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桌面电影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2024-01-06 12:43赵禹扉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融合发展

【摘 要】21世纪早已进入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世界,传统逐渐受到冲击,在此背景下,电影与各种媒介的交互融合逐渐构成当代电影发展的新趋势,进而形成了桌面电影、弹幕电影、游戏电影、VR电影等新的电影形式。其中桌面电影作为新形势下极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发迹时起吸引大量受众目光,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桌面电影逐渐受到其自身类型的限制,而走向了发展的瓶颈。通过对桌面电影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和思考,对当前新形态电影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作用。

【关键词】桌面电影;发展困境;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067—03

2018年12月14日《网络迷踪》在中国内地上映,这种新型的电影形式——桌面电影,受到了从普通受众到业界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弹幕电影,VR电影,互动电影不断挑战着电影的边界,但是,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桌面电影的讨论样本还是集中于几年前的《网络迷踪》《暗网》这几部影片,桌面电影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桌面电影的生命力究竟如何,本文通过梳理桌面电影的发展脉络来分析其类型发展的困境和应对之策。

一、桌面电影发展脉络和特点

桌面电影(Desktop Movie)是指整部影片都通过电脑桌面来呈现,并且利用屏幕语言来叙述情节的一种崭新的电影形式。这一概念最早由俄罗斯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正式提出。虽然,2018年被称为“桌面电影元年”,但是最早的桌面电影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梅根失踪》。桌面的前身则是20世纪末风靡一时的伪纪录片,伪纪录片是将虚构的电影使用纪录片的风格进行制作,最早的伪纪录片代表作有《摇滚万万岁》等。虽然桌面电影和伪纪录片有一些相似性。但是,桌面电影是一种有着自身独特的影像视听叙事策略和审美内核的新型电影形态。伪纪录片则是以纪录片的美学和语言为核心,不过是人为摆拍,虽然二者有客观记录这样形式或风格上的相似,但视听构建的思维是完全不同的。[1]

桌面电影的特点有三。第一,以网络为媒介,网络是桌面电影不可分割的主题和媒介。例如在电影《网络迷踪》里主人公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就是推进电影叙事的重要手段。网络上的交流构成了桌面电影叙事的唯一线索,从某种意义上看桌面电影的这一属性也奠定了桌面电影的受众基础。第二,电影类型多偏向于悬疑恐怖类,这是因为网络世界本身就会带给人们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对于网络的过分使用和依赖会引发人们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人们对于网络的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影响比较适合桌面电影的题材。第三,“电子屏幕”的贯彻性使用,桌面电影区别于传统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向受众展现“电子屏幕”这一全新的视角,受众对“桌面”的观看产生间离感的同时,又带有一种奇妙的参与感。前者产生的原因是这种电影表现形式是不为受众所熟悉的,后者则是因为桌面上的光标在飞速的运动,受众作为“他者”,通过观看桌面而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被遮蔽起来的窥视的欲望。

通过对电影表现形式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桌面电影”这种形式在传统电影也有广泛的涉及和应用,在传统电影中对于监控画面或者電脑屏幕的展现,也带有桌面电影的特点和风格。例如在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中出现了对电梯里的监控画面的展示。“桌面电影”则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将屏幕作为独特的唯一媒介进行表达,进而与传统电影区别开来。

二、“桌面电影”的发展桎梏

(一)银幕配适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看,“银幕”和“荧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银幕”指的是在电影放映时显示投影的屏幕,而“荧幕”则是为了显示图像和色彩的电器,可以说前者是电影专属的放映设备,是一种电影工业的衍生产物。而后者则是显示屏(monitor),遍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从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等电子设备都带有各自的荧幕。桌面电影选择将人们日常中的荧幕展示出来,《网络迷踪》就是将主人公的电脑桌面作为叙事空间展示出来,并辅以手机屏幕,监控等画面去辅助叙事。值得注意的是,电脑和手机作为受众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常用物品,已经被习惯于以一种熟悉的大小被受众接受。而在银幕上展示的荧幕大小是远远大于日常荧幕的大小的。这时受众就会产生一种视觉上的不适应。另外,当桌面电影进行场面调度时,往往会使用鼠标,而平时生活中,鼠标的光标在电脑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大银幕上却会被以百倍的规模放大,这种画面也挑战了受众的接受边界。因此,从视觉的角度来说,桌面电影挑战了大银幕观众的观影习惯。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桌面电影或许更加适合作为流媒体电影来进行放映,这是因为流媒体电影天生就远离大银幕,而在个人化的家庭空间里进行放映观看。电脑的屏幕尺寸与桌面电影所展现的荧幕尺寸相配适,这不仅符合受众的观赏习惯,也有助于桌面电影内容更好的表达。而不至于使受众在影院由于电脑屏幕过度放大而产生强烈陌生感进而无法投入对于影片的欣赏中。

(二)单一的“桌面惊恐”

桌面电影由于承袭伪纪录片的特点,内容上较多选择惊悚悬疑作为创作题材。现象级桌面电影《网络迷踪》讲述的就是16岁少女突然莫名失踪,女孩父亲通过分析女儿社交网站了解案件发生的原委继而展开追查的故事。而《解除好友2:暗网 》讲述的则是主人公马迪亚斯通过捡到的一台笔记本电脑进而进入暗网世界,并意外令自己和朋友们身陷险境的故事。

著名媒介专家麦克卢汉曾提出论断“媒介是人的延伸。”,在当今世界电脑、手机不仅仅作为当代人工作与生活的重要通讯工具,还是每个现代个体的延伸,这些电子产品勾连着各种社交软件、文件、视频、照片等等私密性极强的个人化隐私信息。桌面电影作为电影与“桌面”这种媒介相交融的产物,展示的即是一种窥视的视角,受众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的隐私世界中,并且从中满足自己的被压抑已久的偷窥欲望。在悬疑类题材的电影中往往需要抽丝剥茧式的探索真相的过程,桌面电影的类型特点正适合对于这种内容进行展现。

另外,桌面电影的视听语言在使用上较传统电影而言较为单一和固定。这是因为,在桌面电影中桌面即是电影发展故事的唯一场景,而传统电影则可以在表现上更加自由,一般都会根据各种需要去变换场景进而吸引受众的目光。最后,在场面调度方面,桌面电影也只能使用鼠标和虚拟的点击去进行场景的转换,而传统电影可以使用更多的手段去调度场景。所以为了避免受众因为一直注视着相似的场景而产生审美疲劳,桌面电影一般会倾向于选择一些恐怖元素去刺激受众的神经,吸引受众的目光。

(三)形式与内容

电影理论家路易斯·贾内梯在其电影通识类著作《认识电影》中将电影的发展归纳为两个方向,即现实主义电影和形式主义电影。虽然我们无法将某部电影纯粹的归纳为其中的一种,但是事实上,每部电影都有他所倾向的阵营。“基本上,导演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题材,但是他们如何处理这些材料——如何设计及运营——才是决定他们风格的重点。”[2]当然,我们也无法将桌面电影彻底归类于现实主义电影或形式主义电影,但是从总体来看,桌面电影是属于形式创新型的电影。很多桌面电影如果脱离桌面,并非无法讲述,但是在电脑桌面上进行叙事,显然会因为新奇的视角而吸引受众的目光,因为这种形式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种形式革新了传统电影的语言。但是,从消极方面来说,“桌面电影作为一种互联网媒介下的新型电影,在对传统电影语言进行革新的同时,也对传统电影语言及其艺术性造成了消极冲击。”[3]比如在《网络迷踪》等电影中,桌面电影是否因为太过囿于桌面这种新奇的形式,而选择舍近求远,为了形式而形式,并也由此忽略了影片内容的合理表达。

三、桌面电影的出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电影的边界正在逐渐扩展开来,各种形式的影片更新换代的速飞速发展,新形式电影在不断吸引受众目光的的同时也逐渐被更新的形式取代进而被受众遗忘。桌面电影的困境正是如此,沉浸式的“游戲电影”,“VR电影”层出不穷。桌面电影似乎走向了发展的瓶颈,无法前进。然而,“桌面电影的生命力是电影创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学者陈林侠指出,诉之视觉奇观的吸引力,不仅在内容经验方面难以一再重复,使观众感到不再新鲜,而且,这种吸引力在本质上是不可延长的片段、瞬间。”[4]或许尝试采用融合发展模式,并深刻结合全球大环境发展才能改变桌面电影的发展现状。

首先,电影创作者们可以尝试将桌面电影这种单一的电影形式与游戏电影相融合。融合发展是现代各种媒介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就桌面电影本身而言,也是桌面与电影相融合的媒介交融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如果将这种融合形式与其他新形式电影进行结合,或许更加符合桌面电影的媒介属性,也能增强受众的参与感。游戏电影通过“艺术形式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决定了体验边界。面对电影艺术,观众以全景式地凝视窥探电影世界,被动地进入电影创作者构筑的故事空间,接受电影表达,并在角色身上寻求自我认同,获得情感共振。”[5]

其次,桌面电影应将发行目标转向流媒体平台和Z世代受众。这是因为桌面电影本身的荧幕就更适应小屏幕观看,以网飞为首的流媒体平台近年来也多在桌面电影,游戏电影上进行投资与制作。而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由于数字鸿沟所带来的客观因素使桌面电影这种形式的受众更加偏向于Z世代群体,这也从侧面导致桌面电影的受众范围并没有传统电影那么广泛。其他年龄层的群体可能对桌面电影所展示的社交媒体缺乏了解,进而无法理解桌面电影所要表现的真正的内容和主题。

最后,反观人们的生活,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于媒介的依赖性愈发增强。人们似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通过媒介交流去取代真实的会面。媒介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也为桌面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创作素材,“桌面”成为了作为现实场域的替代的一种全新的场域,体现出了特有的一种场景,已经有一些桌面形式的影像不断出现,比如《远程遇害》以及《名侦探福尔摩斯》等。

四、结语

新与旧的概念永远是相对的,而且持续处于变化的状态当中,桌面电影作为新世纪诞生的一种新的电影形态,不仅展示了电影技术的不断提升,而且展现着新时代创作者对于电影定义的更新,或许每种新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困境,但是这也为电影的进步创造了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苏洋.桌面电影的视听叙事策略和审美内核[J].当代电影,2019(6).

[2]路易斯·贾内梯,著.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M].英格玛·伯格曼,黑泽明,等.供图.焦雄屏,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3]李天鹏,杨玉华.屏幕中心主义:桌面电影的历史、困境与观看机制[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2).

[4]陈林侠.球又回到了叙事电影的脚下——吸引力电影与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理论愿景[J].电影新作, 2020(5).

[5]陈舒萍.电影与游戏的边界探索:互动电影与游戏电影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

作者简介:赵禹扉(1998—),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电影。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融合发展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新课改视阈下我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浅谈以艺术类学生创业为导向的河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