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

  • 汉代外戚与“异姓”“肺附”“骨肉”关系辨正
    孙在《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一文中,指出汉初“外戚称宗室”“外戚不称异姓”[1]。之后,又有刘增贵、阎爱民等学者关注到此问题,虽说论证都很缜密,但鉴于“外戚”“宗室”“异姓”以及相关的“骨肉”“肺附”几个词汇对于认识汉代社会意义重大,笔者对学者们据以论证的史料进行了仔细审读,认为还有讨论空间。外戚与宗室有别,笔者已有论述[2]。本文继续探讨外戚与“异姓”“肺附”“骨肉”的关系,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外戚是否称“异姓”“外戚是否称异姓”之所以

    南都学坛 2023年5期2023-12-18

  • 秦及汉初外戚的政治平衡作用
    关键词:外戚;政治平衡;秦始皇;吕后;沙丘政变DOI: 10.16758/j.cnki.1004-9371.2023.02.010一般认为,外戚登上政治舞台并形成较强势力,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日渐成熟的结果。尽管外戚自秦汉时期开始在中国历史上多有消极影响,但亦有其积极贡献,不能一概而论。秦及汉初作为外戚势力滋长的关键阶段,一向受到学界重视。以往学者对秦及汉初外戚的研究,主要是从制度等层面揭示外戚擅权的原因,另有部分研究侧重关注具有代表性的外戚人物;而

    古代文明 2023年2期2023-05-30

  • 郑国到底是不是韩国间谍
    。郑国渠或是韩系外戚抢功之举在郑国间谍案这个故事中,秦国的最高决策层恍如白痴:他们既不知道兴建大规模水利工程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也不知道一旦建成后往往收益丰厚,不但能立竿见影提升农业产出,还能泽被后世。然而我们注意到,在郑国渠开建前,秦国已经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在新征服的巴蜀之地修建了都江堰。从工程难度上看,都江堰显然更高。都江堰需要克服的天堑是岷江,可谓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相比之下,郑国渠需要经过的主要大河是渭河、泾河与洛河,比岷江温柔。而且都江堰的工程

    领导文萃 2023年4期2023-03-02

  • 汉初功臣集团的政治斗争 ——“绛侯诛诸吕”事件考察
    姓宗室,扩大吕氏外戚的势力。惠帝死后,吕后更是违背高帝定立的白马盟誓和“非刘姓不得为王”的约定,分封诸吕为王。吕氏外戚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对内攘夺功臣们的权力和政治利益,对外抑制宗室,夺取刘姓诸侯王的封地,引起了功臣和宗室的不满。由于吕后擅权,功臣们敢怒不敢言,不得不委曲求全以逢迎吕后。吕后去世后,吕氏外戚失去了核心领导,刘姓诸侯王觉得有机可乘,欲讨伐诸吕。在此背景下,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制定策略、联合宗室、夺取军权、发动政变,最终诛灭吕氏外戚集团,

    阴山学刊 2022年3期2022-12-08

  • 西汉政治的“吕后恐惧症”
    帝频繁诛灭后妃和外戚,最重要的动机是皇权的安全。从吕后之后,西汉政治高层就陷入了一个叫“吕后恐惧症”的梦魇。吕后专权长达十五年,诛杀众多刘邦后代,信用自己的族人,几乎颠覆刘家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对后来的汉代君臣产生了重要的心理影响。在那之后的很多政治选择,都是“吕后恐惧症”的反映。比如在诛杀诸吕之后,功臣们决定立刘邦的长孙刘襄为帝。但是有一些人却持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有力:因为刘襄的舅舅品行凶暴,不好控制,可能会成为第二动摇刘氏江山的吕氏。“及周勃、

    南风窗 2022年3期2022-02-17

  • 两汉之际的外戚政治与赋学转捩
    10049)两汉外戚政治笼罩一时,赋家大多与之有所关联。《文心雕龙·程器》:“扬雄嗜酒而少算,敬通之不修廉隅,杜笃之请求无厌,班固谄窦以作威,马融党梁而黩货。”[1](P719)刘勰论文人之疵,以党于外戚批评班固、马融;冯衍、杜笃也曾投靠阴氏、马氏。至于扬雄“少算”,范文澜注引《汉书·扬雄传》有关扬雄家贫的记载曰:“彦和谓其少算,岂指是与?”又引《颜氏家训》曰:“扬雄德败《美新》。”[1](P721)尚两存其说。陆侃如、牟世金则直接指出:“少算即讽其《美新

    齐鲁学刊 2021年1期2021-12-31

  • 明朝后妃为什么大多出身平民?
    后这一独特现象。外戚干政?女人掌权?明朝皇帝表示,想都别想历史证明,女人的权力巅峰不仅仅只是皇后之位。垂帘听政,最后像武则天一般称帝也并非不可能,但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这种事情被扼杀在了摇篮,这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外戚,指的是帝王的母族以及妻子的家族。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曾有过外戚干政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多是继任新君或年幼或无能,导致大权旁落到少数大臣手中;或是宦官集团的权力过大,君主一人之力无法压制,需要扶植外戚力量同宦官争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9期2021-10-20

  • 明代皇帝对宗室外戚防备政策的三次变迁
    【摘要】 明朝对外戚宗室的防备程度一直为历代之最,太祖在立国之初就有意识地防范外戚掌握更多的权力,但因受到政局不稳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防备政策历经三次变迁。洪武时期皇帝对宗室较为宽容,虽对外戚心怀芥蒂,但受当时条件限制,皇帝对外戚的防范政策一直无法彻底贯彻,靖难之役与汉王叛乱后,皇帝对宗室的忌惮日益加深,对宗室与外戚皇亲的态度也从洪武时期的依仗转变为防备。随着统治逐渐趋于稳定,皇帝的权力逐步加强不再受限于局势,于是朝廷制定了相应的律令来约束皇亲外戚,以防他们

    今古文创 2021年25期2021-09-10

  • 浅析东汉外戚集团维系政权稳定的制度性安排
    430000)外戚,意指皇帝的妻妾或母亲的同族亲属,亦称为后族。在东汉王朝统治时期,虽自光武皇帝刘秀始便深以西汉遭外戚王氏夺取刘姓权位为忧,并采取了一定限制外戚权位的政治手段[1],但终东汉一朝,大量的外戚家族成员依然通过与皇帝妻母的血缘纽带得以仕进,并在权柄极盛时实际掌控了东汉政权,甚至多次参与了帝位的废立,因此成为了东汉历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类政治力量。此前的学人在对于东汉外戚政治的研究上更多注重于外戚专权带给东汉王朝的负面影响,将其作为一种不断腐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1-17

  • 文以传意:范晔“类传”思想论析 ——以《后汉书·皇后纪》为中心
    归纳到范氏反对“外戚”干政的史学思想中,但文本具体如何体现这种思想并不明确。至于专文类传研究则对《皇后纪》多有忽略。本文试以《皇后纪》为考察中心,辅以范书其他“纪”“传”,总结类传名目增删变化背后的原因,以窥范晔的历史撰述旨趣。一、类传“旧”例中的范晔“新”意通过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书的宏观体例对比分析可知,范著中明显存在着对前人经验成果的继承。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继承性将范书与马班史学相比较,不仅仅是因为三人所撰作品在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承接性,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1-14

  • 车水马龙
    ,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诏书接着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样子,让外亲见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12期2020-12-23

  • 論西漢哀帝朝政治 ——以外戚問題爲中心
    動歷史發展的,是外戚間的政治鬥爭。哀帝在位期間,外戚王氏、傅氏、丁氏與哀帝寵臣董賢之間鬥爭激烈。一些外戚爲鞏固自己的地位,任用朝臣,改革制度。他們在改制中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儒生在滿足外戚利益的前提下,推行自己的主張。哀帝死後,王莽掌握輔政大權。他憑藉自己的外戚身分,領導儒生進行改制,最終代漢自立。關鍵詞: 漢哀帝 王莽 外戚 儒生 改制緒 言西漢末年,統治危機日益嚴重,劉氏應禪讓皇位的呼聲此起彼伏。統治集團試圖通過改革的方式解決危機。儒生提出借鑑周禮,改

    中华文史论丛 2020年3期2020-12-01

  • 东汉皇帝为何多“短命”
    员早夭应不意外。外戚的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以洛阳为都,皇宫分南宫和北宫。汉光武帝住在南宫,并在那里去世,汉明帝则迁到北宫。南宫、北宫只隔一条街,但皇太后、皇后都住在南宫。入驻北宫后,汉明帝对外戚大开杀戒。汉明帝去世后,汉章帝意识到父亲的“严猛之政”激化了各级矛盾,且登基后,旱灾、牛疫、地震、蝗虫不断,不得不“每事务于宽厚”,对汉明帝重点打击的外戚也给予优待。去世前几年,他突然搬到南宫,外戚专权可能是导致他猝死的关键原因。窦氏家族势力逐渐变大,后来还暗杀

    华声文萃 2020年9期2020-10-20

  • 汉成帝绥和元年设立三公官原因探析
    降的手法,收回了外戚王氏一直把持的军权,意在将其排斥在中央政治权力之外,以为日后将要继承王位的定陶王刘欣铺平道路。汉成帝没有子嗣,新册立的太子与王氏外戚并没有血缘上的联系,加之前代定陶王即太子生父曾与王氏外戚有过过节,新册立的太子一旦即位很容易与王氏产生利害冲突[注]事实也确实如此,哀帝即位后马上就开始打压王氏,绥和元年秋“曲阳侯王根、成都侯王况皆有罪,根就国,况免为庶人,归故郡”,直至王莽下台,王氏完全被排挤出朝堂政治。,王氏外戚有可能效仿昭宣时期霍光擅

    文化学刊 2019年4期2019-12-26

  • 东汉政坛的双子星
    锐。在天子幼弱、外戚擅权之际,袁安每次朝会,与公卿谈及国家大事,未尝不噫呜流涕,忧国之情溢于言表,天子和大臣全以他为依靠。可袁安去世太早,在三公位上没能做出更大建树。不过范哗评价他“乃情帝室,引义雅正,可谓王臣之烈”,就是肯定他当轴之时立身执正,为天下表率,使外戚不敢肆无忌惮。王臣之节——杨震杨震是弘农华阴人,他的出生时间史书没有记载,可以推测为西汉末或东汉初。杨震的父亲杨宝是传欧阳《尚书》的大儒。杨震少年时也曾向太常桓郁求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后汉书

    月读 2019年10期2019-10-28

  • 太监为何存在
    、刘辩的舅舅,是外戚,而十常侍是太监。百年来,皇帝、外戚、太监组成的铁甲战车统治着帝国。虽然马车的两个轮子也常争宠,想证明自己最给力,但输的轮子总被换成新的轮子,保证马车稳定前行。现在何进想彻底废掉另一只轮子,袁绍举双手赞成。结果何进没杀掉太监,反而被太监骗进宫中砍了头。后来十常侍也被人砍了头,十常侍之首名叫张让,他临死前说:“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杀了太监就天下大乱了?还别不信,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中间人”,一旦没有中间人做缓冲,皇帝很快就被虎

    百家讲坛 2019年16期2019-04-30

  • 汉武帝时期女性的政治参与研究
    发展趋势,其二是外戚集团的政治参与,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局面。以《史记》为中心,通过分析窦太后、王太后、卫皇后、李夫人及其相关的外戚集团在武帝时期的政治活动,可以得出女性权力的盛行终于武帝,而外戚权力的盛行始于武帝的结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内朝在与外朝的权力角逐中获胜的结果,这为西汉晚年外戚乱政埋下了祸根。关键词:女性;外戚;《史记》;内朝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1-0080-07公元前141年正月十

    西部学刊 2019年21期2019-02-06

  • 从张福弑母案看明代的权与法
    以及帝位更替导致外戚势力兴衰变化密切相关。从这件案件中也可窥见明代权力体系的运行以及关于对权与法问题的深入思考。关键词:张福弑母;明世宗;外戚;厂卫机构;权利与法律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152-02张福弑母案是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八年一桩十分不起眼的小案件,当时也并未引起很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学者们对此关注较少。但从这件小案件中却可以窥见明代的司法运作特点,皇位更替带来的权力转移以及在权力夹缝中小人

    学理论·下 2018年2期2018-10-23

  •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的秦国外戚书写
    识地附带为秦国的外戚立传。《史记》本有《外戚世家》,司马贞《索引》云:“外戚,纪后妃也。”《汉书》虽将其改入列传,但“外戚”所指未变,都是对包括后妃及其亲属在内的这样一个群体的称呼。西晋华峤“自出新意”,将前史《外戚传》改为《皇后纪》,其后史家“因之不改”。[8]这种史书体例的变更,导致“外戚”一词逐渐转变为今日通行的含义,即指称后妃家族中的男性亲属。刘知几讥弹“马迁撰皇后传,而以外戚命章”,[9]可见唐代“外戚”一词的含义已同于今日,以至于刘知几认为《外

    中国图书评论 2018年7期2018-08-29

  • 略论汉成帝时期外戚擅政之因
    、中间及结尾处,外戚势力不可思议的都变成了影响国家政权走向的决定因素。前两次的吕氏专权与霍光专权,整个国家政权还算平稳过度、有惊无险,但到汉平帝时代就不再幸运,举朝上下,全然没有能够约束王莽的力量,最终使其顺利篡汉自立。以王莽为代表的外戚势力,主要形成于汉成帝时代,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成就了此期外戚势力的崛起?学界于此有不同讨论。如钱穆先生论汉代外戚参与王室之由来时,认为这与武帝以后中朝、外朝分治的格局有关[1]钱穆.国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1996.(

    史志学刊 2018年6期2018-04-01

  • “巫蛊之祸”性质再论
    保护太子才对卫氏外戚集团进行了打压和消灭。文章分别从“尧母门”的命名与太子的更立、武帝对刘据的培养和扶植、武帝对于外戚的态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关键词:巫蛊之祸;外戚;汉武帝;戾太子;刘弗陵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167-02秦学颀在《汉武帝与外戚政治》一文中认为,汉武帝打压消灭卫氏外戚,是为了废除当时的太子刘据,而更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太子,并以“尧母门”的命名为例,认为这是武帝属意刘弗

    学理论·下 2017年10期2018-03-28

  • 东汉外戚:富贵而骄狂
    豪强的结合。东汉外戚专权是从章帝时的窦宪开始的。最典型的外戚乱政,则是顺帝之皇后梁妠临朝时,梁家的外戚势力的膨胀。蹊跷的是,东汉的皇后多不生育。从阴丽华之后,直至灵帝的何皇后之前,都不曾有皇后生育子嗣,当权的外戚,并不是皇帝真正的舅父或者外公。东汉皇帝长大后,依靠宦官诛灭掌权的外戚。这件事,最早发生在汉安帝与汉和帝交替时期。汉安帝(94~125)受到皇后阎姬的蛊惑,对太子刘保(115~145)不满,废黜为济阴王。125年,安帝在出巡途中崩驾,阎皇后与兄弟阎

    南风窗 2017年21期2017-10-30

  • 有明一代外戚孱弱的原因
    024)有明一代外戚孱弱的原因贺志敏(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长春 130024)随着秦汉专制社会的建立,外戚作为皇权的附庸也随之登上了历史舞台。不可否认,在某些特殊时期,外戚对于维持王朝的正常运转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仍无法掩盖这一群体“干政”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基于此种考量,有明一代便对外戚有着严格的防备和控制,并最终造就了明代孱弱的外戚集团,且这一现象与明朝相始终。通过研读史料,并在综合各家著述的基础上,通过考查各种制度建制,并从皇帝、后妃

    兰台世界 2017年13期2017-08-08

  • 汉武帝与外戚的相爱相杀
    猗猗外戚,在历史书中是一个贬义词,外戚专政,就意味着是皇帝无能,凭女取贵、专权乱政,直至败家亡国。外戚者,皇帝的妻子或者妃子的娘家兄弟,与皇族宗亲没有丝毫关系。外戚政治始于战国后期,不过当时还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直到西汉时期,最高统治者才有意识地利用外戚来加强皇权,控制百官。当然这支力量如果利用得好,对皇帝基业也有举足轻重的卫护作用。但是利用的不好,轻则扰乱朝纲,重则倾覆王朝。外戚政治始于战国后期,不过当时还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直到西汉时期,外戚政治开

    醒狮国学 2017年5期2017-05-12

  • 浅析王政君与西汉后期外戚专权
    王政君与西汉后期外戚专权黄召凤1朱柏静2(1.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2.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杭州 311121)王政君“历汉四世为天下母”,其入宫成妃促使了王氏家族的兴盛,至成帝时,出现王氏外戚专权的局面。同时,在王政君及王氏外戚专权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与西汉后期各家外戚的权力之争。由于王政君不断扶植家族势力,最终导致王莽擅政,西汉灭亡。王政君与西汉后期外戚专权局面的出现息息相关,但她以微薄之力维持着西汉后期政权的稳定与延续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4-14

  • 试论唐初外戚参政及对政局的影响
    000)试论唐初外戚参政及对政局的影响张 羽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中国古代社会历来视后妃及其亲族参政为不祥之兆,后世王朝为避免外戚之祸,对外戚涉政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而唐初帝王却重用外戚参与处理政事,其个中原因,实与唐初历史背景有关。唐初的外戚群体在政治上多表现为对李唐皇室的辅助作用,其参政巩固了唐初李唐政权,促成了贞观时期的清明政治,亦成为唐高宗至唐肃宗时期外戚干政之源。唐初;外戚参政;政局;影响关于唐初外戚参政问题,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3-10

  • 《琅琊榜》前传:林氏外戚兴衰录
    听。林氏:大梁的外戚让我们回到四十年前。一场血腥政变的尾声。身为皇子的梁帝在身边势力的帮助下,通过政变身登大宝。他迎娶了林燮的妹妹林乐瑶,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两年之后,封为宸妃的林乐瑶生下了一个带有林家血统的皇子:祁王。从这一刻起,林氏在大梁就有个另一个身份:外戚。讲到外戚,我们第一印象恐怕多是弄权、专横、腐败、乱政等负面词语,而且拜东汉后期所赐,外戚往往和宦官连在一起,宦官外戚,有用和没用的一对活宝。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太史公在史记《外戚世家》中开篇就说

    新高考·语文学习(高一高二) 2016年7期2017-01-25

  • 东汉后期外戚专权与宦官专权之比较
    许红婴外戚宦官轮流专权局面的出现,是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利用皇帝作为工具进行斗争的产物。皇帝小时,大权掌握在监护人母亲及其娘家一方组成的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要夺回大权只能靠身边的宦官,于是宦官乘机专权。二者比较,宦官专权危害更大。宦官制度产生于周朝,周王建立庞大的后妃制度,为防止数目众多的妻子红杏出墙,把她们关在后宫与世隔绝,但王宫工作不能完全由女人承担,因而想出一种残忍的办法,即由阉割的男人承担,称宦官。这一制度延续三千年,直到清朝灭亡止。所以,宦官制是

    考试周刊 2016年104期2017-01-19

  • 不详之人
    中相当部分属于“外戚”,姓什么的都有。“外戚”如此扎眼似乎有些不合体例,尤其如果选择性过于明显,难免落人话柄,于是我们这些没用的“外戚”也被捎带进来了,给有用的“外戚”打掩护。“生儿生女都一样”,看了这本族谱,肯定会有这样的感受。另外“枝繁叶茂”不如“一枝独秀”,有的分支人丁兴旺,却全是白丁,一位上彩页的“角儿”都没有。有的分支繁殖力很弱,但出了一两个光鲜人物,光宗耀祖效果比前者好得多。这本族谱实在可以捐给计生委用作宣传资料,很有说服力。然而那些优质女婿,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24期2016-10-27

  • 朝鲜为何没有宦官乱政?
    制。第三,朝鲜的外戚势力强大,也致使宦官在宫内很难发展。中国东汉时期的政局是宦官和外戚相互角力,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台。在朝鲜也差不多,不过这次换成了文官和外戚。朝鲜的外戚势力很大,他们属于实力雄厚的地方豪强,足以影响朝鲜的政局走向。外戚和文官们不同,这些外戚大多可以进宫看望王后和王世子,这种情况久而久之,更容易形成外戚对王宫的控制。本来王宫是宦官们的地盘,但是遇到势力强大的外戚,宦官们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恪守本分。外戚轮番上台,而宦官们熬死了一个又一个国王,但始

    百家讲坛 2016年6期2016-09-28

  • 一个高一孩子的周记
    正爱她,只是因为外戚的缘故总要给她家几分面子;数学是朕的嬛嬛,那年杏花微雨,也许一开始就是错的;体育是朕的纯元皇后,那才是心中的挚爱;至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些卑微的官女子,朕理都懒得理她们,到底是谁让她们入宫的!班主任的回复:老奴三年来战战兢兢、夜不思寐,只为圣上即日面对高考来袭时不至于措手不及,失了往日威风。皇后乃是一宫之主,虽说自幼便与皇上相识,仍需日日沾顾,不可与之疏远;华妃虽是外戚,但时下举国内外以华妃为尊,请圣上务必思忖为善;甄妃敏锐聪颖,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3期2016-05-30

  • 重蹈覆辙
    轨。”东汉初年,外戚专权,使皇帝的权威大大降低。皇帝为了打击外戚的势力,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公元159年,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将长期专揽朝政的外戚大将军梁冀一伙诛灭。但是,这些宦官和外戚一样,很快发展成政治集团,权力越来越大。他们广树党羽,把持朝政,残酷搜刮人民。这样,东汉便由外戚专权变为宦官专权,从而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也引起世家豪族以及一些文人的不满。在这种形势下,司隶校尉李膺等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公元166年,宦官诬告李膺等结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6年6期2016-05-14

  • 浅谈高中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本题考查点是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汉代外戚干政。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2016-05-14

  • 车水马龙
    宠(chǒnɡ)外戚的嫌(xián)疑,故意不画。马皇后牢记父亲遭人忌妒(jì du)陷害、含冤(yuān)而死的教训,处处虚心待人。马皇后那时没有亲生儿子,明帝立贾氏的儿子为太子,委托马皇后教养。马皇后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般,精心培养,母子十分亲热。明帝去世后,18岁的太子继皇位,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汉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给马太后的兄弟封爵(jué)。马太后遵照后妃(fēi)家族不得封侯的制度,坚决反对。她说:“从前外戚外出的情景,真是

    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 2016年6期2016-04-15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外戚政治研究
    政权中皇室后族、外戚参予军国大事有着自己的特征。由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颇多,其形态也各有差异。因此本文主要以我国历史上几个重要的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北魏、西魏、西夏、辽、金、元、清等为研究对象。一、政权特点与后妃干政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从氏族制或奴隶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政治体制中,因此氏族、部落的一些习惯、习俗也延续下来。在政治上,这些原始习俗表现为这些政权往往保留着部落贵族共同议事,决定国家军政大事的习惯,皇族宗室、部落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4-13

  • 《语文是朕的皇后》惊呆了老师
    正爱她,只是因为外戚的缘故,总要给她几分面子;数学是朕的嬛嬛,那年杏花微雨,也许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体育是朕的纯元皇后,那才是朕心中的挚爱;至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些卑微的女子,朕都懒得理她们,到底是谁让她们入宫的?!班主任的回复:老奴三年来战战兢兢、夜不思寐,只为圣上在面对高考来袭时不至于措手不及,失了往日的威风。皇后乃是一宫之主,虽说自幼便与皇上相识,仍得日日眷顾,不可与之疏远;华妃虽是外戚,但时下举国内外以华妃为尊,请圣上务必思忖为善;嬛嬛敏锐聪颖

    读者·校园版 2016年6期2016-03-07

  • 王莽篡政过程中的西汉宗室王侯
    了重要作用。随着外戚势力的崛起,双方在政坛上展开角逐,他们的关系成为影响西汉中后期政局变化的重要因素。王莽在夺权过程中对刘姓王侯采取了兴灭继绝、经济收买、翦除政敌、军事镇压等手段进行笼络和控制,宗室与王莽的关系也由合作终至依附,但最后仍不免覆灭。分封的王侯与中央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矛盾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关键词:西汉; 宗室王侯; 外戚; 王莽在西汉王朝建立的过程中,高祖刘邦对同宗有功者封以爵位,这对汉政权的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三

    南都学坛 2016年1期2016-02-02

  • 皇权政治:一步一颤走钢丝(三)
    鸣弓四、外戚:亲情生权力臣僚中,与皇帝结为姻亲,以裙带而为国戚——国丈、国舅,所谓外戚即帝王的母族、妻族。家天下的政治制度规定了外戚必然成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皇帝一娶老婆,外戚随之而来;皇帝妻妾多,外戚自然也多。皇亲国戚,权势多多,利好多多。能否成为国戚,头一条得看你生没生出脸蛋迷人的漂亮女儿;当然,也要看你皇家股份公司权力股的分量。像贾充,以深度参与司马氏灭魏篡代而称开国元勋,是皇帝最亲密的政治盟友,故其女贾南风虽然“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照样嫁与太子

    书屋 2016年1期2016-01-25

  • 宋代特殊政治势力与女主权力的互动* ——以刘太后统治时期为中心
    。刘太后并不倚重外戚势力,多以放任、包庇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对于宦官,她善加利用,以此制衡士大夫集团,但却又把他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刘太后统治时期,上层女性参与政治虽不及前代,却也有迹可寻。女主;刘太后;外戚;宦官;上层女性所谓特殊政治势力,是指通过非正常渠道得以参与甚至干预政治的群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通常包括外戚、宦官、伶官等等。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帝制中国,这些特殊群体并非政治的主流,但总能因为各种原因左右当时的政治。女主作为女性,当然属于特殊政治势力之

    江汉论坛 2015年10期2015-10-19

  • 东汉外戚征辟文人考论
    古代士人研究东汉外戚征辟文人考论梁启勇东汉外戚“宠贵隆丰”①,先后有阴就、马防、窦宪、邓骘、阎显、梁商梁冀父子、窦武、何进等,文人大量接受征辟进入外戚将军幕府和临朝太后朝廷,以传世文献载其能文或录有作品为文人标准,考证出东汉文人入外戚集团计74人次,除去单人重合数,共66人。对东汉外戚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学界研究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文学史和文学思想史撰写者认为外戚影响了文人的出路和创作,游国恩先生认为一般文人没有出路②,袁行霈先生认为促进了作家群体的生成③,

    文艺评论 2015年6期2015-09-29

  • 关于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第25题的疑问
    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摇 ?摇)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标准解析说: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为了抗衡其势力,皇帝选择外戚来辅政,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对这一解释笔者深感疑惑。首先,“两汉”这一概念应该包括西汉和东汉的历史。其次,标准答案解释中辩称“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为了抗衡其势力,皇帝选择外戚来辅政

    考试周刊 2015年66期2015-09-10

  • 浅析西汉外戚专权的影响
    认为,在对待西汉外戚专权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应该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完全的肯定或是否定。因此,在看待外戚专权时要考虑到它对社会某方面带来的积极作用。在政治方面,西汉初期,政权刚刚建立,这一时期吕后的专权擅政是从维护吕氏的家族地位出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积极作用。因此她的强化皇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吕后在稳定汉初政权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霍光专权时期,遵照武帝遗诏的基本精神,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黑龙江史志 2015年20期2015-08-15

  • 东汉奏议的特征
    家大权主要掌握在外戚宦官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奏议颇多和外戚宦官专权有关。东汉和帝继位年仅10 岁,外戚窦氏一族掌握实权,窦氏兄弟都骄纵不法。议郎乐恢上言汉和帝“陛下富于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经曰:‘天地乖乎,众物夭伤。君臣失序,万人受殃。’政失不救,其极不测”[1]。这篇奏议通过引用典故的方式以古非今,主张君主削弱外戚势力,加强皇权。永元四年,汉和帝在宦官等人的帮助下,铲除了窦氏势力,但是从此以后宦官势力开始增长起来,掌握国家实权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0期2015-08-15

  • 特权阶层是怎样搞垮汉朝的
    阶层,具体说就是外戚、宦官和腐败官僚。汉朝的最后垮掉,就是因为这些特权阶层一步步霸占了社会资源,并最终绑架了政权。先说外戚。汉高祖刘邦得天下之后,大封同姓王和功臣,“非劉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外姓篡夺刘家的天下。可惜,历史还是跟刘邦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他去世之后,吕后控制了朝政,揭开了外戚擅权的序幕,此后,外戚就一直是汉朝的“权力偏房”。再说宦官。西汉时期,宦官专权还不是很严重。到了东汉,光武帝进行“行政改革”,所有的宫廷职务都由宦官充

    凤凰资讯报 2015年8期2015-06-10

  • 曹魏政权立后的解读
    ;出身;低贱者;外戚在封建社会,一般来说统治阶级的婚姻和等级、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他们要求婚姻双方的阶级地位相当,为了保持自己血统的高贵,专门与一些豪门大族联姻。或者更重要的是帝王为使他们的江山更稳固,采取与豪门大族缔结姻亲方式来巩固其统治。因此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1]“王者之娶,必先选于大国之女。”[2]也是这个意思。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3期2014-11-24

  • 巫蛊之祸对汉武帝一朝政局的影响
    了汉武帝一朝几代外戚的兴衰,引起了政治动荡,沉重打击了在汉武帝一朝对匈作战中形成的军功贵族集团,在客观上推动了汉武帝一朝的酷吏政治和特务统治,促使汉武帝晚年国内政策转变,并引发皇位继承方面的问题。巫蛊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在皇权与外戚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揭示了皇权与外戚在西汉帝国的政坛上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斗争的关系。[关键词]西汉;汉武帝;巫蛊之术;皇权;外戚一、绪论巫蛊之术,又叫厌胜,是古代的一种偶像伤害术。汉代人相信,将仇人的肖像刻在桐木上,插上铁针,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5期2014-11-10

  • 浅析西汉中期的外戚政治
    源浅析西汉中期的外戚政治邢晋源(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西汉中期,在皇帝的有意扶植下,外戚势力迅速崛起,汉武帝借助外戚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使大汉威名远播。昭宣时期,在外戚霍光的辅佐下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缓和,开创了中兴盛世,这一时期,外戚与皇权既相互支持又相互斗争,皇权在与外戚的斗争中始终占据上风。西汉中期;外戚;汉武帝;霍光;昭宣外戚政治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朵两生花,它伴随着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8期2014-03-31

  • 论东汉外戚幕府文学的兴起与繁荣
    学名士大多有任职外戚幕府的经历,外戚幕府几乎成了当时文士驰骋才志的胜场。章帝、和帝之世,外戚车骑将军马防和大将军窦宪先后开府,杜笃、傅毅、班固、崔骃等文学家纷纷入幕,典掌文章,谋议军事,外戚幕府文学盛冠天下。既往的汉代外戚研究,罕见着眼于文学者;而汉代文学研究,又罕有研究外戚幕府的。为此,本文先从政治传统和文化认同的角度展现外戚幕府文学产生的历史环境和文化基础;然后,以文士和外戚的关系演变为线索,勾勒外戚幕府文学的成长脉络;继之,从秦汉文学环境变化的角度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3-20

  • 王政君新论
    一过程中,有一股外戚势力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王氏家族。可作为外戚,王氏为何能历经四朝而不衰呢?这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了一个女人——王政君。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先后以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并支持自己的娘家不断地侵夺权力,一寸寸地占据了西汉的整个统治地位。这位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的女人,不仅目睹了西汉的衰亡,而且是她亲手将传国玉玺交给王莽,断送了西汉国祚。史家班彪评说:“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2013-08-15

  • 汉成帝暴薨原因新探
    最大的政治特点是外戚专权。面对外戚专权成帝是想有作为的,但外戚、宦官“乱政虽在元帝,实自(宣)帝始也。先汉之衰乱,不得不归咎于帝之诒谋不臧矣”。面对强大的外戚势力,成帝虽试图与之斗争,但至死也是收效甚微。至于成帝的真正死因史书无具体的记载,只说是暴薨,而民间自古多归咎于赵飞燕姐妹。学术界历来对成帝的荒淫废政多有表述,至于成帝死因只是都归结于其纵欲过渡。而笔者认为成帝死于自杀,这既是与外戚势力斗争的结果,也是作为对外戚专权反抗的最后的搏击手段。本文就此展开分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10期2013-04-07

  • 试论东汉桓灵帝时期的政治裂变
    中后期皇权旁落,外戚、宦官集团轮流专权。桓帝梁皇后妠崩以后,宦官集团得势,并长期专权。皇帝、后妃、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股势力争权夺利,相互利用又相互出卖。统治阶层分裂,政治发生裂变,社会秩序日益混乱,百姓饱受多重压迫,终于引发黄巾起义。东汉后期;政治势力;外戚专权;宦官专权东汉中后期,皇权旁落,后妃从后台走向前台临朝秉政,士大夫阶层备受冷落排挤。尤其是到了桓帝、灵帝时期,最高统治阶层置封建国家整体利益不顾,皇帝、后妃、外戚、宦官、士大夫阶层各自经营利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5期2012-08-15

  • 东汉小侯刍议
    料,小侯是一种对外戚所封的关内侯,也可以说是对外戚关内侯的一种习惯性称呼。东汉;小侯;关内侯东汉时中央官学除太学以外,还有“四姓小侯学”和“鸿都门学”等较为特殊的学校。“四姓小侯学”的教育对象为四姓小侯。但其究竟何谓今仍困扰学界,本文试探小侯之义以就教方家。一“四姓小侯学”建立于后汉明帝永平九年(公元66年)。《后汉书》载:“是岁大有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1]《明帝纪》所谓四姓小侯,学界一般持指外戚樊、郭、阴、马四氏之说。但四姓之称史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4-07

  • 一场沙尘暴引发的政局动荡
    时专权跋扈的当权外戚王凤集团的厌恶。他们不仅代替上苍阐述了此次沙尘暴的警示意义,说这是“阴盛侵阳之气”,而且直言不讳地要求太后王政君的兄长、时任大司马大将军的王凤谢罪辞职。这样疑似牵强的联系居然很快就有了结果,权倾朝野的王大将军竟真就因恐惧而上书辞职了。过了若干年,年轻的汉哀帝以外藩身份入即大统后,陆续将自己的外戚丁氏、傅氏、周氏、郑氏等六人封为列侯。同样任谏议大夫的杨宣非常不满地上书给皇帝说:“五侯封日,天气赤黄。此殆爵土过制,伤乱土气之祥也。”他又一次

    百家讲坛 2012年10期2012-02-11

  • 酒席上的礼仪
    祖死后吕后主政,外戚当权,许多大臣都反对外戚干政,,总想找机会干掉他们。正巧有一天,吕后请客,派刘章做酒史(主持喝酒的人)。刘章本人极力反对外戚乱政,于是他趁机说服吕后准许他用军法来对付不守酒礼的人。酒过半旬,一个外戚喝醉发起酒疯来,刘章果真拔出宝剑,二话没说就把他杀了。三国时期,一次孙权宴请宾客,逐一敬酒,到了虞翻面前时,虞翻倒在地上假装喝醉,孙权走后他又若无其事地起来。孙权看到后非常气愤,拔剑就要杀他。多亏刘基跑过来,一把抱住孙权,说:“大家都喝了这么

    百家讲坛 2008年11期2008-06-26

  • 宦祸: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治之症
    面的另一主角——外戚——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与外戚相比,宦官至少有以下四个优势:其一,宦官的后台是皇帝,而外戚的后台是皇帝的母亲或祖母,按照常规(例外就不说了),皇帝的母亲或祖母总是先于皇帝而死的,她们的死,就是外戚垮台宦官翻身的开始,其二,宦官是皇帝一刻也离不了的身边人,而外戚不是,没有外戚,皇帝照样也能活得很好;其三,宦官是依附于皇帝而存在的,所以会极尽所能顺从讨好皇帝以获得权力和好处,而外戚虽然也是借助于皇帝而获得权力,却往往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理应获

    百家讲坛 2008年8期2008-05-15

  • 一场少年皇帝向外戚夺权的宫廷政变
    许禾钢外戚和宦官专权是东汉朝廷的一大特色,这与东汉皇帝大多短命不无关系。由于皇太子幼年登基,于是朝廷里的戚宦势力便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特殊身份攫取权力,把持朝政,小皇帝则沦为听凭摆布的傀儡。汉和帝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不过这位少年天子并不甘心做别人掌中的玩偶,他策划了一场夺权政变,一举改变了自己的傀儡命运。外戚专横汉和帝刘肇(79~105年),汉章帝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刘肇只是汉章帝八子中普通的一个,是后宫中的明争暗斗把他送上了皇帝宝座。由于窦皇后没有儿

    知识窗 2007年4期20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