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2023-01-14 22:14陈玲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陈玲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围绕“核心素养”教育观,认真解读教材、创设情境教学、整合教学资源、融合多科知识,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美术教育的价值得以完整体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美术学科应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把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表达能力、勤于思考、勇于趋异思辨、大胆创新、关注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艺术学科的魅力,在创作过程中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艺术核心素质的发展。

一、认真解读教材,设置教学“路标”

有效落实教材编写意图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通读教材,这也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解读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前后关系,认真研究教材中的每一幅图画、每一个学习建议,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能符合学情,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充满乐趣和意义。

以往的小学美术课程大多按照课业类型来划分,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大。比如,美术教学中的“设计·应用”关注创意实践与艺术表现,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启发与灵感;而“欣赏·评述”课关注图像识读,强调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两个课型之间缺乏关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通读了小学所有学段的美术教材,分析不同学段的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進行重新整合,划分出通往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几大“路标”,以“主题、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为多维度立体式学习的关键词,引领学生通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等环节,有序地抵达拥有“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的最终目标。

二、创设情境教学,促进审美感知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激发、陶冶人的情感,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秉持“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表现,借助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相关技能的提升,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

以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风》一课为例:在导入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们安静地闭上双眼,然后轻轻地走到教室中间,语气柔和、平缓地讲述道:“树枝在发抖,树叶在摇摆,蟋蟋发出‘簌簌的鸣叫声……渐渐地,连我们耳边也传来了‘呼呼‘嗖嗖的刮风声……”此时笔者播放刮风的音效声,再让学生们说说刚才的感受和体会。就这样,笔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辅以背景音效,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后面展开的教学步骤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整合教学资源,激活实践创意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逐步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表示,生活才是教育的根本。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堂与生活连接起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神奇的石头”美术专题教学活动为例,笔者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石块,并选择合适的石子进行加工创作,挖掘其背后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这对小学生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新的探索和经验。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石子后,进行个性化创作:有的学生将石子和泥土铺在一起,并种上鲜花,体现出浓浓的自然气息;有的学生将石子放在鱼缸底部,并用水草作装饰……自然实践与美术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美术应用能力,感受到美术在生活中的价值。

四、融合多科知识,提升艺术素养

新课标提到,要以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做好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在实际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中,要突破教学难点,就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比如,在美术鉴赏教学期间,若能够结合语文科目中的诗词和形象,既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诗词,也能够满足学生鉴赏、创作的需求。

以《风景如画》一课教学活动为例,笔者采取了“欣赏、理解、创作和评价”的教学策略,通过语文学科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首先,带领学生欣赏古诗,描述诗歌涵义。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春日》《江雪》等古诗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其次,借助古诗,理解内涵。以《咏柳》这首诗为例,笔者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朗诵这首诗,你们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然后笔者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画作,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幅符合诗意,并说说原因。接下来,以诗绘画,创作实践。笔者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并想想如何去表现它,鼓励学生动手创作。最后,展评诗画,交流感受。针对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创作出来的画作,先让学生进行互赏、互评,然后笔者进行讲评。

总之,在“核心素养”教育观要求下,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将会持续增长。只有重视美术课程建设,才能顺应时代需求,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创设高效的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解丽丽.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15).

[2]甘方诚.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9(6).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