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研究

2023-10-30 22:08柴蕾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院校

柴蕾

摘 要:近年来受高职院校招生扩招政策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素质呈现下降趋势,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高职院校学生因心理危机引起的突发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对学校、社会以及家庭是极大的隐患,造成了许多无法弥补的伤害与损失。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生活最为贴近的引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如何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当下建设和谐稳定校园的重大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42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界定

1.1 心理危机概念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凯普兰(G.Caplan)基于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心理危机的概念。是指人在面对超越了自身的解决能力的困难和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短暂性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并非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每個人都或多或少会在人生不同阶段处于危机状态。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心理上具有丰富性、波动性、敏感性、情境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其遇到超过其承受能力范围的困难或刺激时,在认知、情感、行为上可能出现看不到未来、情绪失调、行为失控等状态。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已经逐渐进入独立状态,但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对情绪的把控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处理危机能力尚未成熟,容易在非常时期思想上产生偏差并做出非理性行为,这些行为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如自残、自杀等行为,重则可能对他人产生一定的攻击性,进而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引发更大范围内的社会骚乱,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产生冲击。

1.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诱因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人际冲突。入学适应阶段的学生,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改变,可能产生无所适从、手足无措的状态。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因为高考发挥失常,产生对大学校园的落差感,更加难以融入校园生活。部分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在宿舍集体生活和班级交往中受到排挤、不太合群,长此以往便会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心理状态;(2)经济压力。大学阶段学生生活的多元化、开放化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消费水平,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可能会因为学费与生活开销而承受着经济、生活、心理多重压力,大学阶段学生消费观念也尚未成熟,部分学生可能受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影响,也会受畸形消费带来的心理压力,不少学生更是步入了陷入校园高利贷的陷阱;(3)性格缺陷。有些学生天生内向孤僻,思想悲观,在遭遇突发应激事件时,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容易思想崩溃,行为失控;(4)就业焦虑。这种心理危机多出现在临近毕业的学生身上。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可能面临与本科院校学生的竞争,同时面临多重择业难题,焦虑心理的发生率也较平时有所上升;(5)突发事件。高职院校学生应激承受力相对较弱,当面临家庭变故、感情破裂、重大疾病、亲人离世等突发生活事件时,容易陷入极度悲伤中,难以自拔。(6)管理方式。职业院校学生专业针对性强,因此对学生管理方式也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普遍管理力度较大。例如铁路职业院校对接的是国家铁路事业,需要适应力强、服从安排、专业素质高的铁路人才,因此多数铁路职业院校采用半军事化的管理手段。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可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约束感,有些学生会由此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2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军,其工作职责决定了辅导员特殊的教师身份,也承担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和实操性强的工作,面对现当代个性突出、心理问题复杂的高职学生、形式各异的学生心理危机问题,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异常突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效用也表现出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2.1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势

2.1.1 身份优势

高职院校辅导员一般是刚刚步入工作的青年教师群体,与学生年龄相近,对大学校园、大学生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特点的深刻记忆尚未褪去,语言沟通也更容易被学生接纳,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也决定了学生更容易对辅导员敞开心扉,也更容易接纳辅导员日常的教育和开导,这是辅导员独有的身份优势,为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奠定基础。

2.1.2 资源优势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包含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几个方面,可以直接接触到学生的家庭信息、心理测评、学业成绩、贫困情况等资料,能够更加精确的发现情况特殊的学生,对其加强关注,以便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同时,辅导员作为连接学生、家长、学校的中间桥梁,最容易走进学生内心,最方便与家长沟通,也最清楚校内资源和领导指示。辅导员可以联合多方资源,做好全面保障,确保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2.2 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不足

2.2.1 认识不到位

高职院校辅导员因为最深入学生群体,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具体的生活、学习困难,而容易忽视问题出现背后的原因和问题出现所带来的潜在心理问题,导致不能在学生心理危机出现的征兆期发现并预防,错过最佳干预时期。另外,心理危机往往会被人看作负面、消极的情绪,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时候,容易将其归纳为情绪问题,采用鼓励、思想改造等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正确认识心理危机的问题,根据学生个性、家庭背景、问题产生的多种因素,认识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2.2.2 专业性不足

因为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出身不尽相同,可能涉及和涵盖各个专业学科,真正从心理学或心理学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少之又少。由于缺少系统的心理学概念知识、不了解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缺少心理问题的判断方法,辅导员在接触到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心理危机爆发时,容易措手不及,缺乏准确、专业的判断和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对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估判,根据心理危机严重等级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及时转介专业心理治疗机构,这些都需要辅导员不断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业性。

3 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途径

3.1 建立与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虽然学生的心理危机并非千篇一律,但可以从已经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中提取出一定的规律和经验。心理危机若是从爆发后开始干预往往对个体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创伤,并难以把控事态的发展,容易转变成公共突发性事件。所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应该从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心理危机应急机制几个方面建立。

3.1.1 心理危机预防机制

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与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宣传。

心理健康档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始依据,档案内容应该包括着每个学生的全面信息、心理普查和测试结果、学生每一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记录,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状况。当辅导员发现某学生需要进行危机干预时,其心理档案是心理辅导老师判断其危机根源、进行干预方案的制定的重要依据。新生入学时是心理健康普查的最佳时期,辅导员应从新生入学阶段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学生个人档案、新生班会中对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摸查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性格内向且敏感、家庭困难、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更加详细地记录其心理和行为变化。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与宣传需要注重阶段性。(1)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应该将重点放在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上,针对刚刚步入校园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可能出现的适应问题上提前开展教育、宣传等工作。辅导员可以从校园文化入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文明,树立以校为荣的思想,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建立和谐的宿舍、班级关系,学会化解矛盾、解决冲突的正确方式,营造互爱互助的集体生活氛围,缓解生活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2)对于校园生活走上正轨的学生要加强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课程教育,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学生心理方面的疑惑,传授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树立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坚韧、积极的心理品质,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3)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加强实际帮助和有效指导。毕业阶段是学生心理状态最复杂的时期,有就业和升本的选择带来的压力、求职选择或求职受挫带来的焦虑、家庭希望和个人愿景带来的冲突,因此这也是学生心理危机最频发的阶段。辅导员要尽可能提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同时也要提前为学生打上一针求职强心剂。除了教育以外,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网罗就业信息,提供求职指导意见、端正求职心理、疏导就业压力。

3.1.2 心理危机应急机制

心理危机应急机制需要职责明确、沟通及时的专门群体,建立从宿舍、班级、院系、学校层级有序的干预机制。班委心理负责人日常了解,收集学生心理动态汇报辅导员;辅导员密切留意异常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开展谈心谈话,组织班级活动,深入学生生活,超出能力和保密范围内的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避免泄露学生隐私或干预不深入,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或错过学生的最佳干预期;院系针对较严重的心理危机学生情况组织研讨,可聘请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治疗专家参与研讨和干预工作;学校针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情况要及时和适当的公布信息,避免造成家长、学生的恐慌和负面的舆论。整个心理危机应急干预中需要辅导员全程、有效的参与和辅助,及时收集学生一手全部资料、监护当事学生、协助家长陪伴、协助专业心理专家实施干预。

3.1.3 心理危机后恢复干预

心理危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些心理危机对个体的伤害也并非一朝一夕产生,而是长期累积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和恢复,还有复发的可能性,甚至可能会变本加厉,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场长久战。为防止或降低心理危机学生的危机问题卷土重来,在心理危机恢复期仍然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辅导员具有相当的耐心和毅力,在预防与干预中交替,在危机当事人平静的外表中细心发现其内心的暗涌。对于心理危机恢复期的学生,辅导员要倾注更多的关注与关怀,不能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可以依托文体活动、艺术表演、公益活动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融入人文关怀。另外辅导员还要加强后续监控,督促和协助学生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和训练。这个过程要注意方式与态度,不要将其表现为同情与怜悯,让学生感到不适。还要帮助其重建人際关系和信念系统。心理危机学生经历危机事件后,人际关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辅导员需要联合其同学、舍友为当事人提供安全、温暖、有爱的氛围和环境,正常地接纳和理解当事人,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和对学习、生活的信心。辅导员还要将恢复情况记录并上报学校心理健康管理相关部门,以便更新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3.2 提高辅导员自身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业性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规定》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具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专业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辅导员增强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丰富心理疏导实操技能不仅是解决学生心理危机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必经之路。

3.2.1 做好日常学习与实践积累

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理论知识的铺垫是基石。对于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辅导员可以日常多阅读基础心理学相关书籍,如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樊富珉、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王建中所著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中南大学教授肖水源翻译的吉利兰·詹姆斯〔美〕所著的《危机干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俞国良所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政策研究》等。

理论学习的提高是一个漫长且持久的过程,需要完整且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对于辅导员琐碎的工作状态未必能够完全实现,但利用碎片时间参与网上培训、心理学讲座,了解有效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如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积极心理学分析等,也可在短期得到一定程度上心理干预工作能力的提升。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相关资源,请教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相关心理学原理,观摩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改变和注重谈心谈话技巧,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记录和总结,特别是心理干预事件后的反思,包括:危机发生的原因;干预措施的效果;是否还有更好更合理的对策;资源运用是否合理;机制和流程是否需要调整和完善等等,将经验和流程进行内化,查找不足,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

3.2.2 及时排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辅导员群体大多也是由青年构成,与学生年龄相仿,兴趣相近,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时容易出现共情状态,受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影响,加上工作的压力,可能也会产生消极情绪。不仅危害辅导员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对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难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前后也要主动向周边的专业人士或机构寻求心理援助,及时对自我的心理进行调适,向身边人倾诉困惑、宣泄情绪,争取获得支持、理解和帮助,避免堆积心理压力。

3.2.3 建立朋輩心理辅导团体

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和个体意识,辅导员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向辅导员诉说,害怕辅导员对其另眼相看或引来嘲笑,对心理咨询和辅导抱有怀疑和排斥的态度。但学生与学生之间身份等同,相处时间、共同经历也最多,更容易相互接受,这种关系甚至比辅导员更加具有优势,这份认同感能够带来的效果也不言而喻。辅导员可以在班级中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帮手,建立班级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团体,对朋辈心理辅导团体进行专业培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和干预,利用学生中的朋辈效应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紧缺的现状、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能够弱化学生对心理干预的反感,还可以发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积极摄取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美]吉利兰·詹姆斯.危机干预策略[M].肖水源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俞国良.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第1版.

[4]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政策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1版.

[5]朱美燕.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对策及路径[J].学理论,2013,(19).

[6]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趋向[J].教育评论,2011,(02).

[7]高申春,译.詹姆斯,吉利兰.危机干预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沈文青,刘启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究,2007,(11).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职院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