借此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在这一理念下,教师要发挥出自己“监管者”的作用,引导而不过度干预,恰如其分地介入户外建构游戏。

以户外建构游戏“有趣的沙子”为例,在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在沙坑、沙地等区域进行游戏活动,依靠“做沙人”“堆沙堡”等游戏锻炼幼儿的实操技能、学习能力,使其获得关于美的感受。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流程、活动方法进行全程监管。第一,保障活动安全,在游戏过程中不得使用游戏工具如铲子、铁桶等进行打闹,游戏之后要及时洗手,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依靠教师的“强制力”,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第二,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幼儿对于礼貌、文明等概念缺乏认识,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破坏他人作品、争执等问题,教师要制止幼儿的相关行为,营造和谐友好的活动氛围。第三,重视幼儿的情感、心理教育,当幼儿无法制作沙人、沙堡等作品时,可能会出现情绪急躁、行为失控等问题,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指导教育,用语言、行动安抚幼儿,促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活动心态。教师要发挥 “监管”作用,并逐步介入户外建构游戏中。

3.2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户外建构游戏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一直在以“管理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过于权威、严肃的态度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了畏惧情绪。当教师提出活动任务时,幼儿会舍弃自己的活动计划来配合教师,以此来完成任务。这种强制化的教学模式疏远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一旦教师参与户外建构游戏,幼儿的活动兴趣将被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完全掩盖,导致失去了参与户外建构游戏的热情。

教师要介入户外建构游戏,就要以平等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将自己转化为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发号施令的角色。通过参与户外建构游戏、提出游戏建议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能够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户外建构游戏。如在户外建构游戏“捏泥人”中,教师就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户外建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用彩泥、橡皮泥等材料为幼儿“捏泥人”,帮助幼儿掌握捏制泥人的技巧,为户外建构游戏活动提供参考对象。在随后的游戏中,教师可通过给出建议的方式参与户外建构游戏,“如何让泥人的五官更加端庄?”“如何设计泥人的身体结构?”在介入的同时,传授给幼儿更多的游戏技巧,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户外建构游戏时,教师可独立进行游戏,开放游戏过程,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靈感。教师积极参与户外建构游戏,不仅能够实现介入户外建构游戏的基本目标,更能改变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借此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3.3以评价者的身份介入户外建构游戏

户外建构游戏的开展离不开教师评价的支持,对幼儿的游戏行为、活动表现进行评价,才能实现取长补短的教育目标,改正幼儿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发挥出户外建构游戏的育人功能。部分教师虽然也在户外建构游戏中落实评价,但评价在游戏过程中直接下发,当教师指出幼儿存在的不足问题时,幼儿会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对自身能力的消极评价,导致评价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完成育人工作之后落实评价指导,以评价者的身份介入户外建构游戏,有助于改变幼儿的游戏态度,调动幼儿的游戏积极性。

例如,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好大的积木”中,教师可为幼儿准备尺寸更大的塑料积木供幼儿进行游戏,在调动幼儿游戏热情的同时,对幼儿的游戏技能、体能素质进行训练,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综合表现制作评价表。以“修建城堡”这一活动为例,幼儿利用大型积木修建一座城堡,此时,需要完成搬运积木、城堡设计、搭建积木等任务,活动要求较为复杂。在幼儿进行户外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将幼儿的相关素质记录下来,并对幼儿进行评价:是否具备搬动积木的能力?是否积极参与建构过程?教师要针对幼儿的活动兴趣、体能素质、交流沟通能力发起多元化评价,让幼儿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培养幼儿的成就感。在针对户外建构游戏发起评价工作时,不仅要指正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问题,更要针对幼儿的活动给予积极评价,以此来提升幼儿参与户外建构游戏的兴趣。用评价结果去影响幼儿,不仅能够体现户外建构游戏的教育功能,也能帮助教师重新认识幼儿的学习特点,为户外建构游戏提供新的经验。

3.4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

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开展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积极引导。但过度引导只会破坏幼儿的活动积极性,教师不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更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在幼儿身上。在对幼儿实施教学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尝试扮演一个“旁观者”,赋予幼儿完全自由的活动空间,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观察、实践、游戏,这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盲目介入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活动只会破坏幼儿的活动热情。

在组织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可尝试设计完全自主的活动方案,要求幼儿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自由发挥。教师带领幼儿前往户外场地,如草地、森林当中,要求幼儿独立开展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如草地上的游戏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在安全的天然草场中进行游戏互动,鼓励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资源创设户外建构游戏活动方案。幼儿将自己的见闻、学习经验应用起来,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管理幼儿,并不随意干预幼儿的活动过程。在幼儿提出需求之后,尽可能地鼓励幼儿发挥自身能力,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4   结语

户外建构游戏以游戏、教育为主要目标,借助幼儿喜欢的方式落实教学指导工作。在尝试介入户外建构游戏时,教师要以监督、参与、评价等方式参与户外建构游戏。教师要努力缩短与幼儿之间的距离,降低幼儿的抵触情绪,通过改变自身身份、合理调整定位的方式介入户外建构游戏,优化幼儿园户外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谢志清,张雪梅.探究教师介入幼儿建构游戏的时机和策略 ——以户外建构游戏材料为例[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3):60-62.

[2]刘肖霞.浅议教师对幼儿园大型户外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38-39.

[3]李晓,黄艳.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中的教师介入[J].幼儿教育,2015(01):17-21+29.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21]PLG292。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