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诗

  • 英诗汉译中的颠覆与固守:以胡适和吴宓的译诗为例
    ,坚持用文言古体译诗,竭力固守传统诗学,努力挖掘中国古诗的表现潜质,为维护中国诗歌发展内在的驱动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胡适和吴宓在文学领域拥有特殊的感召力,并在发表译作方面实际承担了现代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所说的专业赞助人角色[1],他们的译诗、译论在当时诗歌界具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对当时新文化派和学衡派的诗人及译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拟将二人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原点时期中国诗歌翻译界的两种不同主张和实践及其影响。1 胡适的诗学主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2023-12-24

  • 刘半农“歌体译诗”策略的社会学考察
    歌谣”运动和同人译诗惯习的导引作用,刘半农在翻译策略方面表现出与其之前的“韵体译诗”“散体译诗”不同的特色,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歌谣体选译外国民歌。1.“歌体译诗”根据刘半农文学翻译活动的发展,王东风(2019:80-81)将其翻译生涯划分为四个阶段:小说翻译期、诗歌翻译的韵体期、散体期和歌体期。大体观之,王东风是从诗学艺术和诗体的变化上探讨刘半农在不同阶段的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的,但未能揭示刘半农的译诗与社会因素(“文学改良运动”“白话诗运动”和“歌

    外语研究 2023年5期2023-10-10

  • 新月派诗人的译诗与节奏实验
    42。朱自清在《译诗》一文中也说,创造新格律诗“得从参考并试验外国诗的格律下手。译诗正是试验外国格律的一条大路,于是就努力的尽量的保存原作的格律甚至韵脚”[5]70。在新月派诗人中,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是汉译英诗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翻译诗歌广泛发表在五四时期的各种刊物上,译诗实践对其新格律诗理论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一、闻一多译诗与音尺理论“陆志韦关于‘节奏’的论述(1923 年)被认为是格律探讨的起端,但格律作为显著问题的出现,是在闻一多提出‘诗的格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2-19

  • 译诗
    ◎树 才译诗的困难,从根子上说,就是诗本身的困难。说到底,一切译诗的问题都同诗相关。译诗的最高境界是译出诗,译成诗。译诗的问题,千言万语,拐来拐去,仍然得拐到诗上来。我们是为了诗在译诗,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译者要回答这些问题:什么是一首诗?一首诗是如何生成的?一首诗怎么被读解?是谁在读解?读解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由此可以引出语言:诗歌的语言性。须知,一首诗的精神生命是经由语言的血肉身体生成的。所以,一切都“在语言中”。形式者何?内容者何?格律者何?音韵

    江南诗 2022年5期2022-12-31

  • 散体译诗策略探析 ——以张智中《李白绝句英译》为例
    的主流形式是诗体译诗,即“用押韵、数抑扬格音步的传统英语格律诗形式来翻译唐诗宋词”[3]1,但考虑到中英语言差异性,鲜有译者能真正做到以诗译诗,甚至会出现因形害意或因韵害意的现象,使译诗内容和意境大打折扣。张智中采用散体和不拘尾韵、行数的自由体形式译诗,尽可能保留诗歌原有意境,是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古诗英译的新尝试。本文以《李白绝句英译》为例,对散体译诗和自由体译诗的区别与联系、张智中翻译策略转变原因及其“散文笔法、诗意内容”的翻译追求进行探析,并结合

    民族翻译 2022年1期2022-11-22

  • 基于许渊冲翻译理论的中国古典诗歌译介策略分析 ——以李白《玉阶怨》英译本为例
    策略,主要有韵体译诗、自由体译诗和散文体译诗三种体裁[2]。就李白诗歌英译而言,国外韵体译诗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翟理斯、弗莱彻,后期有亚瑟·库柏;自由体译诗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有阿瑟·韦利、庞德、宾纳和洛威尔等,后期有大卫·辛顿。在国内,李白诗歌韵体译诗派的代表人物是许渊冲;自由体诗派代表人物是杨宪益。韵律体诗和自由体诗源远流长,从业者众,构成李诗英译的主流;散体译诗源流难考,躬耕者寡,最有名的当推翁显良了。中国古典诗歌到底是否或怎么样“以诗译诗”,一直成为学者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2-02

  • 许渊冲诗歌翻译中的形式意义探析
    译》一文中提出翻译诗歌要注重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6]许渊冲的诗歌翻译注重译文的精炼性和对仗性,以通过“形美”传达原诗“意美”,且注重译文的韵律性和趣味性,以通过“音美”“形美”保存原诗风格、传达原诗趣味。从许渊冲诗歌翻译研究视角来看,学界大多以译诗本体论“三美论”以及译诗方法论“三化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如以“三美论”为原则对比研究诗词的英译本,或从“三美论”“三化论”分析或赏析诗歌译本等视角研究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相比之下,以形式意义

    民族翻译 2021年1期2021-12-06

  • 中国古诗英译的策略 ——以《静夜思》的英译为例
    而已。读来读去,译诗之诗味,远不如原诗。再看译文二:床前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我疑心地面上落了一层秋霜。抬头凝望那皎洁的明月,低头更思念遥远的故乡。(陈昊等,1992)同样沿袭原诗之尾韵,同样第二行添加主语“我”,同样在诗行中间添加词语,将诗行拉长。与译文一的风格,如出一辙。译文三:床前洒满皎洁的月光,我疑心是地上凝结的寒霜。抬头望见窗外明月高挂,不禁低头思念久别的故乡。(陶文鹏,1995)第三行的“月”,变成了“挂”,但这无伤大雅:尾韵“光”“霜”“乡”,一

    英语知识 2021年4期2021-12-03

  • 《为了和平》
    6首和黄药眠等的译诗。孙望执笔的《后记》写道:“南京市诗歌工作者联谊会的同志们,很久以前就酝酿着要出一个诗刊——《诗红旗》。”“在一九五〇年的十一月里,具体的计划已经拟定,而且也征得了我们的领导机构文联的同意。集稿的工作展开了。到了十二月中,由于各地同志热烈的爱护,纷纷寄稿,前后所收得的诗作甚多。经过诗联干事会同志们商讨的结果,大家都愿意争取在一九五一年的一月里出版,好作为我们南京诗歌工作者们对于一九五一年这样一个新的年代,对于这样一个如旭日初升地光明灿烂

    扬子江诗刊 2021年5期2021-09-08

  •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杨宪益写诗与译诗
    比较文学 写诗 译诗 杨宪益21世纪中西比较文学进入跨学科研究转向以来,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谢天振教授在论述比较文学“译介学”时指出:“比较文学与翻译,前者是一门跨语种、跨学科、跨国界的学科,后者是一门(在多数情况下)跨语种、跨国界的实践,把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纳入比较文学、具体地说也即译介学的研究范畴,显而易见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1999:22)。翻译文学作为外国文学的载体,是研究比较文学和接受文学不可或缺的媒介。一.杨宪益写诗杨宪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7期2021-08-27

  • 从比较文学视角看杨宪益写诗与译诗
    比较文学 写诗 译诗 杨宪益21世纪中西比较文学进入跨学科研究转向以来,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谢天振教授在论述比较文学“译介学”时指出:“比较文学与翻译,前者是一门跨语种、跨学科、跨国界的学科,后者是一门(在多数情况下)跨语种、跨国界的实践,把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纳入比较文学、具体地说也即译介学的研究范畴,显而易见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1999:22)。翻译文学作为外国文学的载体,是研究比较文学和接受文学不可或缺的媒介。一.杨宪益写诗杨宪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7期2021-08-27

  • 清末民初译诗与新诗的诗体建构※ ——以《新青年》译诗的诗体演进为视角
    在诉求中,作诗与译诗的中外合力,共同促成了新诗诗体的最终确立。作为五四诗国革命的重要阵地,《新青年》译诗由接续晚清到完成白话自由体转换的诗体演进,及其在各阶段与作诗的关联互动,清晰地勾勒出新诗诗体建构的步骤和历程。在新诗运动的理论倡导下,作诗率先突破旧体束缚,由尝试白话到试验自由体,分两步实现诗体的大解放;受理论与作诗的影响,五四译诗因其建立起的新诗格局,后来居上地引领与示范新诗的创作。对五四译诗的自觉参照,使现代新诗同时具备包括中西诗学传统在内的双重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年3期2021-04-17

  •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之动态性研究 ——以理雅各译《诗经》为例
    础上提出了包含“译诗语言易化策略”“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转换策略”和“附翻译扩展策略”四个核心部分的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正如文军、陈梅(2016)所言,这些策略的选择并不是孤立的,往往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会展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为了研究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的动态变化性特征,我们以理雅各《诗经》的1871年和1876年译本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理雅各《诗经》1871年和1876年译本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有哪

    外国语文 2021年1期2021-03-08

  • What Does the Bee Do? 蜜蜂外出做了啥?
    于方家。一、关于译诗的押韵方式原诗在句式结构与词汇选用上独具匠心:句式在单双行分别反复——单句均以动词do结句,一个简单的词汇在全诗的复现达五次之多;而双句行尾又仅重复使用honey、money两个名词。为保留原诗之ABAB韵式,译诗可采取中国诗歌最常见的“隔句押韵”方式。但建议翻译此诗时采用“一韵到底”。一方面,年龄愈小的儿童,阅读的儿童诗的韵脚应愈整齐,而这条教科书上的原则还可补充一点,即诗行愈少的儿童诗,韵脚应愈整齐。另一方面,虽然“隔句押韵”有利于

    英语世界 2020年6期2020-08-07

  • 诗性原则与文献意识:美国汉学家华兹生英译杜甫诗歌研究
    出发,分别探讨了译诗韵律、语体、修辞、选目、忠实性与译本结构,对华兹生杜诗译本展开全面分析,认为其译本兼顾译诗作为翻译文学的诗性,与作为文学史料的文献功能,基本再现了诗人及其名下诗文的面貌,丰富了杜诗在美国的译介谱系与维度。对华兹生成功译介杜诗经验的考察,有助于启迪对中国古诗译介策略的思考,加深对文学外译本质属性的认识。华兹生;杜甫诗歌;诗性原则;文献意识;文学译介一、引言在汉诗西传史上,杜甫是较早走进西方读者视野的中国诗人,西方对杜诗的译介迄今已有300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7-24

  • 刘半农诗歌著译学术年谱(1915—1927)
    霞馆笔记》,发表译诗《爱尔兰爱国诗人》,包括《火焰诗七首》《悲天行三首》《咏爱国诗人三首》《割爱六首》《绝命词两章》,署名刘复。十二月一日,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四号上,发表《拜伦遗事》(即《拜伦家书》)一文,以骚体翻译拜伦长诗《异教徒》(Giaour)中的一节诗《吊希腊》(Greece)。与拜伦的《哀希腊》(TheIslesof Greece)比较,认为,“其《吊希腊》一诗,尤悲壮恳切。盖《哀希腊》系自哀,《吊希腊》则直呼希人而正告之。为振聩发聋,唤醒灵魂

    广西社会科学 2020年2期2020-03-11

  • “以李杜之句法,写莎米之骚心” ——旧体译诗衍生文本视野下的“归化”传统*
    钟 锦一、旧体译诗对“归化”策略的选择新文化运动以降,中国的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占据诗坛的优势位置。而外国诗歌的译介,自然也较多地以新诗为承接体裁,这种翻译形式所体现出的翻译策略更多的是“异化”,即尽可能地突破汉语语境,向外语语境靠拢,以“保存原作的丰姿”②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二)》,《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53页。。然而近现代中国的外国诗歌翻译,最早可以追溯到1854年的登载在《遐迩贯珍》第9号上所

    思想与文化 2020年2期2020-02-25

  • 诗学征用与文学变异:美国汉学家华兹生英译苏轼诗词研究∗
    、妥协与再生,使译诗产生文学变异现象,从而形成新语境下的苏轼诗词阐释。这种文学变异现象是文学跨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使然,也是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同时,该阐释也契合当时非学院派的诗学理念与译诗传统,丰富苏轼诗词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谱系与维度,展示出原诗的文本开放性与诗学张力。考察其译诗的文学变异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文学译介内在规律的思考,对中美文学关系研究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英语世界对苏轼诗词的译介已有百余年历史,最早进行译介的译者可追溯到1853年鲁米斯(Lo

    外语学刊 2019年4期2019-12-26

  • 论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的美感再现
    译理论指导下探讨译诗对原诗意美、音美、形美的美感再现,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二.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的提出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1]95许渊冲先生在《文学与翻译》中写到:我把鲁迅的“三美说”应用到翻译上来,就成了译诗的“三美”论。这就是说,译

    文学教育 2019年28期2019-11-26

  • 论胡适译诗《关不住了》的诗意转变
    许多人都关注这首译诗,关注莎拉·替斯代尔。在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下,白话诗歌的自然音节、字和文法被胡适切实地展现了出来,并将诗歌散文化和白话化充分结合到了一起,真正跳脱出了旧体诗词的囹圄。从胡适的译诗来看,他的确做到了诗体解放,但是从其中所表达出的诗意来看,胡适并没有把替斯代尔诗歌中所表达的东西按部就班直译出来,而是对诗歌中的意义做出了一些修改,融入了自己特殊的情感,让原本深藏着悲伤情感的诗歌,充满了快感。从表面上来看,莎拉·替斯代尔的《在屋顶上》,是一首

    名作欣赏 2019年20期2019-07-12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英译本译诗策略的多维研究❋
    译的策略体系,从译诗语言的易化策略、译诗形式的多样化策略以及译诗词语的转换策略与附翻译扩展策略等四个层面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四种译文进行多维度的描写研究,以期对不同译者的译诗策略进行整体性探究。1.引言《送元二使安西》,又称《渭城曲》,是盛唐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中国古代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全诗共四句,描绘了清晨雨后诗人在客舍设宴,为西出阳关的朋友饯行的场景与情愫。前两句借写景,构建了送别的“图式”,巧妙地使用了“尘”与“柳”这类中国文化意象暗喻

    外语与翻译 2019年1期2019-04-01

  •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形美。关键词: 译诗“三美”    《三字经》    英译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政府推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国学经典的对外传播与国学经典的翻译息息相关,国学经典翻译关乎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中的文化品位。为了更准确地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要重视国学经典的英译研究。《三字经》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之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在西方世界也被当作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和

    文教资料 2019年24期2019-01-07

  • 听他吟她的《歌》
    着手,将邵洵美的译诗《歌》分别与罗捷梯(Christina Rossetti)的原诗“Song”以及邵洵美的创作《歌》进行对比,围绕西来影响和个人风格的交融展开讨论,旨在从微观层面展示五四译诗的“欧化”具体如何“化”的过程。研究通过描述这一“欧化”对白话文的新诗创作可能提供的另一种参考,避免对五四译诗“全盘欧化”的泛论和定性,并尝试加深对邵洵美译诗的了解。〔关键词〕邵洵美;译诗;欧化;《歌》〔中图分类号〕I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5-25

  • “三美论”视角下《关雎》英译的美感再现研究
    。在翻译过程中,译诗也应力求达到原诗的美感,“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即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即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即形美”[2]85。由此可见,“三美论”对于诗歌翻译的美感再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直以来,许渊冲的“三美论”都是翻译研究的热点。笔者对知网数据库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从2005年至今,国内学者从“三美论”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数量达到1400余篇,其中期刊类770余篇,硕博论文类270余篇。从“三美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3-19

  • 喜读诗人译诗* ——吴钧陶《古诗英译75首:汉英对照》序
    王宝童一、诗人译诗处处诗我喜欢读诗,也喜欢读译诗,尤其喜欢读诗人译诗。读诗人吴钧陶先生的译诗,常被他用英语再现原诗意境的高超能力所振奋。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种译文来自一首曾经流行的英文语录歌: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原文两句10个音节,五言三顿节奏,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谚语或格言。译为1行12个音节,包含3个抑扬格(iambic)音步、

    外文研究 2018年4期2018-03-07

  • 被忽略的风景
    ,《中国现代旧体译诗研究》一书是他这方面研究的心得,也是他对新旧诗体关系探索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旧体”、“译诗”,书名所传递的是此书写作的宏大学术背景。核心议题在于,在古今、中西的译学视野中,西方诗引入汉语世界后如何处理与固有诗歌传统的关系。这与钱锺书所关注的译诗问题不谋而合。书的“下编”部分,选取姚茫父、章士钊、吴宓、陈铨、郁达夫、朱光潜、朱自清和钱锺书作为个案,分别阐释他们的译诗实践与翻译理念。其中,作者对钱锺书着墨最多,该章也是全书最具理论深度

    书屋 2018年2期2018-02-28

  • 以顿代步 复制韵式 ——音乐美的英诗汉译初探
    顿来代替,“要求译诗行的顿数(或称“音组数”)与原作行的音步数相等”[12],即以顿代步。这种翻译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月派诗人,迻译外国诗歌,尝试使用音组代替原诗的音步。“孙大雨以现代汉语的节奏单位‘音组’(‘顿’)反映原作音步。”[13]以顿代步一直为诗歌翻译家所实践和发展。这种翻译方法类似勒菲弗尔所谓的音步翻译,所不同的是,译诗并没有再现原诗的音步,而是使用中国特有的节奏单位——顿,来代替音步。如卞之琳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82首“I grant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2017-04-12

  • 筚路蓝缕译诗路—译诗名家施颖洲
    犹笔耕不辍,钟情译诗,译有《世界诗选》与《中英对照读唐诗宋词》。作为著名的文艺活动家与翻译家,他致力于菲华文艺的繁荣和中外诗歌的译介,功不可没。一、实至而名归施颖洲1919年生于福建晋江,3岁时随父母移居菲律宾。他自幼喜爱文学,从上小学起就沉湎于中国古典文学,他的作文常被选为佳作而展出于学校的展览橱窗。1933年,年仅14岁的他就在《民众》周刊发表了文章,且是“连成年作家也不易驾驭好的投枪匕首般的杂文”①李君哲:《海外华文文学札记》,香港:南岛出版社,20

    国际汉学 2017年1期2017-01-27

  • 诗与译诗:锦绮之两面
    用说起,接着转入译诗之难和译诗之可能,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32首为研究对象,对原诗与几种译诗做出对比和解析,总结译诗对原诗的流失机制,发掘译诗对原诗的补充功用以及译诗所展现出的不同译者的思维思想方式。关键词:译诗;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卞之琳;梁宗岱;梁实秋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49-02诗能记忆某个时代某些人当时的真实感觉,诗中的众多可参照物,将建立起一代人的情感空间或精神空间。诗通过翻译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2016-07-09

  • 译诗《清明》《枫桥夜泊》
    牧童遥指杏花村。译诗:记忆被淋湿思念就滴成了纷扬的雨飘洒季节注定忧伤怀想丈量着家园与墓园的距离总有一种情绪在清明发酵醉成一碗叫做杏花的酒牧童啊你放牧在牛背上的短笛让我泪飞倾盆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诗:把乡愁泊在岸边枫桥的月影不就是那故乡的面庞游子的梦啊早已晕成月亮清辉的凉江的远方有闪烁的渔火乡愁的对岸有眺望的目光被无数次打湿千百年了一声哀怨,一声悠远寒山寺的钟声总是把思念敲得山响(作者系河北省

    参花(下) 2016年1期2016-05-30

  • 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民与施颖洲译诗观比较研究
    家林健民与施颖洲译诗观比较研究郑锦怀泉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福建泉州,362000菲律宾华裔翻译家林健民与施颖洲均致力于中国古诗英译,在海外华侨文艺圈影响很大。两人均以追求译诗的准确性、音韵美与形式美为理想,但侧重点各异。比较两人的《静夜思》英译版本,分析译诗观与译诗实践之间的吻合与疏离,指出译诗观只是提出一种翻译理想,对于译诗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后,在借鉴前人翻译成果的基础上,以林健民的“整齐美”译诗观为指导,尝试推出一种新的《静夜思》英译版本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2016-04-12

  • 郁达夫:“译文的味儿,却须是译者的”
    心态亦体现在他的译诗上。吴秀明主编的《郁达夫全集·译文卷》只收译诗三首,均为德文诗,并且均用新体翻译,分别是诗人婆塞(Carl Busse)的《春天的离别》、李泻特·代迈尔(Richard Dehmel,戴默尔)的《我俩的黄昏时候》和法而该(Gustav Falke)的《祈祷》。但在他的小说、评论、日记、译文里却保留了相当多的译诗、译论,虽然其中涉及的诗是作为文章的副产品而译出,但作者并未轻视它们,翻译时往往斟酌再三。考察这些文字,同样可以呈现郁达夫关于用

    书屋 2015年4期2015-09-10

  • 从《天净沙·秋思》的译文分析看意象派诗歌翻译
    083)翻译难,译诗更难。诗歌翻译的最大障碍,在于意象的传达,尤其是对于中国“意象派”诗歌而言更是如此。有人甚至认为:诗歌不可翻译。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因此意象的传达在诗歌翻译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当然,在诗歌翻译中如果片面强调意象也是不可取的,甚至会适得其反。许渊冲根据多年的译诗经验提出了诗歌翻译应该力求达到“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对这一观点虽然有争议,但是它对我们的诗歌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的“意象派”诗歌中诗句高度浓缩,一个意象接一个

    语文学刊 2015年24期2015-08-15

  • 从诗歌要素“情、顿、韵”看杨德豫译诗风格①
    且自我,他不仅让译诗在韵律和节奏上与原作高度对应,而且还能够赋予译诗新的生命和诗意。汉语诗歌创作要素有诸多方面,例如情感、思想、意象、节奏、声、顿、韵、律等等[1]。本文将着重从杨德豫先生译诗中表现最为出彩的三个方面——情、顿、韵,分析杨先生的译诗风格以及诗歌翻译方法和技巧。1 诗歌翻译的难点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载体,同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不一样,它能够以最短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能以最少的语言描绘最丰实的场景。诗歌保留了音乐和舞蹈的特点,从感情、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7期2015-03-30

  • 试析何其芳从事诗歌翻译的深层动因
    野。尽管何其芳的译诗严格说来“译笔还未臻熟练,译出的还没有来得及加工定稿,可以说是半成品”[1],但他的翻译行为以及翻译作品已然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对其加以考察研究也就相应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何其芳翻译外国诗歌始于“文革”发生之后的1974年前后,他一边自学德语一边翻译德国诗歌。由于疾病的困扰,部分译诗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定稿他就离开了人世,其译诗稿在生前没有公开发表,去世之后由牟决鸣、谭余志和卞之琳等人收集、整理并校对出“成品”才得以公开印行。根据1979年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3-28

  • 从杨德豫译诗看其诗学观
    114)从杨德豫译诗看其诗学观边立红,侯 燕(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杨德豫先生不仅译作丰富,对译诗也有独特的见解,是现代英诗汉译的名家。文章借鉴闻一多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对杨德豫的诗学观及译诗进行解读,从而得出:杨德豫坚持用汉语格律诗翻译英语格律诗,主张“以顿代步”,韵式悉依原著,在译诗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诗学观,并且在诸多实践中实践着自己的诗学观。杨德豫;诗学观;格律诗;以顿代步“当这副受苦的皮囊冷却,那不灭的神魂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25

  • 英诗汉译中“以顿代步”策略的运用研究
    008)译事难,译诗则难上加难。美国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认为“诗歌就是在翻译中丧失掉的东西(Poetry is what's lost in translation)”[1]。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则提出“诗者,译之非所失也;诗者,恰为译之所得也。”(Poetry is not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it is rather what we gain through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2-12

  • 古诗词教学与新译
    至有分析,但缺乏译诗(翻译得像一首诗),更不用说高质量的、有美感的译诗。译文在教学效果上,不能使中学生很好地领略古诗之美因而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古诗翻译存在着如此大的缺憾,那么怎样的译诗才是我们所希望的?众所周知,流传至今的古诗,都是经过千百年大浪淘沙般筛选后留下来的精品;而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如何最大限度的展现这些古诗的魅力,古诗新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以现代格律诗的形式来翻译古诗闻一多先生倡导新格律诗应具有三种美:音乐

    中学语文 2013年36期2013-08-15

  • 胡适与朱湘诗歌翻译对比探究
    造与诗学革新——译诗目的不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17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发表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1917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等论文,认为“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主张“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胡适除了提出文学改良的建议,还亲身实践白话新诗创作,并于1920年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8-15

  • 从认知文体学视角看唐代咏史诗的英译―――以刘禹锡名诗《石头城》为例
    和孙大雨教授的英译诗,并对其英译本进行改译,探讨在认知语境下诗歌意境、节奏、韵律被前景化特质的再现等问题,从而深化研究者对咏史诗翻译过程的认知,为其翻译理论研究和批评研究提供启迪。认知文体学;咏史诗;英译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琼·博厄斯-贝耶尔(Jean Boase-Beier)明确提出,翻译研究文体学途径出现了认知转向[1]。相对于传统文体学理论来说,认知文体学理论更加具有跨学科性。因此,对唐诗的翻译及批评研究,在理论上有了更强的解释力。基于此,文章以唐代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6-01

  • 得意而又不忘形 ——阿瑟·韦利《九歌》“兮”字译法辨析
    》,因而极为注重译诗韵脚的押韵,韵脚皆为aabb的句式,由于追求行尾押韵,因而只能小部分顾及“兮”字的译法;通常为取得译诗在韵脚上的押韵效果, “兮”字翻译便被忽略,其很多译诗诗句中也就没有“兮”字的对应形式。第一句显然用逗号把诗句节奏二分,对应了原诗的“兮”字,但是后三句已找不出与“兮”字的对应之点,其重心明显是放在诗句的押韵和意义的传递之上了,因此“兮”字之形和意也就荡然无存了。例(2) Auspicious day ‖and tide of augu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3期2013-04-07

  • 日本韵文学翻译研究拾零(之五)
    《新撰万叶集》的译诗用典问题。围绕着“青女触来菊上霜,寒风寒气芯芬芳。王孙趁到提樽酒,终日逰遨陶氏莊。”这首译诗中所涉及到的“摘菊盈把”、“王弘送酒”的典故,唐诗以及日本古典诗文中,有不少优美的诗篇,再摘录几首与译诗内容比较接近的诗介绍给大家作为参考,以帮助我们探讨译诗的用典出处。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倘有人送否。白酒携壶觞,果来遗老叟。(王维、偶然作六首)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杜审言、重九日宴江阴)在日本被奉为学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2年5期2012-07-14

  • 四言古诗《龟虽寿》的英译初探
    读之余,窃认为其译诗乃模仿性、一致性、变异性的三位一体,具有译诗理论上的自觉。拙文从理论上对其英译作进一步发掘。二、原诗、译诗比读及简析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为抑音,“/”为扬音,“‖”为音组符号原诗为“十四行”四言诗,编排为起、承、转、合的三个四行小节和一个偶句,其中最后两句为合乐所加,在情调上归纳全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5期2012-01-14

  • 李白乐府诗《长干行》中评价资源的英汉对比分析
    为我们分析原诗及译诗中对评价资源的不同实现方式及其原因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评价理论;《长干行》;实现方式;差异原因李白的乐府诗《长干行》是诗史上一首复古通变的杰作,也是美国著名诗人埃兹拉·庞德英译中国古诗中颇负盛名的一首,被纳入美国诗歌经典系列。这首诗以女子自述的口吻,细致地抒写出对远行经商丈夫的怀念和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原诗和译诗均使用了丰富的评价资源以展现女子的情思。本文采用描述性和解释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长干行》的原诗与译诗置于Marti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12-09

  • 1912-1949年外国诗的文言翻译
    是这一时期的文言译诗,显现翻译诗歌的分裂的两条道路。五四运动之后,文言及其传统诗体基本上被放逐,极少有其话语的交往场所。《学衡》杂志和《南社丛刊》却为文言及其传统诗体的诗歌翻译提供了最后的机会和场所,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郭沫若、吴宓及其学生、王力等在传统中国文化中延绵不绝地寻求现代文化的革新,相继尝试着文言译诗。龚喜平指出,民国初年,南社成员往往有外国诗翻译,在文言译诗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2]。除马君武、苏曼殊外,叶玉森(中泠)用骚体翻译了解莱《云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11-30

  • 论郭沫若译诗的修改
    108)论郭沫若译诗的修改彭建华1,邢莉君2(1.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译诗的好坏,超出了原诗及原语文化的价值,因为译诗只生存在译入文化中,并从译入文化获得其生命的意义。郭沫若信奉以诗译诗,他的译诗总是个性化的,大多重现了原诗的精神、气韵和情绪,这些译诗是当时最深入、最广泛的、最诗情化的,也是自觉而成熟的。从几首译诗的修改揭示郭沫若译诗的目标性和主体性,是有意义的。白话新诗;风韵译;以诗译诗;个性;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11-13

  • 《诗经•国风 ——白话英语双译探索》赏析之《黍离》
    百六十首诗的白话译诗和英文译诗,我认真仔细品读了其中的《黍离》,在理解与会意原文的文化内涵以及诗歌格式的基础上,表达一下我对王先生白话译诗及英文译诗的理解。《黍离》;白话译诗;英语译诗一、关于《黍离》《黍离》选自《诗经•王风》,黍离是诗经里的一首,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这首诗在抒发对西周灭亡的沉痛时,首先出现的是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而庄稼生长的地方曾是宗周的宗庙公室。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自然使诗人陷人悲哀之中,三章反复出现“行迈靡靡”的诗

    剑南文学 2011年8期2011-08-15

  • 论诗、作诗与译诗之知行合一 ——试析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特色*
    5)论诗、作诗与译诗之知行合一 ——试析郭沫若的诗歌翻译理论与实践特色*孔令翠,王 慧(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65)作为诗人,郭沫若不但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而且在中外诗论的影响下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的见解。作为诗歌翻译家,他就诗歌翻译进行了大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在理论上提出了“风韵译”、“创作论”、“共鸣说”和“以诗译诗”等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上有感而译,作译并举,译诗形式丰富多彩,译诗的音乐性特别强。因此,郭沫若的诗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08-15

  • “疵”、“稳”、“醇”、“化”── 诗歌翻译分类方法说
    功的标志,将所有译诗分为两大类:“疵境”、“稳境”与“醇境”为一类,“安身”“立命”与“传世”为另一类;以“翻译质量”与“译诗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为分类标准,再将之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六个层次:疵境、稳境、醇境、安身、立命、传世;对于未达化境的译诗主要按照翻译质量来划分,对于达到化境的译诗主要根据其在异域文化中的适应性与生命力来划分。逐一厘清这些概念并以详实的翻译实例予以说明。疵境;稳境;醇境;化境;安身;立命;传世一、引言朱光潜先生根据书法练习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03-19

  • 去车站听乡音(駅へ行ってお国なまりを闻く)
    刚 译[译后记]译诗可以还原吗?我常常会有这样一个怪念头:把译诗再还原回去。上面这首诗译过之后,放置了一段时间,又完全根据译诗,把它还原成原诗,比如第一段,就成了下面这个样子:请允许我写下这样的语句:“故乡的语言令人怀念令人怀念,我去车站为了去听家乡的方言……”译诗的还原,可以帮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翻译。初读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的时候,我曾经有些抵触,有了类似译诗还原的经验之后,我感到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们的诠释学,读起来亲近了许多,当然也就有了到底什么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0年5期2010-07-14

  • 关于古诗今译
    论译者怎样努力,译诗总难免要比原作逊色。《唐诗今译集》使我对古诗今译的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即:古诗今译也是有可为的。我觉得,这本今译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一大批唐诗的研究家和鉴赏家、新体诗和旧体诗词作者,共同来探索古诗今译的道路。正是由于探索,因而在译诗的体制上不拘一格,正如该书“编辑说明”中所说的,“概由译者依据原作的情况和自己的擅长,分别采用自由诗、格律诗、散文诗、民间歌谣和外国诗歌汉译的多种形式。”在古诗今译中,我想有一点是为多数译者所认同的,那就是不

    读书 1988年4期1988-07-15

  • 译诗和注诗
    琼斯编),我觉得译诗难,译意象派或者艾略特的诗更难。小龙同志尽找难的事情做,值得佩服。我不仅觉得译诗难,甚至认为有些诗是根本无法翻译的。三十年代我对艾略特的诗一度入迷,当时就怀疑这些诗能够翻译。但读新诗社一九三七年出版,由叶公超作序、赵萝蕤译出的《荒原》,却比较满意。这回知道小龙同志将删去的部分也补译了,所以千方百计想找《四个四重奏》来读。从译笔说,各有千秋。看来两书很不相似,相似的一点是:他们都对诗作了注,许多注。注诗弥补了译诗的不足。可是译者裘小龙说:

    读书 1988年1期1988-07-15

  • 何其芳晚年译诗
    西班牙文。我过去译诗练笔远多于写诗练笔,我了解译诗的苦处,但是其中也自有一种“替代性乐趣”。其芳原先能读英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能读法文。他可没有对我讲过他也译过诗。到“文化大革命”末期,他忽然热心译诗了,这大出我意料之外。而且是一边自学德文,一边译海涅!阿根廷当代八十多岁的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JorgeLuisBor-ges)是目前拉丁美洲以至西方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西班牙母语以外,从小精通英、法语,早年自学德文,据他自己说原是为了要读叔本华的原

    读书 1984年3期1984-07-15

  • 译诗艺术的成年
    样的成就,我惊喜译诗艺术,就质量论,这一年原来也是个新丰年,而且好像一下子达到成年了。这些译诗艺术实践与理论的成就(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和《拜伦诗七十首》都有后记,阐述了译诗见解)当然是出于逐步的工夫磨练和长期的经验积累。工夫磨练、经验积累,自然也不专指哪些个人的,而是包括了“五四”以来六十多年许多人的共同甘苦、得失。远的且不说,这里首先提一下“文化大革命”初期和其后不久去世的两位译诗人材,前北京大学教授吴兴华和前南开大学副教授查良铮(穆旦、梁真)。五十

    读书 1982年3期198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