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

  • 计算机器的计算迷宫
    陈凯摘要:博尔赫斯的小说中常常会出现迷宫,一方面,迷宫是叙事的对象,另一方面,叙事本身也是构造文本迷宫的过程,博尔赫斯的迷宫的叙事或者叙事的迷宫体现出一种用有限的文字来表达“无限”的企图。这给作者带来了双重启发,他认为,一方面,可以用功能有限的列表实现超出列表日常功用范围的复杂计算,另一方面,尽管教学活动常由日常生活情境引入,但思维中的创造力却需要对日常工具采用一种非日常认识模式的观照的方法,从而显现出物的本质和变化潜力,来保证创造思维的自由。关键词:迷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期2024-01-09

  • 《环形废墟》引起读者“震撼” 的技巧探究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作为幻想文学大师,其大多数重要作品的基础是幻想,他的幻想作品中既体现了他的现实观,也体现了他的幻想观,其中“梦”与“时间”是作为他实现幻想的重要方式。在《环形废墟》这一篇纯属虚构的哲学性短篇小说中,读者接受反应批判下,本文拟从域限幻想小说中读者的期待与感知的重建以及博尔赫斯的现实观与幻想观来探究博尔赫斯是如何利用现实与虚幻、梦与时间的哲学思想来引起读者“震感”的写作技巧,这有助于读者了解博尔赫斯哲学作品中传达出来的读者对内在的意识与激励

    今古文创 2022年15期2022-04-23

  • 加缪存在主义视角下《永生》的死亡观
    摘要:死亡是博尔赫斯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本文以博尔赫斯短篇小说《永生》为例,同时联系加缪《西西弗神话》中的存在主义精神结合分析,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死亡的哲思,对虚无主义和荒诞生活的反抗。 关键词:博尔赫斯 死亡观 反抗 《永生》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与博尔赫斯其他短篇小说相比,该小说篇幅相对较长,这无疑给予了博尔赫斯更大的创作空间。在《永生》中博尔赫斯详细阐释了他对于死亡复杂而深刻的认识。作品中,博尔赫斯以一位平庸者追寻永生、得到永生、回归死亡的经历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2022-03-01

  • 复 苏
    文启蒙作品是博尔赫斯的作品集。“最开始我是厌恶盲文的,因为它们摸上去就像戳我伤疤的针,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已经看不见了。”婷婷在日记中写道。可那时,博尔赫斯对她说:“逐渐失明并不是悲惨的事情。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婷婷嘲笑博尔赫斯的自我安慰,却又无法控制地读下去。她知道,一阵风吹进了她的心中。她读下去,不仅读博尔赫斯,还读荷马、海伦·凯勒、史铁生……他们虽身患残疾,但通过书摆脱了身体的桎梏,于黑暗中仰望着浩瀚的星辰。在写作时,他们毫不畏惧地直面真实的自己,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12期2022-02-24

  • 博尔赫斯看《红楼梦》时间叙事的多层互联
    难以把握,而博尔赫斯用小说的形式阐释了他独特的时间观、空间观,加之他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因此这些观点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角度来解释《红楼梦》中时间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特殊叙事效果。关键词:《红楼梦》 博尔赫斯 时间 多层互联“在《红楼梦》中,确定的时间与不确定的时间,明晰的时间与模糊的时间,瞬间与永恒,过去、现在与未来,实在的时间与消亡了的时间,这些因素是这样难分难解地共生在一起、缠绕在一起、躁动在一起。”[1]這种交互的直接效果就是时间线索的错乱。所

    参花(上) 2021年11期2021-11-20

  • 拼贴与共存:解读博尔赫斯小说中的时空并置①
    思考的作家,博尔赫斯的小说是对时间最富哲理性的表述。在古希腊哲学、东方哲学、唯心主义哲学、神秘教派以及具有现代意义的时间观等各种哲学时间观的共同观照下,博尔赫斯小说的时间观打破了时间的线性不可逆转性,呈现出时空的复杂性和时间形态的多样化。在小说中,博尔赫斯通过时间的拼贴、重叠、共存,将时空并置,并以玄学意象缝合时空界限,表达了对时空“不可知”的释然。一、时空拼贴与共存博尔赫斯小说中的时间存在着不同的时间序列,这些不同的时间序列可以拼贴交叉,在时间的拼贴交叉

    名家名作 2021年10期2021-11-12

  • 踏着如同细沙的霞光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诗,仿佛拐进一条清幽的小径,心静如水。《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是博尔赫斯的第一部诗集。1923年,24岁的博尔赫斯自费出版了这部诗集,作为步入文坛最初的尝试。故乡向来是作家笔下绕不开的话题,博尔赫斯也不例外。他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倾注了无可比拟的热爱:“原以为这座城市是我的过去,其实是我的未来、我的现时;在欧洲度过的岁月均属虚幻,我一直(包括将来)都生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里。”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博尔赫斯的故乡,也是他的文学富矿,为他提供了源源

    莫愁 2021年29期2021-10-28

  • 踏着如同细沙的霞光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诗,仿佛拐进一条清幽的小径,心静如水。《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是博尔赫斯的第一部诗集。1923年,24岁的博尔赫斯自费出版了这部诗集,作为步入文坛最初的尝试。故乡向来是作家笔下绕不开的话题,博尔赫斯也不例外。他对布宜诺斯艾利斯倾注了无可比拟的热爱:“原以为这座城市是我的过去,其实是我的未来、我的现时;在欧洲度过的岁月均属虚幻,我一直(包括将来)都生活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里。”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博尔赫斯的故乡,也是他的文学富矿,为他提供了源源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10期2021-10-22

  • 时间和艺术的迷宫
    洪浩摘要: 博尔赫斯是一个清醒的说梦者,他的迷宫小说所表达的是形而上的思考。《小径分岔的花园》正是如此,它故事里面有故事,其内涵是关于时间和艺术的玄想与哲思。作品中写到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乃是时间的隐喻;既然时间可以分岔,那么人如何面对死亡就是一个问题。在此,三个人物的死值得玩味:“我”的先祖彭写过一本迷宫小说,旨在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存在抵挡死亡;彭的研究者艾伯特是彭思想的继承者,他的解读将一个人的精神传递给了后人;而被敌人追杀的“我”,则用自己设计的死亡

    名作欣赏 2021年2期2021-02-22

  • 进入时间的神秘 ——读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乌尔比纳的一名士兵》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的作品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受。原因之一,在于博尔赫斯总将逐渐失明的双眼注视着时间深处,注视着旁人已无法看到的遗忘之处。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变化称得上天翻地覆,不计其数的先锋与实验占据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在博尔赫斯那里,既没有先锋,也没有实验,只有他始终投向过去和历史的全部观望。关注时间,博尔赫斯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能体会的是,无论面对多少对时间抱以关注的作家和作品,始终没有另外哪个作家的哪部作

    星星·散文诗 2020年35期2020-12-29

  • 博尔赫斯一起自驾游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英文译者。忽一日,博尔赫斯驾临苏格兰。他年过古稀,近乎全盲,穿棕色西装,大吃里德家的粽糕,在北海边挥舞手杖,好像舞动亚瑟王时代的宝剑,不带血光,却透出仙风道骨。尘世消失了,现实绽放出新的意境。彼时的博尔赫斯,正立于盛名的巅峰,帕里尼却从未听过他的大名,只能慢慢消受他这份古怪的魅力。里德家有急事,召他速到伦敦。他将盲诗人托付给帕里尼。博尔赫斯热情高涨,提议来一场高地自驾游。于是帕里尼做了大作家的司机和眼睛,给他描述沿途的风光。博尔赫斯

    读者 2020年22期2020-11-06

  • 博尔赫斯一起出门自驾游是什么感受
    意外相遇。《博尔赫斯和我:一次邂逅》(Borges and Me:An Encounter)厚三百二十页,由道布尔戴公司出版于8月18日。六十八岁的传记家迈克尔·格林伯格(Michael Greenberg)当天为《纽约时报》撰文,评介此书。时为1970年,年轻的帕里尼为逃避越南战争的兵役和宾夕法尼亚令人窒息的家庭环境,决定到海外留学,就读于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他意志消沉,惶然无措,幸好遇到名诗人阿拉斯泰尔·里德(Alastair Reid,1926-

    新华月报 2020年20期2020-10-27

  • 小小说可能达到的
    摘要: 博尔赫斯的作品以内涵丰富而著称,其小小说《镜子与面具》尤具代表性。他在写作的同时,教授文学鉴赏,同时对人类难以止步的对终极之美的追求予以警告。博尔赫斯在一篇小小说中所达到的丰富文学内涵,对当下小小说创作具有启发意义。关键词:博尔赫斯 《镜子与面具》 丰富内涵 小小说小小说业界一直很关注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让一篇小小说拥有更加丰富的文学内涵。心系于小小说文体的人,总是担心小小说体量的单薄,会影响它的文学品质,从而使这一文体受到某种偏见,进而影响广大小

    名作欣赏 2020年9期2020-10-10

  • 从书中“看见”博尔赫斯
    拥簇。他就是博尔赫斯,以文学之名捕捉哲学之光,以超凡的想象搭建出了文学精致的迷宫。在这集结美与无情的迷宫里,时间、记忆、死亡这些漫无边际而深沉的主题随时跳跃,随时沉默。那些戛然而止的结局在他笔下一遍遍死去,在读者心中一次次复活。他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那么博尔赫斯自己又是什么样子呢?博尔赫斯的人生“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我给你我写的书中所能包涵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或幽

    阅读(书香天地) 2020年4期2020-06-22

  • 进入时间的神秘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的作品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受。原因之一,在于博尔赫斯总将逐渐失明的双眼注视着时间深处,注视着旁人已无法看到的遗忘之处。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变化称得上天翻地覆,不计其数的先锋与实验占据了文学的各种体裁。在博尔赫斯那里,既没有先锋,也没有实验,只有他始终投向过去和历史的全部观望。关注时间,博尔赫斯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能体会的是,无论面对多少对时间抱以关注的作家和作品,始终没有另外哪个作家的哪部作

    星星·诗歌理论 2020年12期2020-04-01

  • 那个在地铁里读博尔赫斯的人
    默地读着一本博尔赫斯的诗集。他似乎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四周,他似乎一个人捧着蜡烛站在黑夜,我第一次看见别人读博尔赫斯的诗歌,虽然书店里他的书被很多人买走。我不知道他的手翻到的是哪一篇,但也许我爱的文字正从他心里流过,除了博尔赫斯我们没有别的共同点,他是陌生人,有完全陌生的生活。博尔赫斯将我们秘密地联系在一起,我看着这个人,仿佛看到了我自己。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1期2020-02-24

  •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一篇较能反映博尔赫斯创作特点的短篇小说,博尔赫斯在这篇小说中集中运用了“迷宫叙事”的手段,从《小径分岔的花园》这本小说集开始,博尔赫斯就广泛使用了这种手段,尤其是《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小径分岔的花园》《通天塔图书馆》等几篇小说,奠定了博尔赫斯迷宫写作的基础,也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而《小径分岔的花园》较于其他的“迷宫叙事”小说更为不同,因为在这篇小说中博尔赫斯使用了“双重迷宫”,因此这篇小说更具丰富的意蕴。【关键词】迷宫;博尔赫斯;《小径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2020-02-18

  • 隐喻、想象、生死观
    摘 要: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诗人,他的诗歌情感真挚又克制、简约又精准,能抓住人们日常生活体验来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提炼出神秘、深邃的内核。其诗作《雨》以充满神秘色彩的隐喻、空灵奇幻的想象、朦胧多义的内涵,丰富幽深的意蕴带给人美的享受,从《雨》中还可以窥见博尔赫斯达观智慧的生死观。关键词:博尔赫斯 雨 隐喻 想象 生死观当前学界对博尔赫斯的小说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其诗歌文本本身进行的深入研究并不多,因此研究博尔赫斯诗歌是研究博尔赫斯文学全貌的重要一环。博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0期2020-02-04

  • 《乌尔里卡》:博尔赫斯与受挫爱情的和解
    耿希文博尔赫斯童年种种独特的经历,不仅为他的作品准备了老虎、镜子、迷宫、短刀等博氏专属的意象,对他的艺术创作构思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现象向来是博氏研究的热点,然而,纵观这些研究:或是单列意象,探究其在博氏作品中的出现频率,分析博尔赫斯不同的偏好程度[1];或是考证这些意象在博尔赫斯作品中最早出现的情况,以求还原一个真实的童年博尔赫斯形象[2]。对物象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在博尔赫斯作品中是否成为他内心某种情感的投射,这些问题的研究却始终阙如。博尔赫斯从不避讳地

    文化学刊 2019年5期2019-12-26

  • 违背
    在语言的边缘博尔赫斯在一个黑夜里踱步深深叹气,此刻月如钩,刺桐树在光影中闪烁棕社鸟,唤出躲藏于树后的她回眸,原木从山坡滚落捂着嘴巴,却不受惊吓她的脚趾在等待时凉透了,定律的禁锢早已经散去只有一个沉默的女人把捡来的树叶散乱地压在书页里[卢辉赏读] 读缎轻轻的《违背》,我猛然想起博尔赫斯的一句诗:“你的肉体只是时光,不停流逝的时光,你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是呀,博尔赫斯作为该诗的诗意的影子遍布在诗中的每一个角落,也紧随诗人其后或占据在诗人的心扉:“只有一个

    诗潮 2019年12期2019-12-26

  • 博尔赫斯《另一个人》和苏童《蝴蝶与棋》的心理幻觉书写
    摘 要:博尔赫斯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小说“迷宫”般的虚构叙事等,对中国20世纪80年的先锋小说的流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锋小说代表作家苏童曾多次坦白地承认他对博尔赫斯小说“立体几何般思维”的迷恋,自觉地接受着博尔赫斯的魅惑并表现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博尔赫斯的小说《另一个人》与苏童的《蝴蝶与棋》都采用了心理幻觉的手法完成故事叙述与进行哲学思考,“回忆”式的叙述模式、“分身”的设立是这两部小说心理幻觉书写的相似之处。关键词:博尔赫斯;苏童;心理幻觉一

    青年时代 2019年32期2019-12-24

  • 照镜子的博尔赫斯(两章)
    平[照镜子的博尔赫斯]某一天,博尔赫斯照镜子。为了某场宴席打扮一番。不修边幅的天才,常被傻瓜当成庸才,甚至蠢材!这肮脏如下水道的社会里,许多人认为自己是干净的、是清洁的。而罪恶与肮脏只被他人拥有。以博尔赫斯的智力,他早已洞察这一点。虽然他的眼睛越来越不好。看不清一朵玫瑰、一把匕首、一个无限幽绿或淡黄或血红或浓黑或苍白或灰暗的黄昏。黄昏和白天无边无际,和时间与空间无边无际。人的权力、人的卑微、人的愚昧、人的可笑与可悲,同样无边无际。博尔赫斯看不清的宇宙看不清

    草堂 2019年7期2019-11-13

  • 浅析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中的幻想特质
    张博文摘要: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创作时而混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让读者产生对现实虚幻难以辨别的虚幻感。《小径分叉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充分体现的博尔赫斯小说的幻想特质。本文将从人物、情节等方面分析博尔赫斯小说的幻想特质。關键词: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幻想特质博尔赫斯是后现代文学中绕不开作家之一。格非曾评价到博尔赫斯“中世纪有了但丁就有了一切,同样,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的存在为20世纪的文学挽回了尊严”。[1]这位让文学的虚构感达到新高度的伟大作家

    北方文学 2019年29期2019-10-23

  • 中古作品对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的影响
    齐内容摘要:博尔赫斯是后现代小说的开山鼻祖,在中国关于博尔赫斯的研究涉及了很多方面,而笔者就一篇文本进行深入发掘,探究几部中国古代的经史子集或文学作品对于博尔赫斯的成名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具体影响,深入了解博尔赫斯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并且深入分析《小径分岔的花园》的文本隐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关键词: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 中国古代作品 影响博尔赫斯的著名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讲述了一个一战时期为德国做间谍的中国人余准为了逃脱英国人的追捕并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7期2019-08-08

  • 花园:存在的悖论
    叉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尚不足万字,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厄普代克曾这样描述:“(博尔赫斯获国际出版奖之前)我本人只读过《小径分叉的花园》……尽管有着超乎其题材所要求的生动和智力,阅读这篇小说却可以不必知道它的创作者是世界文学的一位巨人。”[1]P284-285本文试从小说时间观出发,进一步探讨其揭示的人类存在悖论:有限与无限,理性与非理性,混乱与秩序。其中体现了人类存在的困境,虚无成为人类最终的归宿。关键词:博尔赫斯;时间;存在;虚无作者简介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2019-06-11

  • 博尔赫斯对庄子“蝴蝶梦”的“新”阐释
    要】“夢”是博尔赫斯在文学作品创作,尤其是他那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中及其喜爱运用的元素之一(除外还有镜子、迷宫等等)。从对博尔赫斯文学作品的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庄周梦蝶”的典故被他提及多次。由此可见,这个源于古典中国的“蝴蝶梦”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博尔赫斯对“梦”元素的整体理解和运用。本文要探讨的即是庄子的“蝴蝶梦”给阿根廷伟大作家博尔赫斯创作时对于“梦”的诠释和应用带来的影响。【关键词】庄周梦蝶;博尔赫斯;比较文学;文学碰撞由古至今,由人类意识的混沌到清醒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梅纳尔的表达
    ·梅纳尔》是博尔赫斯第一部幻想小说。小说不足万字,却因其独特的内容和表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其取得的成功开启了作者幻想小说的创作之路。本文试从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出发,进一步探讨博尔赫斯短篇小说创作中所揭示的哲学内涵:真实与虚幻、有限与无限及对历史存在唯一性、真实性的挑战。关键词:博尔赫斯;真实;虚幻;无限20世纪的世界文坛,盛开着一朵散发着异香的奇葩,他用文字构建了一座庞大的充满了迷惑、惊喜、哲思的宫殿,使得后世的无数读者在宫殿中流连忘返,为之着迷,他就是

    北方文学 2019年9期2019-04-17

  • 梦境的终点是虚无
    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作品,其中浸透了浓厚的宗教思想,尤其以异教诺斯替主义和佛教观念表现最为明显。从宗教观入手分析其对文本建构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作者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为切入点呈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虚无理念。关键词:博尔赫斯 《环形废墟》 诺斯替主义 佛教 虚无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20世纪著名的阿根廷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其作品植根于南美文化,又兼采各家之长,深受西方唯心哲学、不可知论及东方文化的影响,素有“作家中的考古学家”之称。博尔赫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3期2019-04-15

  • 理解与重构:博尔赫斯对《红楼梦》的阅读与接受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表露出对《红楼梦》的喜爱。本文以《小径分岔的花园》为例,谈博尔赫斯对《红楼梦》的理解和重构,阐述其对《红楼梦》的阅读与接受情况,旨在了解如博尔赫斯等评介者对于《红楼梦》的看法,为未来《红楼梦》中西文学交流提供宝贵经验。关键词: 博尔赫斯    《红楼梦》    译介    重构博尔赫斯自少年时代起便将对古老国度文学的兴趣表露无遗,直至盲眼的暮年,博尔赫斯仍诉说着对中国和印度的渴望。博尔赫斯与他的图书馆是一个令人着迷的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2019-03-27

  • 连环
    张宗子博尔赫斯在小说里说,世界是我们无从认识的存在者的一个梦。梦醒了,我们化为乌有。按照同样的道理,即使我们不过是在他人的梦里,仍将通过自己的梦继续创造现实。我们是依附者,同时也供他人依附。无非是无数层的象牙球中再多出一层而已。馬尔克斯有一篇没有写出的小说,说一个人穿行在梦的无数层中彼此相似的房间里,忘记了哪一个房间才是他所来之处,最后死在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地方。博尔赫斯的诡辩貌似复杂,但其实这个博学的老头非常幼稚。只有心地单纯的人才能想象世间不可能的奇迹。

    读者 2019年5期2019-02-20

  • 博尔赫斯小说的时间主题
    间主题贯穿于博尔赫斯小说创作的始终,并且是其自觉关注的一个哲学命题。博尔赫斯通过对时间的多角度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多面而深刻的理解。本文试从循环与永恒、象征与无限、记忆与遗忘、虚幻与现实四个方面探讨其小说中的这一重要主题。关键词:博尔赫斯;时间;永恒;无限;记忆[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04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作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卓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2019-02-03

  • 解读《小径分岔的花园》中的迷宫意象
    层内蕴,解读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所使用的迷宫意象,于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启发反思。关键词:博尔赫斯;迷宫;时间;死亡《小径分岔的花园》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创作于1941年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中,博尔赫斯由余准之口叙述,建构起一个环环相扣的迷宫故事,借由迷宫意象探索形而上的时间主题。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迷宫意象构成了整篇小说的核心关键,是博尔赫斯思想观点表达的寄托物。通过解读此篇小说中的迷宫意象,可以更清晰的理解本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里的现

    大东方 2018年9期2018-10-21

  • [阿根廷]博尔赫斯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或曾经落下。下雨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一朵叫做玫瑰的花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在某個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摘自河北教育出版社《博尔赫斯诗选》一书)(责编 拾谷雨)

    现代妇女 2018年9期2018-09-18

  • 掷入空虚之矛
    作中,音乐和博尔赫斯是两个长期存在的主题,它们多次出现,被反复不断地涉及。这两者其实都与时间相关,前者是依赖时间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后者则是写尽时间之诡异的文学巨擘。但时间在本质上却是虚幻的,它视之不见,抟之不得,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既不可能增加,也从来不会损耗,在意识之外的任何地方都无迹可寻,尽管对每一个暂存于世的个体生命来说,它几乎就是唯一的现实。所以时间会成为人类焦虑的根源、思索的根源、想象的根源。博尔赫斯就说过动物永生,只有人类会死,因为只有人才会清

    南方文学 2018年3期2018-09-18

  • 生命和语言的永恒循环
    袁姣摘要:博尔赫斯被誉为“作家们的作家”,他学识广博,思想深邃,他的作品是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们挖掘不尽的宝藏。本文通过细读《永生》,从生命和语言的循环两个层面对《永生》的主题进行解读,探讨博尔赫斯有关于生命、死亡和语言的思想。关键词:博尔赫斯;文本细读;永生;循环博尔赫斯是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他在诗歌、散文、小说三个领域都颇有建树,他的作品寄寓着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永生》出自于他的短篇小说集《阿莱夫》,体现着博尔赫斯对于生命和语言的独特思考。一、

    北方文学 2018年18期2018-09-14

  • 博尔赫斯的内部宇宙
    州大学求学。博尔赫斯给他所有作品注入的,是幻象,是诗与哲学的幻象。东方初夏的清晨和夜晚,窗外苦楝树密集的淡紫色花云,送来浓重香味。读另一个大陆的人——中年的失明者。阿根廷,尖锐的大陆之角,如驶向南极洲的破冰之舰。进入博尔赫斯的内部宇宙,一个心仪作家的只言片语,就会照亮你的创造空间,激发你个人的思想火药库。不对,是点燃,而非激发。“人群是一个幻觉。它并不存在。我是在与你们个别交谈。”他说。什么是诗?“我说不准我的作品是不是诗,我只能说我所召唤的是想象。”诗,

    南方文学 2018年4期2018-09-11

  • 博尔赫斯之妻:深知身在情长在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受遗传性眼疾困扰,他的后半生在黑暗中度过,但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失明、年迈,他后半生的文学创作仍然勃勃生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比他小38岁的妻子玛丽亚·儿玉。一第一次见到他时,她才12岁,因为喜欢诗歌和阅读,父亲带她去听当时已经赫赫有名、出过很多著作的博尔赫斯的讲座。当从小就特别害羞、一看到客人就往衣柜里钻的玛丽亚看到台上那个声音同样“非常胆怯、微小”的文学大师时,不禁豁然开朗,在心底默默想着:“如果这样的人都可以演讲,那么我肯定也可以!

    百家讲坛 2018年7期2018-08-23

  • 套层结构与环形废墟
    冰【摘 要】博尔赫斯被誉为“作家的作家”,由他在文学作品中开启的特殊叙事结构不仅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潮,更对谜题电影中的复杂叙事造成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代表作《小径分叉的花园》中使用的“叙事套层结构”被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沿用至影片《机遇之歌》中。此后,在各类复杂叙事的影片中都可看到博尔赫斯的叙事痕迹,如《异次元骇客》《移魂城市》《盗梦空间》等。本文基于此,以各影视文本为参照,力图探讨博尔赫斯的叙事风格对于“无限分叉”电影和“无限衔套”电影的深层影响

    戏剧之家 2018年7期2018-06-13

  • 博尔赫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
    革开放以来,博尔赫斯的作品被译介到我国。这些译本的翻译质量有较大的差异,其经典文本的翻译质量不断完善并得以提高,但新译文本的翻译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博尔赫斯的文学主张给我国作家的创作带来了启示。【关 键 词】博尔赫斯;拉美文学;翻译;出版【作者单位】马佳君,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作家格非在《博尔赫斯的面孔》中说:“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圈子里,博尔赫斯这几个字仿佛是吸附了某种魔力,闪耀着神奇的光辉,其威力与今天的村上春

    出版广角 2017年21期2017-11-28

  • 试论《刀疤》中的多重叙述者“我”
    婧内容摘要:博尔赫斯创作的短篇小说《刀疤》讲述了穆恩怀着爱国理想参加了爱尔兰独立革命党,却在直面战争的残酷现实后为保全自身、背叛朋友的故事。这段经历并不是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是穆恩以英雄的第一人称的形式向名为“博尔赫斯”的叙述者讲述关于刀疤的记忆,然而他自己实际上却是故事里的叛徒。文本中多重叙述者“我”的出现凸显了记忆叙事的不确定性,也暗示着穆恩人性的复杂与隐秘。关键词:博尔赫斯 《刀疤》 穆恩 记忆 多重叙述者《刀疤》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小说集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21

  • 像戴冰那样深刻研读
    的新作《穿过博尔赫斯的阴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感觉这位贵州才子选择了一条艰难之路。因为博尔赫斯对于中国作家和读者来说,实在是太过熟悉,可谓是曝光度最高的“公众人物”之一;但实际上又相当陌生,因为许多貌似得到“博氏真传”的汉语作品,大多属于浅层的模仿和临摹,可以这样说,许多作家虽然相识博尔赫斯、热爱博尔赫斯很多年,但似乎没有真正理解博尔赫斯的作品和大师的内心情感。之所以缺乏足够的理解,关键在于没有耐心的研读,像戴冰那样通过连续十五年静

    湖南文学 2017年7期2017-07-17

  • 博尔赫斯的现实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义重大,对于博尔赫斯而言更是如此。博尔赫斯对现实问题有大量论述,通过对这个概念的梳理,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博尔赫斯最重要的文学主张——“幻想文学”的内涵。现实是指事物实际存在的状态,而不是可能显现或被想象的状态。更宽泛的定义则认为现实包括一切现存和过去存在的事物,无论它是否可以被观察和理解。与现实相对立的范畴是想象、幻觉、存在于精神之中的事物、梦、虚假事物、抽象事物,我们称它们为“非现实”。存在和现实的抽象概念一直都存在争议,对它们的不同认知是哲学问题的基础。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3-12

  • 低调与教养
    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长期在图书馆任职。他说:“那时我已经出版了几本书,只是图书馆的人还不知道。我记得有一次,一名同事在一本百科全书上看到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发现那个人的名字及生辰跟我的完全相同.他感到很惊讶。”博尔赫斯同事之孤陋寡闻反衬出博尔赫斯“真人不露相”的低调与教养。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我才知道:原来教养是这个样子。但我们这边不是。”他感叹当下国内很多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6年7期2017-02-24

  • 博尔赫斯的惊喜月亮
    ○潘彩霞博尔赫斯的惊喜月亮○潘彩霞那温暖来自他的眼睛佛罗里达在西班牙语中意为“鲜花盛开的地方”,正是在浪漫的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佛罗里达街上,玛丽亚·儿玉第一次感受到了英文诗中所说的“爱情是心灵的饥饿”,这一切,都缘于和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偶遇。这是她第二次见到他。因为喜欢诗歌和阅读,12岁时,父亲带她去听博尔赫斯的讲座。当从小就特别害羞、一看到客人就往衣柜里钻的玛丽亚看到台上那个声音同样“非常胆怯、微小”“像金字塔一样古老”的文学大师时,不禁

    莫愁 2016年28期2016-11-26

  • 博尔赫斯的惊喜月亮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偶遇。这是她第二次见到他。因为喜欢诗歌和阅读,12岁时,父亲带她去听博尔赫斯的讲座。当从小就特别害羞、一看到客人就往衣柜里钻的玛丽亚看到台上那个声音同样“非常胆怯、微小”“像金字塔一样古老”的文学大师时,不禁豁然开朗。“如果这样的人可以演讲,那么我肯定也可以!”从那时起,她决定了此生的志向是文学。时隔四年,在佛罗里达街遇到崇拜的大师博尔赫斯,玛丽亚突然有种和他攀谈的冲动。她鼓起勇气上前,于是,有了这段“像两个疯子交流”的对话:“你学什

    莫愁·智慧女性 2016年10期2016-10-12

  • 博尔赫斯
    :“第一次读博尔赫斯的著作就像发现了字母表中一个新的字母,或者音乐中一个新的音符。这些小说充满私人笑话和秘籍、历史编纂和讽刺性脚注。它们都很短,通常有着很突然的开头。他用迷宫、镜子、象棋和侦探小说创造了一个复杂的智识景观,但他的语言很明晰,带有讽刺性的寓意。他用简单的词语呈现了最奇幻的场景,引诱我们走进他无限的想象中分叉的小径。”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年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1914年,博尔赫斯一家旅行去了瑞士。他的父亲患有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30期2016-07-23

  • 博尔赫斯的若干张面孔
    李戈今天重读博尔赫斯,其实是重温来自文学的魅惑召唤。这位被称为“作家的作家”的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丰厚而伟大的文学遗产,他构建的整个文学世界,就像他本人的精神世界一样独特、丰富、充满迷宫般的无限可能性。但时至今日,如何向未曾经历过20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介绍他?如何向从未读过他作品的人阐述他?我们依然有待回归阅读的起点。即便重读,像博尔赫斯一直钟爱的重读,也需要足够贴近,看清他的真实世界。作家博尔赫斯一直到50岁,博尔赫斯才迎来他在阿根廷的盛名,一直到六十

    读者·校园版 2015年20期2015-05-14

  • 博尔赫斯的偏见
    ●文 毕 亮博尔赫斯的偏见●文 毕 亮1968年12月2日中午十分炎热,二十六岁的文学青年费尔南多·索伦蒂诺正愁眉苦脸地往上班的地方赶路。恰在此时,六十九岁的豪尔赫·博尔赫斯正从莫雷洛地铁站出来,在一个小广场他们意外地相遇了,并开始了第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时隔多年,索伦蒂诺依然记忆犹新。他大概不会想到,几个月后,他已经和博尔赫斯畅谈了七个下午,并收获了《博尔赫斯七席谈》这本给他带来盛名和威望的对话集。后来,索伦蒂诺在回忆这七个下午时说,这位虚构小说的创造者

    文学自由谈 2015年1期2015-03-20

  • 博氏迷宫的闯入者
    莉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巴别图书馆》讲述了一个找寻一本书的故事。真理之书隐藏在图书馆的未知之处,经过一番回环式的搜寻却依然踪迹杳然。麦家的小说《我的阿加蒂斯》则是讲述的找寻一个作家的故事。如同在图书馆中的书海中寻觅那唯一的孤本,每个作家或读者也在文学的国度中寻觅着自己最为心仪的作家,那个在遇见的一刹那就相见恨晚,旋即被他的作品完全征服,而后用一生去热爱、景仰和追随的人。小说里“我”找到的就是博尔赫斯。在所有对博尔赫斯着迷的中国拥趸之中,麦家无疑是其

    长江文艺·好小说 2014年11期2014-12-06

  • 博尔赫斯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作品最早译介到中国大陆是1979年。当年的《外国文艺》第1期刊登了西语学者王央乐先生翻译的博尔赫斯的四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南方》、《马可福音》、《一个无可奈何的奇迹》。随后,有关博尔赫斯作品的翻译和动态的报道不断出现。真正让中国作家了解博尔赫斯,并对其作品产生深刻印象的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1983)出版之后。因此,这部小说集的出版也被国内研究者和作家们称为博尔赫斯的影响在中国散播开来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许多当代著名的作

    山花 2013年10期2013-08-15

  • 生与死的拔河:从弗洛伊德到博尔赫斯的“生命哲学”
    神秘故事。在博尔赫斯的迷宫里,死如涅磐重生,而生之于死,在历史的时空中拔河。这种生与死的拔河,尤其在死的冲动上与弗洛伊德之生命哲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不过,他们在最终的指向上却大不一样,弗洛伊德在性冲动上找原因,而博尔赫斯却将世界的隐喻指向了时间。一、博尔赫斯与弗洛伊德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作品》认为:如果整个宇宙都堪称迷宫,那么博氏最喜欢的意象总是和死亡相联系的,或者与一种本质上是弗洛伊德式的生活观,即死亡冲动的神话相联系。这样我们

    世界文学评论 2012年2期2012-08-15

  • 作家们的作家 ——读《博尔赫斯
    家 ——读《博尔赫斯》“作家们的作家”,这是人们对博尔赫斯的至高评价。它在中国的流行,则多少说明了中国作家对博尔赫斯的敬畏。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谁不读博尔赫斯,就必定是文学之盲;谁不谈博尔赫斯,也仿佛等于无知浅薄。这样一种带有明显强制性的文学时尚,终于使博尔赫斯在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生根开花,也使中国文学在十余年的时间里不断变化、翻新,一派蓬勃。而这首先要归功于翻译家。他们的功绩远胜于作家的劳动。因为后者获取的,是翻译家拿来的种子。

    全国新书目 2012年12期2012-03-25

  • 博尔赫斯的自我观研究
    0014)一博尔赫斯以文学的形式承载了他对自我问题的形而上思考,他在作品中倾向以虚无主义思想解构自我这个概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自我真实性、同一性和唯一性的解构上,自我成了“一串或一组以难以想象的快速互相接续的感知”[1](卷上P504)。小说《环形废墟》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博尔赫斯对自我真实性的解构。作品讲述了一位魔法师听命于“不可战胜的意志”,来到一个被焚毁的环形废墟。他要在梦中制造出一个“人”,并使之成为“现实”。再三失败后,魔法师在梦中见到了名为“火”的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1-29

  • 博尔赫斯小说的开篇艺术
    作家豪·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一生所写小说都是短篇。这些短篇叙述冷静,语言准确、精炼,故事简洁、深沉、有趣。博尔赫斯小说的叙述,粗细有致,信心十足,仿佛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切实可感,无可辩驳。我们能够看出,博尔赫斯的小说有意用叙述取代描写,其小说中尤其缺少现代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博尔赫斯小说的叙述内容及方法很别致。他在《布罗迪报告》的序言中说:“我不知怎么福至心灵,会想到写直截了当的短篇小说。我不敢说它们简单;

    名作欣赏 2011年36期2011-08-15

  • 博尔赫斯怎样成为他自己
    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时间、相关人物和事件:为命运奠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生于1899年。如果换个姿势审视这一事实,则完全可以认为,博尔赫斯与其说是个人物,还不如说他更像是1899年的一个期待而已。假设他早到或晚到这个世界一步,那么他后来所经历的一系列人和事,在这个充满偶然的世界里就会变得难以预料了。例如,他十五岁那年的欧洲之行直接催化了他的文学生涯,而如果他晚出生一年,那么他的欧洲之行显然就变得虚幻了,因为就在那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假如没有

    西部 2011年21期2011-08-15

  • 诗二首
    离〔阿根廷〕博尔赫斯王央乐译我的爱和我之间就要垒起三百个夜晚如同三百垛墙,而大海就像魔法阻隔于你我之间。没有别的了只剩下回忆。活该受折磨的黄昏啊,期望着见到你的夜晚。你的道路穿过田野,苍穹下我走来又离去。你我的分离已经肯定如大理石,使无数其他的黄昏更加忧伤。余 晖〔阿根廷〕博尔赫斯飞白译日落总是令人不安无论它浮华富丽还是一贫如洗,但更加令人不安的是最后那绝望的闪耀它使原野生锈此刻地平线上再也留不下斜阳的喧嚣与自负。要抓住这紧张而奇异的光是多么艰难,那是个幻

    读者·校园版 2011年19期2011-05-14

  • 博尔赫斯与父亲的藏书室
    申洁玲博尔赫斯与父亲的藏书室申洁玲无缘从戎的博尔赫斯日后成了文学家。也许是为了证明从文的正当性,具有强烈家族感的博尔赫斯在晚年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文学世家”。他说:他父亲的叔祖父胡安◦克里索斯托莫◦拉菲努尔是阿根廷历史上最早的诗人之一;他父亲的表兄阿尔瓦罗◦梅利安◦拉菲努尔是一位杰出的“小诗人”,阿根廷作家协会的成员;他父亲的外祖父爱德华德◦扬◦哈斯拉姆是阿根廷最早的英文报纸之一《南方的十字架》的创办者;最重要的是,他的父亲豪尔赫◦吉列尔莫◦博尔赫斯也有自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1期2010-02-16

  • 关于DSL想收藏博尔赫斯书店
    提出,要我将博尔赫斯书店做成一件作品供他收藏,这个要求也可以理解成是以博尔赫斯书店为题做一件作品,或是做一件关于博尔赫斯书店的作品。由于有这么三种可能性的存在,我一直觉得这很困难。我答应了他,又迟迟不肯动手,一转眼三年就过去了。为什么希尔万会对一件他没有见过的作品感兴趣?这难道是对我十年来工作的嘉奖?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在文章和会议的发言中,我总是说博尔赫斯书店是一件作品,这是对它的不赢利状况的一个解释,还是为了人们所说的理想,我不知道。去年,在“广州站”展

    收藏·拍卖 2009年5期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