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

  • 谁发现了陶渊明? ——鲍照、江淹眼中的陶渊明诗
    嘉人鲍照和稍后的江淹就分别创作了《学陶彭泽体》和《拟陶征君田居》诗,通过摹拟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陶渊明诗歌体式的认识及对陶渊明诗史地位的思考,其中的诗学内涵值得开掘。陶渊明的思想与魏晋清谈关系甚深,陈寅恪先生认为它是从“旧自然说”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新自然说”,也是陶渊明根据实践确立的一种可以安身立命的思想(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从鲍照的拟陶诗来看,他能够把陶渊明的创作放在由玄学引发的自然与名教之争的思想脉络之中去揣摩和效仿,但未能参透陶渊明

    古典文学知识 2022年6期2023-01-09

  • 词语探源二则
    才尽”非因才南朝江淹年少时聪颖过人,以文才著称,但因晚年诗文无佳句再现,人们便说他才尽了。后来用“江郎才尽”比喻文思枯竭。其实江郎并非才尽,“江郎才尽”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江郎,真名江淹,南朝梁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别赋》《恨赋》。他官运极好,历仕宋、齐、梁三朝,到梁武帝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江淹出身孤寒,沉静好学。年纪轻轻就以文章写得漂亮而闻名于时,人称江郎。但是,昙花一现之后,他就沉落了。当时流传江淹做过两个梦:一次梦见西晋诗人张协对他说“前以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2年4期2022-12-25

  • 古代“拆字”趣闻
    时的急智南朝时的江淹,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江淹年轻时就才思敏捷。一次,他和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一蚕妇。当时有一颇负盛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人。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顿时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江淹不仅反应奇快,而且应对贴切工巧,众人自然为之叹服。诗仙解联“一、虫、二”李白一生六登岳阳楼,最后一次到岳阳楼还发生

    十几岁 2022年32期2022-11-18

  • 江淹事迹及创作考论
    530008)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在朝代更迭频繁,美学与文学兴发的南朝时代,江淹可算是一位非常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诗赋作家,他在一生中写下了一百四十多首诗和二十八篇赋,他的《恨赋》《别赋》吟出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心声,而“江郎才尽”给世人留下了千古的疑惑与惋惜。关于江淹的生平及创作,前辈学者已有较为详尽的考订,特别是俞绍初的《江淹年谱》、曹道衡的《江淹写作年代考》以及陈春保的《江淹事迹诗文系年补正》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12-31

  • 庾信拟阮诗的继承与新变 ——以阮籍《咏怀诗》与江淹、庾信拟阮诗的比较为基点
    象,其中就包括了江淹和庾信。庾信是南北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拟阮诗也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但学界对庾信《拟咏怀》的研究重点往往在乡关之思的情感价值上,鲜少结合阮籍原诗和前人拟阮诗来做体式对比,忽略了庾信拟阮诗在继承与新变上的诗学成就,为弥补这一遗憾,本文从诗歌体式的角度,来分析庾信拟阮诗对前人的因革,并总结其成就。一、庾信拟阮诗概述六朝是模拟风气渐盛的时代,六朝文人以前代经典为摹本,或学习文体,或力求相似,或展示文才,或借题发挥。在摹拟的过程中,他们促进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11-29

  • 论《文选》中江淹杂拟诗的艺术内蕴
    张子豪【摘要】 江淹的模拟诗《杂体诗三十首》备受推崇,全部被收入《文选》之中。这些模拟前人优秀诗家的作品表现出江淹个人在杂拟诗创作潮流下对五言诗创作的推陈出新;江淹的诗作在模仿多位前人多种风格的同时仍能细致精准地把握被模拟者的个性与风格特征;而这种拟古喻今的诗歌创作形式仍寄寓了江淹个人对诗坛文风的现实批判与个人情感的抒怀慨叹。【关键词】 江淹;杂拟诗;《文选》【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今古文创 2021年19期2021-09-10

  •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所体现的诗学观
    达自己的诗学观。江淹作为南朝时期的著名文士,其《杂体诗三十首》的创作,体现的即是其诗学观。本文主要从其拟作对象反对“贵远贱近”与“重耳轻目”;拟作内容提倡“动魄”与“悦魂”;拟作形式肯定五言诗的兴起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江淹拟作所反映的诗学观。【关键词】 江淹;杂体诗;诗学观【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8-0027-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今古文创 2021年28期2021-09-10

  • 地理书写与谪居心态:江淹被贬吴兴的诗赋创作
    二年八、九月间,江淹因触怒建平王景素,被贬为建安吴兴(今福建浦城)县令。多次进谏而被贬的遭遇和所处地理位置的巨大变迁对他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他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一、江淹被贬吴兴后诗赋中的自然地理书写江淹被贬吴兴期间所作诗赋中有许多对当地丹霞地貌的书写,更有学者指出江淹是我国描写丹霞山水景观的古代文学家中最早的一个。江淹在吴兴所作诗赋中多用“铜山”“丹山”或是色彩艳丽的字词来描绘当地的山崖、岩壁。如《迁阳亭》:“瑶涧夐崭崒,铜山郁纵横。方水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7期2021-08-09

  • 文学家江淹“振肃百僚”
    顾农江淹(444年—505年)是南朝著名文学家,其代表作《恨赋》《别赋》尤为脍炙人口,历代传诵;他同时又是一位非常严明的“纪律检查”官员,在萧齐王朝担任御史中丞期间,弹劾查办了不少有问题的高官,内外肃然,得到很高评价。文学史上一般只讲江淹的创作成就以及他后来的“江郎才尽”,其实他的这些政绩也很值得一谈。《南史·江淹传》写道:“少帝初,兼御史中丞。明帝作相,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振肃百僚也。淹曰:‘今日之事,可谓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5期2021-06-02

  • “江郎才尽”非因才
    为民南北朝时期的江淹年少时聪颖过人,以文才著称,但因晚年诗文无佳句再现,人们便说他才尽了。后来用“江郎才尽”比喻文思枯竭。其实江郎并非才尽,“江郎才尽”另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江郎,本名江淹,南北朝时期梁朝文学家,代表作有《别赋》《恨赋》。他官运极好,历仕宋、齐、梁三朝,到梁武帝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江淹出身孤寒,沉静好学。年纪轻轻就以文才闻名,人称江郎。但是昙花一现之后,他就在文坛消失了。传闻江淹做过两个梦:一是梦见西晋诗人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1期2021-04-01

  • 江郎为何“才尽”
    实有其人,大名叫江淹。南朝宋齐时,江淹是文坛的佼佼者,“少以文章显”,墨妙笔精,文思敏锐,写出了不少著名诗赋作品。常言道,“文章老更成”,可是,到了齐梁时期,才华横溢的江淹却再未写出什么好作品。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认为江郎“才尽”了,而且有人还对江淹后来为什么文才枯竭做过不少猜测与探讨。 明代胡应麟认为,江淹后来“才尽”的原因之一,是他跟不上文坛的主流诗风了。早年的江淹对主流诗风亦步亦趋,也就是说他能够与时俱进,后来文风变了,作为文坛宿将,他不愿“屈尊”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10期2021-01-14

  • 《文心雕龙·明诗》与《杂体诗三十首》并序的比较研究
    浓缩的五言诗论。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并序对五言诗进行了一次探源和摹拟,他以为论诗应“通方广恕,好远兼爱”[2]136,且宜“合其美并善”[2]136。因此,有学者把《杂体诗三十首·序》看作齐梁时期第一篇五言诗的专论。将《明诗》篇中关于五言诗的部分与江氏的《杂体诗三十首》并序进行比较,探明在文学批评兴盛的齐梁时期五言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诗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一、《明诗》与《杂体诗三十首》并序《明诗》是刘勰文体论的重要篇章,详细论述了诗的源流、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1-16

  • 江淹梦笔”谫论
    宋佳俊“江淹梦笔”谫论宋佳俊(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300)汉魏六朝史传中存在许多士人因梦而才华突增的文本书写,加之“文”与“笔”在南朝文学史上特殊的联系,所以产生了“江淹梦笔”的故事。该故事经《诗品》《梁典》《南史》的著录逐渐成为一个文学典故。作为“江淹梦笔”孪生兄弟的“江淹梦锦”却沉寂在史书中,主要是因为南朝以后锦所蕴含的华丽文风逐渐被摒弃。在南朝众多文人“才尽”的书写中,“江郎才尽”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典故,主要是因为“江淹梦笔”的流传。此

    天中学刊 2020年1期2020-01-07

  • 『江郎才尽』是误解
    年来就一直陪伴着江淹。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其实,这正是江淹为求自保聪明的地方。这事还得从南朝宋顺帝泰始二年说起。二十岁的江淹因聪慧超群,成为宋建平王刘景素的幕僚,并随建平王在衮州任文书之职。后因受广陵令郭彦文的牵连,被捕入狱。在狱中,江郎用生花妙笔把自己的哀叹诉诸笔端。建平王刘景素爱惜人才,看见江淹的文章后,就把他放了。

    杂文月刊 2019年24期2020-01-01

  • 怀愧期暮年
    修客在我看来,江淹的诗词与辞赋都是极好的,纵使钟嵘在《诗品》里故意提到“江郎才尽”的传说故事,评论他的文字也是一句不咸不淡的“诗体总杂,善于摹拟”。但江淹的诗还是自有风度的,少有南朝文坛的艳妆脂粉,颇具一些晓畅泠风。对于后世文人来说,江淹的诗作远远不如他的传说那般脍炙人口。传说江淹年轻时梦见过五彩神笔,而后便成了一代文魁,正所谓“梦笔生花”;他身居高位后又梦见过郭璞向他討还五彩神笔,江淹还笔之后文思骤减,于是人们笑称“江郎才尽”。这里抛开传说里光怪陆离的梦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9年10期2019-11-07

  • “江郎才尽”是误解
    年来就一直陪伴着江淹。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其实,这正是江淹为求自保聪明的地方。这事还得从南朝宋顺帝泰始二年说起。二十岁的江淹因聪慧超群,成为宋建平王刘景素的幕僚,并随建平王在衮州任文书之职。后因受广陵令郭彦文的牵连,被捕入狱。在狱中,江郎用生花妙笔把自己的哀叹诉诸笔端。建平王刘景素爱惜人才,看见江淹的文章后,就把他放了。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12期2019-09-10

  • “江郎才尽”辨析
    乐”。【关键词】江淹;江郎才尽;原因【中图分類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46-01江淹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在宋齐文坛享有一定的声誉。年轻时就“颇著文章自娱”,他的抒情小赋和拟古诗等创作成就,引起了不同时代读者的共鸣,人们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人们欣赏他的“才思有余”,认定他为“一世俊才”、“一位清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才情的文学家,到后来竟然才思枯竭,“不复成语”了。许多文人墨客对他的才思枯竭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4期2019-04-09

  • 五色笔文学社:执笔共筑五彩文学梦
    ,《诗品·齐光禄江淹》中记载,才子江淹以其出众的文采著称于世,晚年时他在梦中遇见一位叫郭璞的人,此人对江淹说:“我的笔在你这里多年,请你现在把它还给我吧。”于是,江淹从怀里掏出一支五色笔交给郭璞。梦醒后,江淹发现自己再也没法作诗了,“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人们用五色笔比喻出色的文才,借助这个美好的寓意,五色笔文学社于2015年9月正式成立,由湖北省仙桃市中小学文学爱好者组成。指导老师林丹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拥有二十多年写作经验。他愿将自己的写作心

    学生天地 2018年16期2018-11-29

  •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中体现的《文选》“杂拟”类特点
    中收录的代表诗文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为例,详述了萧统《文选》的杂拟类诗文的创作思想、行文特点与其在文学发展中的深远意义。江淹的拟古诗虽为模拟,但处处透露出作者渊博的学识与其对文学认知智慧。萧统慧眼识珠,将江淹三十首杂拟诗全部收入《昭明文选》之中,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试论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中体现的《文选》“杂拟”类特点。关键词: 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文选》 杂拟类《文选》是我国古代现存编选最早,也是影响范围最大,题材涉猎最广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它选录了

    文教资料 2018年9期2018-08-16

  • 江淹集成书及版本考论
    ,100081)江淹在南朝颇具文学地位,《梁书》本传称“少以文章显”,《南齐书·谢瀹传》也载齐世祖萧赜尝问王俭,“当今谁能为五言诗。俭对曰:谢胐得父膏腴,江淹有意”。《诗品》将其列入中品。江淹生前便自编其诗文集,史料中又有“前、后集”之称,两者之关系值得辨析。现存江淹集以明本为最早版本,但系翻自宋本,可借以窥见宋本旧貌。经与《文选》各本(李善本、五臣本和六臣本三种系统)所载江淹诗文比勘,确定江淹集属六朝旧集,属存世为数不多的旧集之一。《四库全书总目》称:“

    许昌学院学报 2018年7期2018-07-25

  • 五色笔文学社:执笔共筑五彩文学梦
    ,《诗品·齐光禄江淹》中记载,才子江淹以其出众的文采著称于世,晚年时他在梦中遇见一位叫郭璞的人,此人对江淹说:“我的笔在你这里多年,请你现在把它还给我吧。”于是,江淹从怀里掏出一支五色笔交给郭璞。梦醒后,江淹发现自己再也没法作诗了,“江郎才尽”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人们用五色笔比喻出色的文才,借助这个美好的寓意,五色笔文学社于2015年9月正式成立,由湖北省仙桃市中小学文学爱好者组成。指导老师林丹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拥有二十多年写作经验。他愿将自己的写作心

    学生天地·初中 2018年6期2018-07-08

  • 江淹《陆平原羁宦》论析
    430079)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模拟自汉至梁共三十位作家,几乎以假乱真,且每首各具特色,得到后世赞誉。严羽曰:“拟古惟江文通最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拟左思似左思,拟郭璞似郭璞。”[1]191肯定了江淹拟古成就。而陆机以拟古闻名,与江淹前后承继,两人渊源深厚。王士祯曰:“前人拟古,莫妙于陆机、江淹。冯班云:‘江陆拟古诗,如搏猛虎,禽生龙,急与之角,力不暇,气格悉敌。今人拟古,如床上安床。但觉怯处,种种不逮。’”[2]24-25指出江陆拟古关系,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1-15

  • 江淹《别赋》《恨赋》新论*
    224002)江淹《别赋》《恨赋》新论*邵春驹(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 , 江苏 盐城 224002)从《恨赋》与《芜城赋》的密切关系等推测,《恨赋》当作于广陵。赋中所写古人事迹,实际隐括了刘宋前废帝即位前后的一系列现实政治事件。根据《恨赋》中涉及的人事,它写于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十一月。《别赋》则作于《恨赋》稍前,其写作动因是江淹赴广陵前与妻子的离别。《恨赋》;《别赋》;《芜城赋》;政治现实江淹的名篇《恨赋》《别赋》,曹道衡、俞绍初、丁福林诸先生都认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12-16

  • 李白《拟恨赋》对江淹《恨赋》的拟与变
    李白《拟恨赋》对江淹《恨赋》的拟与变◎丁芳昫《拟恨赋》是李白早年时模拟江淹《恨赋》所作,本文通过比较两赋异同,分析李白《拟恨赋》对江淹《恨赋》的拟与变。一、拟——形式工整、主题相对两赋的句式都以四六为主,文章结构也基本相同。各段段首语气词同用“乃若”、“至如”、“若夫”等引起叙述、抒情。王琦注曰:“太白此篇,段落句法,盖全拟之,无少差异。”二者除了文章结构的相似,相对应段落记述的主题、人物也一一对应,李白在选择史实时,也特别注重“拟”。写帝王,江写“秦始皇

    唐山文学 2017年8期2017-11-24

  • 江郎才尽
    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在《南史·江淹传》中也有记载:“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该成语中的“江郎”是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字文通。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才情减退。江郎—一夜才华“付东流”“江郎才尽”这一带贬意的成语,一千五百多年来就一直陪伴着江淹。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已熟背“五经”,所作诗赋被誉为千古奇文。关于“江郎”为何“才尽”的版本很多,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这样的:某一天,江淹在园中凉亭午睡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7年5期2017-10-30

  • 江淹悲情赋的审美特色
    ◎金凤蕊江淹悲情赋的审美特色◎金凤蕊江淹的赋作以哀怨凄怆为主题,柔婉缠绵又清丽动人,典雅间透着超脱,深厚中蕴着苍壮。它以真挚的情感内容及精妙的艺术表现在赋坛呈现出悲情赋独具特色的审美境界,亲友缺失、离乡羁旅、政治失意,造成了他生离死别的痴怨、草木触情的感伤、人生长恨的无奈,其赋作形成了以悲为美的审美特色。江淹 悲情 审美江淹历仕三朝,是南朝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明胡之骥对他赞誉极高:“虽两汉多才,尤当避舍;六朝富士,鲜与为邻。诚所谓并美兼长,诸体尽具者也。”[

    参花(下) 2017年5期2017-03-24

  • “江郎才尽”辨析
    北朝的文学思潮、江淹的社会地位演变及随社会地位的演变而产生的社会情趣变化三个方面阐释了江淹才尽的缘由,从这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文学创作才能是建立在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良好的社会氛围及健康的文学思潮之上的,失去了创作源泉的基础,也就失去了创作的才能。关键词:江淹;文学思潮;社会环境文坛素有“江郎才尽”之说,江郎即指江淹。此说首见于钟嵘《诗品》,《诗品》云:“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

    大观 2016年8期2016-10-15

  • 读《杂体诗三十首》小札
    内容摘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的用意不仅在模仿,还有“品藻渊流”,表达诗论观点的微意。江淹在六朝时期拟诗成风的文化氛围下,顺应潮流,凭借自己高超的拟诗才能,以小序的批评观为先导,辅以精心选择的拟诗,形成一种序、诗结合的诗论形式,在保留拟诗相对独立的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与小序遥相呼应,既梳理了五言诗发展的历程,又表达了对五言诗的品鉴观,对后世钟嵘、萧统等的文学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键词:江淹 《杂体诗三十首》 拟诗 诗论历来的评论家都把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当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3期2016-09-10

  • 江淹词法研究
    中723000)江淹词法研究程兴丽许松(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723000)摘要:江淹以擅长模拟著称于世,但是他的诗歌具有自成体系的要素。在词法上注重红、绿、紫色的组合与重叠,翕赩、雄虹两个词语异于他人,使用独特的连绵词、数词。江淹的诗歌过于注重技巧的表现,缺乏即景会心的自然之趣,而且景物的描写又与感情不能统一在气韵生动的篇章里,这使江淹诗有“隔”之弊。关键词:江淹;词法;南朝江淹(444-505年),字文通, 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人,南朝著名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7期2016-07-01

  • 江淹《望荆山》创作时地考
    陆 路江淹《望荆山》创作时地考陆 路江淹《望荆山》的创作时地颇有争议,而这又关系到对江淹在刘宋大明、泰始间仕历的研究。通过梳理相关史实,参之以江淹诗文,可知该诗创作于宋明帝泰始四年(468)秋江淹前往襄阳入巴陵王刘休若幕府途中经过荆山时,因为当时巴陵郡王刘休若并未前往湘州,仍然在襄阳雍州刺史任上。江淹;《望荆山》;大明、泰始;仕历江淹《望荆山》诗的创作时间关系到江淹在随建平王刘景素镇荆州前的一些生平经历,因而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主要的研究有吴丕绩《江淹

    文史哲 2016年6期2016-04-02

  • 酒楼嵌名联
    送穷,刘伶醉酒;江淹作赋,王粲登楼。联语首尾十分巧妙地嵌入了“韩江酒楼”四字,如天设地合,鬼使神差!此联之绝在于用典精当。韩愈,唐代文学家,写有《送穷文》。曾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送穷”,顺理成章:送穷便可迎富,广进财源。刘伶,魏晋间“竹林七贤”之一,嗜酒,著有《酒德颂》。自言“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故“刘伶醉酒”甚切。江淹,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文学家,以作赋著名,其代表作《别赋》传誉千秋。因此,言“江淹作赋”亦事出有因。

    烹调知识 2016年1期2016-01-12

  • 南朝士大夫的佛教信仰与文学书写——以江淹为考察中心
    书写,就此而言,江淹颇具代表性。江淹一生历仕宋、齐、梁三朝,以文章诗赋见重于世,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与佛教相关。尽管前辈学者在考证江淹作品的写作年代、生平事迹以及创作活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①江淹集的注本主要有:1.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此书以明万历梅鼎祚刻本为基础,校以汪士贤辑《汉魏诸名家集》刻本,并加注释。2.俞绍初、张亚新:《江淹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江淹年谱主要有:1.吴丕绩:《江淹年谱》,上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4-03

  • 江淹作品所体现的儒家倾向
    摘 要:江淹文学创作体现出复杂的思想倾向,其中儒家思想在其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他继承儒家的赋颂传统,用文学作品来“润色鸿业”;继承儒家的讽谏传统,用文学作品来规劝帝王;继承儒家提倡的人心“感于物而动”的传统,从“以物感人”角度表现人的情感。关键词:江淹 诗赋 儒家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强烈地影响着封建时代无数文人士子的精神心态,并逐渐成为他们思想意识中最重要的部分。魏晋时期儒学衰微,玄学、佛学兴盛。到了江淹生活的南朝时期,更有利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2期2015-03-13

  • 从明清古诗选本看江淹、鲍照文学史地位之变化
    从明清古诗选本看江淹、鲍照文学史地位之变化邓成林(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古诗选本,不仅反映编选者的审美眼光,成为其诗学理论的批评实践,也可表现作家作品在后代的接受与传播。研究古诗选本选目的变化,可以揭示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地位的变化;研究选目与编选者诗学理论的关系,不仅可以深化诗学理论研究,而且可以揭示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地位变化的深层原因。通过分析江、鲍诗在明清古诗选本所占比重,揭示其在明清文学史上地位的变化及其深层动因。鲍照;江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2-16

  • 江淹《恨赋》别解
    4)一《恨赋》为江淹的代表作之一,与《别赋》并称,然其意蕴历来难解。明人叶良佩《吊古赋序》便说:“尝读江文通《恨赋》,而莫喻其意。夫文通之恨,尠矣!奚以赋为?乃予读之则戚戚然,若有创于其心者。”叶良佩坦陈,虽然读后若有所感,但的确不理解江淹为何写作《恨赋》,以及《恨赋》的底蕴究竟为何。清人陶元藻则是以质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其《书江淹〈恨赋〉后》认为《恨赋》“全篇皆病”,“不如《别赋》远甚”,而归因于江淹选择失当:其当选而不选者,“如勾践忘文种之功,夫

    中国文学研究 2014年3期2014-11-14

  • 江淹三篇赋中女性形象的继承与创新
    35900)论江淹三篇赋中女性形象的继承与创新黄妙芸(马来西亚苏丹依德理斯师范大学语言暨传播学院,马来西亚 35900)在诗赋创作中,江淹常常有意无意地将笔触滑向女性的描写和表现。本文以其三篇女性赋分析其作品中所继承的楚骚之作及对文学遗产进行的创新,以正确认识和评价江淹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成就与贡献。女性形象 继承 创新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人。他历仕宋、齐、梁三代,《南史》和《梁书》均有传载,著有《江文通文集》存世。江淹

    文教资料 2014年18期2014-11-13

  • 俞绍初先生学术成就述评
    在建安文学研究、江淹研究和文选学研究三大领域。俞先生的建安文学研究基本围绕作家生平事迹考辨与作家文集的辑校编纂这些基础工作展开,重点集中在曹植和建安七子的研究上,不仅为建安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作家生平、思想乃至创作等方面的资料,而且为建安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文本。其研究成果不仅是新时期建安文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也为后人进行建安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江淹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江淹作品的整理与江淹年谱的编纂。俞先生的文选学研究是其最近20多年用力最

    中州学刊 2014年9期2014-10-20

  • “江郎才尽”将后人涮了一把
    的成语一直陪伴着江淹。其实,聪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尽”的把戏,把同时代的人以及后人给涮了一把。“江郎才尽”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某一天,江淹在园中凉亭午睡,梦见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这里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归还给我。”江淹一摸怀中,果然有支笔,而且还是一支五彩笔。于是,他就把笔还给了郭璞。谁知一觉醒来,这位大才子竟然文思全无,再也写不出五彩缤纷的文章了。这就是那个无论如何也让人难以置信的江郎梦中还笔的故事。据《梁书》记载,泰始二年,二十岁

    意林·少年版 2014年12期2014-08-27

  • 江淹对《楚辞》的学习与运用
    0)【文学研究】江淹对《楚辞》的学习与运用时国强(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江淹对《楚辞》的学习与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楚辞》语言;二是学习《楚辞》结构;三是学习《楚辞》艺术手法。江淹模拟《楚辞》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江淹长于拟古,喜欢拟古;二是汉魏以来有模拟《楚辞》的传统;三是江淹的身世遭遇与屈原有相似之处。江淹;《楚辞》;模拟江淹对《楚辞》的学习与运用,集中鲜明地体现在《应谢主簿骚体》《刘仆射东山集学骚》《山中〈楚辞〉五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1期2014-03-20

  • 文人拆字趣闻四则
    江淹拆“鸿”南朝时的江淹,是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与他有关的妇孺皆知的成语就有两个:“梦笔生花”与“江郎才尽”。江淹年轻时就才思敏捷,一次,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一蚕妇,当时有一颇负盛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多才子。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将“鸿”拆为“江”和“鸟”,与将“蚕”拆为“天”和“虫”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反应奇快,而且贴切工巧,众人自然为之叹服。佛印

    躬耕 2013年5期2013-12-11

  • “江郎才尽”?涮你的!
    着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江淹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已能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被誉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也许人们并不清楚,聪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尽”的把戏,把同时代的人以及后人给涮了一把。关于“江郎”为何“才尽”的版本很多,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某一天,江淹在园中凉亭午睡,梦见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这里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归还给我。”江淹一摸怀中,果然有支笔,拿出一看,竟是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3年11期2013-05-14

  • “江郎才尽”亦可敬
    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444~505)。作为词赋大家,他却“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令人扼腕叹息。从留存于世的词赋诗文来看,江淹晚年确实少有佳作,说其“才尽”似乎并不为过。后世人对此多有探讨。不过,后人因此将其归入贪慕权势、官运亨通、养尊处优从而荒废学业、才思枯竭的一类,加以奚落和嘲讽,则是很不厚道、很不公道的。我们知道,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社會,诗词歌赋从来都是士之末技,进入官场以天下为己任,才是知识分子的正道。江淹自不例外,这一点,不可以现代人的

    花火·作文素材 2012年5期2012-08-30

  • 再论“江郎才尽”
    241003)江淹,字文通,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南朝著名文学家,一生经历宋、齐、梁三朝。由于他卒于梁初,故一般将其看作是梁代作家[1]。江淹的诗文创作皆取得了较高成就,受到了历代文学评论家的赞赏。钟嵘《诗品》说:“文通诗体总杂,善于模拟。”[2]陈绎曾《诗谱》有“善观古作,曲尽心手之妙”之评[3]。刘熙载《艺概》评曰:“江文通诗,有凄凉日暮、不可如何之意。此诗之多情而人之不济也。”[4]以上各家虽从不同的角度作出评骘,但对江淹的文学创作表示肯定都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3期2012-08-15

  • 盗梦者江淹
    这事说的是南朝的江淹江淹晚年又做一梦,神仙说放了一支笔在他那儿很多年,现在要收回,他就把神笔还回去了。醒来以后,写文章就不行了,江郎才尽。到了唐朝,李白梦见笔头生花,便成为一代诗仙,想必是神仙把从江淹那儿收回的神笔赐给了李白。李白后来倒没有才尽之说,可能是因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不像江淹官运亨通,神仙不忍心把神笔收回。《史记》里说,汉高祖刘邦的母亲曾经在水边睡着了,梦见神人,后来就生了刘邦。他说得言之凿凿,以致班固也几乎原封不动将这个故事抄在《汉书》里。后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28期2012-05-14

  • 江淹在赋体文学上的继承与创新
    韦晖论江淹在赋体文学上的继承与创新韦晖南北朝时代的辞赋大家江淹是处于元嘉文学向永明文学过渡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善于学习和借鉴前代赋家的创作经验,转益多师使他的辞赋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成为六朝赋体文坛上一流的大家。江淹;赋体文学;继承;创新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南史》和《梁书》均有传,有《江文通文集》存世。江淹存赋一般而言为27篇,部分学者把他的拟骚作品 《应谢主簿骚体》、《杂三言五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6期2010-08-15

  • 江淹抒情小赋的形式美
    吴 威摘 要:江淹《别赋》形式精巧,感情真挚,堪称六朝辞赋经典之作。以《别赋》为代表,江淹抒情小赋擅长用动人的境界、美感的文辞来抒写哀怨缠绵的情调,重视景物环境的刻绘和主观情感的抒发,谋篇构章严谨,大量运用用典对偶,词句古奥遒劲,句法富于变化,声韵和谐,辞采精美,笔触细腻。关键词:江淹 《别赋》 抒情小赋 形式美在南朝求新求异的风潮中,江淹积极进行着文学新形式的建设和尝试,他模仿前代诸家,以古求新,其赋作融古今于一炉,兼有“新丽”与“尚古”两大特征,在南朝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9期2009-10-28

  • 才尽江淹曾梦笔生花
    阎泽川江淹,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人。因独享汉语中两个成语——“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而名垂千古。相传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来当县官时,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当地人称为“梦笔生花”。和“梦笔生花”故事相承的是江淹到了晚年,才思微退。传说他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

    知识窗 2009年1期2009-09-24

  • 涉“笔”趣事
    江郎才尽传说南朝江淹少年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笔,从此他写诗作文文采斐然。数年后,江淹奉旨出京办事,在冶亭住宿,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多年,现在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便掏出怀中的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江淹写的诗文大不如前,清词丽句全无。当时的人十分惋惜,称之为“江郎才尽”。判笔断案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通判任内,曾受理了一桩民事纠纷案。原告指控被告欠了他两万绫绢钱逾期不还。苏轼将被告传来一问,才知道欠债人是做扇子的,因父亲病故,加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09年51期2009-08-27

  • 才尽江淹曾梦笔生花
    阎泽川江淹,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人。因独享汉语中两个成语——“梦笔生花”和“江郎才尽”而名垂千古。相传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来当县官时,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当地人称为”梦笔生花”。和“梦笔生花”故事相承的是江淹到了晚年,才思微退。传说他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

    国学 2009年4期2009-06-03

  • 江郎才尽
    传说南朝江淹少年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笔,从此他写诗作文文采斐然,进步很快。数年后,江淹奉旨出京办事,在冶亭住宿,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多年,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便掏出怀中的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江淹写的诗文大不如以前,清词丽句全无。当时的人十分惋惜,称之为“江郎才尽”。

    21世纪中学生作文·中考适用 2008年5期2008-08-23

  • 江郎为何才尽?
    的人。江郎(南朝江淹)为什么先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由一个出身寒微的人而位居高官,封醴陵侯,诗赋也颇负盛名;又为什么正值年富力强,本当大有作为之时却才思枯竭?分析一下其中的缘故,对我们也不无可借鉴之处。传说江淹有一次在冶亭睡觉,梦见郭璞向他讨还毛笔,他从怀里掏出一支五色笔给郭璞,此后,写出的诗篇就平淡无奇了。又说他有次乘船,泊于禅灵寺旁,梦见张景阳向他讨还了几尺绸锦,以后写的文章就无文采了。江淹的诗文到后来退步是真有其事,为历代诗家文士所公认;但他一落千丈的根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2年1期198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