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分泌曲线与血糖谱在2型糖尿病合理选择胰岛素促泌剂中的应用

2024-04-01 02:13邵琛耿丽娟于菁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磺脲胰岛胰岛素

邵琛 耿丽娟 于菁菁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东营 257335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糖尿病类型,占糖尿病总人数90%左右,多见于成年,也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1]。若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而对患者进行积极血糖控制能够有效延缓或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2-3]。目前,2型糖尿病尚无根治方法,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因此,选择降糖方案具有重要意义[4]。胰岛素促泌剂是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现在国内胰岛素促泌剂主要为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两类,前者主要促进二相胰岛素分泌,后者主要促进胰岛素早相(一相)分泌。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胰岛素促泌剂能更好发挥药物疗效[4-6]。临床医生在选择这两类促泌剂时,往往根据患者糖尿病病史、血糖谱或经验性选用[7]。本研究采用胰岛素分泌曲线选择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期望为患者降糖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根据降糖治疗需要选用胰岛素促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58.27±6.34)岁;病程(3.62±1.28)年;身体质量指数(BMI)(24.63±3.12)kg/m2;合并症:高血压24例,冠心病7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59.04±7.82)岁;病程(3.55±1.17)年;BMI(24.15±3.94)kg/m2;合并症:高血压21例,冠心病9例。纳入标准:⑴年龄45~75岁;⑵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8];⑶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血清转氨酶或血肌酐升高;⑵合并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⑶近1个月内服用过磺脲类或格列奈类促泌剂;⑷胰岛β细胞功能缺失;⑸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2015-24号)。

2.方法

⑴观察组进行馒头餐试验,分别检测空腹、进食馒头后30 min、1 h、2 h、3 h的胰岛素水平,根据胰岛素分泌曲线选择胰岛素促泌剂,对于胰岛素早相(一相)分泌不足患者给予格列奈类促泌剂,对于胰岛素二相分泌不足患者给予磺脲类促泌剂。⑵对照组监测患者1 d内不同时点的血糖水平,根据血糖谱选择促泌剂,对于餐后2 h血糖(2h PBG)≥10.0 mmol/L患者给予格列奈类促泌剂,对于空腹血糖(FPG)≥7.0 mmol/L并且2 h PBG≥10.0 mmol/L患者给予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促泌剂为瑞格列奈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37,规格1.0 mg×30片),起始剂量为0.5 mg/次,3次/d,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单次剂量不超过4 mg/次,3次/d。磺脲类促泌剂为格列美脲片(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838,规格2 mg×15片),起始剂量为1~2 mg,1次/d,每日早餐时服药,通常维持剂量为1~4 mg,1次/d。格列齐特片(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831,规格80 mg×60片),起始剂量为40~80 mg,1~2次/d,依据血糖水平调整至一日80~240 mg,分2~3次服用。两组均治疗24周。

3.观察指标

⑴疗效相关指标比较。记录血糖控制达标平均天数、血糖达标率、住院天数、低血糖发生率。于降糖治疗24周后评估血糖是否达标,其标准如下:4.4 mmol/L≤FPG≤6.1 mmol/L、4.4 mmol/L≤2 h PBG≤8.0 mmol/L、HbA1c≤7.0%。⑵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Siemens IM16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进行检测。⑶血糖水平。采用Siemens CH9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己糖激酶法检测FPG、2 h PBG,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周进行检测。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疗效相关指标比较(表1)

表1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平均天数、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表2)

表2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

表2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

注:观察组进行馒头餐试验并依据胰岛素分泌曲线选择胰岛素促泌剂,对照组依据血糖谱选择胰岛素促泌剂;FINS为空腹胰岛素、HOMA-IR为胰岛素抵抗指数、CP为C肽;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治疗后1.49±0.39a 1.35±0.32a 2.150 0.034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0 60 FINS(IU/L)治疗前6.15±0.71 6.24±0.68 0.709 0.480治疗后9.32±1.55a 8.46±1.38a 3.210 0.002 HOMA-IR治疗前4.49±0.86 4.62±0.83 0.843 0.401治疗后1.92±0.43a 2.37±0.84a 3.694<0.001 CP(µg/L)治疗前1.18±0.32 1.21±0.36 0.482 0.630

治疗前,两组患者FINS、HOMA-IR、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NS、C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HOMA-IR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C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均P<0.05)。

3.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表3)

表3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3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注:观察组进行馒头餐试验并依据胰岛素分泌曲线选择胰岛素促泌剂,对照组依据血糖谱选择胰岛素促泌剂;FPG为空腹血糖,2 h PBG为餐后2 h血糖,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治疗后6.12±1.09a 6.79±1.35a 2.991 0.003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0 60 FPG(mmol/L)治疗前9.24±0.93 9.05±0.89 1.143 0.255治疗后6.47±1.12a 7.35±0.94a 4.662<0.001 2 h PBG(mmol/L)治疗前14.17±1.39 14.35±1.48 0.687 0.494治疗后10.52±1.17a 11.83±1.59a 5.140<0.001 HbA1c(%)治疗前7.49±0.85 7.25±1.16 1.293 0.199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 P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B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BG、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4)

表4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9/60),与对照组[18.33%(11/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0,P=0.624)。

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包括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导致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因此,需借助药物对胰岛素分泌进行调控[9-10]。胰岛素促泌剂是我国应用最广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合理应用这两类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1]。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平均天数、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血糖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依据胰岛素分泌曲线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瑞格列奈、格列美脲和格列齐特均为我国常用胰岛素促泌剂,但其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瑞格列奈为格列奈类促泌剂,对于腺苷三磷酸依赖性钾离子通道具有抑制作用,对于胰岛素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该类促泌剂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具有较好效果[12-13]。格列美脲和格列齐特为磺脲类促泌剂,能够对胰岛β细胞产生刺激,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血糖水平[14]。磺脲类促泌剂或以其为基础的降糖治疗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降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风险,但对于餐后血糖影响较小,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夜间低血糖等,而格列奈类促泌剂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15-16]。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也可能是两组应用磺脲类、格列奈类促泌剂的患者比例接近。

本研究依据胰岛素分泌曲线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主要改善胰岛素早相分泌,而磺脲类则主要促进胰岛素二相分泌[17]。正常人群胰岛素早相分泌的生理意义在于能够快速抑制内源性葡萄糖产生,从而抑制餐后血糖水平[18]。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为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二相分泌的胰岛素主要包括胰岛β细胞持续新合成的胰岛素,如果血糖水平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则胰岛素二相分泌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9-20]。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早相分泌缺失,部分患者则表现为胰岛素二相分泌延迟。因此,根据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曲线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更具针对性。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依据胰岛素分泌曲线或血糖谱选择胰岛素促泌剂安全性接近。

综上所述,依据胰岛素分泌曲线合理选择胰岛素促泌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利于尽快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住院床位周转率,应用前景较好。另外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科学性,不利于研究成果推广,未来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邵琛: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统计分析,获取研究经费;耿丽娟:采集、分析/解释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于菁菁:分析/解释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磺脲胰岛胰岛素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BMJ:糖尿病患者换药需谨慎,从二甲双胍更换为磺脲类药物增加不良事件风险
磺脲类降糖药你用对了吗
2型糖尿病应用磺脲类药物的脑血管风险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