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儿

  • 危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新生儿[1]。高危儿(High risk neonate)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2-3],包括母体异常妊娠、新生儿分娩异常、新生儿出生异常等。随着女性第一次分娩年龄的延迟、生育政策的改变,高危儿人数在逐渐增加[4]。医院为提高运行效率,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会缩短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医疗照护及指导,导致患儿平均住院日缩短[5]。患儿年龄的低幼化、缺少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体现了父母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应对患儿身体状况的重要性[6]。多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9期2023-10-27

  • 扬州市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高危儿早期干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225012)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危害导致脑损伤的婴儿,其可能在婴儿期表现出临床异常,但还不足以诊断脑性瘫痪[1], 其主要高危因素有早产、低体质量、脑出血、高胆红素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高危儿容易出现神经发育结局异常,遗留认知、运动、感觉、言语、行为等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内容尚未有统一标准,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2-5]显示早期干预的科学性和必要性,高危儿早期干预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的共识。本研究调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11期2023-07-10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危儿健康管理应用探讨
    212000)高危儿是指从胎儿到出生后3岁具有可能影响身心发育的各种高危因素的儿童[1]。高危儿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导致脑瘫、发育迟缓、认知能力缺陷等后遗症[2]。对高危儿健康管理是对所有出生儿童进行全面筛查,及时发现高危儿,进行综合诊断、定期检查和及时进行系统干预,促进高危儿早期康复。研究[3-4]表明:对高危儿实施系统管理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高危儿的生存质量。我国高危儿的出生率逐年增加,而家长对高危因素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及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不到位使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9期2023-05-10

  • 危儿父亲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抑郁进行研究。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或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婴儿[7]。高危儿属于新生儿中的特殊人群,国内外对高危儿父亲的抑郁症状影响因素从临床角度的研究均极少有文献报道,本文将从临床角度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旨在探讨高危儿父亲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高危儿父亲情绪障碍,保障高危儿、高危儿父亲及家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于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在我们医院就诊的高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3期2023-05-04

  • 重庆市分级分类高危儿管理模式的运行状况分析
    祥英国际上关于高危儿童的概念尚不统一。我国儿童保健领域的高危儿童目前主要指从胎儿期到3岁,具有可能影响身心发育的各种高危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的儿童[1,2]。随着围产医学水平的提高,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存活率越来越高,这部分儿童经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近期或远期生长发育问题,如运动、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听觉或视觉损伤或丧失等。例如神经发育受损或脑瘫的发生率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中分别高达21.4%和11.2%,在存活的出生窒息儿童中高达3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12-12

  • 我国12省高危儿管理项目试点区风险因素分布现状分析
    岳青1 引言高危儿童管理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儿童保健领域目前将高危儿童定义为从胎儿期到3岁,具有可能影响身心发育的各种高危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的儿童[1]。我国每年出生新生儿中有10%~20%的高危儿[2],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高危儿可能存在大脑和体内多个器官发育不成熟或因疾病或环境因素出现发育困难,如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近70%的高危儿可恢复正常或降低后遗症的影响[3]。0~3岁是人生的关键期和敏感期[4],是大脑功能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09-22

  • 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高危儿的干预效果▲
    63.com)高危儿是指在母亲妊娠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内存在对胎儿、婴儿、幼儿生长发育不利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特殊人群[1]。常见的高危因素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及足月低出生体重等,这些因素均可影响高危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可能导致脑瘫、发育迟缓、视听损害等[2]。高危儿数量占新生儿总数的52.2%,其中脑瘫患儿占比高达29.13‰,育儿方式对新生儿的健康影响巨大[3-4]。我院自2019年开始,对高危儿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进行超早

    广西医学 2022年10期2022-07-31

  • 危儿管理联合早期综合干预对患儿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476600)高危儿指婴儿于胎儿期、分娩时或新生儿期伴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如早产、窒息等,可能出现或易出现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及脑瘫等各种异常表现。有研究[1]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现高危儿高达100万,在新出生婴儿中占比约为7%。近年来随着新生儿抢救技术不断提高,我国高危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预后仍然不佳。相较于无高危因素婴儿,高危儿发生认知、运动功能障碍或发育落后的风险更高,进而对患儿日后学习、生活等产生不利影响[2]。有研究[3]证实,0~2

    实用临床医学 2022年3期2022-07-18

  • 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
    1〕,80%的高危儿存在生长发育迟缓,超过30%的高危儿有脑瘫、认知能力缺陷等神经系统并发症〔2-3〕。有研究表明,对高危儿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可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4-5〕。我国高危儿管理模式多样,但家长依从性差、失访率高、无法确保高危儿管理的连贯性等问题,易导致高危儿管理效果不佳〔6-7〕。2018年,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运用个案管理模式对出院高危儿进行管理,促进了高危儿生长和神经发育,降低了失访率,减轻了母亲焦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8期2022-07-12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技术嵌入在舟山地区高危儿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量的不断提高,高危儿的神经运动发育问题倍受关注,有计划地对高危儿进行跟踪及做好神经发育评估,利于早期发现神经发育偏离正常的婴儿并及早进行康复干预,是儿童保健随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于高危儿的随访,评估工具主要采用的是神经学和(或)发育评估,如0~6岁发育筛查测验(DevelopmentalScreenTest,DST)[1]、Peabody(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PDMS-2)发育量表[2]、格赛尔发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8期2022-05-25

  • 多站式护理模式应用于高危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生儿学》中定义高危儿主要是指已发生或有出现危重情况风险而需密切监测的新生儿[1],我国高危儿的发生率较高,在所有新生儿中占比高达5%~15%,其中5%~10%的高危儿可能出现脑损伤等,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2]。相关调查发现,临床新发高危儿人数与日俱增,使健康管理问题受到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者的重点关注[3]。由于新生儿护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正处于探索阶段,临床上尚无统一标准的合理护理方案。既往传统护理仅侧重于经验医学传承层面,从而促使其相关干预措

    临床护理杂志 2022年2期2022-04-27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运动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
    伤的新生儿作为高危儿,此类患儿一般为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等引起[1]。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高危儿的存活率有了极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高危儿的发育问题越发受到重视[2]。20世纪奥地利的Heinz Prechtl创立了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fts,GMs)质量评估法,其目的与为了预测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疾病的风险[3]。在这之后GMs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临床实践GMs被证明是预测运动发育

    智慧健康 2021年19期2021-08-24

  • 2017—2018 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情况比较分析*
    226018)高危儿是指在围生期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社会及环境危险因素)或在常规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的特殊儿童[1],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新生儿死亡率显著降低,但存活下来的高危儿常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开展高危儿健康管理,对全部儿童进行早期的筛查、转诊和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完善的高危儿转诊系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3]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1期2021-05-03

  • 早期综合发展促进高危儿童健康管理融合策略
    226400高危儿是指孕围生期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生物、社会及环境等危险因素,或在常规儿童保健时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的特殊儿童[1]。近年来,高危儿群体队伍正大幅度扩增,也为儿童健康管理带来了挑战。高危儿管理是我国基于妇幼保健系统管理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干预策略,旨在通过早期筛查、监测、双向转诊、评估和早期干预保障高危儿身心健康,预防并改善各种生长发育问题[2]。根据国家和省市要求,江苏省如东县高危儿管理工作在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服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7期2021-04-04

  • 危儿早期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王连婧 胡伟晓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或新生儿期伴有各种可能导致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已出现或可能出现异常的临床表现[1]。近年来,随着妇产科的不断发展和新生儿抢救技术的提高,许多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高危儿的预后并不容乐观。相比于无高危因素的婴儿,高危儿发生运动、认知等功能障碍或发育落后的风险更高[2-4]。这无疑将对患儿以后的入幼儿园、入学等生活产生明显的影响。据统计,每年新发现有高危因素的儿童数量高达150万,占新出生婴儿的10%左右。

    河北医药 2021年2期2021-02-26

  • 西安市高危儿神经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讨[1]。所谓高危儿(high-risk infants,HRI)可分为两个概念,广义的概念指的是无论产前、产时还是产后,由高危因素影响导致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新生儿[2];而狭义概念则指的是出生体质量低于1 500 g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等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新生儿[3]。相关研究已证实,围产期各种不良因素均可导致高危儿的多个脏器或组织功能的损伤,尤其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

    海南医学 2020年21期2020-11-30

  • 危儿在儿童保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因都有可能导致高危儿的产生。当一提及高危儿,很多家长就开始感到恐慌,担忧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更是对孩子的护理、保健等束手无策。虽然我们宝宝的健康状况与其他家长的宝宝相比危险度更高,一出生便遭受了额外的治疗和护理,但其实“高危儿”的称呼并不都是嚴重的、不可逆的。那么高危儿到底是什么?如何进行高危儿早期儿童保健呢?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认真阅读高危儿儿童保健科普。1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高危儿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妇产科手术围产期的医疗保健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发

    康颐 2020年11期2020-11-01

  • 危儿的管理
    刘青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以及新生儿期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临床上根据高危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将高危儿分为A类与B类。家长应了解高危儿管理的相关知识,以便配合医疗人员进行高危儿的管理工作。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需引起重视,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3个月的孩子:①对很大的声音没有反应;②对于移动的人、物品不追视,平时不注视人脸;③逗他/她时不会笑或不会发音;④俯卧时不会抬头。6个月的孩子:①紧握拳且不松开;②不会笑出声,发音也少;③无法进

    幸福家庭 2020年9期2020-08-31

  • 厦门市某医院高危儿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361003高危儿广义上是指在出生前、产时及出生后存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社会及环境危险因素),或在常规儿童保健检查时发现心理行为发育偏离正常轨迹的特殊儿童[1]。高危儿出现发育异常的概率是正常儿童的8~10倍[2-3],生命早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可塑性强,此期对高危儿进行全面、深入的干预与管理,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提高人口素质、减轻医疗和社会负担的有效途径。其中,依从性是体现高危儿家长在早期干预中的重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1期2020-05-20

  • 区域性高危儿网络化管理体系在预防残疾中的作用
    222000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高危因素的损伤(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功能损害的早期婴儿[1‐2]。根据发生脑损伤后遗症的风险高低,高危儿被分为A类(低)和B类(高)。以高危儿常见的脑损伤后遗症脑瘫为例,高危儿患病风险是正常新生儿的30 倍[3]。高危儿管理是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对其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心理发育,进行有目的的科学评估和管理,及时发现发育偏离/异常的高危儿,并予以早期规范化干预与治疗,从而预防残疾发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年2期2020-03-27

  • 探究社区内高危儿早期干预服务的现状及其意义*
    518114高危儿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长,尤其是二胎政策鼓励下,出现较多的高龄产妇。具体的是指婴儿出生前后由于各种疾病引起脑损伤,从而导致轻重不一的后遗症[1]。如脑瘫、智力低下、试听障碍、癫痫等。高危儿也指有先天性染色体异常、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以及后天环境因素引起的智力低下和行为问题的儿童[2]。同时严重影响了父母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均造成严重的伤害[3]。高危儿身体、智力等的发育低于正常出生的孩子,病情比较严重的高危儿在同期或者未成

    黑龙江医药 2020年1期2020-03-23

  •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高危儿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发育的影响
    远的影响,对于高危儿来讲,更是如此。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是高危儿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必然会对高危儿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育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对家庭教养对高危儿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高危儿社交能力及社会适应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高危儿的家庭教育有所帮助。【关键词】家庭教养;高危儿;社交能力;社会适应【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9期2019-10-20

  • 手机信息平台在母婴同室高危儿出院延伸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210093)高危儿在临床上指的是在孕妇的妊娠期、分娩期或新生儿时期中,存在的各种不利于新生儿成长发育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1]。而护理延伸服务是指由院内至院外的一种护理服务方法,主要的延伸服务内容包括家庭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2]。本文选取了我院2016年7月~12月份出院的405例母婴同室的高危儿家庭,实施微信公众号推送的高危儿临床护理知识、电话随访的延伸护理模式。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2019-02-20

  • 基层医院NICU出院高危儿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探讨
    516211高危儿是指胎儿期、新生儿期有各种影响大脑正常发育的危险因素的婴儿,主要包括早产儿、存在特殊健康状况的患儿、低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以及预期过早夭亡的婴儿等四类[1-4],出现精神运动、语言发育、社会交往等障碍风险高,约占活产儿的 60%左右,其中约5%~10%的儿童会发生脑损伤及脑损伤引起的后遗症[5],对高危儿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高危儿存在发育障碍、严重疾病和脑损伤等诸多潜在风险,需要给予特殊的医疗保健的呵护,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4期2019-02-15

  • 精准管理:高危儿的早期评估与干预
    授,与他聊一聊高危儿的管理新路径。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影响,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主要高危因素有:母亲在孕期有感染、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分娩时有窒息、产伤;出生时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低血糖、先天缺陷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脑发育不良、脑损伤以及其他发育不良,如脑瘫、癫痫、视听障碍以及智力低下等,极易留下后遗症。这类高危儿是医院和家庭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如果能

    家庭用药 2018年9期2018-11-26

  • 危儿筛查法在儿保门诊的应用
    430000)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影响,日后发生神经运动异常的可能性会远大于正常出生的婴儿,约8%~9%发生脑损伤。谢鹏教授提供的高危儿筛查法[1]是一种能早期筛查发现发育异常或脑损伤的方法。临床开展早期高危儿筛查,早期发现脑损伤的儿童,并对其进行康复治疗,是改善高危预后的关键,对提高脑损伤儿童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3]。现将随州市2016年新生儿高危儿筛查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16年在我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2018-10-08

  • 早期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高危儿脑瘫等后遗症的疗效
    陈海苑 黄洁纯高危儿指胎儿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身心发育不良的患儿, 该类患儿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较高, 如未及时给予护理干预, 将会对患儿的成长及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于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出生的高危儿中, 随机选取98例作为样本, 观察早期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高危儿脑瘫等后遗症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出生的98例高危儿, 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 各49例。护理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2018-08-18

  • 超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常规药物对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日益加剧,我国高危儿出生率不断上升,高危儿的运动、语言、智力、认知障碍等发生率远高于正常新生儿,神经心理发育缺陷的高危儿比例也呈上升趋势[1-2]。有文献报道,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障碍与其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密切相关,超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还可以减少运动认知功能障碍、中枢协调功能障碍,降低脑瘫、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3-5]。建立系统的高危儿超早期康复治疗模式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而本研究旨在探索配合常规药物的超早期康复干预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5期2018-05-30

  • 对高危儿给予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现代医疗技术使高危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存活高危儿发生各种影响生存质量和个体发展的并发症[1],如生长发育迟缓,语言、认知、运动、智能发育落后甚至脑瘫,给个体、家庭、社会都会带来不同层次的问题。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尚不能有效降低发育高危因素(如早产)的发生[2],但通过规范的生长发育监测,开展合理有效的早期综合干预,符合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是减轻高危儿体格和智能发育迟缓、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首要途径[3],对预防不良发育结局尤为重要。我院对2016年1月—201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7期2018-03-07

  • 家庭和门诊结合早期干预用于高危儿的临床观察
    合的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有很好的预防[1]。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纳入就诊的高危儿进行家庭和门诊结合早期干预应用效果的综合实施对比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12月我院收治的高危患儿9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为出生后1年内,平均年龄7.9个月;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为出生后1年内,平均年龄8.0个月。1.2 方法对照组在治疗中按照常规宣传教育和护理干预方案进行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期2018-03-01

  • 0~3岁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610016)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威胁,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我国每年出生约2 000万新生儿,每年约有几十万名婴儿存在高危风险,因此,对这些高危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预防脑瘫的关键[1]。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的方法很多,效果各异,本文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机制、方法、效果作综述。1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机制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是促使其运动、智力、言语功能全面发展或得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8年12期2018-02-12

  • 危儿母亲育儿效能现状及与产后社会支持、抑郁相关性研究
    230051)高危儿母亲育儿效能现状及与产后社会支持、抑郁相关性研究芦玮玮1,2,李惠萍1△,张 健2, 姚晶晶2(1.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合肥 230032;2.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随访中心,合肥 230051)目的了解高危儿母亲育儿效能情况及与产后社会支持、抑郁的相关性,为今后提高早期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纳入标准的高危儿母亲进行育儿效能、社会支持、产后抑郁现况调查,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危儿母亲育儿效能总分为(75.2±10.2)分,其中健

    重庆医学 2017年34期2018-01-05

  •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张丽萍(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目的探究对高危儿应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治疗方式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儿4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期的正常儿童376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全部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应用发育商测评量表对儿童发育商相关指标实施测评,观察并比较两组儿童治疗前后发育商测评量表对应评分。结果给予治疗前,观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2017-12-18

  •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王立奂,范桂芹,刘 桂(高唐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聊城 252800)目的探究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015年12月筛查建档管理的高危儿120例,将他们分为比较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比较组不进行早期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高危儿的智能发育结果。结果 高危儿的神经行为异常率随着月龄的增长而下降,并且干预组的神经行为改善情况比比较组的效果好;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3期2017-11-01

  •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高危儿运动发育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婴儿运动量表在高危儿运动发育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漆明霞,张鸣鹤,张娟,杨雅丽,梁永千,聂金龙,钟明生,龚和平(吉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江西吉安343000)目的观察和探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在0~1岁高危儿运动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0~1岁脑损伤高危儿300例,均接受AIMS量表和Peaboby运动发育粗大运动量表(PDMS2GM)的评估。对AIMS总分PDMS2GM量表总评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AIMS百分位与PDMS2GM

    当代医学 2017年24期2017-09-11

  • 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运用情况分析
    保健科(南宁)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运用情况分析卢丽娥53000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保健科(南宁)目的:探讨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门诊的运用。方法:对1 086例6个月以内婴儿做高危儿筛查。结果:高危儿筛查法在高危儿与正常儿筛查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是剖宫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羊水污染。结论:高危儿筛查法能早期发现发育临界儿并对其进行早期医学干预,是避免病情发展或产生残障的一个重要途径。高危儿;高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7期2017-07-12

  • 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的应用
    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的应用罗 婵 周凯泳 梁 妮目的:探讨安全转运程序管理在高危儿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科转运的981例高危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转运管理;2015年1~12月转运的1067例高危儿设为试验组,实施安全转运程序管理。观察两组患儿转运过程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效果、患儿家属对转运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安全转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8期2017-07-12

  • 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
    272029)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姜秀芳,袁兆红,尤玉慧(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山东 济宁 272029)目的 分析在高危儿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早期干预的相关方法及具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例脑部损伤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作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干预组患儿则接受早期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2017-03-08

  • 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
    461000)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张海燕(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许昌 461000)目的 探讨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选取100例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两组患儿发育商以及整体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50例患儿在经过早期干预后,各智能区发育及发育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脑损伤高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0期2017-01-15

  • 危儿听力筛查及随访研究①
    邴卫卫,耿立蒙高危儿听力筛查及随访研究①吕攀攀,董荣芝,刘芳,王娜娜,徐冲锋,邴卫卫,耿立蒙目的探索高危儿听力筛查情况及听力障碍的发生、变化及转归。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采用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方法,对336例高危儿分别于生后0~1、3、6、12个月进行听力监测。结果336例高危儿中,0~1个月内初检时29例未通过;3月龄复检时37例听力未通过;6月龄27例恢复正常;12月龄复检7例恢复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年12期2016-12-29

  • 危儿在顺产与剖腹产中娩出时产生糖代谢紊乱的研究分析
    13400)高危儿在顺产与剖腹产中娩出时产生糖代谢紊乱的研究分析成海斌(广东省连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连州513400)目的分析高危儿在顺产与剖腹产中娩出时血糖的特点,探讨防治糖代谢紊乱路径。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于广东省连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科娩出的85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按娩出方式分为剖腹产组43例,顺产组42例,应用罗氏血糖检测仪分析高危儿娩出后血糖水平(全血血糖低于2.2 mmol/L诊断为低血糖,全血血糖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6年7期2016-08-22

  • 早期综合干预对不同类型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干预对不同类型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王春锋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不同类型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中早产儿60例,高胆儿60例,窒息儿60例,每种类型的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育儿指导,同时选取正常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七组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早产儿、高胆儿和窒息儿平均发育商均明显高于相应类型高危儿对照组(P<0.05);实验组早产儿、高胆儿和窒息儿平均发育商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期2016-01-28

  • 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
    张海燕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张海燕目的探讨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100例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对两组患儿发育商(DQ)值以及整体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大运动、精神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五大能区DQ值分别为(92.58±13.12)、(94.87±14.33)、(91.56±13.02)、(91.76±12.91)、(9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0期2016-01-27

  • 足月高危儿颅脑损伤筛查中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的价值探讨
    平菊梅足月高危儿颅脑损伤筛查中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的价值探讨平菊梅目的 分析探讨足月高危儿颅脑损伤筛查中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NB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足月高危儿,在出生后2~3 d、6~7 d、12~14 d、26~28 d对所有患儿进行NBNA基础项目评分及加分项评分,在进入恢复期后,对所有患儿进行相应的视、听、触觉的早期干预。进入婴儿期,应用Gesell测试法,对所有患儿进行适应性评分分析。结果 新生儿期,经过相应的早期干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2016-01-26

  • 危儿在顺产与剖宫产中娩出时低血糖的研究
    靳祖群高危儿在顺产与剖宫产中娩出时低血糖的研究靳祖群目的探讨高危儿在顺产以及剖宫产中娩出时的低血糖情况,并且研究具体的防治措施。方法150例娩出高危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顺产组以及剖宫产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儿出现低血糖的几率。结果剖宫产组23例患儿出现低血糖,占30.67%;顺产组10例患儿出现低血糖,占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的高危儿,临床出现低血糖的几率较高,对此临床需要按照常规对高危儿实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2016-01-26

  •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汪 云黄姗姗白英杰吕翠花(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北京 100039)目的 研究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产科登记的高危新生儿180例建“跟踪服务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同时选取8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一并转至儿童早期发展中心,由儿科医师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对可疑脑损伤儿重点监测并干预指导。结果各组均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智能发育测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2015-10-22

  • 危儿家长随访依从性调查分析
    龚建芳调查研究高危儿家长随访依从性调查分析王建忠, 罗英, 王莉丽, 龚建芳目的 探讨高危儿随访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在高危儿门诊就诊的580例家长及患儿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父母文化水平、主要照顾者、家长的认知等情况。结果 (1)335/580例(57.76%)患儿家庭依从性好,29/580(5.00%)的患儿家庭依从性差。(2)父母文化水平,高危儿家庭离医院的车程、患儿体格发育、家长的认知水平影响高危儿随访的依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5期2015-06-27

  • 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探索高危儿管理的新途径
    网络平台,探索高危儿管理的新途径王 芬 张海林随着儿童保健的深入开展,高危儿作为一特殊人群,越来越受到儿童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了探索高危儿管理的新途径,本文就鄂州市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增设高危儿管理模块,建立高危儿规范管理系统,开展高危儿管理新尝试的做法及体会进行了描述。网络平台;高危儿;管理;探索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技术的提高,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由此带来的脑性瘫痪发病率也在上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高危儿管理越来越受到儿童医务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9期2015-01-27

  •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治疗观察
    院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治疗观察万海峡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方法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高危儿脑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育商前后差值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导式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高危儿的健康发育。引导式教育;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Wan Haixia高危儿主要指的是未来将会出现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3期2015-01-27

  • 不同分娩方式对高危儿血糖的影响
    不同分娩方式对高危儿血糖的影响林德美(广东省连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 连州 513400)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高危儿血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520例高危儿相关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进行顺产的260例为顺产组,进行剖宫产的260例为剖宫产组,分娩后分别监测和统计两组高危儿血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剖宫产组高危儿有28例(10.8%)出现低血糖,有7例(2.7%)出现高血糖,顺产组高危儿有4例(1.5%)出现低血糖,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0期2014-05-05

  • 危儿早期健康综合管理模式研究
    )・妇幼保健・高危儿早期健康综合管理模式研究郑莉彦1李炳芬1郑 颖2侯 丹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妇产科,沈阳 110003;2.沈阳军区总院北陵临床部)目的 探讨高危儿早期健康综合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建立系统、高效、简洁、可实施性强的高危儿管理模式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对2011年7月—2012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高危因素调查,纳入200名高危新生儿和200名非高危新生儿,分别采取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高危干预组、高危对照组、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0期2014-03-20

  • 危儿社区全程综合保健管理模式研究
    310003高危儿管理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高危儿监测筛查,早期发现体格生长或发育偏异,实施早期评估、诊断、指导干预,借此降低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行为问题和残疾的发生率,提高儿童保健质量,改善高危儿远期生活质量,促进儿童体格、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情绪全面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目前国内外对高危儿主要针对个体进行管理,尚缺乏系统管理干预的经验[1]。我中心与省儿童医院联合建立高危儿保健示范基地,实施省儿童医院制订治疗干预方案-区妇幼保健院组织督导-社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8期2014-02-28

  • 高危新生儿出院后的随访
    危新生儿(简称高危儿)是指在母亲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存在有高危因素影响的新生儿群体,可能是有危急症状的新生儿,也可能是存在有潜在危险因素的新生儿。高危儿致死致残率较高。临床常见高危儿主要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2500 g的低体质量儿、宫内窘迫、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持续低血糖、持续低氧血症、新生儿溶血症、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影像学显示脑异常、分娩时难产等。高危儿出院后,如能早期给予综合性干预,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提高患儿生活质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2014-01-24

  • 468例高危儿随访结果的分析
    00)468例高危儿随访结果的分析胡艳丽(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焦作 454000)目的 通过对468例高危儿随访结果分析,探讨高危因素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68名新生儿,分别在生后每个月到儿保科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智力筛查。结果 对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高危因素是:低体质量。对智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中重度窒息。结论 做好儿童保健工作特别是高危儿随访工作是降低高危儿损害的关键。高危儿;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2013-01-23

  • 危儿随访管理回顾分析
    50014围产高危儿广义上包括在母亲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存在对婴儿生长发育不利的各种危险因素的特殊群体。狭义上特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监护和治疗的患儿。新生儿抢救技术提高,先进的医疗设备应用临床,使新生儿的存活率明显的上升,与此同时不良后果发生也越来越多,主要以各种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多见,如脑瘫、癫、精神发育障碍及视听障碍、学习困难等[1]。关注高危儿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意义深远,我院自2009-01—2012-01建立高危儿随访管理系统,现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22期2012-12-29

  • 危儿早期神经发育筛查与早期干预的临床价值
    良因素导致产生高危儿的情况日益增多。高危儿在后期体格成长及行为发育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降低儿童高危因素导致的不良后果,早期神经发育筛查显的尤为重要[1,2]。本中心为探讨高危儿早期神经发育筛查及早期干预的临床意义特作了专项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中心于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出生并系统管理的0至2岁的婴幼儿按时间顺序定期进行早期神经发育筛查。筛查后发现不同程度的高危儿67例。其中男儿45例,女儿22例。高危儿年龄3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0期2012-11-21

  • 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①
    蕊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①景玉珍,周青蕊目的 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方法98例3~12个月高危儿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E干预,每天2~3 h,每周5 d,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编制的儿童心理发育诊断量表(0~6岁)进行发育商(DQ)测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CE干预,观察组DQ差值显著高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年6期2012-01-31

  • 以高危儿网络干预数据库为平台促进医教结合
    1]。据统计,高危儿占新生儿总数的10%~20%,其中,有5%~10%的高危儿可能发生脑损伤[2]。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将能有效地预防发育偏离以及减轻后遗症。高危儿的干预是一个系统过程,医教结合是目前公认的最佳干预模式。当走过弯路,经过失败后,顿悟到医疗和教育的结合在发育行为问题/障碍的诊治中是一条捷径和坦途[3]。但如何将医疗、教育、康复等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干预各方能在第一时间获知高危儿信息并启动干预措施,一直没有较好的平台。由宝山妇幼保健所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4期2012-01-24

  • 改良式婴儿抚触法对高危新生儿的作用
    新生儿、婴儿和高危儿的家庭护理中被广泛应用。我院自 2006年 2月~2008年12月开始将婴儿抚触用于脑损伤的综合治疗中,并增加了一些推拿、按摩手法,即改良式婴儿抚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2006年 2月 ~2008年 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高危患儿共 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观察组婴儿男 57例,女 43例;对照组婴儿男 56例,女 44例,两组产妇高危因素均为窒息、早产、高胆红素血症等。抚触前由专人准确测量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9期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