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成长视角的幼小衔接问题、意义与策略探究

2023-07-29 05:16范琼琼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体验互动

范琼琼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各教育阶段、各教育环节。在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从幼儿的感受出发,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逐步缓解幼儿的入学畏难情绪,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联系、衔接与贯通,推动幼儿园教育及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概述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就开展幼小衔接的意义展开分析,最后提出基于儿童成长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以此为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幼小衔接;儿童成长视角;体验;规划;互动;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101-04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的幼儿因存在入学适应困难与社会交往障碍,出现自卑、厌学、焦虑、抑郁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幼儿园要与小学建立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而关注幼儿的真实感受,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开展基于儿童成长视角的幼小衔接实践研究,既是幼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幼教“小学化”倾向明显

部分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孩子的认知基础及心理需求,给孩子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如逼着孩子读古诗词、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学各种特长等。这样做,非但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甚至因为违背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而产生“拔苗助长”的反作用[1]。部分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也罔顾教育规律,一味迎合部分家长的功利化需求,针对幼儿开设识字课、数学课等,让幼儿超前学习,导致幼教出现“小学化”倾向。例如,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部分教师为突出幼小衔接效果,过度重视知识传授,将每节课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或开展识字教学,或让幼儿背诵古诗,或教幼儿记忆公式,或设计数学练习,而忽略情境、游戏、活动的融入。这样,幼儿学起来索然无味,理解起来也吃力。有的幼儿虽然在上小学之前,以被动的方式认识了许多汉字,掌握相应的运算技巧及一些英语知识,但并不理解知识的深层内涵。幼教“小学化”现象体现出部分幼儿园、幼儿教师以及家长的功利主义倾向,是幼小衔接的重大误区。不改变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幼教“小学化”问题就不能彻底解决,幼小衔接就不能顺畅、高效开展。“欲速则不达”用在学习或教学上,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并循序渐进开展,幼小衔接不能过分就低,也不能过分拔高,否则都会适得其反。

2.幼小衔接随意、被动

在课程形式上,幼儿园与小学处于不同时空,且相互独立,但在教育内容上,幼儿园与小学有交叉或并存的部分。而部分幼儿园与小学零互动,在幼小衔接中单打独斗,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形成协作共同体,这就无法发挥教育的联动效应。例如,在幼小衔接中,有的幼儿园以幼教为主阵地,单方面向小学教育靠拢,而小学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没有积极回应。另外,有的幼小衔接缺乏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及长效合作机制,如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双向交流很少或没有,这就难以形成完整的幼小教育链。幼小衔接的随意、被动还体现在家长将其错误教育观念及非理性做法转嫁给幼儿园。有的家长认为反应快就是头脑灵活,将记忆力好当作聪明,而忽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及思维缜密度,有的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便学习加减法运算、汉语拼音等,唯恐落于人后,并强行要求幼儿园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三岁至六岁的幼儿正值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想象力丰富,且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小学数学涉及的公式、概念、符号等,既抽象又难懂,不适合作为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机械地灌输给幼儿。

3.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可尽量减少教学指令,借助丰富的肢体动作、夸张的表情、鼓励性的评价来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活动,也可将知识渗透于游戏、情境、活动之中,使幼儿融情于“境”,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体系。这就是说,要想实现幼小教育的科学衔接,就要尊重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立足于基础幼教课程,从语言、科学、数学、艺术、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渗透,推动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互动、连贯与衔接。但当前的幼小衔接存在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统筹性等情况,往往以突击代替渗透,以培训代替课程,完全忽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园期间的学习任务简单,且以生活经验的习得为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接受起来不存在困难。如果幼小衔接忽略幼儿的认知特点,安排较多的新知识,过分强调教学进度及内容安排,就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新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认为都学过,都会,而产生骄傲自满心理,同时对个别难度大的新知识,不愿意动脑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出现“学不透、学不精、学不扎实”等学习问题。

二、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意义

1.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兒园到小学的过渡与衔接,既有学习方面的适应,也有心理方面的适应,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提高社交能力、发展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教育重在“保教合一”,引导幼儿为小学阶段的学习进行经验准备及心理准备。而科学化、双向性、多层次的幼小衔接教育,能够让幼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困难、失意等,快速适应小学生活。例如,户外建构游戏寓学于乐,既能释放幼儿的天性,使其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建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2],还能让幼儿获得发现自然、亲近自然、体悟自然的机会,在游戏中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2.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育内容融入各种游戏与活动中,形式相对灵活、自由、有趣,幼儿学起来压力较小。而小学快速的教学节奏、繁重的学习任务、明确的课堂指令,对幼儿的身心适应是巨大挑战。幼小衔接能够让幼儿对小学的课堂要求、授课方式、学习形式、作业布置等有所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作息习惯,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缓解入学焦虑。这样,在进入小学前,幼儿就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及预习、听课、写作业、复习等。有的幼儿还可在幼小衔接的基础上,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实现学习能力的逐步提高。可见,幼儿教师只有从幼儿的身心成长视角出发,关注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的天性,为其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幼儿形成小学生活、学习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3.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包括幼儿园教育、中小学教育及高等教育等。如果说幼儿园教育是起点,那么小学教育便是基础,因此推动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教育衔接,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做好幼小衔接,从当前来看,便是提高幼儿的入学适应性,实现幼小平稳过渡。从长远来看,便是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成长,学会适应,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幼小衔接启发幼儿的智力,塑造幼儿的品格,教会幼儿适应,可为幼儿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儿童成长视角的幼小衔接策略

1.依托生活,丰富幼儿的成长体验

一日生活皆课程。为促进幼小衔接,教师可从幼儿一日生活教育入手,让幼儿在入园、就餐、盥洗、入厕、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发展学科思维。在一日生活教育中,教师可将色彩、方位、大小的辨识等渗透在各细节中,以此丰富幼儿的成长体验,获得“依托生活、寓教于养”的良好育人效果[3],使幼儿做好入学的各种准备。例如,教师可以就餐活动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准备阶段,可带领幼儿进入食育区,让其认识食物,了解食物搭配,然后由值日生为大家播报食谱,由小助手给大家分发餐具。这样,幼儿通过参与不同的准备活动,可积累基本的生活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树立知识应用意识,为小学阶段的学科学习奠定基础。在集体就餐阶段,教师可引导幼儿了解小组内的碗碟数量及搭配,认识餐盘的图案、形状、结构及功能,以此渗透数理思维的培养。在餐后保洁阶段,教师可引导幼儿参与保洁活动,从餐具到桌布、从餐桌到地面,按照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的顺序整理,以培养幼儿的空间秩序感,发展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要引导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餐,然后参与下一环节的活动,以此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为小学阶段的课堂学习做好心理准备。在加餐阶段,教师可让幼儿参与加餐分发活动。首先,加餐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数量观念。幼儿通过参与加餐活动,可理解每个小朋友每次加餐只能领一杯牛奶、一个面包或一个苹果,这样,幼儿的数量观念会逐渐形成。其次,加餐活动是幼儿成长的锻炼平台。加餐种类包括牛奶、水果等,幼儿可协助教师清点各小组人数,进行加餐搭配,然后根据小组人数领取等份加餐。这可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让幼儿学到“数”的基本知识。另外,在分配、领取加餐的活动中,幼儿还可增强服务他人的意识,提高参与社会交往的能力。为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的理解,教师还可根据加餐活动来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幼儿园的美味加餐时刻又到了,老师带来了牛奶、鸡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得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请你数一数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需要多少杯牛奶、多少个鸡蛋。这样,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抽象的“數”变得具象,幼儿理解起来更容易。

2.科学规划,幼小课程顺畅衔接

科学规划,促进幼小课程顺畅衔接,就是在承认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幼儿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形式的优化、调整,使幼小衔接教育更具针对性、连贯性、整体性,以此降低幼儿的小学入学适应难度,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1)要分门别类,将幼儿园的活动项目与小学的学科教学有效贯通,使幼小衔接系统化。例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户外游戏中融入体育训练内容,引导幼儿适应小学体育课程学习。

(2)注重情境性、生活性与趣味性。小学的学科教学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及完整结构,而幼儿园教育侧重于“保教合一”[4],教学形式相对灵活,如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感知,在形式多样的游戏中体验,在系统的主题活动中学习。因此,幼小衔接课程应在兼顾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情境性、生活性、趣味性。例如,在手工创意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的原材料,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色彩与图块,为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幼小课程衔接内容要积极落实“五育并举”,使幼儿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幼儿绘本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语言、思维、审美等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使幼儿在衔接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情感的升华。

3.双向互动,幼小交流亲密无间

在确保幼小课程衔接的基础上,幼儿教师要积极构建幼小双向互动机制,带领大班幼儿到附近小学参观,感受小学的生活节奏,体验小学的学科教学活动,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双向互动、幼小亲密交流,不能只有局部而不考虑整体,仅有片面而不顾及全面。有的幼儿园只在幼儿升入大班后,才进行幼小衔接教育,而不是将幼小衔接渗透在各教育阶段的各教育环节。部分教师在幼小衔接中忽视幼儿的具体学情,急于求成,使幼儿产生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到教育效果,还会使幼儿对小学及未来的学习产生恐惧感。对此,幼儿教师可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呈现其认知、思维、社交等能力发展过程,以此实现幼小的紧密联系与互动交流。另外,在幼儿园大班课程中,幼儿教师还可引入相应的小学生活元素,使幼儿形成“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热情向往”[5]。当然,强调幼小衔接,注重双向互动,并不意味着忽视各自的“教育特殊性”[6],而要在体现各自特点的前提下,确保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例如,幼儿喜欢沉浸式的情境体验,教师或设计趣味游戏,或营造书写氛围,或通过创意活动,引导幼儿以感知、涂画、涂写等方式模拟书写文字或符号,“使幼儿获得前书写的体验,满足幼儿的书写欲望”[7],进而为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4.整合资源,多方力量协同推进

充分整合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资源,构建幼儿园—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网络,实现多方教育力量的协同联动效应,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是推动幼小衔接的重要途径。

(1)在加强幼儿园与小学双方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参与,将双向衔接转变为多元融入、多方力量联动的教育凝聚力。在教育实践中,各方要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力争做好幼儿园—家庭—学校的协同联动“三化”[8]:将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创新化,将小学方面的幼小衔接常态化,将家庭方面的幼小衔接科学化。这其中,幼儿园负责为幼儿提供情境体验,引导幼儿参与活动,使其做好知识、能力、心理准备,而家庭可通过情感凝聚、思想启迪、环境熏陶,让孩子在亲子活动、听益智故事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不怕挫折、勇敢面对、积极应战的心理。学校可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引导其熟悉学习环境、学习流程,缓解其紧张感。

(2)要在多方协同推进中,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各自教育优势,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例如,在幼儿园大班“骰子对对碰”教学中,教师可给每个幼儿分发两个骰子,并指导幼儿在自己的骰子上贴上自己喜爱的贴纸,以与其他小朋友的骰子区分开。之后,幼儿可将自己的骰子投在盘子里,数一数,看谁的骰子点数多,以此初步掌握6以内的简单加法。当幼儿熟悉材料的功能、玩法及游戏攻略之后,教师可改变规则,提高难度:两人一组,竞投比赛。升级后的游戏依然是6以内的加减法,增加的干扰环节可使问题情境的理解难度加大,但计算难度没有变化。学完这一内容后,教师可布置家庭作业:比大小。幼儿家长可准备一副扑克牌,与孩子各选一个花色1~10的扑克牌,然后两人同时从各自的扑克牌中抽出两张,数一数两张扑克的数字相加之和,比一比谁的更大,以此让幼儿巩固幼儿园的数学学习内容,为小学阶段“1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学习做好知识准备与方法准备。这样,通过家园协同、幼儿园与小学联动,可使幼小衔接从被动走向主动,使幼儿的学习方式从机械走向灵活。

四、结语

基于儿童成长视角的幼小衔接,本质上是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动态教育实践过程,既有顶层设计的规划,也有具体细节的落实。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幼儿的成长规律,充分领会新课程理念对幼小衔接的指导意见及具体要求,根植于生活丰富幼儿的成长体验,以科学规划推动幼小课程的顺畅衔接,以双向互动促进幼小交流亲密无间,整合资源,多方力量协同推进,使幼儿顺利、平稳、高效实现幼小过渡与衔接。

参考文献:

[1]李敏,加冬梅.“三全”理念下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2(26):41-45.

[2]徐晨盈,胡惠闵.幼小衔接:从课程与教学入手[J].全球教育展望, 2022,51(07):34-44.

[3]王小英,刘洁红.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心理压力分析———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8(02):3-11.

[4]邵巧云.基于幼儿生活的幼小衔接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22,35(03):115-119.

[5]卓燕平.“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育人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2(12):94-96.

[6]李召存,李琳.迈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幼小衔接[J].学前教育研究, 2022(05):1-10.

[7]张淑霞,侯蕾.做好前书写准备助力科学幼小衔接[J].山西教育. 2022(06):37-38.

[8]任丹萍,赵慧君.日本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路徑、成效及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05):104-112.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 Growth

Fan Qiongqiong

(Zhenyuan County Taiping Town Central Kindergarten,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Qingyang 74450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student-oriented" is reflected in various stages and links of education. In the early childhood transition education of kindergartens, educato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feelings of young children, pay attention to their growth needs, respect their growth laws, gradually alleviate their fear of difficulty in entering school,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quality, achieve effective connection, connec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primary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article first outlin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then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arrying out the connection, and finally proposes a strategy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growth, in order to provide a method reference for kindergarten to carry out the connection educ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Key words:connec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 growth perspective; experience; planning; interaction; resource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体验互动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