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

2023-09-24 13:02岳丽芳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岳丽芳

摘要:微主题式阅读是契合小学生学习与理解能力水平、符合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阅读文本的主题和深刻意义,体现了阅读活动的开放性与方向性。文章从微主题式阅读的基本概念出发,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优势,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具体教学案例,从微主题确定、阅读文本选择、阅读活动组织、当堂评价四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策略,旨在为阅读活动的高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拓宽学生语文视野、增强学生文化体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部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在阅读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把握学习要点,加之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思维发展水平较低、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导致其阅读学习效果不佳。微主题式阅读教学旨在克服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将阅读过程中需要获得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情感、价值观念等渗透到微主题中,见微知著,让学生在微主题探索的过程中逐步领会文本意义。因此,如何在把握微主题式阅读教学内涵的前提下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微主题式阅读教学概述

微主题式阅读是立足语文教材,提炼文本语言形式、内容中有助于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语词”以形成微主题,引领学生在微主题探索、体验中把握文本内核,体验文本情感,探求文本意义,并将其转化为自身阅读素养的阅读教学模式。相对于单元主题,微主题式阅读教学中的“微主题”并非传统意义的知识主题、阅读主题等,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理念,经过对语言内涵、人文情怀、内在价值进行提炼加工后形成的“微主题”。在“微主题”的支撑下,将零散的知识、蕴含在知识中的语文思想等整合为有机整体,高度重视阅读与写作、语言表达等教学活动间的相互融合,从而达到立足教材但超越教材的阅读教学效果。

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系统性,即注重微主题整合下多篇文本的系统性,包含教材课文系统化、课内外文本系统化,强调以单篇阅读带动多篇阅读,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二,评价性,即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形成具有特色的微主题式阅读评价标准,体现不同阅读内容下的具体要求,如能够说出文本的作者、主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形象等,以评价引领微主题式阅读教学,反映教学实效与学习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进行持续的改进。第三,整合性,即注重微主题引领下的读写结合。微主题式阅读教学并非将阅读视作孤立的教学单元,而是以语文学科基本逻辑、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规律为基础,在微主题确立的前提下用主题带动阅读、写作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2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优势

2.1有助于提升学生概括能力

微主题式阅读以微主题串联多篇文本,这些文本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可能是情感表达方式相同或者不同,可能是描写对象相同或者不同,还可能是采用了相似或者截然不同的写作手法。学生在微主题的引领下投入多篇文本的自主阅读活动中,调动自身阅读经验、所储备的语文知识,横向分析多篇文本的异同点,纵向体会多篇文本流露的情感、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念或者精神追求,深度挖掘多篇文本的联系以及共通的深刻意义,从而高度概括多篇文本。不仅如此,微主题式阅读教学以教材为基础,重在从教材知识中提炼微主题,而对微主题进行体验与探索的过程便是学生概括教材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2.2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过程为:确定微主题——围绕微主题选择文本——组织开展阅读活动——读写结合——活动评价。对于学生而言,微主题中不仅蕴含着语言的情感和精神,而且是阅读学习的目标导向。在微主题引领下,学生从多篇语言材料中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经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思考等多种学习方式对所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融入自身语言认知结构中并转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如此,在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支持下,教师组织开展阅读活动的方法更加多元,如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微主题,利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降低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并通过小組成员间的相互讨论、分享等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促成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最后经过读写结合综合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能够消除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弊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有助于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立足教材但超越教材,立足课堂但超越课堂,在语言材料选择中突破教材有限文本的束缚,教师可以在网络中选择价值观念正确、思想先进的文本供学生探究,也可以将有趣、开放且内容鲜明的视频、图像等转化为阅读所需要的语言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克服时间短、任务重的困难,以单篇文本带动多篇文本阅读,在课堂中主要以训练阅读技巧为主,将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至课下,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微主题的带领下继续阅读剩余文本,并进一步分析文本间的关系,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多角度、多方面体会文本美感、文本价值等。不仅如此,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与组织阶段需要提升自身从学生视角出发、利用多种渠道搜集语言材料的能力,经过对语言材料的合理加工,将其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阅读内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对于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延伸阅读教学空间大有裨益。

3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路径

3.1立足教材,精选微主题

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为确定微主题,应当遵循立足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可探究性的原则,并非直接运用单元主题,而是在对单元主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聚焦教材课文,引申课文含义,对单元主题进行细化、微小化,在对课文进行深度研读与分析中确立微主题。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超越单篇文本的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学会以深度构建、实践创新、高阶思维为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目标,整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内容,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规律,依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将阅读内容分为语言、方法、解构三大部分;依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将阅读内容分为主旨、情感、价值观三大部分。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选择并设计主题,将阅读教学目标渗透其中,在体现微主题式阅读教学整合性特征的同时,为学生围绕微主题进行自主阅读提供明确导向。在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中,把握教材单元设置意图、掌握单元课文特点,在此前提下确定微主题并设计好教学目标,能够突出微主题式教学的特点,体现了微主题的整合性,并支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拓展阅读。

3.2以生为本,选择阅读文本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内容并非局限于教材课文,而是要以微主题为引领,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增加学生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和经验。因此,在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师生沟通、发放问卷、线上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读物类型,从而掌握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水平、阅读量、个性化的阅读方式。在整合教材课文、语文知识的同时拓展阅读教学空间、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语言材料,并将其与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整合的方式包括跨单元整合,即从多个单元中选取文本,确保文本与微主题的关联性,采用跨单元的阅读教学方式以发挥内容整合的最大效益;按照文体进行内容整合,突出每种文体的特点、关键要素等,采用分类阅读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文本宏观分析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目标对文本进行选择与整合。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二环节便是组合多篇文本,带给学生整体性、系统化的阅读体验,为多篇文本间关联性的探究以及微主题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3.3注重体验,设计课堂活动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教学注重读写结合,并且从学生视角出发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对教师而言,课堂活动形式、流程等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需要把握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特点,遵循小学生认知、思维、心理发展规律,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易于接受理解的教学方式出发,克服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课堂活动一成不变、趣味性较低的弊端,并设计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高涨的情绪、活跃的思维投入微主题的探究与分析中。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模式下,课堂活动设计需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并将语言表达、观念展示、写作训练与阅读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3.4内化提升,实现当堂评价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设计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优化和改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后进行实践检验,注意观察学生在微主题式阅读活动内的表现、反应等,并通过课堂检测的方式考查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微主题的探索深度,在此基础上总结教学设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活动优化等方式提升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将当堂评价结果作为教学设计优化的依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客观反映教学成效和学习效果。

小学语文微主题式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并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通过精心设计微主题、合理选择并整合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并实现当堂评价以充分发挥微主题式阅读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微主题的引领下自主阅读,从而获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倪宜宏.聚焦语文学科素养  创新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成才,2023(1):68-69.

[2]柳淑英.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36):67-68.

[3]李丽娟.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2(32):23-25.

[4]石学军.通过“主题阅读”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22(44):42-46.

[5]王姹姹.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智力,2021(25):87-88.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