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

  • 书生戒(下)
    良,旷古所无,即尧舜莫之及。”詹事府,即培养皇储的机构;元良,指的是皇太子。康熙皇帝听了汤斌这话,很是生气,斥责道:“大凡奏对贵乎诚实,尔此言皆谗谄面谀之语。今实非尧舜之世,朕亦非尧舜之君,尔遂云远过尧舜,其果中心之诚然耶?”又说:“大凡人之言行,务期表里合一,若内外不符,实非人类。”康熙皇帝并不认为自己治理出了尧舜盛世。且说一件后来发生的事情。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皇帝为着修明史的事作文晓谕诸臣,说道:“朕四十余年,孜孜求治,凡一事不妥,即归罪于朕,未曾一

    时代邮刊 2023年15期2023-08-25

  • 杜甫“致君尧舜”政治理想论
    韵》所云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再则是后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所谓之“窃比稷与契”。两者实则是统一的,“致君尧舜”是其努力的目标,“自比稷契”则是对自我之期许。相较而言,前者的影响更大,学界亦多所讨论(1)其中较为重要者如吴淑玲的《致君尧舜:杜甫终身不渝的政治理想》(《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陈昌渠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儒家政治理念解读》(《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邓芳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2-06

  • 阳明学派对《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解读
    为“人人都可以做尧舜”[1]。但是,杨伯峻《论语译注》又注《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2]《论语·季氏》载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尧舜为圣人,生而知之,按照杨伯峻的解读,“人人都可以做尧舜”,似乎是说人人都可以生而知之,都可以有“上等的智慧”,并且“是改变不了的”。显然,这样的解读势必造成《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与《论语》“唯上知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2-04

  • 《孟子·尽心下》“乡原”问题疏解
    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是指乡原之言行举止迷惑性极强,结合上文分析,乡原之言行背后所秉持的价值标准与圣人之道截然不同,但考察这一价值标准引导下的言行举止却有暗合于圣人之处,是故,仅凭外在的行为举止难以判定其是否真为有德之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是再次应和孟子对乡原的定义“阉然媚于世也者”,乡原者非但认同当世之标准,且于流俗污世间游刃有余,融合其间,无突兀之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此处转折,孟子用“似”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7期2022-12-03

  • 康熙不爱马屁精
    良,旷古所无,即尧舜莫之及。”康熙皇帝听了汤斌的马屁话,斥责道:“大凡奏对贵乎诚实,尔此言皆谗谄面谀之语。今实非尧舜之世,朕亦非尧舜之君,尔遂云远过尧舜,其果中心之诚然耶?”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皇帝为着修明史的事作文晓谕诸臣,说道:“朕四十余年,孜孜求治,凡一事不妥,即归罪于朕,未曾一时不自责也。清夜自问,移风易俗,未能也;躬行实践,未能也;知人安民,未能也;家给人足,未能也;柔远能迩,未能也;治臻上理,未能也;言行相顾,未能也。”但凭公论之,康熙皇帝治国

    时代邮刊 2022年5期2022-09-25

  •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奥通达。他本想做尧舜一样的贤明君主,并不想做桀纣一样暴虐无道的昏庸君主。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他的结局竟然事与愿违,搞得身亡国灭了呢?” 大臣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无所畏懼,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可隋炀帝这个人没有自知之明,依仗权势,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之恶行。他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蒙蔽百姓,鱼肉天下,怎么可能不是匆匆垮台呢?” 唐太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6期2022-06-30

  • 秦王想吃公鸡蛋
    向你请教。古代的尧舜肢解人时,是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的?”齐景公楞了好大一会儿,才明白晏子原来是在讽刺自己,于是挥挥手说道:“相国,别说了,饶了他就是了。”尧舜这些贤君是绝不会肢解人的,晏子明知故问,就是在暗示齐景公,你不是常说要学舜尧吗,他们是不会因部下一点得失而肢解人的。 平心而论,能听得进进谏和批评,说明这些君王还是有些胸怀和度量的,若换了那些刚愎自用,昏庸糊涂的君王,那就不要再浪费口舌了,等着看他的笑话吧。 (摘自《杂文月刊》 陈鲁民/文)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3期2022-06-11

  • 言与行
    深奥通达,本想做尧舜一样的贤明君主,并不想做桀纣一样暴虐无道的昏庸君主。我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他的结局竟然事与愿违,搞得身亡国灭了呢?”大臣魏徵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是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无所畏惧,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可隋炀帝这个人没有自知之明,倚仗权势,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之恶行。他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蒙蔽百姓,鱼肉天下,怎么可能不身亡国灭呢?”李世民听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1期2022-05-30

  • 唐玄宗为何要“改年为载”
    改就改?为什么向尧舜学习就要将年改成载自秦汉时代至今,中国人始终以“年”来总括十二个月的四季循环,帝制时代用的是年号,如建安三年、洪武十年、康熙二十年之类;帝制崩溃后与世界接轨,用的是公元纪年。这当中的例外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寶三年正月突然宣布:自该年起,唐王朝弃年用载,天宝某年都改为天宝某载。上千年的用法,唐玄宗说改就改,为什么?如此这般折腾的原因,唐玄宗委婉地写在了诏书里。大致意思是:朕这些年来,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太阳要落山了还顾不上吃饭,废寝忘食、

    新传奇 2022年14期2022-04-20

  • 康熙不爱马屁精
    良,旷古所无,即尧舜莫之及。”康熙皇帝听了汤斌的马屁话,斥责道:“大凡奏对贵乎诚实,尔此言皆谗谄面谀之语。今实非尧舜之世,朕亦非尧舜之君,尔遂云远过尧舜,其果中心之诚然耶?”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皇帝為着修明史的事作文晓谕诸臣,说道:“朕四十余年,孜孜求治,凡一事不妥,即归罪于朕,未曾一时不自责也。清夜自问,移风易俗,未能也;躬行实践,未能也;知人安民,未能也;家给人足,未能也;柔远能迩,未能也;治臻上理,未能也;言行相顾,未能也。”但凭公论之,康熙皇帝治国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2年3期2022-03-23

  • 近思录·治国平天下之道
    ,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复回曲;霸者崎岖,反侧于曲径之中,而卒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诚心而王则王矣。假之而霸则霸矣。二者其道不同,在审其初而已。《易》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者,其初不可不审也。惟陛下稽先圣之言,察人事之理,知尧舜之道备于己,反身而诚之,推之以及四海,则万世幸甚。伊川先生曰:当世之务,所尤先者有三。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今虽纳嘉谋,陈善算,非君志先

    领导月读 2022年5期2022-03-18

  • 六代道德论
    和核心问题,也是尧舜以来四五千年,尤其是大汉至今两千多年,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治理的全部方略、政策、法律、制度最重要最根本的制定依据,具有极其重大而且无比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君子之道问题并不复杂,只是研究君子是否愿意主动与芸芸众生、国家民族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否自觉自愿承担治理国家、造福苍生、泽及子孙的政治责任、道义责任和历史责任,是否愿意无论成败都为此奋斗终生,是否在为芸芸众生谋取福祉,为国家民族、子孙万代谋取安宁发展的同时,也自然

    中州学刊 2022年1期2022-02-15

  • 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
    地回答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 王杰的這一句妙答,实在是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既言明了教与不教的天壤之别,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告诫皇上,您是想让您的儿子将来成为一位明君呢?还是成为像桀纣那样的昏君暴君,而亡国呢?让他们跪与不跪,您自己掂量着办。乾隆自然不傻,听了王杰的回答,幡然醒悟,于是又命儿子们重新跪下了。 古语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连管教的权力都没有,那样的学生还能读得好书、成得了才吗? (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49期2021-12-28

  • 尧和舜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吗?
    上确凿存在。既然尧舜的历史真实性还无法完全确证,那么是不是说,尧和舜就失去存在意义了呢?当然不是。这里需要辨析清楚,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历史总以客观真实性为终极追求;而文化更注重人为创设的意义、情感和功能。以尧舜来说,尧的事迹比较少,他被后世所知的内容,基本是从其老年帝王形象开始的。而舜则不同,他的身世传说很清晰。其一生从平民到大臣到帝王,完美演绎了儒家提倡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人格标准,是古代人心中的理想男子,以至于《五帝本纪》要说“天下明德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3期2021-09-05

  • 《跟着〈孟子〉旅行》:行走上下五千年
    分四个章节,讲述尧舜之道如何形成,仁政王道如何传承,信仰基因如何扎根,文明血脉如何流淌。书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文字气势磅礡,引经据典,既显示了先贤亚圣孟子的论辩之才,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关注“十几岁”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新书漂流《跟着〈孟子〉旅行》”,即可轻松参与新书漂流。试读章节“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节选)“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公孙丑下》)这是《孟子》第一次讲到“尧舜之道”。从这一表达中,我们可

    十几岁 2021年23期2021-06-03

  • “何事于仁”究竟该如何解? ——对《〈论语〉选读》一处解释的商榷
    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对其中的“何事于仁”,教材的不同版本有不同的解释。2005 年7 月的第1 版(第23 页)和2007 年6 月的第2 版(第23 页)的解释都是“何止于仁呢”,并且对“事”单独作了注释:“止,仅。”而2010 年6 月的第3 版(第23 页)则解释为“这哪里是致力于仁呢”,并且取消了对“事”的单独作注。这两种解释,意义差距比较大,给一线的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18期2020-12-29

  • 否认“尧舜”,民国教科书被查禁
    春秋时开始认为有尧舜,至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再往后到秦代时出现了“三皇”,汉代以后才有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说法。二,时代愈后,记述中的中心元素愈被放大。三,在考证古史时,我们即使无法知道某一件事的真实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记述中的最早的状况。简而言之,顾颉刚认为:我们的古代历史,是在转述的过程中逐渐地一层一层地被累加上去的,是不可信的。正是根据“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顾颉刚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论断:国人津津乐道的“三皇五帝”或许子虚乌有,也不存在所

    文史博览·文史 2020年10期2020-12-14

  • 否认“尧舜”,民国教科书被查禁
    春秋时开始认为有尧舜,至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再往后到秦代时出现了“三皇”,汉代以后才有了“盘古开天辟地”的说法。二,时代愈后,记述中的中心元素愈被放大。三,在考证古史时,我们即使无法知道某一件事的真实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记述中的最早的状况。简而言之,顾颉刚认为:我们的古代历史,是在转述的过程中逐渐地一层一层地被累加上去的,是不可信的。正是根据“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顾颉刚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论断:国人津津乐道的“三皇五帝”或许子虚乌有,也不存在所

    文史博览 2020年10期2020-12-11

  • 孟子对早期儒家禅让学说的反思与重构
    程序,重新解释了尧舜相继为王的正当性。孟子的重构,仍然继承了早期儒家禅让学说中尊贤尚德的精神,并通过精心的程序设计,肯定除了代表天意的民意广泛认同以外,任何个体的权、位授予或自主宣告都不具有正当性。关键词:孟子;尧舜;禅让;世袭;君权更替DOI:10.16346/j.cnki.37-1101/c.2020.05.11《礼记·中庸》说孔子“祖述尧舜”,自此以后,经过七十子的推波助澜,高扬尧舜禅让之说,以反对传子世袭,已经成了战国中期以前儒门流传甚广的大义,孔

    文史哲 2020年5期2020-09-22

  • 由孟子对尧舜形象的塑造看儒家思想的内在张力
    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1]似乎是根据这句话,康有为认为:“孟子一生学术,皆在‘道性善’、‘称尧舜’二语,(此)为《孟子》总括,即为七篇总提。”[2]此言暗示的是:“尧舜”在孟子那里指代的是“仁政”,换言之,尧舜乃是作为政治人物的典范而出现。又有研究者说,孟子“道统”说中最重要的三位圣贤各自的意义分别在于:舜是性善说的典范,文王是诸侯的典范,孔子则为孟子自身所取法[3]。毫无疑问,这里所隐含的是,孟子的“称尧舜”,更强调性善的一面,其意义在与政治有别的人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12期2020-03-11

  • 阳明学尧舜与孔子高下问题刍议
    兴起后,孔子在以尧舜为起始的道统传承统绪中之地位成为一个关键的诠释问题。此问题蕴含了一个内在两难:一方面,孔子在历史的先后序列中处于尧、舜之后,如果道的传承是线性的、内容一致性的,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后来者比开创者具有价值的优先;另一方面,理学道统本身所蕴藏的师道又有着超脱于政治现实的价值优越,使其必须要将孔子这一无位者放在比尧舜更高的地位上,以树立超越现实权力的典范。在中晚明,尧舜与孔子高下问题也是阳明学在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早岁学于王门,后来自立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1-07

  • 毛泽东与《孟子》中的志气与道义
    东欣赏孟子所讲的尧舜之道,尤其欣赏“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平等观。他强调的“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全军一致”,是以平等为基础的。他所希望的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战斗力,正是“平等”生出的效力。毛泽东自幼就接受包括《四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而《四书》中的《孟子》是地位仅次于《论语》、篇幅最长的一本书,也是在毛泽东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书。《孟子》中的志气、道义都深深地吸引了毛泽东。关于《孟子》中的志气尚志与养气  孟子崇尚大志向,要实现大志向需要有志气的

    新传奇 2019年47期2019-12-27

  • 始作咏者
    万万岁,吾皇“过尧舜矣”。怎么说?怎么回事?“王惊”,坐,坐坐,“何谓也”?慢慢说。了不得了不得啊:“尧舜,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为王过尧舜也。”尧舜,史上第一(并列第一)明君,他感冒了,有人民给他做法式祈祷没?没有;尧舜,史上第一圣人,病好了,有群众给他做道场祝福没?没有。只有您啊,大王您贵恙,人民给您打醮,您病愈,群众给您超度。您伟大到啥地方了,大王,我没词了。有这事?来,把村长给我喊来。喊来给颁奖?喊来给提拔?喊

    杂文月刊 2019年15期2019-11-13

  • 始作咏者
    万万岁,吾皇“过尧舜矣”。怎么说?怎么回事?“王惊”,坐,坐坐,“何谓也”?慢慢说。了不得了不得啊:“尧舜,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为王过尧舜也。”尧舜,史上第一(并列第一)明君,他感冒了,有人民给他做法式祈祷没?没有;尧舜,史上第一圣人,病好了,有群众给他做道场祝福没?没有。只有您啊,大王您贵恙,人民给您打醮,您病愈,群众给您超度。您伟大到啥地方了,大王,我没词了。有这事?来,把村长给我喊来。喊来给颁奖?喊来给提拔?喊

    杂文月刊 2019年17期2019-11-13

  • 人设
    ,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等句鄙俗浅近、叫呼炫鬻,该是市井之人醉饱后发之,即便是读书人家之婢仆尚且羞于启齿,而谓东坡作者,误矣。且“袖手何妨闲处看”颇有元曲乡野味儿,非是宋人词笔。观东坡一生,他从未觉得“致君尧舜”是那么容易的事,他亦非一個“袖手旁观”说风凉大话之人。元遗山有真识。一个欲借东坡之名的鱼目混珠者,不想被有真知者识破,好在其早已入九泉,无须以此为羞。    (摘自《今晚报》)

    领导文萃 2019年15期2019-08-16

  • “尧云舜日”的追求 ——读彭湃七绝诗
    的美好生活,成为尧舜那样精神高尚的人。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尧年舜日”“尧天舜日”的提法。如南朝时沈约有“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诗句,宋代文珦有“尧天舜日远,怀抱若为舒”诗句。显然,“尧云舜日”是从“尧年舜日”“尧天舜日”脱胎而来,都是描述尧舜时代的社会美景的。尧舜何许人也?答曰:中国古代原始部落社会两位圣明的首领。他们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从一定角度上说,孔子就是因“祖述尧舜”而出名的。他们是行天下为公之大道的人,是将首领的大位传给贤能者而不传给子

    党史博览 2019年7期2019-07-12

  • 人设
    ,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等句鄙俗浅近、叫呼炫鬻,该是市井之人醉饱后发之,即便是读书人家之婢仆尚且羞于启齿,而谓东坡作者,误矣。且“袖手何妨闲处看”颇有元曲乡野味儿,非是宋人词笔。观东坡一生,他从未觉得“致君尧舜”是那么容易的事,他亦非一个“袖手旁观”说风凉大话之人。元遗山有真识。一个欲借东坡之名的鱼目混珠者,不想被有真知者识破,好在其早已入九泉,无须以此为羞。

    读者 2019年12期2019-06-03

  • 柳宗元对尧舜之道的建构及践行
    人形象,如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等等。这些圣人形象在柳宗元的思想道路的指引及情感的慰藉上,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据统计,诸多的圣人中,尧、舜、孔子在柳宗元文集出现的频次是最高的。关于柳宗元对于孔子的尊崇以及原因,笔者另有专文论及,兹不赘述[1]37-39。有关探讨柳宗元与尧舜之间关系的文章,就笔者目力所及,有少数的几篇,如齐荣晋的《柳宗元的尧舜观》主要论述了柳宗元对尧舜的思想的看法[2];再如,吕国康的《崇向尧舜之道——柳宗元的精

    运城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3-05

  • 仿若失败的成功
    在中国,圣贤始于尧舜,接下来是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在这些圣贤中,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用现在的话说是成功人士。他们在生前就已经创下了丰功伟绩,在世人的尊崇中去世。与他们相比,孔子则不能说是成功人士。他生前遭受无辜之罪,在陈国和蔡国尝尽了苦头,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在当时的社会也没有留下丰功伟绩。但从千载之后的今日看来,比起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这些生前留下功绩的成功人士,看似一生怀才不遇的失败者孔子的崇拜者反而更多。在所有圣贤中,孔夫子最为人所尊崇。中国这个国

    醒狮国学 2019年11期2019-02-24

  • 贫乐庵记
    ,非为己也。吾君尧舜之君,吾民尧舜之民,此其志也。使一夫一妇不被尧舜之泽者d,君子耻诸。是故君子之得志也,位足以行道,财足以博施,不亦乐乎!持盈守谦,慎终如始,若朽索之驭六马,不亦忧乎!其贫贱也,卷而怀之,独洁一己,无多财之祸,绝高位之危,此其乐也!嗟流俗之未化,悲圣道之将颓,举世寥寥无知我者,此其忧也!先生之乐,知所谓矣;先生之忧,不其然乎?”道人瞪目而不答。居士笑曰:“我知之矣。夫子以为处富贵也,当隐诸乐而形诸忧;处贫贱也,必隐于忧而形诸乐。何哉?第恐

    月读 2019年12期2019-01-07

  • 人治和法治
    概率分析:“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中者上不及尧舜,而下者亦不为桀纣。报法则治,背法则乱。背法而待尧舜尧舜至乃治,是千世乱而一治也。报法而待桀纣,桀纣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难势》)这个政治统计学有一定道理。尧舜这样的圣君,桀纣这样的暴君都非常少,一般情况下的君王既不像尧舜那样贤明,也不像桀纣那样昏暴,都是平常人。在他们的统治下,遵循法律就天下大治,违背法律就天下大乱。那么整个看来,实行法治才能天下太平,实行人治就要天下大乱。为什么呢?如果你

    醒狮国学 2018年5期2018-06-23

  •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皆曰:“人非尧舜,安能无过?”此亦相沿之说,未足以知尧舜之心。若尧舜之心而自以为无过,即非所以为圣人矣……古之圣贤,时时自见己过而改之,是以能无过,非其心果与人异也。这是王阳明写给自己兄弟们的信中的一段话,目的是让他们坚定“悔悟奋发”的意志。他说,古圣先贤并非生而无过,其之所以为圣贤,在于能够正视和省察自己的过失,不断纠正偏差。信中他列举了三位圣贤改过的事例:第一位是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尚书·仲虺之诰》说他:“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8年11期2018-01-26

  • 西狩获麟
    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制《春秋》之义以俟后圣,以君子之为,亦有乐乎此也。(原文据中华书局2010年版《春秋公羊传译注》)【注释】①麕(jūn):獐鹿。【译文】“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在鲁国都城的西边捕获了一只麒麟。”为什么要记录?因为这件事不同寻常。为什么不同寻常?因为麒麟不是地上的物种。那么是谁捕获了麒麟?一个砍柴的人。砍柴的人地位卑微,为什么要用“狩”这个字?这是为了表示重视。为什么要重视?因为获麟是很重大的事情。为什么说

    领导月读 2017年1期2017-03-11

  • 开元盛世与杜甫“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盛世与杜甫“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胡永杰杜甫一生坚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其理想之高远,追求和坚持之执着,超出多数同时代诗人。对这一理想形成的原因,人们一般归结为中原地区深厚的儒学传统和他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的影响。这些因素当然毋庸置疑,但似还嫌不足。考察杜甫早年的生活经历,并与王维、高适、岑参等同时代诗人比较,可以说他形成这一理想,并执守终生,和他开元时期的盛世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也是盛唐精神的一种表现。杜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3期2016-11-26

  • 古代“环保法”有多严?
    护十分重视,早在尧舜时代就出现了环保部门——“虞”。那么,在古代出现不环保行为怎么处理?殷商时期,据《韩非子·内储说》记载,“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即把灰烬这类生活垃圾倒在街道上,发现后将被剁掉手。西周周文王的“伐崇令”规定,“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意思是,如果有人敢不遵从禁令,一律处死,且不得说情赦免。在进入封建时代后,中国古人对破坏环保行为的处罚也没有放松。在唐、宋两代,随便烧荒者一旦被抓到,要被判处古代五刑中的笞刑——“笞五十”,即用鞭杖或竹板抽打臀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6年7期2016-07-15

  •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目的论
    00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目的论鲍俊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尧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贤,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道德楷模。众人竭尽其才“虽欲从之”,也只是“末由也已”。然而,孟子却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目的观,他所追求的现实性目标即尧舜的道德人格是一种大丈夫人格,尧舜既是孝悌典范,也是仁义化身。普通人虽具备可以为尧舜的条件,但未必能为圣贤,关键是要将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通过教育引导、环境制约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普通人最终将会成为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4-13

  • 老师,当助学生“为尧舜
    师,当助学生“为尧舜”文/李芳“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出《孟子·告子下》。1985年,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题写此训赠给了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尧舜”泛指德才兼备的人。晏阳初先生当年题赠之意在勉励学校育德育才,勉励学子求学精进。学校据此提出了“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创设适合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理念。“人皆可以成尧舜”,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虽然不可能人人达到千古明圣“尧舜”的建树,但只要认真学习,身体力行,感恩社会,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教育家 2016年39期2016-04-13

  • 勠力同心,共铸西部教育名片
    过这样一种理念:尧舜皆为人耳,人皆可以为尧舜。如今,已经在业界有“少年大学的摇篮”之称的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萃取孟子思想之精华,将学校的育人理念阐释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她从传统文化中走来“人皆可以为尧舜”是经典传统文化孕育下的现代教育育人理念传统文化本身具有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思想源泉。“尧舜皆为人耳,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孟子》的《告子章句下》。这句话的本意是鼓励人人向善,心态积

    教育家 2016年42期2016-04-12

  • 古代“环保法”有多严?
    护十分重视,早在尧舜时代就出现了环保部门——“虞”。那么,在古代出现不环保行为怎么处理?殷商时期,据《韩非子·内储说》记载,“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即把灰烬这类生活垃圾倒在街道上,发现后将被剁掉手。西周周文王的“伐崇令”规定,“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意思是,如果有人敢不遵从禁令,一律处死,且不得说情赦免。在进入封建时代后,中国古人对破坏环保行为的处罚也没有放松。在唐、宋两代,随便烧荒者一旦被抓到,要被判处古代五刑中的笞刑——“笞五十”,即用鞭杖或竹板抽打臀

    党的生活 2016年7期2016-03-26

  • 孕妈必补第二酸牡爱开创营养剂新品类
    母的推荐值,这对尧舜牡丹来说是极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这个权威标准的出台,对我们尧舜牡丹是重大利好。近几年,α-亚麻酸的营养学价值一直是学术、医疗界的研究热点,而在产品落地上,我们尧舜牡丹走在了前面,目前可以说是独家。”尧舜牡丹总经理李浩在第21届京正·北京孕婴童产品博览会上告诉记者。孕妈必补“第二酸”对普通民众来说,α-亚麻酸或许还是个新鲜名词,但在孕婴童这个特殊人群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专家的建议下开始了解并摄入该营养成分。展位现场尧舜牡丹总工程师毛文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5年5期2015-07-24

  • 孕妈必补第二酸,牡爱开创营养剂新品类
    母的推荐值,这对尧舜牡丹来说是极有历史意义的一天。“这个权威标准的出台,对我们尧舜牡丹是重大利好。近几年,α-亚麻酸的营养学价值一直是学术、医疗界的研究热点,而在产品落地上,我们尧舜牡丹走在了前面,目前可以说是独家。”尧舜牡丹总经理李浩在第21届京正·北京孕婴童产品博览会上告诉记者。孕妈必补“第二酸”对普通民众来说,α-亚麻酸或许还是个新鲜名词,但在孕婴童这个特殊人群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专家的建议下开始了解并摄入该营养成分。展位现场尧舜牡丹总工程师毛文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5年5期2015-06-23

  • 尧舜自然崇拜观刍议:《尚书正义》之自然观解读
    225002)尧舜时代距今已然久远,整个社会状况是何种情形无从考证,只能从散见于民间的稗官野史窥见一斑。唐初,孔颖达等奉诏撰写的《尚书正义》一书对尧舜时代作了推测性的描绘,反复阐述天人之道和以天道治民众的思想。英国哲学思想家斯宾诺莎就认为“神”即自然,神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是神性、理性与人性的三位一体。[1]87-90人们从对自然的恐惧到对自然的崇拜正是当时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管窥尧舜时代的整个社会面貌。此书的编纂在当时虽有借史喻今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篇语言特色及思想归属问题探析
    属方面看,该篇对尧舜禅让的论述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唐虞之道,禅而不传”,二是“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禅让制;辞格;利天下而弗利;尊贤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自出土问世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唐虞之道》篇是以专论尧舜禅让而著称的。尧舜禅让是事涉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继承制度的一项古老传说,自战国时期起即见载于文献,之后历代传颂,历代学者对此亦多有论述。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篇的问世,对此又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此后海内外学者深入研究禅让制及其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7期2012-04-08

  • 从孟子论伯夷、柳下惠等圣贤看其进退观
    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万章下》)。对自任以天下之重者而言,天下重于君,民重于君,为了天下之民可以在不同君主之间反复有所去就。伊尹在出仕前即乐尧舜之道:“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他之所以出仕是因为汤多次使人“以币聘之”,于是幡然改变了原有的立场,并认为:“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3期2011-04-11

  • 德山之“德”探源
    此山居住着一位与尧舜禹齐名的善卷先生。善卷是一位德高望重。隐居此山的得道圣贤。因其贤德而垂范后世。《中国名人辞典》记载:“善卷,有虞民,武陵人,居枉渚。唐尧闻其得道,北面师之”。《吕氏春秋,下贤》篇载:“尧不以帝见善卷,北面问善卷。尧,天子也;善卷,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托?善卷,德道之士也。德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远智而弗若,故北面问焉。”《庄子·让王》云:“尧崩,舜以天下让卷。卷曰:‘余立于宇宙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繇。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9年6期2009-07-22

  • 尧舜禅让是上古政治春梦吗?
    二期的一篇文章《尧舜禅让是一个政治谎言》后,对作者的许多观点不能苟同。作者在文章中指出“禅让在儒家的字典里代表着上古圣贤政治”、“禅让是儒家道统战胜政统的标志”、“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执掌政权的领袖同时也应该是道德完人,这就是所谓圣人治国”,随后运用反问句对此一笔加以否定:“然而,禅让这个上古政治春梦,真的存在过吗?”全文用以立论的中心则是舜是一个“老奸巨猾”的野心家和阴谋家。由于这种看法具有出奇的新异性,因此有认真讨论的必要。作者否定“禅让这个上古政治春梦

    百家讲坛 2009年8期2009-05-13

  • 中华文明理想起源的理代解析
    观点是始于黄帝到尧舜的五帝时期。相对而言,尧舜之前还存有强烈的神话意味,而尧舜时代,则被描画成一个人伦和顺、政治清明的黄金时代,因而也被认为是以制度完备为标志的中华文明社会的起点。崔述《唐虞考信录》就说:“然则尧舜者,道统之祖,治法之祖,而亦即文章之祖也。”这种描画集中体现于《尚书·尧典》与《史记·五帝本纪》之中。但这未必是上古文明的真相,它很大程度上可视为由晚周秦汉间文人努力拼凑、编造的成果,这一点经过以《古史辨》派为首的学者们的倾力探索,至今已为人共知

    博览群书 2000年8期20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