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性一度”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3-08-21 11:04葛素霞李卫国王利利徐明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两性一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葛素霞 李卫国 王利利 徐明娜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在双创教育背景下,秉承“两性一度”金课教学理念,以项目、竞赛驱动双创教育为视角、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体进行了研究,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今后提升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两性一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47

0 引言

2018年時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吴岩提出了“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培养学生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学习结果要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理念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的思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模式也势必需要改革。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技竞赛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参与项目和竞赛的过程本身就是科研活动,可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积累知识的意识,逐步达到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目标。本文以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依托,通过开展选修课、组织各类比赛、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等,为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拓展空间,但存在的学生研究能力不足、过程化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 双创能力培养与“两性一度”金课融合的重要性

1.1 融合“两性一度”金课教育的双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在全国各高校都在强调,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双创能力的培养,且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学校也不例外。在工程背景这样的大环境中,对双创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体系的基础性、关键性要素之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生进行双创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课程实践活动中,才能慢慢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双创能力。没有专业知识基础作为铺垫,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创新意识等就没有办法达到充分发挥,双创就会显得比较薄弱。各高校在大学生双创教育的过程中,明确了工程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更好地实施双创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双创教育的开展,必须抓好“两性一度”金课教育,助力教育教学改革,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双创能力培养融入“两性一度”金课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双创教育在各个高校及高职院校的广泛推广,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是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有力抓手。

在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培养过程中融入“两性一度”,即以培养大学生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创新升级创业教育模式,提升创业类教师教学能力,打造双创课程“金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同时对教师授课内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内容要有前沿性和时代性,而且课程要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付出情感,提升了教学效果,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及课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学习,从而达到双创教育的培养目的。因此,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视角来说,“两性一度”金课教育和双创教育相辅相成。

2 “两性一度”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解决了学生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

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是多学科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综合运用。针对学生研究能力不足,可以对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查阅各高校相关资料和调研建设情况,列出详细规划。如每个学期学习的相关内容、各种大创项目如何选题、文献如何查阅和归纳、项目申请书如何撰写、如何进行项目答辩、参与竞赛后应该如何准备,学习哪些相关课程来补足,如何通过第二课堂进行拓展和实践能力提升等。

2.2 解决了过程化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采用导师制组建学生团队,加入团队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都可以有专属实践导师培养,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汇报学习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全程的管理体系,导师更容易了解学生情况,设立阶段性可操作目标,实现分层次培养,因材施教。

3 “两性一度”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3.1 科研创新成果导向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

项目、竞赛驱动下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以项目、竞赛驱动双创教育为视角、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体,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将科研项目、竞赛、校企合作及企业需求相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同时探索“两性一度”金课标准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工程训练课程中的实践应用。根据学校专业实际情况,立足学科优势和科研前沿,结合大学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及各类科技竞赛,开展任务及项目驱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选题,采用课外自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生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学习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及竞赛进展情况,制定全程的管理体系。

(1)竞赛方面取得的成果。在参加全国各类机器人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RobMaster”“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等赛事中获得特等奖10项、一等奖86项、二等奖108项、三等奖138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优质人才培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项目方面取得的成果。近5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4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5项;学生创业孵化项目1项。

(3)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团队于2014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是全国首批獲得此荣誉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之一。高同学和贺同学分别荣获第八届、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如图1所示。

团队成员中先后有20余名同学以“特长生”免试推荐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学位,部分学生毕业后到未来伙伴、北京博创尚和科技等大型机器人企业工作,优秀就业率100%。

总结上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教学、科研和竞赛选拔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构建“教学、科研、竞赛”一体化的体系,“教学、科研、竞赛”三方面关系。对开展工程训练课程来说是一个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

3.2 第二课堂助力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2008年学校工程训练教学部组建了机器人创新团队,先后有队员1000余人,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并且逐年递增,随之也开设了第二课堂等教学活动。

2020年成功申请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项目通过此平台的建设,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体验周活动、开放实验室、“微”学习等教学活动。凡是理工科相关专业的大一本科生都可以参加。为对工程实践有兴趣、希望动手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和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积极参与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并通过实践锻炼,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因材施教,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3.3 校企合作培养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推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获批的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实验室建设”和“校企合作‘双师型工程训练师资培养”与企业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教学部与深圳乐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科学技术服务,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4 结论

本文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双创教育背景下,秉承“两性一度”金课教学理念,以项目、竞赛驱动双创教育为视角、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体进行了研究。同时,推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双创环境、引导机制,逐步地完善双创教育的指导体系,为国家培养更优质的人才扛起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琦,袁屹,郑增建,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模式探究:以食品类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20,(4):171173.

[2]韩笑,王超,罗玲,等.“双万计划”背景下双创教育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J].高教论坛,2021,(8):2530.

[3]杨兵兵,郭新玲,王博,等.高职材料成型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铸造技术,2020,(4):2324.

猜你喜欢
两性一度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两性一度”建设方法研究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型金课建设研究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