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

  •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法,你想知道吗?内观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吉本伊信(1916~1988年)于1953年在日本创立,1988年由上海的王祖承教授引入中国,由于契合东方文化,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内观指的是“觉察”,通过专心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来达到对真实的体验。内观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加入“内观三主题”,让内观者围绕着“我为对方做了什么,对方为我做了什么,我给对方添了什么麻烦”来觉察自己过往的生活、和别人的关系,转变内观者固有的思维方式,重新体悟生活中的美好,是一种很好的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2年12期2022-12-29

  • 内观疗法你听说过吗?
    法,你想知道吗?内观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吉本伊信(1916~1988年)于1953年在日本创立,1988年由上海的王祖承教授引入中国,由于契合东方文化,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内观指的是“觉察”,通过专心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来达到对真实的体验。内观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加入“内观三主题”,让内观者围绕着“我为对方做了什么,对方为我做了什么,我给对方添了什么麻烦”来觉察自己过往的生活、和别人的关系,转变内观者固有的思维方式,重新体悟生活中的美好,是一种很好的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3期2022-12-21

  • 声音宇宙观: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转换与“内观
    宇宙观。3.族群内观与观念转换————音乐宇宙观的本质格尔茨在《地方性知识》第三章用了较多笔墨来描述“理解”这个概念,在他看来,人类学研究的某种境界追求,就是一种文化持有者“内部的眼界”。这种“内部的眼界”,亦即民族音乐学研究常常提及的文化或族群“内观”。安东尼·西格对苏亚人的歌唱进行民族志研究后认识到,苏亚人观念中对时间的理解或许与其自身的时间概念有所不同,因为如果处在苏亚人族群内观的视角来看,该族群恰恰是通过仪式及音声行为,体现其社会的时序观念和宇宙观

    音乐研究 2022年3期2022-11-18

  • 药物联合内观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出发去进行治疗。内观疗法注重患者自身的感受,是一种从患者自身出发进行治疗的新兴手段,现已在精神疾病治疗,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选取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部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药物联合内观疗法,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了2020年3月-2021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4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见《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法与诊断标准》[5])。纳入标准:(1)患者年

    云南医药 2022年2期2022-04-27

  • 分散内观疗法在个案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本文运用的分散内观疗法是指来访者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每天抽出一个时长约1.5小时到2 小时的时间段,针对一个特定的内观对象,围绕内观三个项目 “别人为我做的”“我为别人做的”“我给别人添的麻烦”,依照自己的生命时间轴进行内观。分散内观原本是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朋友等依序进行内观,或者对每天接触的人进行内观,主要用于集中内观后的维持治疗。因为疫情、家庭客观条件等因素影响,来访者没有集中内观的基础。因此,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沟通与辅导后,决定运用居家分散内观完成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2021-11-04

  • 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自信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常的生活与学习。内观疗法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主要通过个体回顾、检讨自己过去在人际关系相关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彻底地进行自我反省,对比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原因,从而不断纠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使自己的人格特征得到改善,最终解决人际关系障碍及其带给自己的心理困扰。[2]内观认知疗法是内观疗法与Beck认知疗法的综合应用,认知疗法的加入,进一步识别和强化了内观疗法对非理性认知的矫正,有助于提升内观疗法的心理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2021-09-14

  • 如何从“观课程”走向课程观
    的学校课程进行了内观与反思,并通过课程主体的转化和代入,厘清教师课程理解的取向,充实学校课程教育体系,推进学校课程快速迭代,以“观课程”的研究方式走向课程观的自我构建。【关键词】学校课程;课程观;内观;反思【作者简介】吕秋萍,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校长,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沈君,一级教师,江阴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基金项目】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規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全人发展观照下小学课程悬缺现象研究”(A/D/2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8期2021-09-13

  • 内观认知疗法在广泛性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潜在价值[3]。内观认知疗法是通过修正患者认知模式以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及行为的心理疗法,可有效矫正患者非理性认知,提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从而缓解焦虑症状[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广泛性焦虑患者。根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5~58岁,平均(41.74±5.98)岁;病程13~29个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2期2021-09-07

  • 内观认知疗法联合复合维生素B、氯硝西泮对酒精依赖患者PSSS评分及复饮率的影响
    因素[3-4]。内观认知疗法可通过将内观法与认知疗法相结合的干预方式,对个体身心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等发挥积极调节作用[5]。本研究将其与复合维生素B、氯硝西泮常规药物干预联合应用于酒精依赖患者的治疗,分别从酒精依赖症状、社会支持、心理状态、复饮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收的124例酒精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干预方案不同分组,将其中以维持药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7-24

  • 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中,主要研究的是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精神科方面的疾病患者。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在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的方面进行研究。一般情况下患有精神科疾病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大不同。判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心理困扰以及情绪障碍。根据现阶段的数据显示,能够提高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主要方法,还是从心理方面进行突破。集中在多种方法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是内观认知疗法。一

    魅力中国 2020年15期2020-12-07

  • 内观认知疗法对中职生敌对心理的干预研究
    ◆摘  要:探索内观疗法对中职生敌对心理干预效果,使学生排除困扰,为学校管理提供方法。◆关键词:内观认知疗法;敌对心理敌对是一组长期而持久伴有着生气情绪以及相关行为反应的负面评价和认知过程,主要表现为对他人对抗和仇视。其目的在于给他人造成心理伤害使对方不快,是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敌对个体有较高的非理性认识,不容易信任他人,人际关系健康状况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敌对心理的产生与个人性格有关,与成长中的不和谐家庭或人际关系有关,与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2020-09-29

  •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为例,重点探讨了内观认知疗法(Internal Cognitive Therapy)对该病的干预效果,具体示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诊疗的抑郁症患者共20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以及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的判断标准[2];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3]评分≥17分;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严重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病;②合并其他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2020-08-13

  • 《钟吕传道集》
    吕曰:“所谓内观之理,可得闻乎?”钟曰:“内观、坐忘、存想之法,先贤后圣有取者、有不敢者。虑其心猿意马,无所停留。恐因物而丧志,而无中立象。使耳不闻而目不见,心不狂而意不乱。存想事物,而内观坐忘,不可无矣。奈何少学无知之徒,不知交会之时,又不晓行持之法,但望存想而成功。意内成丹,想中取药。鼻抽口咽,望有形之日月,无为之天地,留止腹中,可谓儿戏。所以达士奇人,于坐忘存想一旦毁之,乃日梦里得财,安能济用?画地为饼,岂可充饥?空中又空,如镜花水月,终难成事。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年6期2020-05-29

  • 陈燕飞摈弃装饰,让设计变得触手可及
    关键词:内观、自然生态、关注家庭陈燕飞,设计师,上海“璞素”原创家居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前资深媒体人。2011年创立“璞素”,目前推出“天地”、“雅直”、“咏梅”、“见山”、“雍也”等多个系列。陈燕飞从小即浸染在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收藏研究中国明式家具长达10余年,他尝试通过璞素打造一种全新的具有当代文人气息的家居美学。根据去年的观察,设计领域有哪些发展趋势?首先大部分企业已经接受并开始尝试新的销售模式,比如直播,当然更重要的是线下店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就

    家居廊 2020年5期2020-05-25

  • 内观与戒瘾
    有戒瘾的实践中,内观疗法应用于戒毒实践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一提的是,该疗法于2016年4月被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列为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十大优势教育戒治项目。深究其有效原因,正是因为内观疗法符合上述关键的心理机制。在内观中,当人坐在封闭的空间中,把视线从外面的世界收回到自己的内心,通过对亲人共度时光的回想,会发现爱与被爱的事实,邂逅真实的自我,回归内心的平静。爱与被爱的感受也激发了人的感恩心和自信心,从而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眼前的幸福,并愿意为他人付出,从而从成瘾

    检察风云 2020年3期2020-03-20

  • 女性强制戒毒人员自尊和毒品渴求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复吸的重要因素。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是1995年由李振涛提出,2007年由毛富强完善,整合源于东方文化的内观疗法与源于西方文化的贝克认知疗法,按照内观三主题回忆成长历程过的生活事件,多角度观察和感受重要的人际关系,重温满足、感动和愧疚等情感体验,动摇和改变执着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对非理性认知进行觉察和矫正,使主观与客观趋于和谐的一种心理疗法[12]。以往研究表明NCT治疗手机成瘾[13]、网络成瘾[14]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9年6期2019-12-14

  • 内观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主持人语内观疗法是一种源于日本的心理疗法。日语中“内观”的意思是内省、观察自我,内观疗法又可以称作“观察自己法”“洞察自我法”。内观疗法简单易行,三个主题“别人为我做的”“我为别人做的”“我给别人添的麻烦”具体、明确、简单。内观疗法是一种自我心理训练方法,具有自我指导的意义,同时也适用于心理治疗,如人格障碍、青少年品行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康复期等各类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个体人格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有效的基础。内观疗法不仅在本质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1期2019-09-10

  • 谢谢你 我的小伙伴
    濮丹【关键词】内观;班会;高一年级【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8-0016-02【设计理念】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发展社会能力、满足社交需要的重要源泉,同伴关系的经验有利于青少年发展自我的概念和品质。高中生面临压力、情感等各种问题时,更愿意向同伴求助,而不是老师和家长。他们对同伴有一定依赖性,与同伴互动频繁,倾注更多的热情与期望,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复杂。高一新生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新的班级和同学,大部分人在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1期2019-09-10

  • 论“内观”在朝鲜民族传统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多需要舞者具有“内观”的能力,从而才能更好的将艺术形态达到更好的表现力,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共鸣,对于表演现场的环境也能更好的融入其中。一、了解内观朝鲜民族传统舞蹈中的审美内涵对于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的学习,一方面要了解到其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紧密结合的属性,同时从舞蹈的音乐配乐、服装服饰还有表演者的素质方面也有一定的相近之处。因此,对于内观这种表演技巧也与国内的传统舞蹈表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从舞蹈动作中带出的是由内而外的艺术美感,以形写神的同时以意蕴带动舞

    大众文艺 2019年22期2019-07-12

  • 内观疗法对消化道肿瘤癌痛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严重影响[2]。内观疗法是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学者吉本伊信提出[3],中国学者王祖承于1988年首次将此观点引入中国[4]。内观疗法通过内观体悟,放下既定的经验、思维、逻辑、知识等,快速到达症状根源,化解自我执着心、比较心与妄想心,从而整合内心分裂与矛盾,解脱心理痛苦,直达慧根,内观疗法又被称作“观察自己法”“洞察自我法”。该方法主要引导人们观察自我内心、凝视内心、自我观照、自我启发、自我洞察,进而改变自我认知,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内观疗法

    癌症进展 2019年8期2019-06-24

  • 内观疗法对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实践
    濮 丹一、缘起内观又称内省,是指观察自身的内心,了解自己,凝视心中的自我,也就是“知道自我”的道路。内观疗法的机制是通过内观,反思自我存在和他人的关系,即带着反思进行观察,让内观者反复回顾自己的人生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内观者重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幸福感指有意义、有价值的快乐、满足和惬意,是人们合理的物质及精神需求获得满足之后的人生状态。《海峡都市报》曾经联合新浪教育频道推出了“教师幸福感”特别调查,在调查中,71.1%的教师和51.7%的公众认为,教师

    天津教育 2019年35期2019-01-19

  • 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传播的三维向度及其实践
    、净、柔中注重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而修炼身心以至健身的内观健身理念;其次,在制度设计方面要做好健身气功校园及其文化阐释与传承方面的政策与规范;再者,行动策略方面要处理好校方主导健身气功育人价值的传播与社团主导健身气功人文价值的传播的相互促进关系。[关键词] 健身气功;中医药院校;传播;内观[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9(b)-0168-04[Abstract] To response t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26期2018-12-21

  • 内观疗法干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效果评价
    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内观疗法干预,现将护理人员的倦怠改善情况作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护理人员自2016年起实施内观疗法干预,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护理人员25名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护理人员25名作为观察组,25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19~47岁,平均(28.5±6.7)岁;其中高中学历4名,大学16名,研究生5名。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谈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2018-09-15

  • 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中。多项研究表明内观认知疗法对包括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内的多种精神障碍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内观认知疗法是通过使患者按照三主题回忆在成长经历中重要的人或事以对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感受,对幸福、感动、满足以及愧疚等情感进行重温体验等,以改变患者执着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矫正其进行对自我的理性认知,促进主客观的融合交汇的心理疗法[2]。不断完善发展的内观认知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亦在进步,并发展到不同领域进行应用。该文通过对该院精神科110例患者的研究,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9期2018-06-14

  • 内观:健身气功的习练及其价值实现途径
    对人体外观环境的内观环境,健身气功的习练和价值实现正是基于对人体内观环境的保养和内在的自我精神完满。因此,本文以内观视角从内而外剖析健身气功的习练方式,同时对健身气功的价值实现提供新的途径。一、健身气功与内观的关系“养心在凝神,凝神则气聚,气聚则形全”(《医钞类编》),健身气功正是在“调身”、“调息”和“调心”三调合一的过程中引领机体由体松到心静、由体悟到心悟的“入静”过程。“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

    健身气功 2018年2期2018-06-04

  • 内观:健身气功的习练及其价值实现途径
    对人体外观环境的内观环境,健身气功的习练和价值实现正是基于对人体内观环境的保养和内在的自我精神完满。因此,本文以内观视角从内而外剖析健身气功的习练方式,同时对健身气功的价值实现提供新的途径。一、健身气功与内观的关系“养心在凝神,凝神则气聚,气聚则形全”(《医钞类编》),健身气功正是在“调身”、“调息”和“调心”三调合一的过程中引领机体由体松到心静、由体悟到心悟的“入静”过程。“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

    健身气功 2018年3期2018-05-14

  • 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观察
    理干预。有报道将内观疗法引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并指出可取得较好效果[1]。本研究拟探讨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 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宁波市康宁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70 例,纳入标准[2]:(1)均行相关检查,均符合WHO《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18岁;(3)本次研究获得院方伦理会批准,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2期2018-04-10

  • 药物与分散内观认知疗法联合治疗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临床效果
    临床上开始对分散内观认知疗法给予高度关注,这是一种集认知及内观于一体的联合疗法,通过在分散地点、不连续地对患者进行内观认知治疗,促进患者不断认知自己,促进疾病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为了进一步分析该类疗法与常规药物共同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该组研究随机抽取了120例男性康复期患者展开详细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康复期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中抽取12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6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1期2017-04-15

  • INTO THE HEAVENS
    tation (内观禅修) centers are the latest trend in fashionable meditation. The method claims to have ancient Indian roots, thousands of years older than Buddhism itself, but the most important canon it draws on is Buddhaghosa’s “Path o

    汉语世界 2017年5期2017-03-07

  • 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710061)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刘显阳,张小刚,刘 飞,王 姗,张娅妮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西安710061)目的:探讨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组,对照组按照精神分裂症治疗常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内观疗法,治疗6周。在入组时和出组时分别对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1-18

  • 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影响
    著·(心理干预)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影响孔艳玲 张少波中国.曲阜师范大学医院(山东曲阜) 273165 E-mail:kongyan.ling@163.com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的影响。方法:60名网瘾大学生,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时间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1期2016-12-06

  • 基于内观疗法的毒品成瘾人员的依恋关系研究
    15006)基于内观疗法的毒品成瘾人员的依恋关系研究黄辛隐1沙小晃1段 越1张 珂1柳 毅2(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2.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江苏苏州215006)毒品成瘾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都有极大的危害,如何有效降低成瘾人群的复吸率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经过筛选,对12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七天集中内观,以探究内观疗法对毒品成瘾个体依恋关系的干预作用,以及降低复吸可能性的效果。结果发现:(1)毒品成瘾个体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11-15

  • 中国内观疗法文献分析(1988-2015年)*
    (心理干预)中国内观疗法文献分析(1988-2015年)*彭 睿 毛富强△靳 秀 苏阳雪中国.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天津) 300070 E-mail:maofq@tmu.edu.cn △通讯作者目的:总结和分析内观疗法在中国27年的发展动态和特点。方法:以“内观”&“疗法”为搜索词,分别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网进行主题搜素、关键词搜素和标题/关键词搜素,文献涉及年份为1988年6月-2015年9月,并对文献进行筛选,依据文献计量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0期2016-09-16

  • 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陶彩霞,陆萍华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陶彩霞,陆萍华[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在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择120例精神科病人,实施内观认知疗法,在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及病人配合度评价方法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病人NOSIE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及个人卫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内观认知疗法;精神科;康复护理精神科病房康复护理是以患有精神科疾病者为主要护理对

    护理研究 2016年8期2016-08-11

  •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ffectiveness of Naikan therapy as an adjunctive treatment for schizophrenia over a one-year follow-up period
    orders.对内观疗法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1年随访:一项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张红,李晨虎,赵立宇,占归来内观疗法;精神分裂症;复发;社会功能;随机对照试验;中国Background:Current treatments for schizophrenia are often only partially effective.Aim:Assess the possible benefit of using adjunctive Naikan therap

    上海精神医学 2015年4期2015-12-08

  • 人生的联语
    是为明,然须以“内观”其心,则为圣人之操守。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阳明子云“内观去其蔽”,皆至理名言。(三)山巍巍,仁者乐山,托体同山阿,此身如山上一石不泯灭;水茫茫,智者乐水,流魂逝水长,彼魄似水中一滴不干涸。 人是天地间的过客,山水为最好的归宿,身体虽去,魂魄可留。(四)点线面体风光美,加减乘除里,日子如循环小数;字词句篇意象好,点横撇捺间,人生成纪实宏文。 男是数学教师,女是语文教师,结为学科连理,乃成校园美谈。 (编辑 慕容吟)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4期2015-04-28

  • 内观疗法结合帕罗西汀治疗住院强迫性障碍对照研究
    疗效[4-6]。内观疗法是日本学者吉本伊信于1937年提出、1957年确立的一种源于东方文化的心理疗法[7]。该疗法被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不断完善,现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心理疗法在日本、中国、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应用于临床[8]。在内观治疗中,内观者围绕“别人为自己所做的”、“自己给别人的回报”、“自己给别人添的麻烦”这3 个主题,对自己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人际关系进行梳理和回忆,对自己存在的多种非理性认知进行察觉和矫正,改变执着的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12期2015-04-10

  •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 ff ectveness of Naikan therapy as an adjunctve treatment for schizophrenia over a one-year follow-up period
    study.对内观疗法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1年随访:一项单盲、随机对照研究1. Mao PX, Tang YL, Chen Q, Wang Y, Luo Q, Xu Y, et al. [Awareness to the risk factors of relapse in schizophrenia]. Zhongguo Xin Li Wei Sheng Za Zhi. 2004; 18(4): 264-268. Chinese. doi: htt

    上海精神医学 2015年4期2015-03-30

  • 内观:回归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
    【教育教学研究】内观:回归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黄姗(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甘肃 成县742500)摘要: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出现了很多问题,根本原因是德育功利化和“物化”倾向导致的德育实效性低下,而回归生活德育就成了学校德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内观是通过对生活事件的观察反省,觉察个人内心真实体验,从而实现对个人品德的修正。因此,生活德育与内观的结合是解决目前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内观;生活德育;实效性收稿日期:2015-12-30作者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3-01

  • 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可行性研究
    趋重要,本文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干预可行性。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3.085作者单位:1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2 300070 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通迅作者:毛富强,E-mail:maofq@tijmu.edu.cn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 on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期2015-01-31

  • 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症状的改善, 同时为抑郁症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山西省太原精神卫生中心2013年住院的符合试验标准的7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1.2 方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并进行随机分配。研究组的患者不仅服用原有的药物, 而且进行为期7 d的内观认知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服用原药物的基础之上, 只进行常规的心理治疗。采用单盲评估法, 患者需要在入组前及治疗7 d后各实施一次评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7期2014-09-04

  • 内观疗法与《易经》思想的相似相通
    215123)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是由吉本伊信先生于1937年提出、1953年确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内观的原型为日本佛教的净土真宗一派中的禅修,原意为通过深刻反省自身,洞察到自己的深重罪孽因之忏悔,拜托佛祖来拯救自己。[1]但与此同时,内观疗法与中国的《易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内观疗法与《易经》的内省性内观又称内省,是指观察自身的内心,了解自己,凝视心中的自我。内观,意指通过深刻反省自身,产生自罪感并因之忏悔。内观疗法的操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0

  • 内观认知疗法对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决的难题[3]。内观认知疗法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它将来源于东方文化的内观疗法与来源于西方文化的Beck认知疗法进行整合后形成。内观认知疗法一般首先围绕新近喜欢的人或讨厌憎恨的人进行自省,使内观者在体验内观中,重获被爱或被需要的情感,在新的信息构成后,产生对原有认知和经验的冲击,同时以健康、正确的罪恶感、羞耻感以及连带感等反向情绪对冲原有的认知和经验,从而产生怀疑和动摇[4-5]。最后应用Beck认知理论,使内观者在形成原认知偏差后进行自

    护理学报 2014年16期2014-03-21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
    最多的项目之一,内观认知疗法(NCT)综合国、内外观点,是使主观、客观趋于和谐的创新性心理疗法,可使患者调整心态,促使情绪平和,疗效肯定。本次选取偏垫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组,就分散内观认知疗法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偏垫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均为男性,年龄16~40岁,平均(35.2±2.1)岁。均与第10 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相关标准符合,监护人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21期2014-02-18

  • 循证矫正视野下内观矫正方法阐释
    预防犯罪研究所)内观矫正法是指将内观心理治疗方法进行适当改造后运用于罪犯改造的一种矫正方法。内观矫正法与循证矫正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但就目前监狱适用情况看,内观矫正法距离实质意义上的循证矫正还有一定差距。监狱干警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制度操作层面都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以循证矫正为视角剖析内观矫正在矫正改造罪犯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反思其不足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一、内观矫正法源流考内观本意是指“观内”,通过自我反省方式“了解自己”。内观一词最早来源于佛家术语“观察自我内

    中国司法 2014年3期2014-02-03

  • 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院 255100内观疗法是1953年由日本吉本伊信确立的一种源于东方文化的心理疗法。目前已被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心理咨询的临床领域,治疗神经症、分裂症、酒依赖等精神障碍[1]。本研究应用内观疗法对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为2010年2月~8月在我院病区住院的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②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35分,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能进行有效的交谈;③无严重躯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9期2013-08-15

  • 内观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感戴能力的干预*
    较少。本研究将以内观疗法作为干预,探索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感戴倾向的作用效果。内观疗法的操作原理主要是回顾检讨自己历来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而予以彻底反省,以比较自身对他人的冲撞和他人对自己的慈爱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原因,并进行自我洞察、自我分析,以纠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态度,改善自己的人格特征。具体是对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进行3方面的回顾,即:人家为我做的;我为人家做的;给他人增加麻烦的。然后按时间顺序进行回忆,对自己能回想起的具体事物,站在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12期2013-08-02

  • 内观疗法的理念、特点及技术
    200062)内观疗法的理念、特点及技术梁艳艳(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内观疗法(naikan therapy)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以内省为主要治疗方式的一种咨询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持久有效而被越来越多的咨询者青睐.本研究对内观疗法的形成背景和基本的策略进行概述,对内观疗法从“问题”、“内观”以及“变化”等角度对其基本观点进行分析,并对内观疗法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内观;体验;转变;自我中心1 前言内观疗法(na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7期2012-08-15

  • 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对PCI治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障碍[2-3]。内观疗法是一种源于东方文化的心理治疗方法,内观认知疗法是将内观疗法与认知疗法相结合并创新的心理疗法[4],刘佩佩等[5]报道显示,其主要用于身心障碍、神经症、药物依赖等方面的治疗,为改善PCI治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本研究将内观认知治疗应用于PCI治疗患者,现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连续入选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①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②以往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此次进行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8期2012-06-06

  • 内观疗法在罪犯改造中的本土化应用
    定071000)内观疗法(introspective therapy),由日本心理学家吉本伊信于1937年首次提出,后经教育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不断完善,目前已成为一项独立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一疗法在现实的罪犯改造中已经彰显出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将内观疗法引入我国的罪犯改造,不失为解决我国目前罪犯改造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一、内观疗法的原理、机制与操作方法内观疗法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回顾和检讨内观者自己过往的所作所为中存在的问题而予以彻底反省,以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04-13

  • 微博中的个体认同:静态 “内观”与动态分裂
    一)微博主满足“内观”的日常纪录据万瑞数据2010年8月发布的研究数据发现,从用户的使用目的看,微博使用目的可以分为四类:自我表达型 (46%)、社交活跃型(16%),讨论参与型 (16%)和偏好潜水型(21%)。“不同类型的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其侧重点也略有不同,自我表达型用户侧重于随时表达自己观点和寻找自己的一个发泄空间;社交活跃型用户侧重的是表达自己观点,与他人讨论热点话题和关注熟人、朋友动态;讨论参与型用户除了表达自己观点、与他人讨论热点话题外,也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2011-04-12

  • 内观疗法合并药物治疗抑郁症1例
    俊潘桂花王祖承内观疗法合并药物治疗抑郁症1例王 敏1陈 俊2潘桂花2王祖承2内观治疗(Naikan therapy)是日本学者吉本伊信研究开创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1]。主要通过患者回顾和检讨自己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使其重新认识自己,解决由于性格、生活经历中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人际关系障碍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从而引导患者对人生进行再定义、再认知。内观治疗的适应证较广,对人际关系紧张,但无明显性格异常者最为适应,对酒中毒、药物依赖、青春期的适应障碍、反社会性行为及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3期2010-04-12

  • 内观疗法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面的教学与科研。内观疗法是日本吉本伊信先生于1937年提出,1953年确立的一种源于东方文化的独特心理疗法。所谓内观,即观察自己的内心。内观疗法的本质是通过自我洞察,引起情感变化,进而改变自我中心主义认知模式的一种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方法。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进行,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很大变化。我国教育体制中不健全的因素也逐步显现出来,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冲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4期2010-02-17

  • 内观疗法治疗网络成瘾一例
    刘晓鹏 马冬梅内观疗法 (Naikan therapy)是日本吉本伊信先生于1937年提出的一种源于东方文化的独特心理疗法。内观疗法的三个主题是:“他人为我所做的”、“我给他人的回报”和“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内观者围绕这三个主题,把自己的一生分成若干年龄段进行回顾,对自己人生中的基本人际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1例网络成瘾治疗有效的案例,来探讨内观疗法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1期20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