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营造氛围 师生互动智慧课堂

2023-08-29 15:11王花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语文

王花

初中语文学习对于学生综合发展非常重要,同样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仅以应试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通常采用单一的知识点讲解,对学生的兴趣开发、思维锻炼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懈怠的态度。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历来是教育工作者所提倡的,特别是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构建智慧课堂,对于营造学习氛围十分有效,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推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营造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寓教于乐是指在娱乐中完成教学目标,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并营造轻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从而积极调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热情,完成学习目标。寓教于乐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其重要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语文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存在较大差异,语文学习往往与生活实际联系更多,借助寓教于樂的教学模式,构建智慧课堂,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课本教材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拓宽视野,接触更多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元素,从多个途径获得语文知识。

(二)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提高课堂趣味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往往是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给学生讲解课文、文言文,将词语、诗句释义填鸭式地讲授给学生,便认为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和理解了。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往往是沉闷、无趣的,在无形中也会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而应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让学生通过娱乐的方式轻松理解知识内容,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娱乐过程中掌握知识,其记忆深刻,理解更为透彻,学生语文涵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加强师生沟通,构建初中语文智慧课堂

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寓教于乐,构建初中语文智慧课堂,可以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高效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满足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同一问题的理解方式、理解程度也不相同。存在着教师认为这是很简单的知识内容,但某些学生掌握效果差的问题,这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若对同一内容进行反复讲解,将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学生解决自我存在的问题。而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对自己理解存在困难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点突破。因此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尊重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二、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方面存在的不足

很多教师虽然将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但是从其实践效果来分析,可以发现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单一,仅局限于教材

在应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教”与“乐”之间的关系,虽然认识到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非常重要,但是“教”才是寓教于乐教学模式的核心,“乐”是“教”的手段。因此,很多教师虽然创新了教学模式,营造了轻松、趣味的教学氛围,但是教学内容没有得到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陈旧、乏味,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这种情况是当前寓教于乐教学模式应用中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学形式僵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想要充分发挥寓教于乐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要求教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设计,不断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动力,但是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寓教于乐教学模式时,仍然存在缺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不高。

三、寓教于乐营造氛围,构建师生互动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若想营造良好的氛围,构建师生互动的智慧型课堂,教师应当从当前教育背景入手,探寻符合时代要求的寓教于乐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本,现在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一)适当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阅读视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想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和限制,适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各类素材、文学著作、经典小说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在选择拓宽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主题和学生的生活、兴趣等,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阅读书目,避免学生选择一些低俗读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消极作用。通过在课堂中引入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学习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老舍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在课下继续阅读老舍作品,可以更好地体会《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作者的写作背景,通过大量的阅读、比较阅读,总结作者老舍的写作风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记录和写出阅读心得,从而积累阅读经验,同时也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再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古诗中字词的含义并可以完成背诵后,教师可以从曹操在写此首诗的历史背景、作者心态等方面出发,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体会作者曹操的雄心壮志。在完成此首诗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朗读曹操的《龟虽寿》,通过学习《龟虽寿》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下阅读或观看《三国演义》书籍或影视剧,体会曹操在创作这两首诗时的思想感情,感悟古诗词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涵养。在学生课下学习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遇到的问题、学习障碍等,教师针对此可以不断完善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于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教学具有人文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教师要想有效实现寓教于乐,可以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入手,引入生活素材,借助信息技术,以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营造开放性、发散性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可以深度地投入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通过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对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产生期待。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荷塘月色》的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知和体会文章中语言的美,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给学生播放歌曲“荷塘月色”,从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兴趣,或观看关于荷塘月色的视频,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视频中美丽的画面体会作者朱自清心中的荷塘,解读作者的心语。随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从不同层面展示课文中所描写的荷塘月色,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同时体会朱自清的文笔特点。最后,教师可以播放伴奏,让学生伴随着伴奏朗读课文,激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三)丰富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要想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以趣味、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作为引领,将实践活动与知识内容相连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解析课文,同时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领悟。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的教学时,教师在带领学生理解翻译文言文和初步的学习后,可以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極参加,选择不同角色,以此篇文言文中的情节作为角色扮演剧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曹刿在判断战争局势时的谨慎、智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缓解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完成人文积淀,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涵养,实现深度学习。

(四)搭建互动智慧课堂,增强师生之间互动

寓教于乐教学模式更加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想法的互相交换,这是分享学习经验,传递知识内容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搭建互动智慧课堂,建立知识、经验共享平台,开拓现代化智能交流途径,创新和丰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语文涵养、丰富学生知识内容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首届诺贝尔颁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这篇新闻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新闻写作的结构,把握新闻写作的特点,品味新闻写作的层次,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完成思维导图学习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如:“消息的导语交代了什么内容?”“消息的主体部分报道你读出了什么内容?”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探究,在相互交流思考结果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也得到了拓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投影白板等现代化设备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重点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在课堂中知识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利用3D技术构建沉浸式初中语文智慧课堂,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还原课本教材内容,实现智慧学习。

(五)利用信息技术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语文平台,以此延伸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在线上平台给学生布置具有开放性、发散性的学习任务,并设置一定的游戏或趣味性元素,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一课后,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了解文章背景,体会作者鲁迅在课文中的情感态度,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为学生布置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趣味任务。如在线上平台给学生布置阅读《朝花夕拾》,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鲁迅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观察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由于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时,学生也会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这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寓教于乐,营造学习氛围,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涵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的趣味实践活动,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推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实现快速提升。

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促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