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秒

  • 基于图像技术量化皮秒激光治疗纹身祛除效果研究
    风险[2-3]。皮秒激光的脉冲宽度更窄,只有10-12s 量级。皮秒激光主要是通过所产生的机械效应作用于表皮及真皮中的黑色素并将其破坏掉,随后由吞噬细胞将这些色素排出体外[4-5]。皮秒激光在纹身祛除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与纳秒激光相比,效率更高,疗效更好。2012 年,皮秒激光通过美国食物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被批准用于纹身等皮肤病的治疗[6]。而关于纹身祛除的疗效评价,目前多为由几名专家或医生采用独立盲法进行评价。在疾病疗效的判断上,病理活检是金标准。

    光学仪器 2023年6期2024-01-05

  • Nd.YAG 皮秒激光联合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在面部皮肤年轻化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发展趋势[1]。皮秒激光具备皮秒级的脉宽,更精确的光热作用及光机械作用使其具有停工期较短,术后红斑、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对于治疗色素增多性疾病、皮肤年轻化治疗等方面已有较多临床证据。而全系衍射点阵技术和微透镜阵列使得皮秒激光在光老化的治疗方面有了长足进步[2,3]。透明质酸是一种大分子酸性黏多糖,广泛存在于人体基质中。含透明质酸钠的复合溶液是包含非交联透明质酸和53种活性成分的材料[4,5],其对于激光术后恢复及辅助皮肤年轻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少。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10期2023-10-22

  • 重频可调高功率绿光皮秒激光器
    此外,高功率绿光皮秒激光光子能量更高、热影响区域更小、加工分辨率更高以及更有利于多种工业材料的吸收,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特别在电池焊接以及硬脆材料切割等工业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4-5]。同时,在深紫外激光产生、空间碎片激光测距和生物芯片封装等前沿领域应用前景极大[6-8]。基于非线性倍频晶体使得1 μm 皮秒激光产生二次谐波(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SHG)是产生高功率绿光皮秒激光的主流方案,非线性倍频晶体在强激光的作用

    光子学报 2023年9期2023-10-08

  • 755 nm皮秒激光治疗不同类型儿童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
    应用755 nm皮秒激光治疗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儿85例(包括雀斑25例,咖啡斑21例,太田痣20例,文身19例),针对不同的病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参数,疗程根据皮损的性质而定,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6次755 nm皮秒激光治疗后,雀斑、咖啡斑、太田痣、文身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5.71%、100.00%、100.00%,各类型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类型皮肤色斑定量评价数据均有显著改善,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8期2023-09-12

  • 优化脉冲光联合1064 nm超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合并褐青色痣的效果
    1064 nm超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合并褐青色痣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黄褐斑合并褐青色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优化脉冲光联合1064 nm超皮秒激光治疗,对照组接受1064 nm超皮秒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VISIA皮肤图像分析结果以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关键词】黄褐斑;褐青色痣;优化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3期2023-08-15

  • 皮秒激光联合射频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等色素性疾病,超皮秒激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单独使用效率并不高,而且有些患者在治疗后有加重的趋势,一般需要与不同的治疗方法联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本研究是在黄褐斑患者的治疗中联合超皮秒激光和射频导入氨甲环酸等有效成分,目的为观察二者联合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年龄28-50岁,平均(33.47±5.31)岁;病程1-9年,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5期2023-06-30

  • 基于脉冲陡化技术的皮秒分幅相机选通脉冲研究
    P)分幅相机具有皮秒级时间分辨和微米级空间分辨,因此在ICF 实验中能有效探测聚变过程的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状态[3]。MCP 分幅相机的时间分辨率约为60~100 ps[4],主要影响因素是MCP 通道内的电子渡越时间及其渡越时间弥散,改善方法主要包括薄MCP 和优化选通脉冲两种,薄MCP 虽然能有效提升相机时间分辨率,但由于薄MCP 信噪比差且制作工艺要求高[5],因此难以广泛应用,所以提高MCP 分幅相机时间分辨率,常通过优化电路结构,以获得高幅值和窄半

    光子学报 2023年1期2023-03-06

  • Nd:YAG1064 nm皮秒激光治疗颈横纹的临床疗效
    皮肤皱纹[4]。皮秒激光是一种近年来发展的新兴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文饰,治疗色素性疾病等,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Nd:YAG1064 nm皮秒激光能通过其光机械作用使真皮组织产生空泡化效应,也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新生胶原蛋白及弹力蛋白,诱导皮肤组织再生[5],已有多项皮秒激光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改善痤疮瘢痕、皱纹、毛孔粗大等的研究报道[6-8],但关于采用皮秒Nd:YAG激光治疗颈横纹的报道还较少。本研究基于皮秒激光的治疗原理,采用Nd:YAG1064n

    武警医学 2023年1期2023-02-17

  • 皮秒激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应用进展
    细胞增加[3]。皮秒激光最初用在去除文身和色素沉着[4],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皮秒域点阵激光器(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或微透镜阵列[Microlens array,MLA]),以分割激光束并提供与较低能量区域混合的更高强度聚焦能量子束[5]。在最近的许多临床研究中,这项技术被证明既安全又高效地治疗光老化,并且副作用最小,而且几乎没有停工时间[6,7]。本综述将介绍皮秒激光在治疗面部光老化方面的应用。2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10期2022-12-22

  • 长短脉冲联合驱动双层结构靶优化伽马射线的产生*
    在神光-Ⅱ升级及皮秒拍瓦激光装置上,开展了长短脉冲联合驱动双层结构靶优化伽马射线产生的实验研究.一束纳秒长脉冲激光预先烧蚀第一层碳氢薄膜靶,产生等离子体,经一定时间的自由膨胀后,形成较大尺度的低密度等离子体.第二束皮秒短脉冲激光与低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通过光场直接加速等非线性加速机制,将电子加速到相对论量级.相对论电子束经过传输后在第二层金转换靶上通过轫致辐射的方式产生伽马射线.该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加速产生的相对论电子束流品质,获得能量更高

    物理学报 2022年21期2022-11-14

  • 755 nm 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雀斑伴黄褐斑的Canfield VISIA 系统色斑残留评分影响
    展,755 nm皮秒激光逐渐应用在雀斑伴黄褐斑的治疗之中,具有选择性强、能量集中、色素颗粒粉碎效果强等优势,但在临床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皮损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出现炎症、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因此还需对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微针是治疗黄褐斑常见方式,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淡化患处,但治疗预后较差[2]。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雀斑伴黄褐斑治疗中用755 nm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的临床效果,详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开展755 nm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9期2022-10-21

  • 皮秒脉冲隐形切割碳化硅晶圆实验研究
    飞秒与纳秒之间的皮秒脉冲隐形切割SiC晶圆,平衡脉冲的改质范围和热影响,可能会获得高质量、高速度的隐形切割效果。为此,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高能量皮秒脉冲光纤激光器进行隐形切割SiC晶圆实验,探究皮秒脉冲的隐形切割质量和速度。1 实验的皮秒光源制备激光器光路图如图1所示。其中:Seed为全光纤皮秒选频种子源,中心波长为1 030 nm,当重复频率为100 kHz时,输出平均功率为600 μW;ISO1和ISO2为1 030 nm光纤隔离器,隔离后续放大器的回返

    光学仪器 2022年3期2022-07-10

  • 不同激光加工工艺的DD406 单晶高温合金气膜孔高温氧化行为
    定厚度的再铸层,皮秒工艺加工的气膜孔孔周会有不同程度的微裂纹[5]。另一方面加工过程中孔周元素发生重分布,再铸层区域中的γ'相退化,而微裂纹区域组织粗糙不平整,元素也便于在局部区域进行扩散,使孔周的氧化行为发生显著变化。氧化动力学体现了氧化速率快慢和氧化机制[8-9],不同的氧化阶段存在不同氧化机理[10-12]。合金元素向外扩散过程使氧化层和γ'相消失层均发生动态变化,目前这两种特征量也常用来表征氧化动力学模型[13-15],气膜孔孔周高温氧化性能的评估

    航空材料学报 2022年2期2022-04-24

  • 一种平衡输出皮秒级脉冲源的设计与应用
    产生上升时间几十皮秒的脉冲,但是抖动大、幅度低、一般是毫伏级。阶跃恢复二极管是利用它的快速恢复特性来改善输入脉冲的边沿,可以产生幅度几十伏、宽度几百皮秒的脉冲。雪崩三极管是利用它的雪崩击穿特性,可以产生幅度几十伏到上千伏、宽度几纳秒的脉冲。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可以产生达上千伏的高压皮秒脉冲,但是现在的市场上还没有商用的器件销售广泛应用。近年来,有多种脉冲发生电路被提出,其中,利用阶跃恢复二极管、场效应管、肖特基二极管以及短路微带线组成脉冲发生电路,产生的脉冲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8

  • 皮秒激光联合微针导入对黄褐斑患者面部修复情况及皮肤状态的影响
    时治疗[2]。超皮秒激光在黄褐斑治疗中有一定作用,在皮秒激光基础发展而来,对色素性疾病有肯定作用,但单独应用有一定局限,难以取得理想效果[3]。微针导入主要利用布满微针头的滚轮于皮肤上打孔,将营养成分、药物等直接导入皮肤内,快速还原色素,修复皮肤屏障功能[4]。本研究将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导入用于黄褐斑患者中,目的为探究其对患者面部修复、皮肤状态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黄褐斑诊断和疗效标准》[5]中黄褐斑诊断标准;年龄<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10期2021-11-21

  • 皮秒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Meta分析
    系统评价相同波长皮秒与纳秒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相同波长皮秒激光对比纳秒激光治疗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其中6个为自身对照研究。皮损清除有效率、优异清除率由于异质性高,采取亚组分析,分为表皮组、真皮组及文身组。Meta分

    中国美容医学 2021年9期2021-11-03

  • 皮秒激光驱动下的背向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谱结构*
    究中的重要内容,皮秒激光的出现为在皮秒时间尺度内更加细致地研究LPI 过程提供了可能.LPI 相关的时间尺度通常是皮秒量级的,这一研究有望从更精细的角度来获得认识.依托神光-Ⅱ升级及皮秒激光装置,开展了皮秒激光驱动LPI 的实验研究.实验给出了背向受激布里渊散射(SBS)的积分光谱,其中除了真正的背向SBS 成分,还包含大量的皮秒激光和纳秒激光引入的干扰信号.纳秒激光引入的干扰信号可以消除,但皮秒激光引入的干扰信号无法从实验角度消除,这势必会影响到对背向S

    物理学报 2021年19期2021-11-01

  • 755nm皮秒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观察
    :观察755nm皮秒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进入我院治疗面部雀斑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治疗28天后的色素沉着率、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疼痛较对照组轻,色素沉着发生率较低,治疗满意度较高,临床疗效优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755nm皮秒激光能够较好地改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2021-10-18

  • 755 nm皮秒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对女性黄褐斑患者MASI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用755 nm皮秒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黄褐斑,取得非常明显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收集2018年08月~2021年0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3]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就诊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5nm皮秒激光)、观察组(755nm皮秒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两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8.50±10.14)岁,平均病程(6.03±4.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6期2021-07-26

  • 激光脉冲在橘子表皮打标的效果研究
    ,对比纳秒激光和皮秒激光在其表面打印二维码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纳秒激光相比,皮秒激光在橘子表皮上打印的线条平直度佳,轮廓清晰,对表皮的损伤更小。关键词:打标;激光脉冲;试验;纳秒;皮秒中图分类号:S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2-0046-02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此情况下,对水果尤其是绿色水果进行追溯成为一种客观要求。当前,在水果表面粘贴纸质条形码标签是实现水果追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2期2021-05-17

  • 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题[7]。新型超皮秒激光在色素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有效性,为色素性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1 超皮秒激光的简史早在20 世纪90 年代末,就有人将用于实验室的皮秒激光器来制造脉冲宽度小于1ns(1.0ns=10-9s)的激光器[8]。然而,在随后的15 年里,没有类似的皮秒激光器投入到市场中应用。直到最近几年,Cynosure Inc.于2012 年发布了PicoSure(755 nm/750 nm)皮秒激光器,随后Cutera Inc. 发布了En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期2021-01-08

  • 皮秒翠绿宝石激光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3]。近年来,皮秒激光被应用于临床,在多种色素性皮肤疾病[4]如文身[5]、太田痣[6]、雀斑[7]等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研究显示,皮秒翠绿宝石激光还可通过FOCUSTM衍射微透镜阵列(diffractive lens array)产生非剥脱性点阵激光,用于治疗各类瘢痕[8⁃9]、光老化等[10]。我们采用前瞻性、半脸对照研究,比较翠绿宝石皮秒激光(简称皮秒激光)点阵模式与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简称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8期2020-09-21

  • 皮秒激光”,真的那么神奇吗
    邱书辉从皮秒激光美容技术(一般简称为“皮秒激光”)问世以来,就迅速吸引了爱美人士的眼光,最近市场上更是出现了“超皮秒”“蜂巢皮秒”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容项目,让许多女士趋之若鹜。传说“皮秒激光”无所不能,什么祛斑、美白、缩小毛孔,它统统手到擒来。那么,“皮秒激光”真的这么神奇吗?什么是“皮秒激光”皮秒是時间单位,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皮秒激光”中的脉宽持续时间达到了皮秒的级别,脉宽越短,光能就越集中,能量就会越聚集在特定目标上,因此祛斑能力就会越强。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20年7期2020-08-27

  • 书写皮秒拍瓦时代激光科技新篇章 ——再访朱健强研究员
    一等奖——“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项目展开,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健强领衔的团队获得。朱健强研究员领衔完成的“高能皮秒拍瓦激光系统”项目摘得2018年度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对这一足以显示国之重器价值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媒体做了很多报道,这些报道也勾起了我18年前对朱健强做启明星采访的美好回忆。当时37岁的朱健强受命出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常务副所长。记得采访时更多是从作为掌门人的他如何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

    世界科学 2020年7期2020-07-22

  • 美容技术“皮秒激光”你了解吗
    光产品比较的话,皮秒对皮肤的伤害更小,效果更明显。齐向东主任表示,在针对色素斑和纹身的治疗方面,皮秒有更快、更轻、更安全的效果,可以为求美者减少治疗次数,降低能量密度,痂皮薄,求美者的皮肤反应更轻,大大减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的损伤。“在临床上,我们可能看到一些求美者本来是想要激光祛斑的,但在打了激光之后反而有色素沉着,可能出现炎症性的色素沉着,皮秒在这方面可以很好地避免种种副作用,不仅能淡斑,还能使皮肤更加紧致”。齐向东主任介绍,目前Picosure的临床适

    自我保健 2020年4期2020-06-19

  • 皮秒级激光器联合Q 开关1064nm 激光治疗文身的临床疗效观察
    成足够小的颗粒。皮秒激光器(超皮秒)[3-4]在理论上由于其较短的脉冲长度而应用于激光文身去除的最前沿,从而使文身色素颗粒爆破为足够小的颗粒,便于组织清除、吞噬,从而使文身清除更为有效[5]。但是通过一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超皮秒对于文身的在治疗效果上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为了确定文身清除的最佳激光模式,我科应用超皮秒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文身,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共43求美者,其中女性求美者32例,男性求美者11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4期2020-06-10

  • 多脉冲激光的微弱信号探测能力分析研究
    -4]。通过提升皮秒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来实现激光测距技术用于深空和空间碎片探测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增加激光的重复频率,但由于后向散射干扰问题和探测系统其他软硬件制约,都限制了重复频率的发展;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增加激光器的放大级方式提升激光功率,但这会使激光器的系统组成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且多级放大会对光束性能产生影响[5-6]。目前,大能量高功率的皮秒激光器一方面系统复杂、成本高,另一方面受光学器件的影响,大能量高功率的皮秒激光器往往也很难获得。对于10

    激光与红外 2020年5期2020-06-08

  • 皮秒激光”美容新技术祛斑与紧肤一举两得
    新技术面市,比如皮秒激光。什么是皮秒激光皮秒激光指脉宽为皮秒级的激光。美国Cynosure精心研发的PicoSure为世界上第一部及唯一一部755nm皮秒激光仪。皮秒激光已获美国FDA认证,用于治疗文身和色素性病变。配搭蜂巢瞬效透镜,更可用于改善痤疮瘢痕和皱纹。皮秒激光对皮肤的伤害更小“斑”按深浅有真皮斑和表皮斑之分,还可分为中间的、获得性的。雀斑、黄褐斑、太田痣、蒙古斑等是常见的斑,通常可通过激光治疗。与同类激光产品比较,皮秒激光对皮肤的伤害更小,效果更

    自我保健 2019年10期2019-12-11

  • 755nm皮秒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分析
    采用755 nm皮秒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面部雀斑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 各42例。对照1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治疗, 对照2组采用强脉冲光治疗, 观察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及色素沉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对照1组的90.48%及对照2组的85.71%,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9期2019-12-02

  • 翠绿宝石皮秒激光与Q开关翠绿宝石纳秒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疗效对比
    55nm翠绿宝石皮秒激光与Q开关755nm翠绿宝石纳秒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80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皮秒组40例,采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纳秒组40例,采用755nm纳秒激光治疗。所有患者接受1次皮秒激光或纳秒激光治疗,术后即刻进行疼痛评分,术后第12周随访,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80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后均有较大程度改善,皮秒组有效率为97.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10期2019-10-16

  • 医美解惑 如何祛除雀斑?
    次祛斑效果较好。皮秒激光皮秒激光指拥有皮秒级别脉宽的激光器,现在我国获批使用的仪器有两种:蜂巢皮秒和超皮秒。与传统的纳秒级别脉宽的激光相比,它以快速和强大的能力直接震碎黑色素,改善色素性皮肤问题。另外,可以在尽可能少损伤周围皮肤的基础上淡斑,不止是雀斑,对于老年斑、咖啡斑、褐青色斑、太田痣,甚至是纹身都有比较明显的疗效。祛斑效果因人而异以上提及的医美技术都有着不错的祛斑效果,其他方法,例如液氮冷冻、三氯醋酸、无痛酚点除和皮肤磨削术由于副作用较大,已经很少使

    医学美学美容 2019年4期2019-08-22

  • 高效率三倍频产生355 nm皮秒激光的实验研究*
    1 引 言高重频皮秒激光放大器具有平均功率高、脉冲能量大、光束质量好等优点,在光参量放大[1]、同步抽运[2,3]、激光微加工[4,5]等科学研究与工业加工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同时,利用非线性晶体将近红外激光转换通过二倍频(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及三倍频(third harmonic generation,THG)转化为绿光或紫外光后,可使激光具有更高的光子能量与更小的聚焦面积,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也可对一些特

    物理学报 2019年12期2019-06-29

  • 755 nm皮秒激光仪平光透镜与Focus蜂巢透镜联合应用治疗黄褐斑
    于皮肤美容治疗的皮秒激光设备,755 nm皮秒激光仪的问世为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其脉宽为皮秒级,有5种脉宽模式:750、700、650、600、550皮秒,可以被靶组织精准吸收从而产生强大的光机械效应,同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更小,在纹身、太田痣、褐青色痣等治疗方面表现出色[6-8],但在黄褐斑的治疗上却少有报道。本研究联合使用755 nm皮秒激光仪平光透镜与Focus蜂巢透镜对36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1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06-03

  • 皮秒翠绿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皮秒翠绿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在笔者科室进行皮秒翠绿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并随访3次以上的23例黄褐斑患者资料,利用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和医生整体评价法(Physician Global Assessment,PGA)对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3例黄褐斑患者经过3次治疗后,平均M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38±4.37,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5期2019-05-15

  • 皮秒激光开启新年美肤计划
    的问题,都能通过皮秒激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果你也被皮肤问题困扰着,新年来临,建议你赶紧将皮秒激光治疗尽早提上日程,收获无瑕美颜。“皮秒”强力扫除顽固色斑,还原肌肤年轻化“皮秒”是一个时间单位,医美领域所指的“皮秒”则是一种特殊技术激光的代称。现在去除色素的主流激光脉宽是纳秒级,皮秒激光则是指脉宽达到皮秒(1皮秒相当于1/1000纳秒)级别,其发射的脉冲持续时间非常短,但能量非常强。所以,可以在不伤害表皮的情况下,形成光学空泡效应,以光震传递的作用,将色素颗

    医学美学美容 2019年2期2019-03-26

  • 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进展
    012年,脉宽为皮秒(10-12s)级的皮秒激光技术通过美国食物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批准用于文身和痤疮瘢痕等皮肤病的治疗[3]。传统的纳秒级Q开关激光作用原理主要是选择性光热作用,通过热效应作用于表皮及真皮中的黑素等靶点,使其在瞬间吸收高能量后迅速受热爆破碎裂成碎片,随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排出体外。与传统纳秒激光不同,皮秒激光的原理除光热作用外还有光机械作用[4],即当皮秒激光作用于靶组织时,若能量密度超过一定阈值,光机械波会产生机械作用力导致靶组织碎化,使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2-12

  • 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
    满意度比较低。超皮秒激光和微针是临床治疗黄褐斑的新型方式,其中前者是在皮秒激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色素性疾病有着良好疗效,而后者则是利用布满微针头的滚轮在皮肤上打孔,将药物注入皮肤组织内的治疗方法。当前,关于超皮秒激光和微针治疗黄褐斑的报道还很少,为进一步探究超皮秒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本文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黄褐斑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上述患者均符合《黄褐斑诊断和疗效标准》(200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12期2019-01-25

  • 皮秒激光在色素性疾病中的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皮秒激光(10~12 s)由于具有更短的脉冲、更高的能量密度,对于靶向色素颗粒的吸收更具有特异性,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更小等特点,于2012年通过美国FDA认证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2]。皮秒激光引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目前主要有532 nm、755 nm以及1064 nm的皮秒激光[3],但其自问世以来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皮秒激光在皮肤色素性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1 皮秒激光原理皮秒激光具有皮秒级脉宽(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3期2019-01-04

  • 皮秒激光加工研究进展与展望
    弛豫时间在微秒至皮秒之间[4],对于大部分材料,当激光的脉冲宽度在10ps左右时[5-6],加工过程将几乎没有热量被自由电子传导至加工区域的周围,可获得媲美飞秒激光的高质量加工效果,实现几乎无热影响区的“冷加工”[7]。虽然飞秒激光具有更窄的脉冲宽度,热影响区低至纳米量级,但受限于现阶段的飞秒激光器结构相对复杂、价格昂贵且运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多应用在对加工尺度有苛刻要求的超精细加工中[8]。与飞秒激光器相比,皮秒激光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技术相对成熟,可

    激光与红外 2018年10期2018-10-26

  • 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临床观察
    :探讨755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来笔者科室就诊的80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皮秒组:40例,接受755nm皮秒激光治疗;纳秒组:40例,接受755nm纳秒激光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观察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经过4次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4次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皮秒组有效率100.0%,纳秒组有效率82.5%,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6期2018-09-21

  • 黄褐斑的激光治疗新进展
    疗作一综述。1 皮秒激光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皮秒激光主要是翠绿宝石激光,激光的波长范围是532 nm,755 nm,1064 nm。皮秒激光也是调Q激光的一种,但其脉冲持续时间为皮秒级 (10-12s),只有传统纳秒级调Q激光的1/1000。脉宽越短,光能越不会向四周组织发散,因此能量更集中,可以把黑素击碎成更小的颗粒。在选择性针对黑素的同时,也激发了细胞新生,促进了胶原蛋白的生成,所以也有一定的美白嫩肤、改善细纹、细腻肤质的功效。此外皮秒激光还具有术中疼痛感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1-31

  • 衍射透镜微阵列皮秒激光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
    属中山医院皮肤科皮秒激光器可发射皮秒级(<10⁃12s)超短脉宽激光,2012年经FDA批准,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1],已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皮秒激光具有峰值能量密度高、热驰豫时间更接近黑素小体的优点,在色素性疾病(文身、太田痣等)方面展示出治疗优势[2⁃3]。2014年FDA批准认证衍射透镜微阵列(Diffractive lens Array,DLA)755 nm皮秒激光治疗痤疮瘢痕及皱纹[4]。本文介绍DLA755 nm皮秒激光的作用原理及其在皮肤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6期2018-01-19

  • 可观察光纤激光脉冲传播的SPAD摄像机
    SPAD摄像机在皮秒时间尺度上用摄像机记录事件过程十分困难,常规超快速成像技术数据采集时间仍然很长。文中,我们使用具有皮秒级定时精度的可单次成像的单光子雪崩检测器(SPAD)阵列摄像机来检测激光在光纤中的传播。单光子计数(TCSPC),可提供极高的灵敏度和皮秒定时分辨率。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可采用TCSPC模式,其结构相对紧凑、易于集成、效率高及噪声低,成为超灵敏度检测器的优先选择器件。由于SPAD摄像机非常敏感,其可以用来记录强度极低的的散射事件

    汽车文摘 2017年11期2017-12-04

  • 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观察755nm皮秒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笔者科室门诊黄褐斑患者52例,使用755nm皮秒激光治疗,7周治疗1次,1个疗程治疗3~4次,疗程结束后进行黄褐斑平均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同时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黄褐斑患者经2~4次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2例的改善率达到60%以上,32例达到50%以上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副反应,同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9期2017-10-19

  • 蜂巢皮秒如何带来高能美肤体验?
    皮秒激光,普通的名字却自带不普通的光环。在它身上,总是被冠以这样的形容:范爷推荐的明星产品、激光里的法拉利、好莱坞明星护肤新宠。那么,它究竟具有哪些独家优势,是怎么带给众多爱美者高能美肤体验的呢?Question1皮秒激光是什么?要了解蜂巢皮秒,首先要知道皮秒激光是什么。皮秒(ps)是一个时间单位,我们可以从换算关系上看出其与其他时间的关系——1毫秒(ms)=10-3秒(s)1微秒(μs)=10-6秒(s)1納秒(ns)=10-9秒(s)1皮秒(ps)=1

    医学美学美容 2017年7期2017-09-23

  • 高重频皮秒脉冲激光对多晶硅的损伤特性研究
    0089)高重频皮秒脉冲激光对多晶硅的损伤特性研究李星辰1,徐立君1,张鹏波1,吴强1,蔡鹏程1,汤磊2(1.长春理工大学 理学院,长春 130022;2.中国机械装备研究院,北京 100089)为研究高重频皮秒脉冲激光对多晶硅的损伤特性,用不同重复频率的皮秒脉冲激光辐照多晶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激光辐照后多晶硅的损伤形貌进行检测。探究了高重频皮秒脉冲激光与多晶硅相互作用的机理,得到了不同辐照时间和重频的皮秒激光对多晶硅的损伤规律。研究表明:多晶硅的损伤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6-01

  • 中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
    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在这样的极紫外光照射下,区域内几乎所有原子和分子都“无处遁形”。因此,“大连光源”可被用于观测与燃烧、大气以及洁净能源相关的物理化学过程。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先进光源,也是当今世界先进国家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大连光源”是中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运行

    创新时代 2017年3期2017-03-25

  • 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
    综述 李伟 审校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蔡宜佐 于倩 综述 李伟 审校皮秒激光因其极窄的脉宽而著称,通过光热作用和光机械作用,高效作用于色素颗粒。皮秒激光主要用于治疗文身,并且对于色素类疾病和面部年轻化均有一定疗效,但相关文献较少且证据等级不高,仍需大量研究以证明其疗效。皮秒激光 文身 色素类疾病 面部年轻化脉冲持续时间为纳秒级的Q开关激光,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色素类疾病。皮秒激光是一类比纳秒激光脉冲持续更短的激光,其脉冲持续时间为皮秒级(10-12sec),通过对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6期2017-01-11

  • 冲激辐射天线实现皮秒脉冲电场在人体大脑模型中聚焦的研究
    冲激辐射天线实现皮秒脉冲电场在人体大脑模型中聚焦的研究郭飞1,2李成祥2唐贤伦1陈功贵1姚陈果2(1.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重庆400065 2.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重庆400030)采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 Microwave Studio建立长椭球型天线模型和介质透镜模型,研究皮秒脉冲经冲激脉冲辐射天线发射后在人体大脑模型中的聚焦特性。结果表明,传播至大脑组织深度6 cm处的电场能够保持输入波形的时域特性;皮秒脉冲

    电工技术学报 2016年3期2016-10-14

  • 高科技光能祛斑,你选哪一种
    调Q激光遇上蜂巢皮秒激光,你更倾向于谁呢?要知道,斑也有“脾气”斑,令爱美的人心生厌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管你是否喜欢,它就是跟着你,或是安静不变的,或是调皮善变的……而这取决于它的性质。◎活性斑:由于酪胺酸酶活跃,造成性质不稳定,受外界光照及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颜色深浅会变化,可以祛除,常见的活性斑有黄褐斑、日晒斑、妊娠斑、黑斑等。◎定性斑:顾名思义,其性质稳定,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旦祛除原有部分不会再生长出来,比较常见的有遗传斑、雀斑、老年斑

    医学美学美容 2016年6期2016-06-27

  • SiC/SiC复合材料纳秒激光和皮秒激光制孔质量的对比研究*
    研究了纳秒激光和皮秒激光对SiC/SiC复合材料的制孔形貌特征,对比分析了组织缺陷和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激光的去除机制。试验方法本试验所选用的材料为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SiC/SiC复合材料,复合材料试样尺寸为20mm×10mm×3mm。纳秒激光制孔试验采用了50W半导体激光侧面端泵激光器,输出激光参数为脉宽100ns,重复频率为 5~20kHz可调,波长为1060nm。皮秒激光制孔试验选取了皮秒激光扫描加工平台,皮秒激光器输出平均功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19期2016-05-30

  • 皮秒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周晨曦、高琳)皮秒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牛媛 周晨曦 高琳844700新疆喀什,解放军69210部队医院防疫所(牛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周晨曦、高琳)皮秒激光是应用于皮肤科的最新激光技术之一,主要用于皮肤科色素性疾病、痤疮瘢痕、光老化等方面治疗。因其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停工期短,已在国外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皮秒激光目前主要包括532 nm、755 nm、1 064 nm的激光。我国对于皮秒激光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总结皮秒激光治疗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年12期2016-01-27

  • 皮秒脉冲电场对宫颈癌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用前景不容乐观。皮秒脉冲电场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信号失真小,并能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能实现肿瘤的无创治疗,但其对肿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从组织水平研究皮秒脉冲电场对宫颈癌的组织杀伤效应及其对宫颈癌侵袭能力的影响,以期推动该技术尽早进入临床,为宫颈癌患者提供一种无创的保留生育功能的新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0%水合氯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抗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5年9期2015-08-28

  • 泰克收购Picosecond Pulse Labs
    se Labs(皮秒脉冲实验室)公司,此举意在加强泰克在成长型市场上的测试设备产品组合,以支持100G/400G光学数据通信研究与开发。宣布中未披露交易条款。来自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私有公司Picosecond Pulse Labs提供包括超高速码型发生器、世界上最快的脉冲发生器和最高带宽采样器模块在内的各种产品。该公司最近推出了PatternPro产品线,其中包括面向100G/400G应用的多通道32Gb/s数据发生器和分析仪。

    数字通信世界 2014年2期2014-04-06

  • 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离散梯度法
    饱和非线性效应下皮秒孤子间相互作用的情况和饱和非线性效应对皮秒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4-5].近年来保结构算法在数值模拟光孤子的传输特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保结构中辛和多辛算法具有长时间的精确计算能力并能近似地保持系统的能量守恒特性,已广泛应用于KdV 方程、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Maxwell 方程的计算[6-7].最近QUISPEL 和MCLACHLAN 等人提出了精确地保持系统守恒特性的离散梯度法,其中包括保Hamilton 系统能量守恒的平均离散梯方法.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8-29

  • 高强度皮秒脉冲电场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作用初探*
    0030)高强度皮秒脉冲电场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作用初探*张 玉1,熊正爱1△,华媛媛1,章锡明2,姚陈果2(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 400010;2.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030)目的探讨高强度皮秒脉冲电场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损伤效应及机制。方法 固定皮秒脉冲电场脉宽800 ps、频率3Hz、场强250kV/cm,根据处理脉冲个数不同(0、1 000、3 000和5 000个),将HeLa细胞

    重庆医学 2012年18期20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