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慕克

  • 《红发女人》中“挖井”背后的文明冲突
    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红发女人》向我们展现了土耳其大地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二十世纪后期的土耳其,代表传统生产技术的挖井工作的境遇具有典型性,它折射了新旧文明碰撞下土耳其生产方式的更替,社会关系的重塑,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挖井”这条隐喻线,深入解剖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宗教与世俗的博弈下土耳其人的生存状态,为“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挖掘新的教学资源。关键词:“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 奥尔罕·帕慕克 《红发女人》 东西方文

    文学教育 2022年12期2023-01-03

  • 为纯真建一座博物馆
    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帕慕克不仅建了纯真博物馆,还写了一部名为《纯真博物馆》的小说。如果你读了小说再去参观纯真博物馆,就会发现两者是相互呼应的:纯真博物馆内分83 个展区,对应了小说的83 个章节;所有帕慕克在小说中描绘过的、承载了他美好回忆的物件,都在纯真博物馆中得到了还原。纯真博物馆大门的铭牌是金铜色的,镌刻着黑色的文字和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会心一笑,小说《纯真博物馆》女主角芙颂的耳环,就是蝴蝶形状。馆内员工统一穿深棕色的天鹅绒套装,配粉红色

    中学生天地(A版) 2022年11期2022-11-25

  • 成功是一棵树,要慢慢生长
    奥尔罕·帕慕克是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帕慕克年轻时,父母坚持让他学建筑,想让他成为一名建筑学家。但让父母出乎意料的是,帕慕克放弃了正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的建筑学专业,转而投身文坛。但不幸的是,一年过去了,帕慕克投出的作品都石沉大海。于是,他决定放弃文学梦想,先去乡下散散心,然后回城里找一份工作。一天清晨,帕慕克走向原野,看见一群农人在种树。“这些树很快就长成大树了吧?”帕慕克走近农人,好奇地问。“哪有,小树要慢慢长大,风风雨雨至少要10年才能长成。”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4期2022-03-09

  • 成功是一棵树,要慢慢生长
    奥尔罕·帕慕克是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帕慕克年轻时,父母坚持让他学建筑,想让他成为一名建筑学家。但让父母出乎意料的是,帕慕克放弃了正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的建筑学专业,转而投身文坛。 但不幸的是,一年过去了,帕慕克投出的作品都石沉大海。于是,他决定放弃文学梦想,先去乡下散散心,然后回城里找一份工作。一天清晨,帕慕克走向原野,看见一群农人在种树。“这些树很快就长成大树了吧?”帕慕克走近农人,好奇地问。“哪有,小树要慢慢长大,风风雨雨至少要10年才能长成。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4期2022-03-07

  • 繁华之下,废墟之上
    相比于奥尔罕·帕慕克的众多小说,带有自传性质的非虚构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但正如梁文道所说,“每座伟大的城市都需要一个伟大的作家写出它的灵魂和故事”,于是都柏林滋养了乔伊斯,布拉格收获了卡夫卡,布宜诺斯艾利斯拥有了博尔赫斯,而伊斯坦布尔也终于等来了帕慕克。《伊斯坦布尔》既是一首唱给灿烂文明的情歌,也是献给帝国遗迹的哀歌。帕慕克唱给记忆中的童年,唱给伊斯坦布尔——然后把她带到世界面前。全书以回忆的方式,通过作者童年与少年的眼睛

    金山 2021年5期2021-07-17

  • 小说的幽灵与十字路口的可能性
    6年,奥尔罕·帕慕克获得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在他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帕慕克在中国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非常高,即使是在诺奖作家中,他也是中国文学界最认可的那一批之一。2008年,帕慕克受邀访问中国。那一次,帕慕克在北大、北大附中、上海等地举行了演讲。莫言、陈众议、陆建德、陈晓明等中国作家、学者、评论家参加了帕慕克研讨会及文学对话,其后上海三联出版社还出版了记录此次行程的《帕慕克在十字路口》,规格之高,在诺奖作家中也是

    鸭绿江 2021年4期2021-06-25

  • 乡愁的复调与自我的留存
    之一的奥尔罕·帕慕克,在2006年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逐渐对世界各地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获得多次大奖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本文通过梳理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中的乡愁意涵,进而讨论和分析帕慕克文本中所表达出的更为普遍的乡愁与呼愁情感的具体形象。关键词: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乡愁;呼愁作者简介:闫开来(2000.8-),男,陕西汉中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在读学生。[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2021-05-13

  • 我的名字叫城市
    胡桑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里设想了一类作家,他们在“天真”和“感伤”之间徘徊。他在书中写道:“天真的小说家和天真的读者就像这样一群人,他们乘车穿过大地时,真诚地相信自己理解眼前窗外的乡野和人。因为这样的人相信车窗外景观的力量,他就开始谈论所见的人,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感伤—反思型小说家心生嫉妒。感伤—反思型小说家会说,窗外的风景受到了窗框的限制,窗玻璃上还沾着泥点,他会就此陷入贝克特式的沉默。”“天真”让

    书城 2021年4期2021-04-16

  • 分成两半的灵魂
    王晓渔看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我刚刚读了开头,看到:“我出生前就已经有着无穷的时间,我死后仍然是无穷无尽的时间。”这句话触动了我的“生死观”。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恐惧得不知所措。终于有一天发现,在出生之前,自己同样不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死后无非又回到生前的状况,有什么可怕的呢?更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疾病,是通往死亡的过程。死亡,或许正如帕慕克所说,“活著的时候被分成两半的灵魂死后在这儿合为一体了”。(林双木摘自河南文艺

    读者 2021年7期2021-03-15

  • 知名作家的创作怪癖
    利特·奥尔罕·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谈起创作过程,奥尔罕·帕慕克说他经常会把小说的第一句话写上50甚至100遍。“最难的事情莫过于第一句话———这很痛苦。”帕慕克说。他习惯在方格纸笔记本上手写创作,在一页上写作,留下下一页用来修正,他常常会在修改部分画上气球形的对话框。接着,帕慕克会将笔记本交到打字员那里,由他们打成电子稿;然后,他再在上面做标记,送去修改。这个过程要重复三四次。瑪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11期2020-12-04

  • 帕慕克笔下的“小人物”与“大时代”
    高华帕慕克曾经说过:“我必须这么回答:‘我只为土耳其人写作。”读过帕慕克作品的人都知道,帕慕克的创作始终围绕着土耳其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而展开,帕慕克笔下的人物关系,包括父母亲情、“兄弟之争”“杀父”与“弑子”,以及他所有“脑袋里的怪东西”,都在变相地诉说着土耳其的当代故事和“小人物”处于“大时代”洪流中的命运纠葛。帕慕克出生和生活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每一块砖瓦、大街上行走的每一个生命都可能出现在帕慕克的创作中,对他们的感情也会流淌在帕慕克的血液里,“伊

    中国图书评论 2020年8期2020-08-28

  • 成功是一棵树,要慢慢生长
    马倩茹奥尔罕·帕慕克年轻时,父母想让他成为一名建筑家。但他放弃了主修的建筑学,投身文坛。一年过去了,帕慕克投出的作品都石沉大海,23岁的他很失望,决定从此放弃文学梦想。一天清晨,帕慕克看见一群农民在种树。“这些树很快就能长成大树吧!”帕慕克好奇地问。“小树要慢慢长大,在风风雨雨中磨砺至少十年才能長成。”帕慕克深受启发,他回到家,把自己“锁”在卧室里,重新用文字将稿纸填满。八年后,帕慕克的第一部小说出版。此后,他的写作迎来了坦途。小说《白色城堡》更是让他誉满

    意林·少年版 2020年5期2020-04-14

  • 帕穆克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的文化观
    的关键性因素。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红》(以下简称《红》)中塑造了一个失去而又努力建构自己房间的人物谢库瑞。从女性的“房间”以及女性生存空间问题观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存问题,使谢库瑞这一形象具有了强烈的隐喻色彩,这是解读这一形象的意义所在,也反映了作者帕慕克的文化观。1 “房间”、空间和谢库瑞形象的隐喻小说中的谢库瑞是没有自己的房间的,因此,她的整个生活空间被限制,这也正是土耳其在世俗化改革之前的历史境遇的写照。谢库瑞虽然贵为土耳其上层妇女,但丈夫失踪

    外国语文 2020年4期2020-01-01

  • 由《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看帕慕克的东西方创作观
    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帕慕克一直因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思考而受到关注,在长达几十年的创作过程中他不仅关注东西方文化的命运,还关心小说技巧,这些宝贵的结晶都汇集在他的哈佛大学诺顿演讲集《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里。通过对《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进行文本分析可以探讨帕慕克对东西方小说艺术的认识,从而在了解东西方小说艺术差异的基础上去探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文化关系;东方;西方一、小说家帕慕克其人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2019-09-10

  • 绝非偶然的偶然
    到翻译奥尔罕·帕慕克《红发女人》的邀请时,正值一个冬日的午后,而我拿在手中翻看的恰是土耳其语版的《红发女人》。只记得自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现在想来,或许那一刻心头不无掠过一丝天意使然的使命感。或许这不是偶然,或许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已悄然在心底深处投下一粒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欲破土而出。那是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帕慕克受社科院邀请来华交流访问,而我以记者的身份参加了他在北京的几场活动,虽然没能得到面对面采访的机会,但已是我和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最近距

    小说界 2018年5期2018-11-26

  • 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呼愁与纯真
    曹柠谈论帕慕克与伊斯坦布尔似乎太过轻巧,因为对于一个外国的文学爱好者来说,两者基本可以划上等号。但是想要真正理解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笔下的伊斯坦布尔,却又不太容易。作为这座古老城市的记录者和代言人,帕慕克曾写道:“当每一件奇特纪念物都充满失落大帝国及其历史遗迹的诗情忧伤,我想象自己是唯一揭开这城市秘密的人。”文学与现实的相互映照耐人寻味,西方的眼光与东方的想象在伊斯坦布尔交汇:传统的欧洲作家看到了东西往来的繁盛和异国风情;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福楼拜在此为东方的

    看世界 2018年21期2018-11-07

  • 浅谈《白色城堡》身份交换的文化内涵
    堡》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两个同貌人身份交换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揭示出:导致东西方文化对立冲突的原因并非民族身份问题,解决这种对立的根本途径在于认同双重身份,实现文化整合。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白色城堡;文化身份;双重身份;文化整合一、文化身份的假命题文化是帕慕克一以贯之的创作主题,他说:“我所有的小说写的都是东方与西方的隔阂与融通。”《白色城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则关于文化身份的寓言,帕慕克借由对身份的追寻和反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2018-09-28

  • 致命的风格,隐喻的谋杀
    艾江涛帕慕克虽然坦言:“从埃科那里我学到了,谋杀推理小说的形式还可以被运用得如此优雅。”但谋杀与侦探在他那里并非轻松的小说形式,而是具有强烈的隐喻意味。非典型侦探小说奥尔罕· 帕慕克作为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似乎无意写作一部侦探推理小说。他1998年出版的那部小说《我的名字叫红》,据说是最受中国人喜爱的作品。尽管这部小说的整体结构完全建立在对一桩凶杀案的破获上,可他对这种情节安排的态度却很有意思。接受采访时,帕慕克说:“安排小说神秘情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30期2018-08-06

  • 帕慕克与《红发女人》:生活在重复传说
    孙若茜帕慕克的最新小说《红发女人》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受土耳其人欢迎的一部。土耳其语版本的《红发女人》自2016年发行以来,销售已经超过40万册。帕慕克的朋友对他开玩笑,说它之所以最畅销,是因为又薄又便宜。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它确实短小、紧凑、好读,10余万字的篇幅和他上一部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相比,体量差不多只有其三分之一。所以,帕慕克欣然接受了这些玩笑话。不过,他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告诉我们,或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的作品不再像以往大多数时候那样,讲述上层中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24期2018-06-26

  • 帕慕克:见证、虚构与历史的暗门
    于斯屈达尔区。帕慕克的住所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的这一侧,近处是旧城,他经常透过窗户向外看,从家中望出去,可以看到拜占庭时期的圆顶教堂和清真寺,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远眺,对岸就是亚洲。帝国记忆和东方景观都曾经是日常空间的组成部分,但这些事物逐渐被现代生活所取代。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样,他凝望着那个象征现代的西方,也被西方所审视。30年前的夏天,帕慕克透过窗户,看到一个挖井的师傅正在带着他的徒弟一起打井。當时,这位从小就接受了西化教育的土耳其作家正在创作自己的第四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21期2018-06-12

  • 奥尔罕·帕慕克谈近作《红发女人》
    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通常每周见女儿一两次。他从不吝于公开表露对女儿的爱意:在汇集众多生活片断的《别样的色彩》中记录女儿的日常——出生、厌学与闹情绪,又在《雪》《我的名字是红》和《纯真博物馆》等重要作品前都特别注明:“献给我的女儿如梦”。如梦眼看就要结婚,父女俩见面更频繁了。2018年5月下旬,她邀父亲一起去查看了结婚场地。说起女儿,帕慕克不住地大笑。如梦正在写自己第一部小说,但一个字都不愿意给父亲看。“我和如梦是朋友。我从我的父亲那里学到的一样东西是尊重孩

    南方周末 2018-06-072018-06-07

  • 帕慕克笔下城市的文化想象 ——以《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为中心
    当代著名小说家帕慕克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以个人成长史为线索,记录了帕慕克家族乃至伊斯坦布尔的历史变迁。通过双重时间的构建及以后街为代表的空间隐喻,帕慕克完成了对伊斯坦布尔的文化想像。一、双重时间:文本置换与主客观时间帕慕克在编排章节时,巧妙地穿插画家、外国作家、城市专栏作家的作品,被引征的绘画、作品、事迹与其记忆中的伊斯坦布尔形成双声共鸣,呈现出历史文本置换的特点,超越现有的想象边界,赋予伊斯坦布尔时间线上更为广阔的空间。帕慕克将伊斯坦布尔划分为奥斯曼帝

    肇庆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2-09

  • 帕慕克推出新作《红发女人》
    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新作《红发女人》的英文译本日前在美国出版。《红发女人》情节大致如下:伊斯坦布尔男孩塞姆的父亲有一天突然不明不白地消失,为了养家糊口,塞姆成为一个叫马穆特的挖井人的学徒,在这个男子身上,塞姆投射了父亲的想象。在某次去一个临近小镇的途中,塞姆遇上了一个大他一轮的红发女子,他爱上了她,把自己的初夜献给了她。马穆特在井底作业时发生意外,塞姆以为他出事死了,于是他逃离了现场,以为再也不会与马穆特和红发女子相见。后来他上了大学,结了婚,找到一份建筑

    文学教育 2017年11期2017-10-23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理由。奥尔罕·帕慕克是当今最为有名的土耳其小说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自传体散文集《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记录了土耳其的文明变迁,他笔下的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忧伤的城市,这里有他的童年、他的家人、他过往的情感,和全部的记忆。『我的想像力要求我待在相同的城市。相同的街道。相同的房子,注视相同的景色。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7年6期2017-07-31

  • 帕穆克的纯真博物馆:从诺贝尔文学奖,到欧洲最佳博物馆
    记忆:奥尔罕·帕慕克的博物馆与伊斯坦布尔》(Innocence of Memories: Orhan Pamuk's Museum and Istanbul)在第72屆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自此,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费里特·奥尔汗·帕穆克(Ferit Orhan Pamuk)构建的纯真博物馆已有了三种存在形式:2008年出版的书、2012年落成的博物馆以及这部2015年上映的纪录片。虽是以作家的身份广为人知,帕慕克却已和电影结缘多年。早

    国际博物馆 2017年6期2017-06-30

  • 伊斯坦布尔
    切早已渗入作者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城市与这座城市里的人,被认为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游客在游览中有着似是而非的感知,但敏感的写作者往往能够将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一语道破,尤其当地点是作家真正的栖息地。《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书以回忆的方式,用兒童和少年时代奥尔罕·帕慕克的眼睛描写了他的个人所见。帕慕克1952年生于伊斯坦布尔,依靠家族祖辈的财富曾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很快走向了末日。投资失败引起的破产,让童年时代的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从

    焦点 2017年4期2017-05-05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叙事空间解读
    要:奥尔罕·帕慕克是土耳其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中有着明显的空间叙事特征。这些空间叙事特征在他的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叙事空间的解读来分析小说中的“呼愁”主题,以揭示这部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关键词:帕慕克;空间;叙事;呼愁作者简介:李晓歌(1990-),女,汉族,河北保定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2016-10-18

  • 头巾之殇
    治小说《雪》中帕慕克以历史画卷般的大手笔生动勾勒出了土耳其社会中以凯末尔世俗主义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冲突为主干的各种冲突;而这幅画卷又不乏细密画般的细腻与精致,书中帕慕克塑造了不少生活在冲突夹缝里活灵活现的女性形象,而围绕她们头巾的佩戴与否则是各种冲突的焦点。帕慕克让妇女们发出了源于自己内心的呼喊,本文则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对包括女性形象的审视、女性精神追求的思考以及女性社会问题的溯源这几个角度去倾听她们的呼喊,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伊斯兰文化背景下土耳

    大观 2016年6期2016-07-05

  • 奥尔罕·帕慕克《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出版
    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小说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通过众人视角描绘了1969至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的生活画卷。麦夫鲁特就像“漫游人”一样,挑着钵扎晃荡在伊斯坦布尔的大街小巷,感受着城市的梦境,探寻城市复杂而隐秘的关系,随着城市的节奏生活。在“外省青年扎根史”的背后,是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进程。小说的展现视角是一位街头小商贩,这与作者本身的经验有着巨大差异,但

    文学教育 2016年5期2016-05-14

  • 帕慕克研究三十年述评
    21116)帕慕克研究三十年述评张虎(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徐州221116)[摘要]帕慕克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30余年。本文试从“文化杂合与文化冲突”、“苏非神秘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呼愁、英译与跨学科研究”三方面对这一研究进行梳理与述评,最后,指出今后研究可以拓展的几个新方向。[关键词]帕慕克;文化杂合;苏非主义;后现代主义;呼愁1.0 引言“一颗新星正从东方升起。”(Parini,1991:3)1991年,美国作家帕里尼在《纽约时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3期2016-04-10

  • 帕慕克和他“脑袋里的怪东西”
    义诗人代表,但帕慕克恰恰把他的话用在了城市:“身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可能感到孤独,但是让城市成为城市的东西,也恰恰是这种能够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头脑里的怪念头的可能。”显然,书名不仅寓意人物的想象,也指那座主人公不停行走其间的城市——伊斯坦布尔。是的,帕慕克又在写伊斯坦布尔了。和《我的名字叫红》里面16世纪的伊斯坦布尔不同,《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把时间轴定在了这座城市的1968到2012年。作者也不再写和自己更贴近的中产阶级,而是去写一个街头小贩——麦夫鲁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13期2016-03-26

  •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思郁帕慕克的小说大都有自传性的影子,无论是家族式的传奇,还是个人式的历险。2008年,《纯真博物馆》出版之后,很多读者去信直接追问他是否就是小说中的富家公子凯末尔。帕慕克玩了一个小花招,说他内心情愿读者把自己看作是凯末尔,换句话说,“我期望我的小说被看作是一部虚构作品,一件出自想象的产品——然而,我也愿意读者相信故事及主要人物都是真实的”。这是故事的魅力,也是小说的艺术。时隔几年之后,帕慕克携着长达六百页的最新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出现在公共视野里时,一

    小说月刊 2016年4期2016-03-23

  • 别样的坚守 ——帕慕克和欧美文学
    样的坚守 ——帕慕克和欧美文学徐冰帕慕克在《别样的色彩》中谈及一百多位世界文坛的作家和学者,选入该书的评论涉及法国、俄国、美国和拉美文学。这些现象引发我们展开他与欧美文学关系以及他对东西方关系理解的探索。我们发现他在阅读、学习和吸收欧美文学大家之时往往能以土耳其本土作家的身份和地位为出发点、以“西方中心”为参照点,理性地做到效仿和割裂。而当他进行小说创作、陷入情感投入之时,他笔下的东西方关系又如同《白色城堡》一样变得矛盾、晦涩和模糊。然而,无论是在小说创作

    东吴学术 2016年5期2016-03-18

  • 帕慕克:爱情,不止他和她
    吴琪奥尔罕·帕慕克(1952~ )《雪》卡觉得伊珮珂言不由衷,但他还是强忍住不去戳穿她。可过了一会儿,他还是站在窗前望着外面忍不住说了出来。生气、嫉妒、悲伤的他本来是可以哭的,但他把心思都放在了伊珮珂的回答上。“是的,我曾经非常爱他,”伊珮珂说道,“不过这都过去了,我现在已经好了,我只想和你一起去法兰克福。”“那个时候你有多爱他?”“非常爱。”说完后伊珮珂沉默了下来。“说说看,你有多爱他。”尽管卡已经失去了耐心,可他能感觉出来伊珮珂很犹豫,她不知道应该说真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7期2016-02-17

  • 隐秘而伟大的《纯真博物馆》
    这样,奥尔罕·帕慕克笔下隐秘而伟大的“纯真博物馆”腾空出世,让世人震撼。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纯真博物馆》爱情恋物癖博物馆奥尔罕·帕慕克是土耳其著名作家,《纯真博物馆》是他获得诺贝尔奖后的新作。这本小说,可谓是作者熔铸了此生的情感,笔调细腻忧伤,呈现了主人公凯末尔的跌宕凄美爱情故事,用细密的情节和深进浅出意蕴让读者体会到了百转千回的爱情。帕慕克自己称《纯真博物馆》是他最柔情的小说,西方媒体也将此作誉为“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洛丽塔》”。据称,帕慕克创作完成此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2015-10-27

  • 后现代的优雅转身——从帕慕克和莱辛谈起
    露出些许端倪,帕慕克和莱辛的获奖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就很耐人寻味,传统和现代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非常完美的结合。我们不妨从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来看看他们向传统回归的明显表现。尽管帕慕克在该作中对现代派文学技法运用得很娴熟,但掩盖不了其背后的传统叙事文学的精华要素。他的多角度叙事和荒诞性手法是最明显的后现代叙事风格,这一点从第五十九章的题目上就能找到明显的证据。“我是一个死人”“我是一棵树”“我是一枚金币”“我的名字叫死亡”等都明显带上了荒诞色彩,故

    名作欣赏 2015年36期2015-07-12

  • 《我的名字叫红》中的死亡叙事
    摘 要:死亡是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当中一个十分重要且明显的意象,本文试通过对作品中细密画中的死亡、谋杀案件中的死亡、以及死亡亲自现身说法的分析来探讨死亡对其本体特性的超越。关键词:帕慕克;死亡;细密画;叙述者“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主题,但它们蕴含的母题却总是那么几个:爱与恨,生与死,聚散离合,喜怒哀乐,等等”[1]死亡是有限的几个母题之一,它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在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中,死亡同样具有不一样的地位,是帕慕克着重描写和表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5期2015-05-30

  • 浅析《我的名字叫红》中的“风格与签名”
    键词: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风格;签名《我的名字叫红》写于1998年,此时正是二十世纪末。距离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十六世纪末,已相隔了四百年。当奥尔罕.帕慕克在二十世纪末重新审视细密画的绘画传统时,他是从经过西方文明洗礼后的视角来探讨这一个伊斯兰绘画的古老传统。细密画家是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画作上是否应该有作家签名?“风格与签名”是帕慕克探讨伊斯兰传统细密画法与文艺复兴的透视画法的冲突与融合的切入点。正如帕慕克自己所言:“激发我写作这本书激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5期2015-05-30

  • 亚拉·古勒:伊斯坦布尔之眼
    名字叫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这位男子便是多年以后在国际文坛上声名显赫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和古勒的相遇则是源于他们共同的栖息之地——伊斯坦布尔。2006年,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的帕慕克在发表获奖演说时谈道:“对我来说,世界的中心是伊斯坦布尔。这不仅是因为我一生都居住在那里,而是因为,在过去的33年中,我一直在描述她的街道、她的桥梁、她的人民、她的狗、她的房舍、她的清真寺、她的喷泉、她的奇怪的英雄人物、她的店铺、她的著名人士

    CM华夏理财 2015年7期2015-05-30

  • 昏暗的客厅博物馆里的照片
    名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西化的家庭,祖父因办工厂发家,死后将大笔家产留给两个儿子。然而作者的父亲和叔叔并不擅长经营,导致家道败落。高中时父母离异,作者随母亲一起生活。帕慕克不顾整个家庭的反对毅然走上创作的道路。七年后,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并获得《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和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2006年因《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Istanbul:Memories and th

    英语学习 2015年9期2015-02-02

  • 文学VS政治:帕慕克的文学思想探源
    文学VS政治:帕慕克的文学思想探源刘苏周1,2(1.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 2.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北 235000)摘要:帕慕克以创作闻名世界,而其文学思想尤其是有关“文学与政治”的论述独树一帜,迄今尚未引起学界重视。本文参照其创作实践,并将相关论述与当代西方文论进行广泛比较发现:首先,帕慕克将“文学与政治”问题作出解说;其次,他提出另一种文学的政治性,并讨论了非西方的压迫社会的文学与政治的悖论关系,提醒人们文学批评与研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1-21

  • 帕慕克小说《雪》的暴力叙事
    雪》是奥尔罕·帕慕克进行暴力叙事的重要小说之一。它采用与历史互文的暴力组织方式,具有深刻的“当下指向性”;用“雪”这个具有丰富象征意蕴的意象,拓展了暴力内涵的隐性空间;形成了一种新的暴力叙事审美境界,即“呼愁”的文化诗学风格。《雪》的暴力叙事为反思当代人类历史进程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迪和艺术借鉴。[关键词]奥尔罕·帕慕克;《雪》;暴力叙事;历史互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暴力不仅创造了人类、国家、阶级,而且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极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2014-11-11

  • 帕慕克,土耳其的灵魂与爱情叙事
    。——奥尔罕·帕慕克(Pamuk 2007:137)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因“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而荣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关于如何看待帕慕克的创作,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文化杂合派,即认为帕慕克是一位文化杂合的作家,其作品布满了文化杂合的意象与密码,代表者如波曼(Berman 1991)、巴罗克斯(Bayrakceken 2005)、古克纳(Gokner 2006)等。一是文化冲突派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8期2014-03-29

  • 文化杂合、爱情与多余的主人公——奥尔罕·帕慕克研究中的三个问题*
    6)一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是一位表达文化杂合理想的作家。在当代帕慕克的批评与研究中,这样的观点俯拾皆是。如土耳其学者贝拉克斯肯·艾琳:“如何理解土耳其?帕慕克提供了一个伊斯坦布尔式的、混合了东方与西方、永远介于两者之间的视角。”[1]205美国作家伯曼说:“《白色城堡》中亲密的、令人困惑的情感是否可以说明东方与西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欧洲与中东之间的世代仇恨让它们相隔近1 300年,但是,有恨的地方,往往也有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3-25

  • 美景之美 在其忧伤 ——帕慕克小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思想探微
    在其忧伤 ——帕慕克小说《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思想探微⊙梅云慧[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乌鲁木齐 830046]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是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以深刻的笔触描写了独属于土耳其人的民族之魂——“呼愁”。本文通过对其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解读来剖析隐现在作品中的忧愁元素,以及形成这种忧愁的原因。奥尔罕·帕慕克 奥斯曼帝国 伊斯坦布尔 民族 “呼愁”奥尔罕·帕慕克是享誉国际文坛的巨擘,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

    名作欣赏 2014年6期2014-01-28

  • 良知·民主·民族性
    名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生活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中,他关注土耳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民主自由问题上坚守自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上,帕慕克重视传统文化,但又不拘泥于一味的泥古,而是主张在坚守土耳其文化灵魂的基础上积极向西方学习。帕慕克;良知;民主;民族性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他在对家乡忧郁灵魂的探求中发现了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新象征”。早在获奖之前帕慕克已是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家了。27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在伊斯坦布尔
    。他叫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年帕慕克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家族,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可是,他读完建筑,却并未从事建筑业,而是转向文学,同时喜欢上绘画,曾梦想过当一名画家。他在1982年结婚,和妻子艾临生下一女,叫吕雅,土耳其语里是“梦”的意思。这段婚姻维持了十九年,2001年他与妻子离婚。在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因其“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冲突和融合中的新的象征”,授予他的长篇小说《我的

    名作欣赏 2012年1期2012-07-18

  • 小说之外的帕慕克
    陈言小说之外的帕慕克陈言[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著 宗笑飞 林边水 译《别样的色彩:关于生活、艺术、书籍与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奥尔罕·帕慕克 著 何佩桦 译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本书写的既是一部个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忧伤。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如今作为作家的帕慕克,以其独特的历史感与善于描写的杰出天分,重访家族秘史,

    延河 2011年5期2011-10-09

  • 三位一体的伊斯坦布尔记忆——论《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文体与文化意识
    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摘取了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该书一经引入中国便在不同的读者群中引起巨大的反响。有人说这是一部小说,有人说这是一本自传,有人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总之,对于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定论。也许这就是帕慕克的高明之处,他成功地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让读者群自己去争论,这样既使读者保持了对此书的持久关注,也给我们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从书中不同的主角出发去考察文体,我们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揭示帕慕克的种种文化意识。一、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08-15

  • 帕慕克远不是受害最深的
    表明,奥尔罕·帕慕克远非受害最深的一个,却因他的国际声望而最受关注土耳其大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终于因言获罪。在最高上诉法院连续推翻此前下级法院的无罪判决,并将个人的爱国感情解释为不容侵犯的宪法基本权利之后,伊斯坦布尔西什里区民事法院终于在不久前对帕慕克做出有罪判决,裁定他必须为自己关于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在土耳其遭到屠杀的言论,向6名原告每人赔付1000土耳其新里拉(1土耳其新里拉约合4.3184人民币),共6000新里拉。历经6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14期2011-05-14

  • 个人叙事与民族记忆 ——论帕慕克及《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天的我。”——帕慕克1. 引言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Istanbul:MemoriesandCity,以下简称《伊》)①是一部“原创性的作品”,“此前从未有人做到过这一点”(帕慕克2007:377)。然而,其“原创性”何在是一个仍未澄清的问题,以至于作品的文体属性也成了问题,一些人称其为自传,另一些人将之称作游记、社会学、批评集。近年来,随着《伊》的“认知困惑”不断衍生,愿意碰及这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7期2011-01-17

  • 《黑书》:无用之用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2006年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读过他的《我的名字叫红》,那时候帕慕克还没获奖,小说之华美细腻让我开了眼。在这个蜗牛都讲效率的时代他竟敢拿出一个世纪前的做派,在显微镜底下写作,我十分敬佩,不过我也不觉得斯德哥尔摩的长老们一定要舍他其谁。后来他获奖了。我接着读他的《白色城堡》,因为短。我怕自己受不了他的普鲁斯特遗风。这本书短得我几乎难以卒读,它的干涩、僵硬和强大的目的性同样让我无所适从,为什么博尔赫斯的短篇拉长了就这么难看呢?“这家伙获了诺

    名作欣赏 2010年1期2010-08-15

  • 帕慕克和他的《我的名字叫红》
    奥尔罕·帕慕克的价值奥尔罕·帕慕克的获奖是一个好兆头,委员会古怪的老先生们终于意识到,庆祝的人群里出版商的数量不应该比读者更多。帕慕克在那趟官司之前就已经颇有名声,而且他自身条件也齐备得让人瞠目结舌:小语种,第三世界国家,伊斯兰文明,常年跟当权者不对,所在国家的同行里也没有拿奖的前科——四美具,二难并,有利条件他都占全了。 这样说没有抹煞其才华和成就的意思。帕慕克作品从第一行字开始就透着深厚的抱负,让惯读纯文学的人喜上心头。《我的名字叫红》被国际文坛公认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期2009-03-02

  • 好大一场雪
    红》之后,即对帕慕克先生娴熟的文学技巧赞赏不已。在土耳其使馆召开的研讨会上,我曾经说过:“天空中冷空气与热空气交融会合的地方,必然会降下雨露;海洋中寒流与暖流交汇的地方,必然会繁衍丰富的鱼类;而在多种文化碰撞交流的地方,总是能够产生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此可以说,先有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然后才有了帕慕克的小说。”这段话被多家报刊引用,我自己也颇为得意。但读完了他的《雪》之后,我感到惭愧,因为那段看起来似乎公允的话,实际上是对帕慕克创作个性与艺术技巧的

    作家 2008年7期2008-10-27

  • 他的名字叫帕慕克
    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帕慕克“一直在探寻故乡伊斯坦布尔忧郁的灵魂,并发现了表达冲突和不同文化交织的新符号”。帕慕克不是多产作家——从事写作20年,只出版过7本小说和1本自传;帕慕克不是一个好动的作家——除了在纽约担任访问学者的3年,他一生中的其他时间都待在土耳其。帕慕克成长于一个充满书卷气息的家庭。当帕慕克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会对他提起一些伟大的作家——托马斯·曼、卡夫卡、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在

    意林 2006年23期200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