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

  • 唐诗管类乐器名称辨析
    摘  要:《全唐诗》中有“管”字名称的乐器诗作丰富多样,有的是以乐器形状命名,如“细管”“小管”等;有的是以音响效果命名,如“高管”“清管”等;有的是不同乐器共用同一名称;亦有同一种乐器出现几种别名的情形。以笛、箫、笙、筚篥、芦管等为题的乐器诗中,可以直接推判此类管类乐器为何,其余诗作则需多方思索联系,才能看出诗中乐器所指为何。通过对唐诗中出现的管类乐器的整理和分析,对唐诗中品种多样的管类乐器的总体情况进行分类,不仅能更好地解读诗作,也能对唐代吹管乐器有更

    美与时代·下 2023年7期2023-08-31

  • 全唐诗》中的园林萤景研究
    萤景。然而,《全唐诗》中提及“萤”有304处,其中不乏一些天然景致与宅院风景,耙梳全唐诗中含“萤”诗句,可以管窥萤景配置规律。(一)萤景与植景萤景常出现的宅院、庭院、寺院中都有植物与之匹配,最多的是竹、苔的配置。花卉类有兰、菊较多,远景乔木类通常是梧、松等。此外,萤景最多的植物配景其实是各类“草”——在文人的描述中,有“腐草”“烟草”“衰草”“碧草”“露草”“瑶草”“红草”等,因为无具体植物名,故不详述。1.竹因为中空而虚心,致清致雅,再加上“无竹使人俗”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4-05

  • 全唐诗》渭桥意象研究
    、西渭桥。在《全唐诗》中,“共出现‘桥’字1856次,除掉‘鞍桥’‘桥山’‘桥梓’等与桥无关的诗,唐诗中以桥为题者,如‘赋得浮桥’、‘石桥’、‘升仙桥’等内容与桥有关的诗1096首,约占《全唐诗》诗歌总数的五十分之一”[1](P1);与“渭桥”有关的诗作共计32首。学界对于渭水三桥的研究成果颇丰。以建筑学视角为基点的桥梁学专著,周新成的《中国桥文化》《中国桥美学》最具代表性。刘中和《秦汉渭桥的几个问题》就中渭桥的位置、堤激、界碑、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10-14

  • 婚姻文化视野下的望夫石书写 ——以《全唐诗》为中心
    典母题。一、《全唐诗》中的望夫石形象记载望夫石传说的是《列异传》,其文曰:“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幼子饯送此山,立望而形化为石。”望夫石传说情节较简单,而简单的情节为后代文人进行多元阐释提供了可能性。望夫石书写的第一个繁荣期是唐朝。唐诗是如何描写望夫石的呢?第一,守候丈夫痴心不改的忠贞女性。如刘方平《望夫石》:“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女子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化为石像,这是对传

    名作欣赏 2022年26期2022-08-15

  • 基于《全唐诗》语义分析的萱草植物文化内涵解读
    01418)《全唐诗》作为优秀古诗词文本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珍贵遗产。以《全唐诗》中萱草诗词为研究对象,通过语义分析方法借助ROST-CM6进行语义和聚类分析,使用空间信息解析方法进行可视化呈现,从人、地、景三个角度出发,解读《全唐诗》中的萱草植物文化,进行萱草植物文化内涵体系建构。结果表明:萱草诗词呈现以“忘忧、孝亲乡愁、隐逸悠闲、艳丽闺情、君子忧国、战乱别离”为主的人文情感,和“植物、人文、城市、庭院、尺度”5个方面的景观应用,在植物、人文、尺度方面聚类明

    园林 2022年8期2022-08-09

  • 全唐诗》中的乌鸦意象研究
    人的情感。以《全唐诗》为分析文本,可以将唐代的乌鸦意象大致分为太阳祥瑞、反哺孝鸟、百感千愁以及其他内涵等几个方面。综观唐代诗歌,少有意象是单独孤立的,诗人惯常将几个具有类似风格的意象组合使用,以使全诗情感浓烈,基调深沉。乌鸦意象也不例外:(一)乌鸦与荒野战场意象的组合,以营造苍凉悲壮、肃杀荒寒之感;(二)乌鸦与残阳月色意象的组合,诗人借此表达清冷凄凉、孤独寂寞之感。通过对唐诗中乌鸦意象的详细研究,不仅对唐诗的解读与鉴赏有着积极意义,并从中窥得唐人特有的精神

    西部学刊 2022年10期2022-06-12

  • 全唐诗》渭桥意象研究
    使渭桥意象在《全唐诗》中的出现频次远超其他长安附近的桥梁。唐代时架在渭河上的桥梁至少有三座——东渭桥、中渭桥和西渭桥,渭河三桥既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变迁和桥梁建筑艺术的见证者,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而涉渭桥诗尤以政治军事类题材最为突出。因渭桥自先秦起便与都城皇权紧密相连,且在“便桥之盟”“安史之乱”“泾师之变”“黄巢起义”等历史事件中,渭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渭桥意象区别于其他桥梁意象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其政权中心的象征性与沙场风云的代表性,且这种意象特征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5-30

  • 全唐诗》中的江南运河风物书写
    刘芹摘 要:《全唐诗》中有关江南运河的诗篇,书写了唐朝江南运河风物。江南运河地区显示小桥流水风光,鱼米之乡物产,水市吴声生活,细腻婉转情韵。诗人们对江南运河风物的吟诵,生动地再现了唐代的江南运河。关键词:《全唐诗》;江南运河;风物;书写江南运河(即江南河)系隋唐大运河最后开凿的一段。《资治通鉴·隋纪五》记载,大业六年(610)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巡会稽。”[1]江南运河的竣工,昭示着南北

    档案与建设 2022年2期2022-03-29

  • 唐诗中的“霸陵”地理意象分析 ——以《全唐诗》为文本
    或“灞陵”在《全唐诗》中检索可发现唐人诗作题目或是内容涉及霸 (灞)陵的共有97篇①,诗人从初唐、盛唐到晚唐都有。在唐诗中“霸陵”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或是帝王陵寝,而是一个寄托了诗人情感被赋予了生命力的存在。由霸(灞)陵也引出了一批相关的文学地理意象,唐代诗人笔下扩展出了 “灞水”、“灞桥”、“灞岸”、“霸城”、“灞柳”等一系列的抒情对象。笔者通过研读分析总结出 “霸陵”这一地理意象唐诗中的内涵大概有一下几种:(一)霸陵无华关于汉文帝的霸陵,人们是这样形容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6

  • 数字人文视角下《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研究
    过数字工具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网络可视化展示与分析,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过程]通过对《全唐诗》贬谪诗人数据的采集、清洗,通过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检索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贬谪诗人的社会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结果/结论]从《全唐诗》贬谪诗人的总体社会关系、核心人物及其网络特征、社会群体模块等方面进行探究分析,以帮助人文学者对《全唐诗》贬谪诗人社会关系进行深入解读。关键词:数字人文;《全唐诗》;贬谪

    现代情报 2022年2期2022-02-11

  • 中日诗歌落花意象的情感色彩对比
    时期,更是为《全唐诗》提供无限编撰基础的重要阶段。作为日本第一代表诗集的《万叶集》和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诗歌总集的《全唐诗》,二者都包含许多吟咏花卉尤其是落花的诗歌。“落花”意象在中日两国诗歌中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本文以《万叶集》和《全唐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的几种花卉为对象,考察了其作为落花形象出现时所抒发的不同情感,以此探究中日古代诗人们审美意识和民族心理的不同。关键词:《万叶集》;《全唐诗》;和歌;唐诗;落花;意象一.《万叶集》中的落花意象:《万叶集》所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2021-09-10

  • 从《全唐诗》看唐人采集活动
    张馨月摘要:《全唐诗》作为唐代诗人所见所感的文字记录,较为真实的反映了唐人的社会生活,其中许多诗句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唐人采集活动的相关场景。唐人的采集活动作为唐人经济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劳动,在唐人的饮食结构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采集产品包括食材、药材等不仅解决了唐人的温饱问题,改善了唐人的饮食结构,同时也丰富了唐人的社会生活。关键词:《全唐诗》;唐人;采集人类通过采摘植物、采集果实等行为来获取生存必需品的行为称作采集。采集作为原始先民获取物质资料

    锦绣·上旬刊 2021年9期2021-07-15

  • 唐代诗人张继生平游历考
    ;诗歌风格;《全唐诗》作者简介:杨沂河(1999.10-),女,汉族,江苏省镇江市人,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18级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2在百花齐放的唐代诗坛上,张继以《枫桥夜泊》一诗声名远扬,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关于张继生平及其诗歌的论著寥寥无几。《旧唐书》《新唐书》均无记载。张继被《全唐诗》收录的诗作不足50首,其游历地区也较为集中。因“唐宋编年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2021-05-13

  • 全唐诗》中的文化甲虫及其意象浅析
    一笔。该文对《全唐诗》中昆虫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并针对其中的甲虫诗作了系统的梳理,追溯了唐代社会的变迁中甲虫诗作的发展情况和唐代甲虫诗作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词]全唐诗;昆虫;甲虫;文化内涵[基金项目]2016—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严酷的青藏高原为何蕴藏丰富的拟步甲种类?—基于裂变选择理论和岛屿生物进化理论的分析解释”(31572309)[作者简介]王与琳(1993—),女,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昆虫分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3期2020-09-10

  • 唐诗中的浙江生态书写研究
    宇摘  要:《全唐诗》中有大量的涉及到浙江生态的诗词,从《全唐诗》入手,归纳分析有关浙江山水生态的诗词,探究浙江各地域的生态诗词特点,探寻浙江独特的人文山水文化和诗歌文化。从文人墨客的创作中,总结创作诗词的源泉以及技法等,以便于激发大学生对诗词写作的热情,启示当代大学生对于诗词的创作,进一步建构大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关键词:全唐诗;浙江山水;诗词创作[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3浙江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2020-08-13

  • 归化异化视角下《全唐诗》中列锦的英译研究
    角出发,收集《全唐诗》中的列锦,结合许渊冲和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译本,分析探讨唐诗中列锦诗句的英译策略。三、归化异化归化异化可以追溯至德国施莱尔马赫,他指出翻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另一种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拢。美国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95)[7]吸收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提出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他认为归化是把源语本土化,用目的语读者惯用的表达方

    大众文艺 2020年18期2020-07-13

  • 清编《御定全唐诗》使用底本真相发覆 ——以民国时期学者探索为中心
    一、引言《御定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705—1706)编校刻印的。据其《御制序》《凡例》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总集“御定全唐诗”条,负责编刻者曹寅、彭定求等依据了两种底本:一是明人胡震亨的《唐音统签》,一是未署名的《全唐诗(集)》。《御定全唐诗》总共九百卷,从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下诏编撰至四十五年十月刻成竣工,用时仅一年零七个月。如果毫无基础,白手起家,这是不可想象的。于是学者对“底本”——胡氏《唐音统签》和某氏《全唐诗(集)》产生了兴趣,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20年2期2020-02-26

  • 全唐诗》所见唐代女性休闲生活探微
    因此本文拟以《全唐诗》为中心,尽可能全面地探究唐代妇女休闲生活的内容,考察唐代女性的活动项目、特点等,并简要分析其原因和影响。一、唐代妇女休闲活动种类唐朝女性在休闲时刻参与的娱乐活动种类甚多,或温柔或刚硬,或活泼或安静,形式和内容各有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球类、博弈类、节日习俗及纯休闲类、观赏类等。1.球类唐朝是继汉朝后蹴鞠运动发展的第二个鼎盛阶段。唐以前蹴鞠活动的群体主要是男性,到了唐代,随着制球方法的改进,所制之鞠更加轻巧,有弹性,省力,踢得高,蹴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22

  • 论“月亮”在唐诗创作中的功用
    思。关键词:《全唐诗》 唐诗创作 创意写作 月亮 功用学界对唐诗中的“月亮”研究极少,几乎所有研究这一方面的学者都是从“意象”的角度进行切入,且大多数研究的深度不足,对唐诗中“月亮”意象的概括也往往只是通过各抒己见的方式来泛泛而谈,缺乏学术应有的严谨。笔者曾在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的全唐诗分析系统中检索了“月”这一关键词,弹出的检索结果显示,共有11139条信息(有重复)。这一检索结果还没算上“月”的各类别称,可见,使用“月亮”入诗是唐代诗人整体上的创作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0期2020-02-04

  • 全唐诗》中灵芝意象考证*
    16000)《全唐诗》中,灵芝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其韵味与内涵均较为丰富。通过探索《全唐诗》知识,可以发现中灵芝自身富有文化意境,通过研究灵芝的意象,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于唐诗的领悟与了解,更好的去明确创作心态,为我国的优质文化传承和优化作品涵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1 巫术中富含的灵芝符号关于灵芝的记录,自古以来不胜枚举。随着文物出土工作的不断进行,唐代文物中出现灵芝符号的频率最大。此外,唐代文人墨客对于灵芝的描述也非常丰富。比如:诗仙李白曾在《感兴六首》

    中国食用菌 2019年12期2020-01-15

  • 唐诗中的“剡溪” 地理意象分析 ——以《全唐诗》为文本
    情感。笔者从《全唐诗》中筛选出涉及剡溪的诗,研读分析后可以归纳出这一地理意象在唐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大致有3 种,一是乘兴自适,二是友朋情深,三是山水之好。(一)乘兴自适在《全唐诗》收载的2 200 余位诗词作者中,就有312 位颇有声望的诗人先后入剡,留下数百首诗词。其中,“剡溪”这一词在《全唐诗》中出现56 次。仔细研读这些关于剡溪的唐诗会发现,表现乘兴自适的诗歌大多涉及“雪夜访戴” 的典故。因此,可将其与典故结合来分析。既然要结合分析,就得先了解“雪夜访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2020-01-10

  • 全唐诗》中的伪好诗例评
    一半是宋诗。《全唐诗》编成那会儿,没有全文检索,编纂者又迫于皇命,学识也有那么一些局限,采取凡前人有一书说是唐诗者,一律视作唐诗收入,问题自然不少,当然也给后人留下发现问题、发表论文的机会。其实唐诗未必都好,伪诗未必都烂,如果我们稍稍转变一下立场,不难发现伪诗中尽多好诗,只不过在流传过程中遇到一些与作者全无关联的意外状况而已。换句话说,一首诗要从宋代甚至明代,顺利地混到唐代,没有它自身的优势,能做到吗?前几年台北专门举办一次明清伪画苏州片的特展,取名“伪好

    古典文学知识 2019年5期2019-09-23

  • 从《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看唐人对琵琶音乐的态度及观念
    要】本文从《全唐诗》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大唐时候琵琶乐的盛行,从琵琶的应用场景到琵琶名家和名曲的介绍,勾画出了琵琶在大唐世人眼中的景象与地位。琵琶是大唐音乐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大唐人心中的挚爱音乐。【关键词】全唐诗;琵琶音;演奏技巧;弹拨乐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076-01一、琵琶与大唐唐代,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鼎盛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当时世界的

    戏剧之家 2019年19期2019-08-01

  • 全唐诗》里“盐”飞花
    飞花令”,从《全唐诗》中翻检出百多首含有“盐”字的诗,再取其佳者四十余篇,录其“盐”字句,做一场 “盐”字飞花令,与大家一同分享。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李世民《执契静三边》(1 卷第3 首)盐梅指盐和梅子,盐咸梅酸,调味不可少。殷高宗要用傅说为相,云:“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股肱:大腿、胳膊。这是李世民欲展雄才大略,既渴望贤臣,也希望他们尽心尽力辅佐自己,君臣协力同心,共创大唐贞观盛世。盐梅已佐鼎,曲蘖且传觞。——李隆基《端午》(3 卷第46 首)唐

    中国盐业 2019年6期2019-07-25

  • “悲”与“喜”的较量
    变迁。关键词:全唐诗;慈恩寺;青龙寺;诗风中图分类号: I207.2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3-0100-07自唐以来,佛教思想成功融合了传统儒道思想,形成了独具中原文化特色的佛教文化。大唐长安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域佛教文化注入中原的重要一站,此外,作为唐朝首都的长安,既是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唐朝佛教文学发展的重要基地。佛教思想在得到恰当融合之后,其佛寺文化与佛禅思想已经成为当时民众思想价值的一部分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6-26

  • 浅析《全唐诗》中的“九嶷”意象
    :众多诗人在《全唐诗》中用不同意象来演绎虞舜与二妃的旷古之恋,寄寓哀怨情致,颂赞舜之德政嘉声。既丰赡文学主题和内涵,又关注湖湘文化之舜德,打造斑竹文化品牌促旅游开发,共扬九嶷文化。从掘帝妃忠贞爱情之价值、兴德孝与湖湘之文化与塑斑竹文化旅游之品牌三个方面,浅析《全唐诗》中的“九嶷”意象。关键词:《全唐诗》 九嶷意象 湖湘文化 旅游开发据《史记·五帝本记》载:“舜南巡狩,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之九嶷,是为零陵”。故历代帝王来此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各时代的文人墨

    文学教育 2019年2期2019-03-11

  • 全唐诗》中绿珠形象的接受研究
    现。本文仅以《全唐诗》为考察对象,对其中绿珠形象的接受做了宏观的研究和个案的分析,挖掘唐代诗歌对绿珠形象意蕴的继承和创新。关键词:全唐诗;绿珠形象;接受;内蕴20世纪兴起于西方的接受美学批评提出了接受的文学史观。即从作者、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角度研究文学史。主要研究文学作品在其历史的理解中产生出来的新意义和形式及其文本中具体形象的经典重写。绿珠事迹据《世说新语》记载,最早见于东晋元帝时干宝所著的《晋纪》,现《晋纪》已佚。唐初《晋书·石崇传》对其人其事

    北方文学 2019年2期2019-02-02

  • 浅谈季振宜本《全唐诗》对康熙御定本的影响
    宜本与御定本《全唐诗》对比,可以发现,御定本受季振宜本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一、以世次系诗,不分初、盛、中、晚的编次方式,二、御定本《全唐诗》对季振宜本《全唐诗》初唐、盛唐部分成果的利用。关键词:《全唐诗》 季振宜本 御定本 影响康熙御定本《全唐诗》浩浩然九百卷,为集一代诗歌之洋洋巨佚,然从奉旨编纂到刊刻成书“进呈御览”,为时不过一年七个月,进度神速,原因何在?康熙为《全唐诗》所制的御序给了答案。序云:“朕兹发内府所有《全唐诗》,命诸词臣,合《唐音统签》诸编

    文学教育 2018年10期2018-10-16

  • 全唐诗》中凤凰台意象分类
    。本文旨在对《全唐诗》中凤凰台意象进行分类,从而深入了解中国文人墨客所寄寓的理想愿望。关键词:凤凰台;意象;全唐诗;皇室象征;国家象征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凤凰作为天地之间最为尊贵的神兽,它传递着上天对人类的指引和眷顾。凤凰作为上天的使者,秉承上天渡人劫难的使命,在人间除恶扬善,人们感激上天,在显现凤凰的地方建起凤凰台,供凤凰栖息或纪念凤凰的英勇事迹。凤凰台遗址从古传承至今,现有的凤凰台遗址就有八九处,现南京市、烟台芝罘区、潮州、郑州、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均有凤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6-21

  • 全唐诗中的药意象研究
    袁洁[摘要]《全唐诗》当中有关药物的诗篇有很多,这些药物诗篇当中有的是专门描写药物生产,有的则带有很强的意象,隐含着其他方面的一些意义,比如说,用药物来隐喻身体、政治,药被赋予了政治与人生困境的含义。通过意象赋予了药更多的思想内涵。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以《全唐诗》中的药物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药物诗中的药意象,指出在《全唐诗》中其主要意象为治疗疾病以及道家的修行长生之道和隐喻政治等,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全唐诗》中的药物诗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2期2018-06-11

  • 唐代女子教育研究
    书等的研究,以全唐诗为中心重点分析唐代女子的家庭教育,教坊教育以及文史教育对唐代女子的影响,家庭教育,教坊教育是唐代女子的教育形式,虽文史教育是教育内容,但这一教育内容对唐代女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和家庭教育,教坊教育并列研究。通过研究教育对女子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的认识唐朝的女子教育。关键词 教育 女子 唐代 《全唐诗》作者简介:王熠纳,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8期2017-07-13

  • 全唐诗》的“画松”研究
    重要。本文以《全唐诗》中所涉及的论“画松”的诗歌为基本研究对象,从文学与造型艺术的关系切入,以学科交叉的视角比较全面的分析了“画松”诗所蕴含的绘画元素以及审美文化,并由此期望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唐代山水、花鸟画的真实面貌。关键词:《全唐诗》,“画松”诗;绘画元素;审美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57-02一、唐代文化艺术繁荣的背景及其特征(一)唐代诗歌与绘画艺术的繁荣唐代的诗歌,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4期2017-05-27

  • 清编《全唐诗》对《乐府诗集》的因袭与改编
    佳摘要:清编《全唐诗》将乐府歌诗单独列出,此类诗基本上都重见于同书收录的诗人本集之中,且前后重出的诗歌在标题、作者、内容上都有着较大差异,存在很多异文。通过仔细比勘这些异文,可以发现《全唐诗》前面乐府部分所录诗歌的文本与《乐府诗集》基本上保持一致。尽管扬州诗局馆臣们在辑录乐府歌诗时,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乐府诗集》;但总体而言,《全唐诗》乐府歌诗部分主要是将《乐府诗集》中的唐诗挑选出来,依次排列组合而成。因此可以断定,《乐府诗集》是《全唐诗》的重要资料来源之

    江淮论坛 2017年2期2017-03-30

  •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节选)
    宋俊丽作为我国当代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早在唐代就已初具节日氛围,赏月、玩月、宴饮等中秋节俗渐成规模。“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欧阳詹《玩月》诗序就认为八月十五“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这时候“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正是赏月、玩月的最佳时机。他的这一观点当即得到同在华阳赏月的众文人的赞同,于是乃作玩月诗以乐。栖白在《八月十五夜玩月》中也认为八月十五的月亮非同一般:“寻常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35期2017-03-03

  • 谈谈《全唐诗》中“含窗诗”的局促感
    王明明谈谈《全唐诗》中“含窗诗”的局促感О王明明摘 要:全唐诗中有不少类型诗,“含窗诗”便是其中一种。“含窗诗”因其诗中带“窗”字而得名。因它们具有某种一致的倾向,故加以考察比较。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窗摆脱不了“器”的特征。因而它入诗的途径主要表现在,通过幽闭的位置暗示抒情主人公局促的心境,与其他词汇结合形成丰富的象征意义,以本来的面目衬托诗歌语言。由此产生的“含窗诗”的局促感的特点。全文以结论为经,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为纬,依托唐代文化生活的实况与诗歌意象

    现代语文 2016年10期2016-12-03

  • 徐安贞仕途与诗歌初探
    徐侍郎集》。《全唐诗》共收录其诗歌11首。关键词:徐安贞;仕途;全唐诗作者简介:陈琴(1990-),女,甘肃省白银市人,汉族,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徐安贞(671—743),初名楚璧,后更名安贞。唐中宗神龙二年(706)进士,尤善五言诗。信安龙丘(今兰溪会桥徐宅山背村)人。徐安贞初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唐中宗神龙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2016-08-01

  • 全唐诗》中的唐代品色衣考
    款式,并结合《全唐诗》中品色衣的描述,把色彩词与“衣”、“袍”、“衫”、“服”搭配在一起,再现了唐代品色衣制度,体现了当时唐代人的色彩观和独特的审美心态,为后人研究《全唐诗》和唐代服饰文化提供素材。【关键词】《全唐诗》 唐代品色衣考 色彩 图纹面料 款式【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9-02品色衣制度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形成于唐代。“《周书·宣帝纪》载:‘大象二年诏天台侍卫之官,皆著五色及红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6期2016-07-20

  • 全唐诗》中唐代胡服的发展与款式探究
    服装职业学院《全唐诗》中唐代胡服的发展与款式探究刘丽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摘要:文章从《全唐诗》中的胡服描写入手,探讨胡服在唐代的盛行情况及原因,分析唐代胡服的款式,特别是别具异彩的唐代女子着胡服的款式,体现唐代兼收并蓄、开放独特的文化特色。关键词:全唐诗;胡服;发展;款式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全唐诗》服饰图考,立项号:2014413。唐代政治经济发展,社会风气宽松,民族融合,胡风盛行,《全唐诗》中出现多处胡服描述,体现出唐代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一、胡服在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5期2016-07-12

  • 谈谈《全唐诗》中“含窗诗”的局促感
    王明明摘 要:全唐诗中有不少类型诗,“含窗诗”便是其中一种。“含窗诗”因其诗中带“窗”字而得名。因它们具有某种一致的倾向,故加以考察比较。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窗摆脱不了“器”的特征。因而它入诗的途径主要表现在,通过幽闭的位置暗示抒情主人公局促的心境,与其他词汇结合形成丰富的象征意义,以本来的面目衬托诗歌语言。由此产生的“含窗诗”的局促感的特点。全文以结论为经,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为纬,依托唐代文化生活的实况与诗歌意象理论展开论述。关键词:含窗诗 局促感 《全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4期2016-05-30

  • 全唐诗》中的唐代女子妆饰考
    摘要:文章将《全唐诗》与唐代时世妆、发式、面妆相结合,分析再现艳丽华美、大胆开放的唐代妆饰形象,同时发掘唐代诗人含蓄、美刺、传情等审美观念,为研究《全唐诗》和唐代妆饰文化提供宝贵资料。关键词:全唐诗 唐代时世妆 发式 面妆一.《全唐诗》中对时世妆的概述时世妆为人们所熟知,主要是因白居易的《时世妆》(第427卷)。元稹也在《恨妆成》(第462卷)写到:“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满头行小梳

    文学教育 2016年7期2016-05-14

  • 全唐诗》中女诗人诗歌的情感特征探究
    476600《全唐诗》中女诗人诗歌的情感特征探究沈阳永城职业学院,河南永城476600摘要:《全唐诗》收录的都是唐代女诗人的诗歌,诗歌的内容非常丰富,诗歌中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内容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有表达离别相思之苦的,有表达爱国情感的,也有抒发生活苦难的,打破了传统女诗人的单一诗歌情感特征,从现实生活的多个层面抒发情感,这对女性文学来说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词:全唐诗;女诗人诗歌;情感特征《全唐诗》中一共收录了100多名女诗人的诗歌,一共有诗歌586

    山西青年 2016年10期2016-02-04

  • 轻轻没后更无筝 玉腕红纱到伍卿
    的演奏技艺。《全唐诗》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诗人对那个朝代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全唐诗》中与筝人有关的诗篇,来窥探唐代的筝人筝艺。关键词:唐代筝人 《全唐诗》 筝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那时的社会安定、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艺术,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在唐代的众多乐器中,古筝是佼佼者,正所谓“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可见古筝艺术在当时非常盛行。在这一盛况下,唐代诗

    艺术评鉴 2015年5期2016-01-03

  • 唐代筝曲的风格及其美学意蕴
    唐代 筝曲 《全唐诗》 美学大唐时期国力强盛,在文化方面统治者豁达开明,采取兼收并蓄的开放政策,致使胡乐大量涌人,并直接影响了中原大地根深蒂固的汉乐,而以“清商乐”为主的汉乐,也吸收融化了胡乐,这种各民族之间音乐的大融合,终于创造了崭新的辉煌灿烂的燕乐。唐代燕乐的高度发展,使唐代乐坛涌现出浩翰似海的各式乐曲,它们包括了外来的胡夷之曲、传统的华夏之音以及夷夏之乐交融的乐曲,这些风格迥异的乐曲,为筝曲的创作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乐调源泉。一、唐代筝曲的风格在风格各异

    艺海 2015年4期2015-11-02

  •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
    析。【关键词】全唐诗;全宋词;数据库;对比分析历来对唐诗宋词的对比研究主要是感性的定性研究,比如分析唐诗宋词的不同风格。20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们加大了对古代文学的定量研究。张三夕(1984)通过定量分析,考证全唐诗的诗人实为三百多人①。朱崇才(1993)统计《全宋词》高频字,认为《全宋词》有一定的女性化倾向。刘明华(1999)利用《全唐诗》软件,发现《全唐诗》用字的一些特点,比如字频最高的是“不”。 尚永亮(2007)探讨数据库、计量分析方

    科技视界 2015年25期2015-09-01

  • 全唐诗》刘采春小传辑补
    都未有其传。《全唐诗》对诗人作简介,小传信息尚有可完备处,试为辑补。刘氏为中唐时浙人,越州(今浙江绍兴)籍妓,妆饰别致,容貌秀丽,与元稹有七年之交。夫婿周季崇,俳优,善弄参军戏。女儿周德华,湖州歌妓,擅唱柳枝词。刘氏善歌,其《啰唝曲》六首为诗集常选篇目,后世对其不乏精彩评论。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8-293X (2015) 04-0102-05收稿日期: 2015-06-01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13YBB176。作者简介: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5年4期2015-04-10

  • 从《全唐诗》看唐代古琴的佛道因缘
    0193]从《全唐诗》看唐代古琴的佛道因缘⊙邓 婷[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琴学研究”不同于其他乐器的研究之处即在于不仅要对它的音乐特征有所关注,还要对它的人文属性给予充分的重视。一部《全唐诗》不仅可以看见古琴蕴含中固有的儒家入世情结,文人的妙笔还向我们展现了唐代社会中它和仙、佛两家已经形成的历史因缘。白居易笔下与古琴相关的诗篇是唐人借琴意象传达与佛、道两家因缘、情感的代表,是唐人从携琴以入世到抱琴以退隐的

    名作欣赏 2015年8期2015-03-13

  • “曲终人渺”,《全唐诗》里有答案 ——我终于破解了《赞湖南》的千字长联
    句之后,才在《全唐诗》里找到的答案。伏嘉谟先生祖籍湖南汨罗市,因久居台湾,联语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兴起的人才、建设的成就和山川新景点,没有提及。虽存遗憾,但作为目前唯一一副专赞湖南的长联,仍不失为海峡两岸同胞们共赏的佳作。附:伏嘉谟千字长联赞湖南南来吾道总源长,前贤虽已邈,何妨话楚产多才。试看蔡侯造纸,蒋琬经邦,破荒刘蜕,创格欧阳。怀素则笔势龙蛇,才翁则吾儒羽翼。群玉擅风骚逸致,李唐之冠冕谁膺?濂溪开性理儒宗,太极之天人一理。至若圭齐著元代词流,东阳炳朱明

    对联 2014年13期2014-11-14

  • 高适诗异文考——以《河岳英灵集》为中心
    谥号忠。难怪《全唐诗》[2]编者评价道:“开、宝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同时因袭旧说:高适“五十始学为诗,以气质自高”则欠思忖。进士殷璠选编开元二年(714年)至天宝十二载(753年)之间24位诗人234首诗作,成《河岳英灵集》(以下简称《河岳》)[3]。并效仿钟嵘《诗品》[4]之分类,为上中下三卷。而高适即列上卷(即上品)之中。其 13首诗中既有青少年时代客游梁宋间所写,亦有初仕封丘时所作。所以,谓五十后诗愈工,是史实;谓五十始学诗,则言过其实。仅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5期2014-04-08

  • 全唐诗》所见武则天诗作的类型分析
    感脆弱的心。《全唐诗》卷五作者小传云:“则天皇后,今存诗四十六篇。”[3]51据笔者翻检《全唐诗》卷五实收其诗四十七首。同书卷十至十五“郊庙歌辞”中重出《武后大享昊天乐章十二首》、《武后明堂乐章》、《武后大享拜洛乐章》、《武后崇先庙乐章》三十八首。虽然诗歌名字有所改动,但诗歌内容并无二致,卷五已录。另外,同书卷十三有《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卷五未录。《全唐诗》共收录武则天诗歌五十七首,收录情况见下表:卷五卷十至十五 郊庙歌辞曳鼎歌唐享昊天乐(12首)武后大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11-21

  • 简析《全唐诗》中“丝绸女”形象
    丝绸女”类型《全唐诗》,作为唐王朝诗歌的集成,按日人平冈武夫统计算可达诗五万六千二百零九首又三千三百六十三句,诗人达三千七百七十三人,这应该是目前所知全唐诗的最准确的数字。[4]在这些诗歌中,有大量的含有丝绸意象的诗歌出现,比如:蚕、丝、绸、绫、罗、绸、缎、帛、冠、囊、屏、衾、襦、纱、绨、茧、绢、彩、带、缟、巾、襟、锦、练、桑等等。出现频率次数和大约在一万次左右,如其中“蚕”出现频率为170次,“丝”出现的频率达581次,“罗”出现频率达670次,等等。这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3-28

  • 全唐诗》中顾况诗异文例析
    朝初年编修的《全唐诗》,对其中顾况的两首诗《长安窦明府后亭》和《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中的异文进行研究,力图断定文字的是非,以恢复顾况诗文原貌。关键词:异文;训诂;《全唐诗》;顾况作者简介:张智帅(1987-),男,汉族,黑龙江,四川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古汉语及近代汉语。[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26-02异文就是指同一部古籍在几经修改、传抄、翻版之后,其中的某些字

    青年文学家 2012年13期2012-08-30

  • 全唐诗》中“兰若”的传统内涵及佛禅意蕴
    30039)《全唐诗》中“兰若”的传统内涵及佛禅意蕴沈 娜(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佛教的传入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文化上,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文人在诗文创作中大量引用与佛教有关的佛语、典故、意象等,这种现象在唐诗中也极为常见,“兰若”即为一例。但它与普通的佛教典故不同,既有佛教的意蕴,又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因而具有特殊性。“兰若”;唐诗;兴寄传统;佛禅;意蕴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其影响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发展至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8-15

  • 全唐诗》中所见邯郸人物诗发微
    了丰富题材。《全唐诗》是唐代较完整的诗歌总集,所涉邯郸人物众多,本文择其要者述论如下。一、有关邯郸人物的唐诗述论1. 赵胜:《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也”[1]268。赵胜与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以礼贤下士著称,重用门客使赵国得一时之盛。先秦之士积极入仕,希望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器重,实现“士为知己者死”的功业。所以,士人就格外期待能礼贤下士之君。而平原君赵胜即

    邯郸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全唐诗》视野下的唐代舞蹈服饰*
    诗歌,辑录于《全唐诗》者,达2000多家,诗作近5万首,其中以音乐生活为创作题材的作品数量颇为惊人,诸多涉及舞蹈表演的作品是我们了解唐代舞蹈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通过对相关诗歌的梳理与解读,可以对数类唐代流行舞蹈服饰的状貌有一个基本了解。胡腾舞:胡腾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独舞,舞者必为男性,且是胡人。西安东郊唐代苏思勖墓室东壁上,绘有完整的乐舞壁画,“这幅乐舞图中的舞蹈即为盛唐时空前流行的胡腾舞”[1]。此画绘有舞蹈者、伴奏和伴唱者。图中表演有汉人参与,但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1-28

  • 全唐诗》几则异文考释
    点阐述的是,《全唐诗》里因典故原因而产生的异文现象,分析作者创作之初所用的原始词,解释这种异文产生的原因,并从文化学角度试论这种现场产生的机制。关键词:《全唐诗》;异文;文化学[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008-02《全唐诗》里经常会有异文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文献在传唱传写过程中,经后人误写误改,或者有意改动而造成的。后人来考释《全唐诗》异文,大概的路数就是分析异文孰是孰非,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1期2011-12-01

  • 从《全唐诗》看唐代男子服饰制度及其文化特点
    和时代特征。《全唐诗》是我国唐代的诗歌总集,其文学性、纪实性甚强,为我们研究唐代的服饰提了翔实而重要的资料。本文将以《全唐诗》为基本资料,辅以其他古代文献资料,同时吸收现代人对唐代男子服饰的研究成果,梳理唐代男子的基本服饰种类,研究唐代男子服饰制度及其文化特点。一、唐代男子服饰种类《全唐诗》共九百卷,关于服饰的诗歌不胜枚举,提到的男子服饰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首服:貂冠、儒冠、皮冠、角冠、乌帽、席帽、乌巾、幅巾、白纶巾等。二是各类衣衫:首推“袍

    黑龙江史志 2011年24期2011-08-15

  • 从《全唐诗》看西南地区的经济
    [关键词] 《全唐诗》;西南地区 一、西南地区农业的发展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面,农村集市是农民与市场联系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交换的主要是日需商品,而粮食是首当其冲的商品了,而西南地区水稻的推广,为集市商品交换提供了可能。入唐以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学者统计,剑南道在唐前,后期又水利工程34项,山南道又16项。水稻种植范围就逐渐由成都平原向北扩大到地处涪江冲积平原的绵州,向南扩大到位于岷江冲积平原的眉州。除此之外,在沱江、嘉陵江、乌江流域的冲积平原上,也有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1期2009-03-13

  • 全唐诗》底本的来源
    全唐诗》的来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康熙以明胡震亨的《唐音统签》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所载,补苴所遗而成。这儿所指的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即是季振宜编本。这始末早已为世所闻。但却还很少知道季振宜本又是在钱谦益的残稿本基础上补辑而成的。据季在全唐诗集序中说:“顾余是集窃有因焉,常熟钱尚书曾以唐诗纪事为根据,欲集成唐人一代之诗,盖投老为之,能事未毕,而大江之南,竟不知有此书。余得其稿於尚书族孙钱遵王,其篇铁残断亦已过半,遂踵事收

    读书 1982年2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