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

  • 上一期参考答案
    而我认为小人没有朋党,只有君子才有朋党,这是什么原因呢?(2)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是善良的人即使多也不满足。5.(1)对比论证,将尧舜用君子之朋天下大治与汉献帝昭宗囚杀君子之朋招致祸患进行对比,论证了人君当用君子之朋的观点。(2)引用论证,引用《尚书》中的话论证自己的观点。参考译文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以为:小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期2023-02-09

  • 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之论述类文言文
    完成后面各小题。朋党论◎〔宋〕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2期2023-02-09

  • 暗中举荐,不树私恩
    者互相利用,形成朋党。羊祜出以公心,暗中举荐,不树私恩,在不结朋党方面做出了榜样。王旦担任丞相职务时,经常宾客满堂,接触很多人,但从不以私利结交,没人敢因私请托。他观察到可用的人才,或以前已经了解的人才,在适当的时机就召见,与之交谈,面对面地考察,或者让他们把见解以书面形式呈报上来。发现了他们的长处,便悄悄地记下他们的姓名。如果其中有人再来求见,往往不见面都能妥善处理。他所举荐的人才,几乎没有不被朝廷录用的。可被录用的人才,都不知道自己是王旦所举荐的。王旦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8期2023-01-06

  • 张廷玉
    话,简直是主动往朋党的火坑跳。高宗说得很清楚,这是“舍身相为”,不要命的举动,已经是极限了。再来分析高宗的反应。对汪由敦的处罚并不重,事实上,3个月后,汪就官复原职了。这只能说明,高宗根本不相信汪泄过密。张廷玉当然得赶紧解释,但可想而知,越抹越黑,弘历又颁布了非常严厉的谕旨。谎言需要谎言来支撑,一连串的谎言,难免露出马脚。为了淡化汪氏所谓泄密之罪,高宗一方面说,当天值班的军机大臣只有傅恒、汪由敦两人,傅恒不会泄密,那只能是汪氏。另一方面,又为汪氏开脱,不排

    领导文萃 2021年23期2021-12-16

  • “圈蔽”人才
    ,即被馋言者指为朋党,被荐者未获伸用而推荐者已获罪,所以各务杜口!陛下若果推至诚以待贤,其谁不愿举所知?此关键在陛下而非在群臣也。”且不说李安期把责任推到皇帝身上勇气可嘉,他的这段话所透露的信息也很有价值,值得分析、思考。朋党这种圈子化的东西,官场、商界、文坛一直存在,谁进了圈子谁就是人才,圈子的铜墙铁壁、阴影遮蔽了圈外无数人才。人才更替,无非是一个圈子替代另一个圈子,例如李绩、许敬宗的圈子,替代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圈子。既然说“馋言者指为朋党”,即说明皇

    杂文选刊 2021年11期2021-11-10

  • “圈蔽”人才
    ,即被馋言者指为朋党,被荐者未获伸用而推荐者已获罪,所以各务杜口!陛下若果推至诚以待贤,其谁不愿举所知?此关键在陛下而非在群臣也。”且不说李安期把责任推到皇帝身上勇气可嘉,他的这段话所透露的信息也很有价值,值得分析、思考。朋党这种圈子化的东西,官场、商界、文坛一直存在,谁进了圈子谁就是人才,圈子的铜墙铁壁、阴影遮蔽了圈外无数人才。人才更替,无非是一个圈子替代另一个圈子,例如李绩、许敬宗的圈子,替代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的圈子。既然说“馋言者指为朋党”,即说明皇

    杂文选刊 2021年11期2021-11-10

  • 论南宋道学之党的政党特质
    ,已非传统意义之朋党,而具有政党特质,具体表现在: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明显的集团性、一定的组织性、取得政权的目的性。正因其政党特质,“道学之党”的发展已经威胁到了皇权,故而被“非道学之党”利用皇权进行镇压,结果便是“庆元党禁”。关键词:道学之党  朋党  政党  特质  朱熹  庆元党禁作者汪洋,贵州师范大学贵州阳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贵州  贵阳  550025)。一、引言 [见英文版第107页,下同]南宋著名文人杨万里《己酉自筠州

    孔学堂 2021年3期2021-11-07

  • 时政作文也可以写得生动有趣(1)
    叫《朋黨论》。“朋党”这个词在我们看来有点“狐朋狗友”的贬义意味,但欧阳修把他定义为中性词。他抛出观点——君子因为志趣相投结为“朋党”,小人因为利益结为“朋党”。当你觉得,是这样的!他立马来了个反转: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他却觉得小人之间,那根本就不叫朋党。君子之间才叫朋党。毕竟小人因利而聚,利尽而散。用新的观点去否定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这样的开篇方式,就容易产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和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1年6期2021-01-17

  • 关于北宋“庆历新政”的另一种思考 ——以欧阳修《朋党论》为中心
    343009)朋党问题,可以说是漫长中国历史中一直存在的大问题。至于朋党起于何时,一直以来说法不一,有起于周朝之说,有起于汉朝之说,有起于唐朝之说,等等。宋代欧阳修等人甚至认为朋党在尧舜时代就已有了。不过,学界一般认为,朋党问题始于东汉的党锢之祸。范晔《后汉书》专列了“党锢列传”一卷,写道:“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下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

    天中学刊 2021年2期2021-01-06

  • 《王质独饯范文正公》阅读
    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王待制质:待制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④厚:丰厚。[译文]当初,范仲淹被贬往饶州,朝廷正治理朋党,士大夫们沒有一个人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有大臣责怪他说:“您是长者,为什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20年5期2020-05-21

  • 从对《朋党论》中心论点的辨析说起
    教欧阳修的名篇《朋党论》为例,在谈到该文的中心论点时,学生的观点并不一致。而《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苏教版)对该文的中心论点的表述前后也不一致。在“文章解析”部分,是这样说的:全文共五个段落。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1期2020-02-14

  • 王存与元祐党争
    可能王存本人希望朋党之争能有所缓和,但党争之激烈使他受到旧党的攻击,进而遭贬。三、王存的政治倾向(一)王存对朋党的看法元祐三年五月,时为尚书左丞的王存《上哲宗乞明论朋党所在》:“臣今月十八日同三省延和殿奏论王觌罢谏议大夫,除外任差遣事。伏蒙陛下宣谕,近日朝廷有朋党。臣与吕大防等奏,陛下所谓朋党,乞明示臣等,庶知惩戒。既而不蒙宣谕。臣退窃恐悚。盖朋党者,附下罔上,纷乱邪正,眩惑视听,阴为奸利,此人臣之巨蠧而世主所深恶也。……伏望圣慈因延和殿奏对,明谕臣等以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9

  • 死党原来是个褒义词
    “死党,尽死力于朋党也。”文中提到的三人都是西汉名臣,皆有忠名,尤其陈咸抗拒王莽篡位,不仅自己辞官,还责令三个儿子也辞官。如此看来,死党最早还是个褒义词。死,是动词当名词用,有“为什么赴死”之意,党乃朋党,古时士大夫结成利益集团,被指为朋党。后来,死党渐成贬义词,指为某人或集团出死力的党羽。宋代陆游的《南唐书·陈觉传》说:“逾年,(陈觉)复起任事,始与徵古为死党,相倡和如出一口。”而《宋史·奸臣传三·秦桧》也说:“浚(张浚)在永州,桧(秦桧)又使其死党张炳

    农家参谋 2020年2期2020-01-03

  • 死党原来是个褒义词
    “死党,尽死力于朋党也。”文中提到的三人都是西汉名臣,皆有忠名,尤其陈咸抗拒王莽篡位,不仅自己辞官,还责令三个儿子也辞官。如此看来,死党最早还是个褒义词。死,是动词当名词用,有“为什么赴死”之意,党乃朋党,古时士大夫结成利益集团,被指为朋党。后来,死党渐成贬义词,指为某人或集团出死力的党羽。宋代陆游的《南唐书·陈觉传》说:“逾年,(陈觉)复起任事,始与徵古为死党,相倡和如出一口。”而《宋史·奸臣传三·秦桧》也说:“浚(张浚)在永州,桧(秦桧)又使其死党张炳

    文史博览 2019年5期2019-12-15

  • 淡泊明志
    志引用了欧阳修《朋党论》中这句话,阐明了中国国际交往的原则和立场:倡导做基于道义、同舟共济的“君子之朋”,友谊才能天长地久、代代相传。国之交如是,人之交亦如是,仅仅是因为追逐利益而走到一起,难免利多而相争、利尽而相离。那些搞小圈子、团团伙伙的,往往是以不当利益相勾连,看似很亲密,实则各怀异心、钩心斗角。这就是先贤所指斥的“小人之朋”。君子之交在同心同德,只有以共同的理想追求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奋斗,才能和衷共济、众志成城,锻造牢不可破的坚强团队

    老年世界 2019年4期2019-11-15

  • “帮圈文化”的形成、本质及治理
    帮圈;帮圈文化;朋党;江湖;治理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19)05-0138-11与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不同,“帮圈”往往是一种动机和目的不可告人的非正常社会结群状态,其负面效应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社会中表现尤甚。纵观中国历史,“帮圈”生活从其出现便因人的私欲膨胀而显现出其自私、贪婪、腐朽的一面,在圈子的笼罩下,“讲人情、拉关系、阿谀奉承、混、权力寻租、利益交换”等几乎成了“圈子”生活的所有内容。当前,“有圈子好办事”的

    湖湘论坛 2019年5期2019-10-18

  • 那些历史上的名臣,很像是我们身边的同学
    比赛,辩题是关于朋党的,范仲淹的论点立得很稳,欧阳修站起来打了范仲淹的脸:朋党是君子才能结成的关系,小人逐利,又如何才能有朋党?范仲淹: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带他来这里?后来欧阳修混成学长,仍旧天天鸡飞狗跳,还帮违纪的体育部学弟狄青打掩护。后来还认识了个叫苏轼的学弟,这位学弟致力于吃遍天下美食。大三那年苏轼去穷乡僻壤实习,欧阳修还担心他,结果苏轼回信第一句就是:這里的猪肉好便宜!欧阳修:跟心大的人没法说话。翻看史书、文人笔记,你会觉得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视野 2019年18期2019-10-09

  • 死党原来是个褒义词
    “死党,尽死力于朋党也。”文中提到的三人都是西汉名臣,皆有忠名,尤其陈咸抗拒王莽篡位,不仅自己辞官,还责令三个儿子也辞官。如此看来,死党最早还是个褒义词。死,是动词当名词用,有“为什么赴死”之意,党乃朋党,古时士大夫结成利益集团,被指为朋党。后来,死党渐成贬义词,指为某人或集团出死力的党羽。宋代陆游的《南唐书·陈觉传》说:“逾年,(陈觉)复起任事,始与徵古为死党,相倡和如出一口。”而《宋史·奸臣传三·秦桧》也说:“浚(张浚)在永州,桧(秦桧)又使其死党张炳

    文史博览·文史 2019年5期2019-09-23

  • 那些历史上的名臣,很像我们身边的同学
    比赛,辩题是关于朋党的,范仲淹的论点立得很稳,欧阳修却站起来打了范仲淹的脸:“朋党是君子才能结成的关系,小人逐利,又如何才能有朋党?”范伸淹纳闷:“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带他来这里?”后来,欧阳修混成学长,仍旧成天不安分,还帮违纪的体育部学弟狄青打掩护。后来他认识了一个叫苏轼的学弟,这位学弟致力于吃遍天下美食。大三那年,苏轼去穷乡僻壤实习,欧阳修还担心他,结果苏轼回信第一句就是:“这里的猪肉好便宜!”欧阳修心想:“跟心大的人没法说话。”

    故事会(蓝版) 2019年7期2019-07-18

  • 思想的交换
    节选至欧阳修的《朋党论》。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很简单,一个任务是读,要多读。我们不但要读出韵味,还要熟读成诵。第二个任务就是悟,悟这篇文章的道理、情理,然后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读过几遍了?有同学愿意朗读一下吗?生1朗读全文师:读得真好!刚才我们这位同学读得字正腔圆。朗诵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点评呢,谁来点评一下?生2:我想点评她读得好的地方,她读文言文时,用自己的情感去读,而且她划分句子去读。师:划分句子去读?生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2019-06-11

  • 浅谈李商隐的政治诗
    诗;晚唐;咏史;朋党李商隐是晚唐的一个重要诗人,他的爱情诗脍炙人口,广为人知,如《锦瑟》《无题》。而他的政治诗却常常被人们忽略。他的政治诗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一样,都反映了晚唐黑暗的社会现状和朝廷腐败的政治面貌。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有一部分是篇章不多但却很重要的就是对唐代最高统治者的生活作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第一类是咏史诗。历代都有骚人在诗歌中借史讽今、以古喻今。因此这类诗大多写得很含蓄。但也有的诗能明确地展现咏史怀古的意味。李商隐的诗也有这两种情况,而含蓄的诗

    读天下 2019年8期2019-04-03

  • 从三篇《朋党论》看古代公文之语言特色及艺术魅力 ——以欧阳修《朋党论》、苏轼《续欧阳子朋党论》、雍正《御制朋党论》为例
    笔者选取了围绕“朋党”这一主题所创作的三篇公文以做比较,分别是欧阳修的《朋党论》、苏轼的《续欧阳子朋党论》和雍正皇帝的《御制朋党论》,本应将王禹偁的《朋党论》也纳入讨论范围,但由于材料限制,未找到其原文,故而不论。一、欧阳修《朋党论》之特点欧阳修擅长破体为文,长久以来,文章以骈文为美,讲究句式的对仗,辞藻的华丽。至北宋,以石介为代表的一批人,致力于纠正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但矫枉过正,使文风走向险怪艰涩的另一个极端,史称“太学体”。欧阳修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8期2019-03-27

  • 圈子文化的根源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生的。欧阳修的《朋党论》中说道:“臣听闻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不难看出,圈子自古以来就是存在的。而那个时候的圈子,目的多是在政治上寻找意见与自己相同的伙伴。而圈子文化,就是随着圈子的形成而慢慢形成的。也就是说,圈子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尧的时候。圈子的不同性质圈子有好有坏,不同性质的圈子会造成不同的后果

    速读·中旬 2019年1期2019-01-28

  • 李德裕论治国之要
    事君,而邪人竞为朋党。先帝深知朋党之患,然所用卒皆朋党之人f,良由执心不定,故奸邪得乘间而入也。夫宰相不能人人忠良,或为欺罔。主心始疑,于是旁询小臣以察执政。如德宗末年,所听任者惟裴延龄辈a,宰相署敕而已,此政事所以日乱也。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有奸罔者立黜去之,常令政事皆出中书b,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又曰:“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c,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至祸败。兹事大误,愿陛下以为戒!臣等有罪,陛下当面诘之。事苟无实,得以辩明

    月读 2018年12期2018-12-14

  • 司马光论朋党
    时德裕、宗闵各有朋党,互相挤援。上患之,每叹曰:“去河北贼易b,去朝廷朋党难!”臣光曰:“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子,此自然之理也。然君子进贤退不肖,其处心也公,其指事也实;小人誉其所好,毁其所恶,其处心也私,其指事也诬。公且实者谓之正直,私且诬者谓之朋党,在人主所以辨之耳。是以明主在上,度德而叙位,量能而授官;有功者赏,有罪者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夫如是,则朋党何自而生哉!彼昏主则不然,明不能燭,强

    月读 2018年10期2018-10-24

  • 那些历史上的名臣,很像我们身边的同学房
    比赛,辩题是关于朋党的,范仲淹的论点立得很稳,欧阳修却站起来打了范仲淹的脸:“朋党是君子才能结成的关系,小人逐利,又如何才能有朋党?”范仲淹纳闷:“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带他来这里?”后来欧阳修混成学长,仍旧成天不安分,还帮违纪的体育部学弟狄青打掩护。后来还认识了一个叫苏轼的学弟,这位学弟致力于吃遍天下美食。大三那年,苏轼去穷乡僻壤实习,欧阳修还担心他,结果苏轼回信第一句就是:“这里的猪肉好便宜!”欧阳修心想:“跟心大的人没法说话。”翻看史书、文人笔

    读者·校园版 2018年20期2018-09-27

  • 北宋后期党争中的言事官 ——以王觌为例的考察
    入其中,一时间,朋党之说甚嚣尘上。无论是时人还是后来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多将北宋后期的政治纷争目为党争。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基本理清了北宋后期政治变迁的演进脉络,近期的讨论更使我们不囿于传统意义上的朋党观念,得以重新审视元祐以降诸多政治纷争背后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的嬗变①研究北宋一朝党争的相关论著甚多,举其要者有沈松勤的《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5-235页;罗家祥的《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4-298页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8

  • 从曾静吕留良案看雍正朝文字狱
    集团,是雍正打击朋党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就是雍正开始注重在思想上的统治。可以说,曾静吕留良案是雍正朝文字狱的一个分水岭式的存在。二、雍正朝文字狱概述曾静吕留良案是雍正朝文字狱的分水岭,此前的文字狱性质大多是以打击朋党为主,之后的文字狱主要着重对于人们思想的统治。雍正时期发生的多起文字狱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在雍正继位初,储位之争仍未结束。尤其是允禩集体,不断反抗他的统治。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朋党集团,因此,雍正朝前期的文字狱主要是以打击朋党为主,包括宗室朋党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2017-11-25

  • 雍正如何敲破朋党板块
    刘诚龙欧阳修的《朋党论》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进一步推论出为君者“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的道理。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领导者很难以“同道”或“同利”来对“朋党”进行道德判断,进而做出升降进退的决策,相反,正应抛开简单的道德评判,正视“历代人臣植党,因之遂致乱亡”的客观事实。且看雍正皇帝如何使出“组合拳”,打破朋党板结,消减官场积弊。古时官员在位日久,阶级便易固化——你升到哪一阶,他爬到哪一级,都安钉子似的,钉固了;非圈外不能

    读书文摘·经典 2017年9期2017-09-19

  • 雍正如何敲破朋党板块
    刘诚龙欧阳修的《朋党论》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以此进一步推论出为君者“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的道理。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领导者很难单纯以“同道”或“同利”来对“朋党”进行道德判断,进而做出升降进退的决策,相反,正应抛开简单的道德评判,正视“历代人臣植党,因之遂致乱亡”的客观事实。且看雍正皇帝如何使出“组合拳”,打破朋党板结,消减官场积弊。古时官员在位日久,阶级便易固化——你升到哪一阶,他爬到哪一级,都安钉子似的,钉固了;非

    月读 2017年7期2017-07-19

  • 朋党现象的文化内涵
    )【文史论苑】论朋党现象的文化内涵徐 帆(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朋党现象一直是学者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历年来,各个学者从朋党的起因、朋党的特点、朋党的影响等各个角度对朋党现象进行过描述或分析。从文化内涵这个角度对朋党现象进行着重分析的力度还显得不够,本文试图作些努力,以便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朋党这一现象在封建王朝的作用,以及对朋党现象进行更全面的认知。朋党;群居:宗法观念;乡土观念朋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古文凤。象形。

    文化学刊 2017年1期2017-03-12

  • 先秦诸子论朋党
    史研究先秦诸子论朋党朱子彦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各国为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谋求富国强兵之术,而群臣朋党比周,争权夺利,排斥异己,不仅危及社稷的安全,而且使君主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贯彻国家的政令。所以春秋诸子不仅对朋党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而且分析它的危害,要求禁绝朋党的呼声日益高涨。战国时期的法家对朋党尤为痛恨,其中,韩非的朋党观最具代表性。韩非作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的倡导者,提出了一整套禁绝和制驭朋党之术,为专制君主提供了与朋党作斗争的锐利武器。这是先秦思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5期2017-03-11

  • 贫困村里的“第一书记”们
    步照进现实……从朋党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本书是目前专门研究和完整记述中国朋党的集大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言,一部官僚政治史即是一部朋党史。作为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著作,本书澄汰旧说,迭有新见。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朋党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剖析重要朝代的重要党争,把握不同朝代党争的特征、特质,力图凸现中国古代朋党政治发展的脉络和全貌。它按照历史顺序,以朋党发展演变为经,以人物、事件、活动、思想为纬,在叙说中注重人与制度的互动依存关系及其交互影响。作者将士大

    廉政瞭望 2016年19期2016-11-15

  • 朋党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斗争
    究和完整记述中国朋党的集大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言,一部官僚政治史即是一部朋党史。作为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著作,本书澄汰旧说,迭有新见。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朋党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剖析重要朝代的重要党争,把握不同朝代党争的特征、特质,力图凸现中国古代朋党政治发展的脉络和全貌。它按照历史顺序,以朋党发展演变为经,以人物、事件、活动、思想为纬,在叙说中注重人与制度的互动依存关系及其交互影响。作者将士大夫官僚的朋党和众多被称之为帝党、后党、太子党、诸王党、戚党

    廉政瞭望 2016年10期2016-10-26

  • 何谓朋党
    朱子彦朋党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阶段,原先,朋、党二字与朋党是完全不相干的概念。在先秦社会,“朋”是货币单位。上古以贝壳为货币,大体上是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商周君主以货币赏赐臣下,即以朋计数。抑或因为“朋”含有聚集、串联之意,后来便引申出“群”“类”的意思来。此外,朋又演绎出同门、志同道合的意思。处于同一师门的志同道合者,都可称为“朋”或“朋友”了。进而又引申为“朋比”之意。楚大夫屈原被贬,看到楚国政治昏暗,自己壮志难酬,不无痛楚地说:“世并举

    财经 2016年26期2016-10-21

  • 十八世纪官场中的“结党”行为
    甚至压倒了他对于朋党派系活动的敌意。乾隆的政策搞得官员们明哲保身,但和珅的势力却靠着乾隆这道护身符,得以在官僚机构中大肆扩张。少数敢于对此提出挑战的官员,自己都倒了大霉。一直到乾隆帝于1799年驾崩之后,和珅及其一党才被推翻。究竟是什么使得“结党”的指控成为清代统治者手中如此有效的武器?这种指控的力量之所在,部分来自于精英阶层自己对于结党的不齿。清代精英层的大家都同意这样的看法:17世纪上半夜,正是由于朝廷的朋党争斗而导致了明朝的瓦解。“朋党”本身便是恶名

    领导文萃 2016年14期2016-07-15

  • 美国的新亲信朋党政治
    南方朔亲信朋党治国比较方便,可以满足权力的快感,但它跳过国会及职业官僚,却可能使政治的稳定度和可预测性降低。现代早期地主佃农阶段,如果一群佃农都是同一个大地主手下,这群利益相同、彼此熟悉的佃农,在古法语里就称为Coterie,意思是“伙伴”、“同好”。到了后来这个名词就发生了偏移,举凡“朋党”、“志趣相投”的人都称为Coterie。近年来由于美国政治的变化,这个字已被概念化,Coterieism已成了“亲信朋党主义”。这个字的出现和奥巴马有着密切关系。奥巴

    南风窗 2016年12期2016-07-01

  • 宋代的朋党之争
    起,传统政治中的朋党现象也日渐发展,并产生若干新特点,影响了宋代政治走向。朋党成为宋代政治突出现象从宋仁宗时期起,官僚集团中的朋党之争日益盛行。朋党问题虽不始于宋代,却是宋代政治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朋党之祸成为宋代政治生态最为突出的现象和内容。在历史上,“朋党”从来都不是一个褒义词。它起初指同类之人为了私自的目的而互相勾结,后引申为士大夫各树党羽、互相倾轧。例如,《战国策·赵策二》载苏秦之语曰:“臣闻明主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晋书·郄诜传》

    领导文萃 2016年10期2016-05-23

  • 雍正反腐启示录
    贪污腐败系统——朋党,这个系统盘根错节,其中利害也是深不可测的。雍正知道如何去做一个有为之君,他甚至还为之制定了施政纲领。他甚至在养心殿西暖阁中手书了一副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从中可以看出雍正惩治腐败的决心。打击朋党,不仅是政治账,更是经济账。在中国历史上,朋党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概念,甚至可以说朋党是和中国封建政治相伴相生的,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都和朋党有着密切联系。按照《辞海》的解释,朋党是指一些人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结,朋比为奸

    妇女之友 2016年3期2016-05-04

  • 管窥古代中国官员的朋友圈 ——读《中国朋党史》
    圈 ——读《中国朋党史》■ 邓 勤在君君臣臣的家天下封建政治制度下,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制度是无法产生的。但没有公平竞争的现代政党,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官员们就没有朋党。相反,历朝历代的官员们在某些政治人物周围,都形成了一定的“朋友圈”,大家互相提携支持,形成了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对于“非我圈”者,不管其有无能力,是干才还是庸才,都会党同伐异,另眼相待。譬如宋神宗时期,国家积贫积弱,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宋神宗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围绕着支持变法还是反对变法

    支部建设 2016年30期2016-04-13

  • 再说“圈子”
    结圈子者,则必为朋党么?”这倒不一定。所谓君子不党,只是滕甫一家之言:“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但现实中,从古之学者到今之文人,一般都有个“圈子”,有个“党”的。只是结圈子者,未必一定是朋党,而大凡朋党者,必结成圈子而已。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结成文人圈子的大约要算是“建安七子”。七子中,实际上孔融并不在圈内,只有另外的六子王桀等人,才是邺下文人“圈子”中人。历史上真正具有名士风范的文人圈子,则非明代的东林党人莫属。他们“讽议朝政,裁

    杂文月刊 2016年4期2016-02-11

  • 朋而成党:传统社会朋友交往的伦理变异分析
    “朋友”演变成“朋党”的“朋而成党”现象,尤其是在党争比较激烈的时候。这一演变对朋友交往带来巨大的伦理变异。在伦理属性上,由私人性的社会关系变异为团体内具有一定公共性的政治关系;在伦理取向上,由以道义为最高原则和目标变异为以团体私利为最高原则和目标;在伦理价值上,整体而言是由“成人安民”变异为祸国殃民,但从积聚人心,形成团体合力的意义而言此变异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变异的发生既源于朋友间同志之谊所具有的凝聚力、亲和力,也与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模式相关。

    伦理学研究 2016年3期2016-02-02

  • 务去谗佞
    恐富贵之不我先。朋党相持,无深而不入;比周相习b,无高而不升。令色巧言c,以亲于上;先意承旨,以悦于君。朝有千臣,昭公去国而不悟d;弓无九石,宣王终身而不知e。以疏间亲,宋有伊戾之祸f;以邪败正,楚有郤宛之诛g。斯乃暗主庸君之所迷惑,忠臣孝子之可泣冤。故藂兰欲茂h,秋风败之;王者欲明,谗人蔽之,此奸佞之危也,斯二者,危国之本。砥躬砺行,莫尚于忠言;败德败正,莫逾于谗佞。(《帝范·去谗》)注释:a 蟊(máo)贼: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此处比喻祸害国家的谗佞之徒

    月读 2016年1期2016-01-08

  • 中唐诗人贬谪成因
    其影响很多人认为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是唐朝三大弊政,因此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是导致中唐诗人贬谪的重要原因。我们通过对中唐各朝诗人贬谪情况的分析和总结,研究发现在永贞革新之前,引起中唐大量诗人贬谪的主要原因不是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而是权奸擅政 (即皇帝和朝臣之间的矛盾)。如代宗朝被贬诗人主要是坐元载事,占总人数40%。德宗朝较大规模的贬谪是坐杨炎事和窦参事,占总人数40%。《新唐书》曰:“呜呼!小人之能败国也,不必愚君暗主,虽聪明圣智,苟有惑焉,未有不

    剑南文学 2015年1期2015-11-22

  • TPP谈判终于谈不下去了
    一个新的名词叫作朋党主义(Coterieism),它的意思是说奥巴马的政治风格。他不相信文官体系和国会,只相信自己身边那一撮最亲信朋党。所以养成了他的独特决策模式,他们想到哪就做到哪,他的朋党亲信就以“总统特使”的身份进行各种外交谈判。他因为有朋党亲信参与政治,所以突兀的改变极多,有很大的宣传效果,但这种想到哪就用亲信朋党做到哪的外交会有什么作用,人们却很难给予太高估计。例如过去的6年美国都以伊朗为敌,要推翻之而后快,现在美国在中东已有了伊斯兰国这个新的敌

    南风窗 2015年17期2015-09-10

  • 本期主题:朋友
    “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因而被贬饶州,朝中大臣畏惧宰相的势力,都不敢站出来为他说话。范仲淹出京时,一些昔日与他过从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无人敢来送别。只有一个集贤校理王质,抱病出郊为范仲淹饯行。有的大臣斥责王质说:“你原本是个有道德的人,为什么要让自己堕落成朋党呢?”王质说:“范先生是天下最有道德的人,我王质怎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如果真的能和范先生成为朋党,那真是上天厚待我了。”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5期2015-07-29

  • “圈子文化”是一种反讽 更是一种警醒
    山头、拉帮派、结朋党,从而较为方便地进行资源攫取与利益输送,这样的路径依赖在历史中并不鲜见。最早贬斥小圈子的是“朋党”二字。《韩非子—孤愤》云:“朋党比周以弊主”。吴起在为楚王立法时明令“禁朋党以励百姓”。按辞海的解释,“朋党”原本指一些人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后来泛指士大夫结党,即结成利益集团。东汉的“党锢之祸”;唐朝的“南衙”(官僚集团圈子)“北司”(宦官集团圈子)之争以及长达40年之久的“牛李党争”;北宋因范仲淹改革而引发的“庆历党争”和

    协商论坛 2015年2期2015-06-06

  • 党争之祸与清廷对策
    311121)朋党之争在古典社会中总是隐含着极大的破坏性,尤其朋党斗争趋于激烈时,王朝往往会出现内部分裂的政治大危机。当清初统治者们面临着明朝遗留下来的朋党问题时,为了避免前朝党争之祸的覆辙,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系统地打击朋党,预防党祸发生。虽然清初统治者们找到的解法行之有效,但这些解法的保质期却并不长久,随着社会不可避免地趋于复杂,党争现象又会重现,而且清廷化解党争的对策对于社会的发展、美好风俗的培养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深远。朋党;社盟;清朝;密奏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4-14

  • 范仲淹:失意的改革家
    弱得多了,一有“朋党”之议甚嚣尘上,就疑神疑鬼地终止了改革。这固然有两位皇帝性格上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两位帝王在两场不同目的的改革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庆历新政的领导者是范仲淹,熙丰变法的领导者是宋神宗。神宗不仅是“大有为”的实际发起人,更是改革的中流砥柱。两场改革面临的阻力也不同:熙丰变法中,反对者所指摘的多是改变政策法令带来的问题,矛头所指是法令,而不是王安石等改革派人物;而庆历新政中的反对派,矛头所指主要不是新政的具体内容,而是范仲淹等人的“朋党

    领导文萃 2015年11期2015-03-21

  • 牛李党争:人杰蹉跎国运殇
    起李宗闵等人结为朋党,干扰朝政,自称“无党”的李德裕毫不讳言:“方今朝士三分之一为朋党。”李德裕任相后,尤避结党之嫌,声明:各路官员无事不得随便去宰相阁!但此后,李德裕却开始清洗那“三分之一”的“朋党”成员,当年被排挤的“非朋党”又纷纷回到中央。文宗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两年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打击朋党,于是牛、李二党均遭贬谪,朋党之争一度消歇。公元840年正月,文宗驾崩,权宦仇士良拥立皇太弟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同年9月,武宗征召李德裕回朝复相。李德裕出生

    读者欣赏 2012年5期2012-05-14

  • 改革的底线
    的人,多是自己的朋党。凡是他们一党的,竭力保护张扬;不是他们一党的,一概加以排斥,置之死地。收到指控结党的小报告之后,仁宗想听听范仲淹的说法。庆历四年四月的一天,仁宗向各位大臣问道:“过去小人多为朋党,君子难道也结党吗?”胸怀坦诚的范仲淹竟回答说:“我在边防的时候,见到能打仗、会打仗的人聚在一起,自称一党,怯懦的人也自称一党。在朝廷上,正、邪两党也是一样。陛下只要用心体察,就可以分辨忠奸。假如结党做好事,那对国家有什么害处呢?”仁宗对这个回答当然很不以为然

    杂文选刊 2011年7期2011-05-14

  • 包拯的反贪主张及其得以实现的原因
    会。其中最著名的朋党之祸就是范仲淹与吕夷简之争。但包拯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出于吕门而反对吕派,包拯是因为吕夷简的推荐而受到提拔的。朱熹著的《五朝名臣言行录》中这样一段记载说:“吕许公夷简闻包拯之才,欲见之……无几,报拯朝辞,乃就部注一知县而出,尤奇之,遂荐对,除裹行,自此擢用。”由此可见,吕夷简对包拯爱慕之殷,网罗之切,用心之深了!“士为知己者死”,按说,包拯对吕夷简应该是五体投地的,应该与吕的党徒通力合作。然而恰恰相反,当吕派指责范仲淹等为“朋党”时,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7期2010-08-15

  • 朋党之争看北宋秘书机构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但从此开始北宋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宋代内忧外患的政治背景为朋党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朋党的形成与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制度尤其与秘书机构设置也有很大的关系。尽管朋党之争现象在宋始终存在,但宋代的皇权始终强势,士大夫集团对中央集权始终是有向心力的。关键宇:朋党秘书机构中央集权宋统治者为了不使赵宋王朝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在立国伊始就采取大量措施。建立了空前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但这些措施最终走向了统治者意图的反面:扼止农民起义、防范武将割据的措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2009-08-31

  • 试论中国的政党制度
    度。[关键词] 朋党 政党 民主政治一、中国的政党文化与政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厚德载道,追求政通人和,由此而形成的中国传统政治环境具有浓厚的反政党特征,这其中有三个相关联的原因,一是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和产权制度的缺失阻碍了资本大规模的集聚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客观上削弱了民主思想和民众利益表达的力量,不利于政党意识与组织的产生;二是王权专制的需要和儒家文化的倡导,士人历来轻视、贬斥“朋党”,青睐“学而优则仕”的上达之道,基本杜

    党史文苑 2009年6期2009-04-22

  • 朋党·政党·革命党
    语的党,主要是指朋党,而今天的党,则指政党或有别于一般政党的革命党。党字内涵的变化,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党字何时出现难以确定。汉代的《说文解字》解释党字本义是不鲜明,这大约是最原始的理解,与后来的原义似乎没有多少联系,其间的变化有待考证,但至少在商周时期,党已经成为地域或血缘关系形成的集体或团体的代称。当时500家为一党,是类似后来的村那样的基层单位。由于先民聚族而居,所以父兄宗族又称乡党。那时的人们出生即入党,不能自愿加入,也不能自愿退出,

    中国青年 1994年5期199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