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融合: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习作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2023-02-23 14:46吴书铭
求知导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习作单元单元整体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单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针对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如何通过结构化的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热点问题,立足单元整体教学,通过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学习任务群设计、板块整合和融合评价等策略,实现读写融合,以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习作单元;读写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习作单元教学策略实践研究”(编号:B2022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书铭(1986—),男,广东省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二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则,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的基础。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主要路径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是语言的内化过程,写作是语言的外化过程,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常常被分割,导致学生在习作学习中面临一系列困境。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对习作单元的教学进行统整,特别关注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习作单元具有整体化结构特点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创新性编排了“习作单元”这一功能性很强的特殊教学单元,它以写作能力的训练为核心,从单元导读到习作实践,层次递进式推进写作能力的培养。从垂直的角度分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学期有针对观察想象、描绘景物、叙述故事和人物以及表达情感等方面进行写作指导的内容。而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写作训练单元由五大部分构成,即“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练习”。其中,“精读课文”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感受文章的特点和风格;“交流平台”重在对表达方法进行提炼;“初试身手”侧重于尝试运用表达方法,进行片段式的能力训练;“习作例文”再次回顾表达方法;“习作实践”要求能恰当运用表达方法,进行完整篇章的写作训练。各项内容之间环环相扣,体现出鲜明的大单元整体化结构特点[1]。

二、大单元整体化教学要求读写融合

大单元整体化教学背景下,习作单元的目标鲜明,指向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读写融合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强调,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这两者都与思维有关,并与学术知识和生活体验紧密相扣,因此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升,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是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必由之路。

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为使学生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表达方法,教材从单元导语开始,到在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中寻找中心句,在《盼》中寻找典型事例,让学生初步感受了“中心”的意义;在“习作例文”中,再让学生学习如何围绕小站的“小”这个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这些“读”都是在为后面的习作训练铺垫,在“读”的教学中融入“写”的要求,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开展语用训练,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才能整合单元之力,使习作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三、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读写融合的习作单元教学策略

(一)设计单元学习任务群进行整体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应当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基于习作单元的结构化特点,教师可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来设计学习任务群,即把学习内容安排在典型的学习场景之中,由一个贯穿始终的大任务来统领、驱动,而不再是按照一个一个知识点来组织教学[2]。

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胆想象”,两篇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神奇有趣的想象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后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根据学习活动要求,本单元学习情境可以设计为“创办《奇思妙想》班级专刊”,在这个单元整体学习任务下,安排相互联系、共同指向单元学习目标的8个语文实践活动(如图1)。要想让自己创编的想象故事能入选班刊,学生就要主动阅读课文和其他作品,向作者学习想象方法,提升作文质量。贯穿整个单元的“编辑班刊”这一真实任务推动学生在读中感知、提炼方法,在写中运用方法,开展读写融合学习活动。

(二)板块整合让文本充分发挥样本价值

认知心理学指出,学习时,学习者会构建和发展各种认知结构,并从已有的认知体系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思维模块,进行比对、分析和推理,以解决问题。学习内容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就越能帮助学习者构建有效的思维组块,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基于此,在进行习作单元教学的内容设计时,教师要重视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步骤展开:第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提取写作技巧,然后进行片段写作实践;第二,將所学的写作技巧综合应用于单元写作中。第一阶段包含“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三个部分,学生需要完成感知、整理和模仿的任务。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思维组块,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详细分解“交流平台”中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理清各个板块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以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交流平台”阐述了叙事类作文的写作要点,如“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等。在“精读课文”中,《麻雀》借助多种描写方法(如声音、场景、语言等),呈现麻雀的勇气,以及猎狗从凶悍到胆怯的变化,启发学生理解“清晰描述重点内容”的写作要点。而“初试身手”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如“清晰描述重点内容”,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几个部分进行整合,围绕某一写作要点组织新的教学单元,形成一组新的教学单元,重点培训学生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清晰地表达重点[3]。

(三)融合评价锚定单元核心要素

完整的、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评价。在单元整体视域下推进习作单元教学时,评价应该贯穿始终。

1.明确单元任务,评价要“瞄准靶心”

为了保证评价的精确性,教师需要明确单元任务,在评价过程中保持具体、清晰和集中,使单元任务贯穿于整个写作训练过程。评价的标准应与教学要求相一致,关注学生写作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掌握单元内的表达方法。

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该单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的表达方法。在“精读课文”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生长”这一主题进行表达,并重点评估他们对“盼”以及心境的描写。在“交流平台”环节,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总结和体验能力上。当进入“初试身手”时,要检查学生选取材料的策略和他们凸显主题的技巧。在“习作例文”中,评价的焦点应该是学生的表达方法。至于“习作”部分,核心评估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体的评价过程中,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修养,并提升他们在素材选择、深度体验、核心元素应用、独立表达、相互评议以及实际写作各个环节的技能。

2.贯穿整体评价,关注思维发展

对写作教学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以及对读写融合教学策略的探索。在写作教学中,评价和修改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以确保每一阶段都有恰当的教学效果。评价和修改是教学过程中的“学情诊断”,教师在习作教学初期应根据学生的练笔情况等,启发学生交流与讨论,通过“精读课文”进行指导,并通过“初试身手”和“交流平台”组织讨论,不断提高方法运用的策略性。在进行“初试身手”这类片段训练时,以及在综合性习作中,学生需要思考采用哪些写作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就涉及学生对习作活动的控制与调节策略。感悟、理解写作方法是前提,在新的情境中合理选用、正确使用写作知识是关键。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初试身手”中,学生需要明确这些素材要写什么、反映什么以及可以采用哪些写作方法。在指导习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将思考表述出来。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师生讨论,找出彼此的差异,填补思维漏洞,并归纳出基本问题并加以解决。如在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写作练习“形形色色的人”中,学生应该思考以下问题:(1)我要描述哪个人物以及他的哪些独特之处?(2)我将选择哪个事件来描绘他?这事件是否能展现出他的独特性?(3)哪个部分最能展示人物的特色?(4)我应该如何描述这个人物来体现他的特色?这种思考过程其实是一种“写作评估准则”。在写作开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研读写作要点,回顾“交流平台”里的写作技巧,接着探讨:哪些标准是构成优秀文章的要素?基于师生的交流,总结本次写作的评估标准,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框架,从而让他们更有信心地进行写作实践。

四、习作单元的应用与评估

(一)习作单元的课堂实践

在习作单元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沉浸于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语境。通过模拟真实或想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例如,在讲授关于自然景观的写作技巧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与大自然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所见,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可在课堂上布置多样化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写作形式,如叙事、描述、议论等。这些任务往往围绕着单元的中心主题展开,确保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索和练习。在写作过程中,教师不仅提供样本文本供学生学习和模仿,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展个性化的写作风格。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习作单元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同伴评议,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如何提出和接受建议,这样的互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使用电子白板展示优秀作文范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素材,或是通过学习管理系统发布作业和及时反馈。这些手段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还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二)习作单元的评估与反馈

习作单元的评估与反馈环节关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写作过程的反思。评估策略的设计应紧密围绕学习目标,确保评价活动能够全面覆盖单元的核心要素。在评估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来构建一个立体的反馈系统。在自我评价中,学生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识别优点与不足,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监督和修正能力。通过填写评价表或自我反思报告,学生学会如何从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以及如何针对特定的写作要求进行自我调整。同伴评价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作品,通过讨论和比较,相互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写作,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写作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评价是习作单元评估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学习进展给出专业的评价和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中的创意、逻辑结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指出作品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教师还要利用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5]。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重视整合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章总结了通过读写融合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尤其是写作能力。教师通过设计学习任务群、板块整合和融合评价,可以有效地整合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評估和反馈的有效运用是确保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自我监督和修正的重要手段。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读写活动中获得连续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蔡雪芬.小学语文习作单元读写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14):16-19.

[2]陈海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习作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教师,2023(9):45-47.

[3]俞芳.小学语文中段“习作单元”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四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2:181-183.

[4]金明霞.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设计[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五),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2:337-339.

[5]李海华.读写融合:统整视域下的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J].小学语文教师,2021(3):74-79.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习作单元单元整体教学
聚焦“观察”,学习表达
“依标扣本” 精准教学
整体观照 立体架构 有序推进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