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融入中国梦教育探索

2023-08-21 10:33宋荣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中国梦立德树人大学英语

宋荣超

摘 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课程所有教师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作为一门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大学英语课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融入中国梦的三种策略,即词汇融入、主题融入、练习融入。这些策略不仅使学生增长知识增加才干又实现价值引领,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中国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24

0 引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结合在一起不能切割开来。课程思政需要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适合中国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建设“主渠道”,全部高校的全体老师和全部课程都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责任。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在所有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已经成为国家政策,高校必须结合各校实际加以落实,各门课程必须在现实教学中加以落实。中国梦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让高校学生了解认知中国梦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润心铸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人才。本文拟就课程思政背景下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国梦教育作以探析。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一,高校外国语言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外国语教育的主要语言选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育在全国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一位入校大学生都要学习。高校英语课程具有覆盖广、跨度大、学时长等特点,是大学生与国外思想文化接触最为广泛碰撞最为激烈、最易受西方外来思潮和文化影响的课程之一,其思想政治教育责任重大,形势严峻。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大学英语课程共12个学分,每个学生除英语专业外在大一大二共四个学期开设英语课,每个学期是3个学分,即36个课时。这就使得整体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显得比其他课程更具有普遍性更具广泛性因而显得更为重要。

其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目前全国各个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多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多取材于西方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地理宗教尤其是文学和思想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受到教材内容所蕴含的西方价值观影响,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膜拜,导致理想信念动摇甚至迷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英语是最易传播西方价值观的一门极易“误导青年学生”的“危险”课程。一方面我们反对狭隘保守的民粹主义,唯我独尊,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盲目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和理念;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对崇洋媚外,自己的一切都是坏的,盲目地全盘接受外来全部观念和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精华与糟粕,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就成了“精华与糟粕”的载体,我们对英语表达出来的西方文化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十分必要。

其三,大学英语课程的跨学科性使得其思政建设成为可能。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其传递的信息涵盖人类的各个学科,语言、历史、政治、地理、逻辑、修辞等,无所不包。《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发挥重要作用;课程设置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所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既有可能性又是教学大纲内容的根本要求。

2 中国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

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由此,中国梦教育是高校课程思政的一个主要内容,作为高校基础公共必修课程的大学英语也不例外。

3 大学英语课堂融入中国梦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下面笔者以学校使用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为例对大学英语课堂如何融入中国梦教育作以探究。

3.1 词汇讲解融入中国梦教育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有人认为,懂语法但不懂词汇对语言则一无所通;反过来,懂词汇却不懂语法却可以至少会一知半解。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即使用”。语言只有在具体的使用中才有意义,才能被有效认知、习得和使用;脱离语境来讲解语言会显得抽象晦涩让人捉摸不透,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的讲解也不例外。脱离句子讲词汇学生会云山雾里,不知所终;相反,结合具体的使用句子来讲词汇,学生则会有“脚踏实地”的感觉。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在词汇教学中进行“中国梦”的课程思政教育。例如,在讲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生词core和第三册第二单元生词conviction时可以举例:We should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ideals and convictions,promot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the Chinese Dream,and actively foster and implement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我們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讲到第四册第一单元生词might时,可以联系其派生词mighty,然后举例:Today,our Party makes its goal the people′s desire for a better life,creating a mighty force that will enable us to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今天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过程翻转,先给学生汉语,然后让学生尝试自己翻译为英语,在讲到第一册第一单元单词maintain时可以举例:我们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We must maintain a modest and prudent style of work,fear neither hardships nor self-sacrifice,and work hard to realize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nd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3.2 主题讲解融入中国梦教育

大学英语教程的每个单元都是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的。以第一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American Dream(美国梦),Text A讲的是一位名叫Tony Trivisonno (托尼·特里维索诺)的意大利人孤身一人来到北美通过不断奋斗靠着远见、决心、自制、乐观、自尊、正直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自己的美国梦。托尼最初恳求到作者家中做杂工,比如给花园除草打扫院子等,夏去秋来托尼恳求到作者的工厂去除雪,几个月后托尼请求作者给自己减薪以到工厂的学徒学校当学徒,由此托尼成长为一名熟练的磨工(grinder打磨机器的工人),能够识别千分尺的百万分之一。接下来,托尼买房,后又卖房买了农场,成为农场主,他把远在意大利老家的妻子孩子都接到美国,孩子们都受到良好教育,还资助朋友来美国,托尼俨然成为有产阶级中的一员。从身无分文的“无产阶级”到拥有家产的“资产阶级”,托尼虽然不像林肯那样经历着从小木屋到白宫的超级巨变,但和林肯一样都是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即一个个体不是靠家庭背景而是靠努力奋斗从一无所有到有所成就。

由“美国梦”很自然过渡联系到“中国梦”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中国梦(Chinese Dream)是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而“美国梦”是指,用美国学者亚当斯在《美国史诗》的话来说, “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更充实的生活”。可以明显看到:中国梦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这跟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近代中华民族的遭遇分不开的;而“美国梦”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这跟美国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在主题教学中将中国梦与“美国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更深理解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及历史意义。

3.3 课后练习融入中国梦教育

练习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检验与巩固,是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检测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英语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有填空、选择、完形、改错、翻译、写作等,其中任何一种形式都可以有机融入中国梦教育,这里以翻译为例

进行说明。翻译可以是英译汉也可以是汉译英,如要求学生进行汉译英练习。

汉语:必须看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

We must see that the arduous task of securing a decisive victory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have place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new demands on our Party.

通過这种练习,学生既掌握了语言知识提高了语言技能又不自觉地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新时期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是各个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要自觉有为地承担其思政功能和责任,将立德树人的育人原则引入一线课堂。本文以中国梦为切入点从词汇、主题和练习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如何融入对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高校的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点滴浸润,实现思政“盐溶于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R].教高[2020]3号,2020.

[2]杜刚跃,孙瑞娟.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8):122126.

[3]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5]葛滨.美国梦之谜—美国国情再认识[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中国梦立德树人大学英语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