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腔

  • 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动脉瘤的处理
    口加以干预,远端假腔内血流持续灌注最终会导致高达20%~40%的病人在术后出现慢性动脉瘤样扩张,并可进一步发展为动脉瘤破裂乃至死亡[2]。据文献报道,TBAD术后随访5年最终需行二次手术干预的远端瘤样扩张病人比例可达20%[3]。对TEVAR术后远端动脉瘤形成的干预指征[4-5]如下:①动脉瘤最大直径>5.5 cm或扩张速度>0.5 cm每年;②破裂或先兆破裂;③持续性腰腹部或背部疼痛;④内脏和(或)下肢灌注不良;⑤假腔内反复血栓形成与溶解导致凝血因子大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2022-11-19

  • 主动脉夹层301分型概念及临床意义
    征胸主动脉段真、假腔相对空间位置关系是决定主动脉夹层解剖形态的关键因素。其可大致归为三类:两个极端状态和一个中间状态[2]。极端状态一,在胸主动脉段,真腔紧贴胸椎椎体下行;极端状态二,在胸主动脉段,假腔紧贴胸椎椎体下行;中间状态,上述两个极端状态之外的其他类型,即真、假腔螺旋/半螺旋下行或真、假腔并行沿胸椎椎体下行。(1)极端状态一:真腔紧贴胸椎椎体下行。相当于假腔在主动脉前侧下行,很显然肋间后动脉基本不受夹层累及。在夹层由上到下进展过程中,当假腔进展至胸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4期2022-11-11

  • 真腔覆膜支架点状植入联合假腔内栓塞技术治疗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g)技术等直接行假腔内干预以促进假腔血栓化,但仅局限于胸降主动脉段。本中心在总结上述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真腔覆膜支架点状植入联合假腔内栓塞技术(spot stenting combined with false lumen endovascular occlusive repair,SS-FLEVOR),治疗特定 TEVAR术后远端夹层动脉瘤病人并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5期2022-11-10

  • 基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胸主动脉夹层血流定性和定量分析
    复原发破口,减少假腔内血流,降低假腔内压力,从而诱发血栓形成。TAD的解剖几何形态个体化差异极大,血流分布形式复杂。研究[1]结果表明,血流动力学变化是急慢性TAD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CTA是目前TAD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由于该成像技术为“瞬间”扫描,对主动脉血流及假腔血栓化程度的评估存在较大局限性。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发展,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RI)技术对TAD血流的分析显现出独特优势,既能可视化呈现靶血管的血

    上海医学 2022年6期2022-08-19

  • 可控弹簧圈结合普通弹簧圈栓塞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开窗支架腔内修复术后内漏
    内漏,近端主动脉假腔血栓化不佳,假腔内见对比剂充盈。1.2 术前评估所有患者栓塞术前均接受主动脉薄层增强CT扫描, 初步评估近端内漏位置和夹层远端破口情况,设计手术方案和手术入路。 术前对5 例患者行造影检查,后期经验丰富后直接行栓塞术11 例。1.3 手术方法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完成股动脉穿刺后,导丝配合导管沿主动脉真腔进入原支架内,根据术前评估的投射角度行降主动脉造影,充分暴露主动脉远端破口;根据破口位置和形状选择导管,导丝配合导管进入主动脉假腔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6期2022-08-08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
    逆行剥离形成壁间假腔,并通过一个或数个破口与主动脉真腔相交通。主动脉夹层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的特点,若不及时处理,致死率高,是血管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原因。高血压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使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层弹力纤维常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部分结缔组织病也可导致主动脉夹层,如马方综合征。此外,妊娠、先天性心脏病、外伤、梅毒、心内膜炎等也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有关[1-3]。Stanford分型是临床上较常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07-21

  •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及预后
    细观察AD的真、假腔,裂口位置、形态等。全身麻醉起效后,于无假腔侧的腹股沟处作一个长3~5 cm的纵向切口,充分暴露股总动脉,置入导管,观察导管确定进入主动脉的真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将置入物推送至主动脉弓。缓慢静脉推注硝普钠,使血压维持在80 mmHg(1 mmHg=0.133 kPa),缓慢撤出置入物的外鞘管释放支架,并将支架固定于主动脉壁处。再行CTA观察支架的贴壁情况与内漏情况,检查脏器的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均正常时缝合切口。术后入复苏室给予心电监护,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2期2022-05-11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主动脉弹性与术后主动脉重构的相关性
    在于减少和预防因假腔所致的主动脉破裂,纠正因假腔引起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通过密封或修复近端内膜的入口,使血液流经真正的内腔以重建新的血液通道,改善由主动脉夹层引起的分支血管的异常血液供应,避免主动脉破裂并缓解脏器灌注不足[2-4]。通过缓慢闭塞假腔和维持真腔的通畅来稳定主动脉整体尺寸的过程称之为主动脉重塑[5]。ATAAD患者术后假腔逐渐萎缩或完全血栓形成和真腔的扩张是术后预后良好的指证,而假腔的扩大则意味着预后不良,甚至需要再次手术的可能[6]。目前,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4-28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进展
    部分患者术后AD假腔血流持续存在,且伴发腰背部疼痛,甚至有患者AD继续进展,以致假腔扩大破裂[2]。有研究发现B型AD远端破口存在,是影响TEVAR术后中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3]。尽管一些学者展开一系列相关实验和临床研究,提出了各自理论和方法,但大多存在争议,未达成共识[4]。本文就AD流行病学表现、分期分型及基础治疗和介入治疗方式作一综述,并就AD远端破口处理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术式决策提供可行参考。1 AD流行病学表现Cifani等[5]、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2期2022-02-23

  •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展模型的双向流固耦合模拟分析
    破口产生的位置及假腔的病变范围将主动脉夹层分为Stanford A 型和Stanford B 型(以下简称为A 型和B 型)。其中,原发破口只处于升主动脉,而夹层病变范围可累及整个主动脉的,称为A 型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及夹层病变范围都仅限于降主动脉及降主动脉以远端的,称为B 型主动脉夹层[4]。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致死率极高,其凶险性在心血管系统中排名首位[5-6]。据统计,未经及时治疗的急性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 d 之内的病死率以(1%~2%)/h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年12期2022-01-17

  • 不同Stanford分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及CT血管成像特征分析*
    或近段降主动脉,假腔范围广泛(图1);②Stanford B 型:初始部位(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假腔不涉及升主动脉(图2)。观察项目:①是否能够显示内膜破口;②真假腔识别;③假腔出口显示情况;④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⑤主动脉主要分支受累情况,分别计数每位患者AAD 累及的动脉分支数。均由两名高年资诊断医师共同阅片,进行影像学判断及数据测量,诊断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后作出统一认定。图1 Stanford A 型AAD图2 Stanford B 型AAD1.3 统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11期2021-12-19

  • 冷冻象鼻支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及进展
    合降主动脉近端的假腔破口,引导血液进入真腔,植入的支架覆盖假腔破口后促进假腔形成血栓;其二是稳定降主动脉,减少再次开放手术的干预,以及阻止主动脉夹层逆撕的发生,由此引导主动脉正性重塑;此外,还可为降主动脉的血管内介入支架手术提供锚定区域。另外,Dohle等[7]研究报道了20%~40%复杂ATAAD患者的降主动脉FET植入后主动脉负性重塑,可能需再次干预治疗,导致死亡率增加。因此Roselli等[8]提出,严格影像学随访和早期分段性介入治疗可提高主动脉夹层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年11期2021-12-04

  •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重塑
    腔血流的同时隔绝假腔血流,促进假腔血栓形成并机化吸收,即主动脉重塑,从而避免假腔持续扩张甚至破裂[2]。然而TEVAR术后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相关研究少有报道[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单中心TEVAR治疗的急性期TBAD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观察术前、术后主动脉真假腔直径、总直径及假腔血栓化动态变化,总结主动脉重塑情况及规律。1 材料与方法1.1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急性期TBAD(发病至手术时间≤14 d);②接受TEV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15

  • 主动脉几何构型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围手术期支架周围假腔残留的预测价值
    远心端扩展形成真假腔的大动脉疾病[1]。主动脉夹层虽然发病率较低,但起病急、进展快,如未及时规范处理,病死率高,自然预后差[2]。主动脉夹层根据受累节段及破口位置分为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3-4]。临床目前常用的为Stanford分型法,其中Stanford A型需急诊外科手术;Stanford B型可通过植入覆膜支架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 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其预后较St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1年5期2021-09-18

  •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灌注不良的腔内治疗1例
    )。术中造影示:假腔大,真腔受压坍陷,腹部重要脏器动脉分支,如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均为假腔供血,且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约1.5 cm后血流中断。遂于第1破口处释放胸主动脉覆膜支架34 mm× 200 mm Val‑iantTM(Medtronic 公司)。术后造影,可见真腔明显扩大,但未见腹腔内脏动脉显示。遂行主动脉内膜开窗术,即在支架远心端和腹腔干动脉开口之间的中央处经真腔采用房间隔穿刺针(St.Jude 公司)穿刺破膜到假腔,随后予顺应性球囊(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7-04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的血流动力学仿真分析
    明,TEVAR后假腔完全血栓化这种良好的血管重塑现象可作为较好长期结果的预测因子[6-7]。然而对于一些累及到腹主动脉甚至髂动脉的长段夹层,TEVAR后假腔重塑不尽如人意,部分病例腹段残余假腔持续通畅甚至形成夹层动脉瘤有主动脉破裂猝死的风险[8-9]。因此在术后早期如何准确预判血管重塑趋势及如何对预测不良的病例进行二次干预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主动脉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及TEVAR后效果与流体力学关系密切[10],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7-01

  • 胸主动脉腔内隔绝修复术对B型主动脉夹层支架未覆盖区血管重塑的影响
    端内膜破口,降低假腔压力,诱导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假腔缩小并最终趋向闭塞的形态学改变即为主动脉重塑,是提高患者中期生存率及治疗成功的关键标志[5-6]。近年来对AD尤其是病变累及胸腹主动脉的Stanford B型AD行TEVAR后血管重塑的研究仍存在盲区,特别是在腹主动脉支架未覆盖区,真假腔变化难以预测[7-9],具体重塑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仍不十分明确。笔者通过mimics、3-matic数字化软件对此类患者进行血管3D建模并计算TEVAR前后真

    浙江医学 2021年2期2021-02-23

  • 复杂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防止覆膜支架误入假腔的手术经验
    架远端有可能落入假腔,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我院自2009年1月~2018年12月介入治疗这种复杂的B型主动脉夹层36例,采取了一系列方法评估支架放置的位置,有效地防止支架误入假腔的不良后果,所有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心外科行TEVAR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6例,均具有主动脉夹层撕裂范围广泛,尤其是内膜呈现螺旋形撕裂,而且有多个内膜破口。男25例、

    山东医药 2020年5期2020-12-29

  • MSCTA在主动脉夹层、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膜与中外膜间形成假腔[2]。假腔形成后,主动脉腔内血流阻力增加、压力增高,导致被剥离的夹层破裂引起心包积血甚至心包压塞或者出现大出血而致死。临床表现多样,误诊、漏诊率高,死亡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发病48h内,病死率由36%升至75%[1],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故早期MSCTA检查非常有必要,有助于AD的及时确诊[3-4]。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5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5.03岁。其中急症增强8例,普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2020-12-17

  •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假腔供血动脉分支对腔内治疗后假腔重塑的影响
    B 型夹层后胸段假腔内血栓形成,可作为良好预后的预测因素[3-5],但对于远端腹主动脉段存在假腔供血动脉分支的Stanford B 夹层假腔演变过程,始终未见文献涉及。 本研究回顾性观察分析腹主动脉段假腔供血动脉分支,对TEVAR 治疗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后远端假腔重塑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纳入标准:2005 年 8 月至 2018 年 8 月采用 TEVAR 治疗的急性和慢性Stan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11-02

  • TEVAR术对不同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及主动脉重塑形态的影响
    主动脉管腔)以及假腔(指因主动脉壁分离所致管腔)两种。Stanford分型方法是AD较为常用分型法,Stanford B型AD患者会产生胸背突发撕裂样疼痛症状,合并脑肾等部位缺血症状,同时也易造成肾梗死或者截瘫等后遗症,相关并发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1]。有调查显示,AD年发病率3.5/10万左右[2]。由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AD,术后病死率以及截瘫率均较高,而保守治疗亦受到诸多危险因素影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被认为是Stanford B型AD临

    河北医学 2020年10期2020-10-30

  •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远端主动脉重建影响因素分析△
    学参数:夹层真、假腔最大直径、不同层面主动脉真假腔的直径、主动脉弓弯曲弧度、夹层残留裂口的数目、位置、方位、形态及大小、夹层病变累及范围、分支动脉口位置、血栓化情况等。所有数值均取小数点后2 位,单位为毫米(mm)。1.3 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CTA 结果处理测量径线,选取直径约为夹层近端侧正常主动脉直径110%~120%且合适长度的支架。患者采取局部麻醉或者静脉基础麻醉后,切开股动脉,经股动脉输送导引钢丝,将猪尾巴导管引入,向上输送到升主动脉,同样方法导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8

  • 尤昭玲关于假腔求子临证经验
    尤昭玲尤昭玲关于假腔求子临证经验马露1,2,3,4,杨正望1,2,3,4,指导:尤昭玲1,2,3,4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湖南 长沙 410007;2.国家区域中医妇科诊疗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7;3.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4.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子宫切口假腔是目前妇产科界最棘手的病种之一,尤昭玲教授临证长期关注切口假腔,凝练出子宫切口假腔的病因、病机及诊疗策略,首创“假腔临证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年8期2020-08-28

  • MSCT血管成像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为4型:Ⅰ型夹层假腔血流通畅,内膜存在远、近两个破口;Ⅱ型夹层假腔呈囊状,只有1个破口;Ⅲ型夹层假腔内血栓形成,内膜存在1个或多个溃疡样破口;Ⅳ型夹层假腔内充满型血栓,动脉壁无破口。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SMA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敏感度定义为正确诊断为SMAD病例数占实际为SMAD病例数的百分比。特异度定义为被正确诊断为SMAD病例数占实际为SMA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0期2020-08-07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急慢性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厚度、瓣膜形状、假腔长径、假腔内血栓、假腔外侧壁钙化及AD引起的并发症等。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AAD与CAD在内膜片厚度、假腔最大径、内膜片形态、假腔内血栓、假腔外壁钙化、主动脉周围渗出等MSCTA影像学特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

    浙江医学 2020年13期2020-07-30

  • Stanford B 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临床随访观察
    血管壁分层,形成假腔,原来的主动脉腔为真腔。通常情况下,假腔的周径要明显大于真腔,并与真腔的内膜撕裂口相通[1]。AD 是临床上一种严重急症,发病急骤,病情迅速发展,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现阶段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已经是Stanford B 型AD 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伴随而来的术后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且缺少对该类患者的随访研究。因此,本研究对不同病情程度的AD 患者进行随访,明确AD 患者EVAR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8期2020-02-01

  • 预置延伸以诱导完全贴合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附近观察到完全的假腔血栓化,而在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中仍存在部分假腔未能血栓化[4-5]。这可能会引发一些晚期并发症,例如不完全的假腔血栓形成,可能导致主动脉持续扩张,进而促进夹层动脉瘤生成,并因此增加主动脉破裂风险,也给再次介入手术增加了难度[4,6-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2005年,Mossop等[9]提出了在近端覆膜支架的基础上,接续长段裸金属支架,从而促进胸腹主动脉远端假腔血栓化,实现良好的真腔重塑效果,该技术被称为预置延伸以诱导完全贴合(pro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12期2020-01-09

  • 尤昭玲诊治假腔再妊娠患者经验撷菁
    007)子宫切口假腔(下简称假腔)又称“子宫切口憩室”“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缺损”“剖宫产疤痕缺陷”等,是指剖宫产后由于子宫切口处缺血或感染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在原剖宫切口处出现与宫腔相通的凹陷,为剖宫产术远期并发症之一,也是剖宫产术后远期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1],临床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淋漓不尽甚至阴道大出血,并常伴随腰骶部酸胀、小腹下坠及肛门坠胀感等。现二胎政策开放,假腔妇女再妊娠会出现继发不孕、假腔妊娠、子宫破裂、类前置胎盘、流产、宫角妊娠、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8期2019-01-10

  • 主动脉夹层的CTA表现分析
    %)。2.3 真假腔大小比较(图2) 假腔>真腔42例(89.4%),真腔 > 假腔 5 例(10.6%)。2.4 充盈对比剂后真假腔内密度比较 腔内密度真腔 > 假腔41例(87.2%),真腔=假腔5例(10.6%),假腔>真腔1例(2.1%)。2.5 真假腔位置关系 DebakeyⅠ型30例,升主动脉处假腔位于右侧26例(86.7%),主动脉弓处假腔位于前上方24例(80.0%),降主动脉处假腔位于左侧28例(93.3%);DebakeyⅡ型7例,升主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12-17

  • 亚急性期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特点及其对腔内修复术患者主动脉重塑的影响
    式,其包括真腔、假腔的变化和假腔血栓化的程度。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期(2周内)动脉壁水肿明显,且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此时期不适宜行腔内隔绝术,应以药物治疗降低心率、控制血压、止痛等对症治疗为主[2]。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在亚急性期行TEVAR治疗,但TEVAR仅能封闭近端破口,远端多发口因处理困难而旷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术后主动脉重塑效果,存在出现主动脉夹层逆撕、破裂的风险。近年来随着腔内手术器械及技术的发展,术中同期封闭远端破口渐可实现,但对于亚急性期主动

    山东医药 2018年22期2018-07-10

  • 开窗支架治疗慢性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现状
    堵近端第一破口,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扩大。但约30%远端会发生假腔的瘤样扩张[1-2],IRAD研究甚至发现有高达62.7%的扩张率[3]。远端破口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如何处理慢性夹层的远端破口成为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课题。开窗支架是处理此问题方案之一,近年在少数大中心开始开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慢性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处理的相关问题,以及开窗支架应用的思路和实践。1 慢性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处理的必要性及适应证1.1 必要性主动脉夹层往往具有多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年6期2018-07-10

  • 裸支架植入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临床研究
    解夹层破口位置、假腔累及范围、夹层两侧正常血管直径、空回肠分支血管供血来源。将交换导丝经肠系膜上动脉主干真腔置于终末远端分支,顺导丝植入裸支架,覆盖范围超出破口两侧5 mm以上。多数患者使用直筒自膨式裸支架,其中1例(编号7)因肠系膜上动脉近端主干与远端分支锚定血管直径相差较大,应用颈动脉裸支架。对于隔绝效果不佳,且不影响分支供血者,使用可控弹簧圈进行假腔栓塞。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100 IU/kg,ih,q12 h)抗凝1周,并以氯吡格雷(75 mg,p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5-22

  • MS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
    ,真腔是否狭窄、假腔有无血栓形成、是否合并假性动脉瘤、分支血管有无受累、肠管有无缺血;MPR图像观察腹腔干起始部有无狭窄,腹腔干与腹主动脉夹角。当两名医师诊断有差异时,相互讨论并得出统一意见,并将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2 结果2.1 SISMAD 的临床表现46例SISMA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6例,动脉粥样硬化9例,有腹部肿瘤手术史5例,腹部外伤1例。主要症状均为腹痛,突然发病36例,潜伏发病10例,其中上腹痛14例,脐周痛7例,定位模糊25例;恶心4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5期2018-04-22

  • 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鉴别诊断再探讨
    内膜瓣、破口、真假腔、剥离范围、分支血管受累、心包填塞等情况,并可对肺动脉栓塞等各种急性胸主动脉疾病及时排除,是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的首选和可靠的检查方法[3]。AD真假腔的鉴别对于介入治疗尤为重要,64排CT对鉴别AD的真假腔一般不困难,根据主动脉真腔与正常主动脉相延续可鉴别,但当AD发生在主动脉根部并累及主动脉全程及髂动脉甚至股动脉、主动脉根部环状夹层时,当临床症状不典型仅做腹部或胸部扫描时,真腔的延续性判断受限制,需根据CT征象对真假腔进行鉴别。笔者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1期2018-03-07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
    形成主动脉壁真、假腔两个状态, 此病症较为常见, 好发年龄段为50~70岁,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动脉夹层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病变, 易向外穿破心包腔、胸膜腔、纵隔或腹膜腔, 从而引起出血, 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随着病情的发展, 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脏压塞等症状, 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及患者痛苦, 提高死亡率,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 尽早发现、尽早诊治, 对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2期2018-01-20

  • 双源CT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是否合并内漏、假腔血栓化,支架远端是否存在新发破口、腹主动脉重要分支开口及血供等情况。结果128例患者支架、真假腔及并发症均得到清晰显示;检出Ⅰ型内漏10例,Ⅲ 型内漏2例,支架内少量血栓形成15例;47例假腔完全血栓化,81例假腔大部分血栓化;支架远端存在新发破口8例;由真腔供血的重要分支血管328支,由真、假腔共同供血的分支血管35支,完全由假腔供血的分支血管40支,其中6例肾动脉充盈不佳,肾实质灌注减少,5例开口于假腔的肠系膜下动脉起始段闭塞。结论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6期2017-12-23

  • 夹层动脉瘤对分支血管影响的CTA表现
    影;主动脉夹层;假腔;分支血管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 MRA 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都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能很好地评价病变范围、夹层类型以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1-3]。因 CT检查时间较短,MSCT增强检查后进行多平面CT重组已经成为急诊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另外,CTA的空间分辨率较高,能更好显示分支受累以及它们所供应器官是否存在缺血情况[4]。在 1 项 48 例急性主动脉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9期2017-09-21

  • FIESTA和FRFSE FATSAT T2WI序列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比较
    况,评价AD真、假腔内信号变化及血栓显示情况。结果24例AD患者,两种序列显示内膜片及破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ESTA序列显示假腔内血栓优于FRFSE FATSAT T2WI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ESTA序列显示真腔附壁血栓与FRFSE FATSAT T2WI序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1例假腔内无血栓AD真、假腔内信号对比分析可知,FRFSE FATSAT T2WI序列在判断AD真假腔时可提

    海南医学 2017年12期2017-07-01

  • 4D Flow MRI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腹部血流模式的定量研究及评估
    )患者腹部真腔和假腔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以及各血流指标与夹层破口大小、数量及假腔内血栓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1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4D Flow MRI技术进行腹主动脉成像,同时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对腹主动脉4个层面的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各层面真腔和假腔的横断面积、血流速度、峰值速度、平均净流量、最大流量、净正向血容量及反流分数,并观察主动脉夹层各种形态学指标。真假腔各血流指标及面积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AD的各形态学指标

    放射学实践 2017年4期2017-05-11

  • 亚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善真腔供血,降低假腔压力,术后可发生真腔扩张、假腔内血栓形成、假腔缩小最终闭塞等形态学改变即为主动脉重塑(aortic remodeling)[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接受TEVAR治疗的亚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亚急性期行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采用TEV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年12期2017-03-23

  • 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进展
    复夹层裂口、阻断假腔内血流,实现假腔血栓化并达到动脉重塑的目的。通过对病理生理的研究和TEVAR治疗效果的分析,B型AD被进一步划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个时期。TEVAR在B型AD急性和亚急性期的应用已得到共识,然而在慢性期的治疗仍存在争议。以β受体阻断剂为基础的药物治疗(optimized medical treatment,OMT)曾是慢性B型AD的经典疗法[2],但TEVAR对慢性期患者表现出优于单独OMT的中远期效果,被逐渐尝试应用到慢性期

    浙江医学 2017年19期2017-01-13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
    入配合弹簧圈填塞假腔患者术后复查,肠系膜上动脉通畅,假腔未见显示;3例单纯支架植入患者,其中2例假腔完全闭塞,1例患者假腔接近闭塞;1例仅假腔填塞弹簧圈患者,术后复查弹簧圈未填塞部分假腔仍存在;3例双层裸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复查,假腔完全闭塞;3例置管溶栓患者,2例复查示肠系膜上动脉通畅、腹痛症状消失,1例患者有间断性腹痛,但程度降低、疼痛间歇期延长;保守治疗的7例患者随访期未见明显腹痛。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治疗方案

    放射学实践 2016年10期2016-11-19

  • 尤昭玲教授对子宫切口假腔的诊疗经验及再妊娠结局的风险评估
    玲教授对子宫切口假腔的诊疗经验及再妊娠结局的风险评估杨硕1,尤昭玲2*,邓菁瑛1(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子宫切口假腔已成为严重影响育龄妇女心身健康和生殖安全的痼疾之一。尤昭玲教授学贯中西,关注该病10余载,通过临症实践和论证,从概念、病因病机、病变特点、分度依据、基本治则、治疗方案、再妊娠风险评估等方面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与诊治策略。提出内外结合、分期调治的基本治疗方案,并率先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8期2016-03-06

  •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腔内治疗现状
    动脉峡部,是夹层假腔的入口。假腔在向远端发展中遇到较大的分支血管时,常使内膜从分支血管开口处断裂,形成新的破口,即夹层远端破口[3]。TEVAR治疗的原理是封堵夹层的近端破口,旷置远端破口,通过真腔血供改善,假腔血流减少,达到假腔完全血栓化。早期有关TEVAR文献的关注重点是TEVAR较之传统手术的微创优势,例如技术成功率、病死率及生存情况、截瘫率等,以及移植物相关问题例如移植物综合征和移植物感染等[3,4]。伴随TEVAR技术的趋向成熟及对TBAD加深了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1期2016-02-18

  • 大范围主动脉夹层3.0T两段式双期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技术与临床价值
    期扫描。比较真、假腔在TT、峰值信号(SPE)和3D CEMRA信号方面的差异;观测AD双腔的双期显影、内膜破口及腹主动脉分支与双腔的关系,结果与主动脉DSA对照。结果 AD真、假腔TT分别为(13.4±4.8) s、(17.5±4.7) s (P0.50)。双期3D CEMRA上AD双腔呈特征性动态显现:第一期,真腔全程显影,假腔节段性显影;第二期,真腔信号减退,假腔全程显影。检出内膜破口23个,数量、位置与DSA一致;8个呈血流喷射征。5条左肾动脉、3

    磁共振成像 2015年11期2015-09-26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临床观察
    架组术后主动脉及假腔最大直径呈减小趋势且假腔血栓化。结论 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治疗成功率高,促进主动脉真假腔重塑,相对传统内科保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近中期效果好。主动脉疾病;支架;手术后并发症;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覆膜支架隔绝术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常见病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传统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AD患者病死

    天津医药 2015年6期2015-08-24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36例子宫切口假腔形成的分析
    对36例子宫切口假腔形成的分析黎迎春1,程瑞文2,谈珍瑜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①妇产科,②放射介入科,湖南 长沙 410007)目的:探讨子宫切口假腔的阴道超声检查表现及形成因素。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者行经阴道超声探查,超声诊断子宫切口假腔形成36例,无切口假腔者45例。结果:子宫切口假腔声像学特征为子宫下段切口处肌层部分或全部缺损,可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液暗区与宫腔相通。结论:子宫切口假腔是造成剖宫产术后部分妇女经期延长的重要原因,切口位置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2期2015-06-07

  • MSCT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位显示SMA内真假腔影,与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相类似,真腔变细、不规则,甚至闭塞,假腔呈低密度月牙形或弧形充盈缺损影,真腔与假腔之间见弧形内膜瓣影,有时可见其横行分支中较低的条形低密度。部分病例假腔呈瘤样扩张,假腔内伴有血栓的患者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本组12例患者中,9例患者假腔在动脉期呈月牙形低密度影包绕真腔,3例患者伴有假性动脉瘤形成,假腔呈瘤样扩张压迫真腔(如图1-3)。在重建图像上均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图像清晰,血管对比明显。CPR和MP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6期2014-11-21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的CTA形态学分析
    者主动脉的真腔、假腔及真假腔划出范围及直径,得出相应数值(图1)。1.4 测量及评价的形态学参数①TAAD患者初始破口位置,将破口位置按位置范围不同分为:窦部及升主动脉15 mm内(包括15 mm)、升主动脉15 mm以远至头臂干(BT)、头臂干至左锁骨下动脉(BT-LSA)、左锁骨下动脉(LSA)以远处等4处;②初始破裂口大小;③窦部有无累及情况,分为无累及、有累及两类;④夹层主动脉最大面积层面真假腔面积大小;⑤夹层主动脉最大面积层面假腔面积大小;⑥夹层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7期2014-10-20

  •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早期疗效分析及围手术期处理(附36 例报告)
    ; 真腔直径小于假腔者15 例、 大于假腔者21例;假腔位于大弯侧32 例;远端局限在膈肌水平以上者23 例, 腹主动脉分叉水平以上者8 例,累及髂股动脉者5 例; 远端破口位于内脏动脉旁者7 例;直线型假腔者14 例,螺旋形假腔者22 例;内脏动脉真腔供血者7 例,假腔供血者6 例,其中2 系膜上动脉显影不良,5 例一侧肾动脉显影不良;1 例单侧髂动脉显影不良。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类型:Endorfit 14 例、先健16 例、美敦力2 例、GORE 4 例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8-15

  • 孤立性外周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夹层CTA影像学对比研究
    型和Ⅲ型夹层真/假腔,及夹层所累及范围(图1)。利用CTA轴位图像可见清晰分辨真腔和假腔及内膜破口(图2),AD假腔形成后,真腔会受到不同程度受压,同时假腔直径往往大于真腔(图3)。伴有右侧锁骨下动脉起源变异 (迷走锁骨下动脉)2例。22例患者IPAD均能清晰显示外周动脉内真假腔影,与AD的真假腔相似,见低密度呈直线或弧线样夹层内膜片位于真假腔之间,真腔直径总是大于或等于假腔(图4)。其中大部分患者同时可显示动脉管壁不均增厚、钙化斑块及非钙化斑块等动脉粥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4期2014-04-16

  • 尤昭玲教授辨证治疗子宫切口假腔三步法
    辨证治疗子宫切口假腔三步法周夏芸1,2,尤昭玲1,2*(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湖南 长沙 410007;2.尤昭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湖南 长沙 410007)尤昭玲教授认为瘀热、邪毒、气虚是子宫切口假腔形成之根本,临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分三步:非经期以“清宫”为主,经前期以“逼宫”为主,经后期以“缩宫”为主。分别使用自拟内炎方加减,妇科外敷包和假腔方加减。该“三步法”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子宫切口假腔;尤昭玲;中医分步治疗;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7期2014-03-31

  • 原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CT诊断
    .2%);另2例假腔完全血栓化,呈边缘光整的低密度区,真腔明显受压变窄但仍见对比充盈(2/17,占11.8%,图1~4)。内膜瓣征:15例示SMA 真假腔间条带状呈低密度的内膜瓣(15/17,占88.2%,图1~4)。2例因假腔完全血栓化,未见内膜瓣显示。血栓征:13例SMA 假腔内见低密度充盈缺损,呈点状、条带状或块状形,基本无强化(13/17,占76.5%,图3),其中2例假腔完全血栓化,形成壁间血肿。17例真腔内无血栓化表现。内膜破口征:在靠近SMA

    放射学实践 2014年2期2014-02-15

  • 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描后均清晰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破裂口, 3例合并附壁血栓, 7例患者主动脉分支受累, MR能清晰显示真、假腔, 内膜瓣及破口。结论MR成像, 尤其三维CE-MRA是一种无创、快速成像、准确诊断主动脉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 主要是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变性、内膜或中层撕裂, 血液进入变性的中膜形成纵向分离, 并积血、扩张, 导致主动脉双腔。其发病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1期2014-02-05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
    ,主动脉腔内可见假腔和真腔形成,真、假腔之间可见厚薄不一,长短不等的撕裂内膜片,3例假腔内出现附壁血栓,2例出现少量心包积液。CDFI显示可见破裂口处血液进入假腔,收缩期时由真腔流入假腔,舒张期由假腔流向真腔。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夹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应用价值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于主动脉壁中形成夹层血肿,并延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威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2013-01-31

  • 益坤宁颗粒治疗30例切口假腔经期延长的临床观察
    的逐年上升,切口假腔所致经期延长的患者不断上升[2],成为困扰患者和妇科医师的难题之一。本研究使用益坤宁颗粒治疗切口假腔所致的经期延长,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中医科就诊并诊断为切口假腔经期延长的患者30例。其中年龄22~35岁,月经周期25~32 d,经期10~14 d。伴有下腹隐痛或腰骶坠胀,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和(或)白带带血,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女性内分泌检查无异常,

    医学综述 2012年9期2012-11-05

  • 双源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35例分析及术前评价
    型及累及范围、真假腔的形态及走形特点、瘤体最大径、初始破口位置、初始破口距离主动脉根部的距离(DeBakeyⅠ、Ⅱ型)或瘤颈长度(初始破口位于胸主动脉的DeBakeyⅢ 型)、是否有再破口、真腔是否有再撕裂、假腔内血栓形成情况、主动脉大分支受累情况、是否并发心包及胸腔积液等;同时测量真、假腔的CT值。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为SPSS 13.0软件包。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的强化CT值有无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6期2011-07-31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
    及其分支,真腔、假腔、内膜片及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管壁自内向外的裂口,深及中膜,高速高压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中膜,将管壁剥离形成壁内瘤腔,原主动脉称为真腔,新形成的瘤腔称为假腔,夹在两者间的管壁称为夹层。按内膜撕裂部位及假腔范围将主动脉夹层分为三型:Ⅰ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血肿累及升主动脉、主动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期200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