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2023-02-23 14:46郑一萌徐岩崔克宇闫丽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郑一萌?徐岩?崔克宇?闫丽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作业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求,还要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作业创新设计。文章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对当前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增加探究性作业、设计实践性作业、设计生活化作业等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作业设计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学教学论实验‘三段五习法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LJY202370769261);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教育新基建背景下数字化创新型化学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研究”(编号:GH22792)。

作者简介:郑一萌(1999—),女,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

徐 岩(2003—),男,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崔克宇(1979—),男,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闫 丽(1982—),女,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作业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作业设计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从实际来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不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对此,我们需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多层次设计高中化学作业,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1]。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原则

(一)阶段性

高中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作业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化学作业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探究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 实践性

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进行化学作业设计时要遵循实践性原则,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三) 社会性

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时要联系现实生活,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生活中合适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和社会自然,形成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等观念。

(四) 创新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内容。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要注意突出新颖性、独特性和趣味性,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进而延伸出更多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2]。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一)过度强调知识巩固

一些教师在进行化学作业设计时过于重视知识的巩固,多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作业任务量,以帮助学生复习知识和巩固知识为目标,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也不考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 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要想通过作业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围绕核心素养内容设置不同形式的化学作业。但是从实际来看,高中化学作业的形式还较为单一,教师主要是依据教材内容设计书面类作业,较少结合生活内容设计实践探究类作业,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会限制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 忽略作业设计评价

通过高中化学作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教师高度重视作业设计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而,部分教师忽略了高中化学作业设计评价工作,没有从教师作业设计和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两方面入手,对作业设计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化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这会影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3]。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

(一)设计层次化作业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学生后续灵活应用知识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分析高中化学课本知识,认真研读课本课后习题,把握出题思路,选择贴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习题内容;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立足学生实际学情设计层次化的作业,使作业更加贴合学生实际,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知识类作业。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进行化学作业设计时要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上。例如,瑞典物理化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了如下电离学说观点:(1)由于溶剂的作用,电解质在水中可以自动离解成带相反电荷的正、负离子;(2)水溶液中的每种电解质都是由已离解的分子和未离解的分子构成的。教师可结合上述观点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观点(1)总结出正确图示和评价观点(2)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史料、图片等信息对基本化学知识概念进行复习巩固。

2.提高类作业。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教師可以设计一些提高类作业,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之余,培养和发展学习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酸碱概念的历史与发展”相关知识时,可让学生观看相应的微课,并结合微课将相应的时间轴补充完整。这样的作业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重新梳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核心知识,学会高效的化学学习方法。

3.实践类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优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类作业,让他们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完成“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相关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复习巩固和有效运用已学习的知识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 增加探究性作业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设计高中化学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加一些探究性内容,让学生在自主思考探究中,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培养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完成“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相关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性作业:(1)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了解金属的腐蚀包括哪些类型;(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化学腐蚀的原理;(3)组织学生开展相应实验,让学生先用清水清洗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再放到装有饱和食盐水的试管中浸泡,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变化。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性化学作业时,学生能从化学的角度科学解释金属腐蚀现象,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效培养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 设计实践性作业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仅靠课堂知识教学是很难实现的。教师要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充分理解化学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分析解决相应的化学问题。例如,在完成“乙醇和乙酸”一课的教学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乙醇和乙酸的主要性质,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总结讨论中深刻理解相应知识,有效培養实验操作、思考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乙醇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观察液体颜色和闻气味,并将结果记录下来;让学生在蒸发皿中滴入少量乙醇并点燃,用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然后迅速正立,滴入适当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记录相应的现象;让学生向试管中滴入少量的乙醇,将灼烧后的铜丝伸入试管内的乙醇中,观察、记录相应的现象。在学习乙酸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观察乙酸的状态和闻乙酸的气味,并记录相应结果;让学生分别向盛有碳酸钙固体、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酸,观察、记录相应现象;让学生进行酸化反应操作,观察、记录相应的现象。学生在完成以上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并有效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四) 设计生活化作业

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可以将高中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作业,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在完成“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设计一些生活化作业,如统计分析六大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举例说明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在完成这些生活化作业时,学生可以采用实地调查、网络搜寻资料等方式,对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充分了解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后,紧密围绕具体的问题对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酸雨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金属矿物冶炼、生产和使用硫酸等造成,要想利用化学方法对硫和氮的氧化物进行有效控制,相关人员就要积极采用燃料预脱煤、炉内脱硫等技术,实现防控污染和清洁生产的目标。学生在完成这些生活化作业的过程中,能深入了解化学与生活存在的紧密关系,自觉树立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理念,有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产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4]。另外,教师在布置生活化化学作业时,可以创新作业呈现方式,比如让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作业结果、让学生通过课堂演讲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业探究过程及成果等,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又能够让更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最终彰显化学作业的育人价值。

(五) 作业科学化评价

教师要想通过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化学作业,还要积极开展化学作业反馈评价工作,以及时发现化学作业设计和学生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持续优化改进中加以解决。教师要构建作业科学化评价体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入手,建立教师化学作业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和学生化学作业完成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了解教师作业设计和学生作业完成的具体情况。同时,教师要重视化学作业评价指标的制订,教师化学作业设计评价指标应包括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对学生作业需求的把握、作业类型丰富程度、作业设计科学化水平等;学生化学作业完成评价指标应包括学生作业完成积极性、学生作业完成度、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情况等。教师要通过评价结果及时对后续的化学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完善,使高中化学作业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作业设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化学作业设计工作,以促进化学作业设计的创新,让学生在完成化学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对高中化学教材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准确把握,然后遵循实践性、阶段性、创新性等原则,精心设计层次化作业、探究性作业、生活化作业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凌丽.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2]叶雪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J].高考,2023(3):60-63.

[3]涂清莲.双减背景下优化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1):58-62.

[4]李宏达.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21(76):110-11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