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引导,趣味无限

2022-05-18 01:47姜丽丽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姜丽丽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想要良好实现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为学生们进行组织相关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活动中,在故事中受益良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去组织相关活动,要勇于创新对学习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并且要学生们积极乐观地参与到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勇于探索,发现新的知识。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本文阐述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以识字、拼音、阅读、口语交际为例,展示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了针对非故事型题材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建议。

一、故事要具有哲理性

故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达到丰富学生的认知,懂得做事的道理,助力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故事就必须具备哲理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事做人。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不仅可以将乌鸦是如何一步步将瓶子里的水喝到口里的,还可以引入“乌鸦反哺”的故事,引导学生具备孝心。从乌鸦这一形象身上,学习孝敬、敬老的可贵品质。故事要在特定的场合里发生才能传达出生动的情节和真实的情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置身于故事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领悟课文的主题和内涵,落实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秋天》时,教师就可以采集一些秋天的产物,如落叶、玉米等,来导入课堂故事的情境,将实际生活中的秋天景观和与故事中的秋天联系起来,让课程更加秋意盎然,让学生置身其中更加投入,对“秋天”的内容也会理解得更加透彻。故事的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兴趣,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铺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端午粽》的时候,教师可以编排或搜集几个与端午节、粽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屈原的故事,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等,吸引学生们的兴趣。真实性的故事才能够打动小学生,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因此不可以随意捏造。比如,在学习《升国旗》的时候,教师可以讲关于国旗的故事,例如开国大典上的国旗是经过如何调整,克服怎样的困难才准时准点升上去的,让学生对国旗产生的正确认识并建立爱国情感。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故事种类越多样才能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学习知识的同时,扩展视野,増加=知识储备。例如在学习《四季》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种类的故事,如春季的清明节、夏季的端午节、七夕、上元节,秋季的中秋节,冬季的春节等节日来感受四季在吃穿用行上的不同和景色的变化。也可以向学生讲解关于四季的神话传说,以及关于四季节气的民间故事,还有冬温夏清、冬日夏云、春暖花开、落叶知秋等关于四季的成语故事等。

二、故事教学法在语言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识字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应创设识字的语言环境。识字的最好方法是能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来学习识字。如《日月水火》的教学中,学习日字,引入“后羿射日”的故事;学习月字,引入播娥奔月的故事;学习“水”字,引入“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火”字,引入“钻木取火”的故事。我们可以将拼音融入故事中,引导学生趣味学习拼音。如,设计这样一个故事:清晨的村庄举行起音乐会,小姑娘在河边大声地唱“aaa……”,大公鸡听到了小姑娘的歌聲,也唱了起来:“ooo……”,大公鸡的好朋友大白鹅听到大公鸡和女孩子优美的歌声,也在水中翩翩起舞唱起了:“eee……”。这场音乐会终于热闹地开启了。下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也开始参与这场音乐会吧。通过故事,将拼音串联,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拼音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该能够大胆说话,认真听话,乐于说话,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因此,可以在口语交际中运用故事教学法。以《小兔运南瓜》为例,让学生们说一说小兔子能够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然后把这个过程变成一个小小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说清楚编故事的要求,让学生认识到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展、经过、结果等,然后开动学生的脑筋,锻炼口语交际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习更有趣。

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非故事型题材中的应用建议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对于非故事型题材的课文,似乎不能融入故事教学法,但是我们能够从它的题目着手,围绕题目展开故事。例如《秋天》这篇课文,虽然无法直接引入相关的故事,但是可以通过与秋日特色和秋日的节日相关联,融入“一叶知秋”、“丹枫迎秋”等成语故事,以及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的故事,增进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在非故事型题材的教学中,不能忽略关键词的重要作用。可以在教学时牢牢抓住关键词,将其故事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而把握住课文内容。例如在《小小的船》中,抓住“船”这个关键词,引入“仙女与月亮船”的故事,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有些文章属于非故事型题材,但也可以在教学中插入故事,便让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例如课文《四季》,融入了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季节节日的故事,也可以讲述“植树节”、清明时节等故事,让学生充分认识四季。在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图片情境图,教师可以吧突破情境串联起来,通过故事的讲述,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小的船》的时候,根据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的插图,引出“仙女与月亮船”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领悟课文主旨。

参考文献:

[1]戴海军.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 思维与智慧,2022,(04):58-59.

[2]施萍一. 试谈故事化教学对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创新价值[J]. 江苏教育,2022,(09):7-11.

[3]罗含情.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难文浅教”探析——以六年级“好的故事”教学为例[J]. 西藏教育,2021,(12):22-23.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