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管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预防较大副右肝管损伤体会
    肝外胆管多为副右肝管,因其特殊的解剖学位置,易误认为胆囊管或血管予以夹闭、切断,导致黄疸、肝功能损伤、胆管炎等一系列后果。高峻等[3]报道副右肝管在肝外胆管损伤中发生率甚至高达66%,临床操作中需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本院LC围手术期发现的7例较大副右肝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围手术期较大副右肝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5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LC 4 000余例,围手术期发现并证实较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13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分析及研究
    的人数为8例,右肝管横断的人数为4例,迷走肝管损伤以及副肝管损伤的人数为8例,右侧肝管电灼伤的人数为2例,肝总管电灼伤的人数为4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且发生胆管损伤;②患者知情同意、资料完整且积极参与。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脑部、心脏并发症者;②非手术所致的胆管损伤者;③随访期间无故消失、失去踪迹者,无法进行有效联络者。1.2 方法对胆总管横断损伤以及右肝管损伤的患者实施对端吻合以及T管支撑引流术干预,胆管对端吻合时,医生需采用5-0

    智慧健康 2022年27期2022-12-01

  • 完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70例*
    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标准术式。1995年,Farello等[3]报道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常规腹腔镜辅助胆总管囊肿手术在完成消化道重建时,由于腹腔镜下行肠管断离和吻合难度较大,同时也是因为习惯,需扩大脐部切口,将肠管拖至腹腔外完成空肠端侧吻合、胆支肠襻封闭,再将肠管回纳腹腔后缝合脐部切口重建气腹,继续在腔镜下完成胆肠吻合,而肠管拖拽、反复建立气腹不仅使手术步骤繁琐,而且新生儿、小婴儿组织娇嫩,肠壁菲薄,拖拽肠管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2年10期2022-10-22

  • LC引起的医源性右肝管、副肝管损伤的诊治
    )庞大的基数,右肝管/副肝管损伤远比报道的多,又因为缺乏经验和共识,其处理方法高度多样化[4],有时相较单纯胆总管损伤更为困难,文献中含长期随访的研究极少。据报道19%~50%的病例合并胆道变异[1,5-6],且与副肝管变异有关[7]。约91%的副肝管出现在胆囊三角内[8],其中86.7%~100.0%的副肝管引流右后胆管[9]。LC中发生右肝管、副肝管损伤并非少见,部分保守治疗成功的病例并未及时在文献中分享[6,8],这部分患者也因症状、损伤程度、治疗高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2年9期2022-10-03

  • 经胆囊板入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的形态分为汇入右肝管、右副肝管、或者低位和高位汇入胆管,以及极为罕见地汇入交通性副肝管等,高位汇入胆总管或者右肝管/右副肝管是需要警惕的情况。笔者应用“胆囊管”入路发现相当部分胆囊管“高位汇入”胆总管,胆囊管“增粗”的病例实际为胆囊管在肝门板区域迂曲,通过紧贴胆囊板往胆总管方向分离,类似于降低肝门板技术,将胆囊板与肝门板之间延续且折叠的间隙打开,使得胆囊管离断平面远离肝外胆管。同时胆囊三角区域精细的解剖可更清楚地识别管道结构,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总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7-30

  • 肝管入路单通道横跨左右肝管引流治疗汇管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堵塞,或伴有左右肝管不相通。常规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引流术,不能充分引流胆汁,因此大部分此类患者的引流方法需要两根甚至多根引流管,单通道跨左右肝管引流属于改良的引流方法,通过该方式应用能够减少患者的带管数量、减少穿刺置管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同时能够达到多管引流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临床开展病例数量较少,而且效果说法不一[2]。本研究观察了右肝管入路单通道横跨左右肝管引流治疗汇管区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年12期2022-01-17

  • 腹腔镜下两种胆道重建技术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术中的应用比较
    有效疗法。目前,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改良胆肠袢式吻合术在CCC治疗中均有较广泛应用,但二者临床效果与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探究[2]。对此,本文通过对120例CCC患儿分别进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改良胆肠袢式吻合术治疗,探究两种胆道重建技术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入住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20例CCC患儿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15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15

  •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总管细小型及合并副肝管变异的先天性胆道扩张症
    管、肝总管、左右肝管及肝内胆道,文献报道30%~96%的CBD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pancreaticobiliary maljunction,PBM)[2,3]。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要点包括切除扩张的胆道和胆囊、胰胆分流以及胆道重建[4]。由于胆道扩张位置的不同和胆道变异的存在,切除扩张胆道或胆道重建的过程会面临一些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1例肝总管细小型及合并副肝管变异CBD的手术治疗经验,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01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07

  • 儿童胆总管囊肿合并Ⅳ型副肝管的诊治体会
    种类多样,其中副肝管是临床较少见的胆道解剖变异。根据副肝管在肝外胆道的汇入位置可将其分为4类,Ⅰ型:副肝管直接汇入胆囊;Ⅱ型:副肝管汇入胆囊管或胆囊管汇入副肝管;Ⅲ型:副肝管由右侧或左侧直接汇入肝总管;Ⅳ型:副肝管汇入胆总管[1]。本文所述Ⅳ型副肝管采用此分型。文献报道还有其他更为细致的分类[2-3],但大体与前文相似。副肝管的存在增加了胆总管囊肿术中误损伤的风险。本文总结了徐州市儿童医院诊治的5例胆总管囊肿合并Ⅳ型副肝管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将其诊断与处理体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10期2021-11-11

  • 外科医源性胆道损伤56 例临床分析
    损伤;1 例为右肝管损伤;3 例患者为左右肝管汇合部损伤。损伤性质主要为:胆总管横断29 例;5 例患者为胆总管缝扎;18 例为肝总管横断;右肝管缝扎2 例;左右肝管汇合处横断缝扎2 例。1.2 治疗方法对全部患者均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或者是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在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情况以后,要及时对发生损伤的位置实施修补,主要采取的方法为:实施胆肠吻合术的49 例,分别为肝总管空肠Roux-en-y 吻合29 例与16 例肝门胆管空肠Roux-en-y 吻合,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8期2020-12-24

  • 肝胆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莫迪司的排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CG)图像中左右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内对比剂信号强度与直径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MRCG对胆道系统的显示效果,并分析其最佳的排泄期扫描时间窗,以优化排泄期扫描序列,并进一步探讨排泄性MRCG在胆道病变中的潜在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莫迪司磁共振增强检查时胆管系统于排泄期显影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5岁,平均52.9岁。患者无肝、肾、心功能不全,无肝胆系统外科手术史。该研究经医院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年5期2020-06-08

  •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治:附44例报告
    13],但是小儿肝管较细,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治疗小儿CBD后肝管空肠吻合(hepaticojejunostomy anastomosis,HJA) 狭窄的发生率较高[14-16],因此在小儿CBD治疗中开展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需要先进的技术技能支持。此外,胆肠吻合方式也是吻合口狭窄的关键因素,目前囊肿切除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被公认为临床疗效可靠的胆肠吻合方式,但术后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国内报道了多种改进的胆肠吻合术式,如便捷法改良胆肠吻合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0年2期2020-03-13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胆漏;B型:异常肝管阻塞,最常见于变异的右肝管;C型:异常胆管横断,不合并胆管阻塞;D型:肝总管或不伴横断的胆总管管壁部分损伤;E型:胆管连续性缺失;其中E1型:肝管汇合部以下缺失大于2 cm,E2型:肝管汇合部以下缺失小于2 cm,E3型:横断位置位于肝总管与左右肝管汇合处,E4型:横断位置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左右肝管连接处破坏,E5型:异常右肝管损伤合并肝总管损伤。其分型模拟图见图1。 图1 Straberg胆道损伤分型模拟图(图片引自Cho JY,B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11期2019-12-30

  • 肝胆外科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和防治策略研究
    者自身原因以及副肝管损伤等内容,A组患者治疗康复时间要长于B组;结论:肝胆外科手术中要合理放置T管,保证患者禁食,加强营养支持以及抗感染治疗。【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胆漏;原因;防治【中图分类号】R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08-01肝胆外科手术相对常见,手术依据人体解剖学的相关原理实施,完成手术切口、引流以及缝合,操作需要使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否则会产生胆道以及胆管损伤,严重的时候,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2019-10-21

  • 胆结石掉到胆管怎么做手术?
    分患者伴有发热。肝管梗阻时,可出的黄疸。胆管结石不及时治疗会并發急性胆管炎,影响生活工作,严重者还可诱发胆管癌。对于两种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长期存在的,如果没有发生黄疸也有可能造成胆汁性肝硬化。肝外胆管结石可以进行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肌切开取石术十二指肠镜下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1)对于肝外胆管结石,首选方法是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可以开腹或者利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这种方法对单纯的胆总管结石、胆管上下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期2019-09-10

  • 一例LC术中误切副肝管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
    胆囊床旁可见右副肝管低位会合狭窄,胆管成形后行胆肠吻合。术后好转出院。患方认为,医方(患者初次就诊的雅安市当地某专科医院)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在手术中误切了右侧副肝管导致术后继发胆漏、胆汁性腹膜炎,造成患者身心痛苦,遂诉至医方所在地法院;经该法院委托,到笔者所供职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二、案情讨论(一)本例手术失误所在患者罗某于3月22日在医方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医学与法学 2019年2期2019-03-03

  • 肝肠吻合在Bismuth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术中的应用
    离出肿瘤上端的左肝管、右前、右后等肝管,必要时切除肝门部周围部分肝组织,以利于肝管的暴露,距肿瘤约0.5cm处予以切断肝管。1例因肝右动脉骑跨右后肝管上,无法分离右后肝管,予以切断、结扎肝右动脉,游离出右后肝管,予以切断,完整切除肿瘤,移去标本。肝管切缘均送快速病理检查。距屈氏韧带以下约20cm切断空肠,提起远端空肠,断端予以闭合器关闭,切开肠系膜对侧缘空肠壁约6cm,于结肠前行肝门部胆管周围结缔组织与空肠端侧吻合。距肝肠吻合约口60cm处行肠肠端侧吻合。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2019-02-26

  • 儿童胆总管囊肿合并副肝管畸形7例诊治体会
    州450052副肝管是胆道变异之一,它的存在增加了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风险。作者总结了7例胆总管囊肿合并副肝管畸形患儿的诊断和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胆总管囊肿患儿204例,男56例,女148例,年龄4 d~15岁(3.4±3.0)岁;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37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67例开腹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204例中共明确诊断副肝管畸形7例。1.2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1期2019-01-31

  • 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Ⅲa根治性切除术(附1例报告)
    囊多发结石,左右肝管汇合处及胆总管上段梗阻(图1),肝内胆管内径6.3 mm,大小5 mm×5 mm×7 mm缺损,考虑占位性病变,肝脾被膜下积液。CT:右肝管扩张,右肝管起始部、左右肝管汇合处管壁增厚,呈向心性狭窄(图2)。实验室检查:尿常规BIL 2+,URO 3+。ALT 140 U/L,AST 185 U/L,ALB 32.6 g/L,总胆红素223.3 μmol/L,直接胆红素119.6 μmol/L,TBA 119.5 μmol/L,ALP 8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11期2018-11-22

  • 肝门部胆管癌高位多支复杂胆道梗阻的介入引流方法探讨
    位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原发性胆道肿瘤,又称Klastkin瘤,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多因胆道梗阻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和感染而导致机体衰竭而死亡,传统的外科手术切除率低且预后差[1]。介入引流技术以其微创、有效、可重复等优点已成为本病主要的姑息性治疗方法。然而对于Bismuth-Corlett分型为Ⅲ~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由于肿瘤侵犯造成左右肝管主干,甚至二级分支之间互不相通,给胆道介入引流带来了困难。对于这种复杂的高位胆道梗阻,在具体引流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8年4期2018-10-29

  • 全腹腔镜Bismuth I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7例*
    瘤发生在肝总管、肝管分叉部、左右肝管的第一、二级分支的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难治的类型,文献统计肝门部胆管癌占胆管癌的比例基本在40%~60%[1,2]。临床上常采用Bismuth分型,其中Ⅰ型为肿瘤位于肝总管,未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手术主要以传统的开放手术为主。我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行全腹腔镜下Bismuth Ⅰ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8年3期2018-03-20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及胆漏的防治1
    :迷走胆管漏、副肝管损伤、肝总管及胆总管损伤、胆囊管漏。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渐积累,胆管损伤、胆漏的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如果处理不当或重视不足,会给患者造成不良甚至非常严重的后果。本文现分析胆管损伤、胆漏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预防、处理措施,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03年7月至2016年11月重钢总医院普通外科及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平顶山院区普通外科施行4 315例LC的临床资料,40例发生胆管损伤及胆漏。其中,男16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年12期2018-01-19

  •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观察
    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观察艾时刚,查承志,刘钦(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1)目的 探讨分析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近期疗效。方法 在确诊肝管结石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患者予以规则性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予以单纯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分析规则性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

    当代医学 2018年1期2018-01-07

  •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发生的原因包括副肝管损伤、T管放置不当和患者的个人因素等等,根据这些原因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探究防治对策。结果 2周内恢复的患者有38例,2~3周内恢复的有21例,3~4周恢复的14例,4周以上恢复的8例,总体来说患者的恢复时间还是比较短的。结论 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正确放置T管并按照手术规定进行操作,术后让患者接受抗感染、禁食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胆漏的几率,即使出现也能通过治疗手段及时控制,从而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肝胆外科手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63期2017-12-18

  • 规则性肝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效果
    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管结石的效果吴春泉(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普外科,山东 新泰 271233)目的观察对肝管结石患者采用规则性肝切除术、术中胆道镜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管结石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规则性肝切除术、术中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随访2年,记录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2年内复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2017-09-03

  • 完全腹腔镜成人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技术改进
    切除、胆囊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腹腔镜下超声刀锐性分离结合吸引器冲洗钝性解剖法游离并完整切除胆总管囊肿和胆囊,用“一点法”全程全层连续缝合技术行肝管空肠端侧吻合,用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行空肠侧侧吻合。 结果 全组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310 min,平均184.3 min,其中“一点法”肝管空肠吻合时间18~45 min,平均22.7 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50.5 ml。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1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年7期2017-08-07

  • 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何 伟(攀钢总医院密地院区普外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3)目的:分析二次胆道手术治疗肝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肝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及观察组(二次胆道手术治疗),每组各30例,3个月后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生活质量总分为88.56±1.34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生活质量总分为77.48±1.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7-03

  • 医源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
    管过短或开口于右肝管,或过度牵拉胆囊而将肝管或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予以切断结扎;②术中突发大出血,盲目钳夹或缝扎止血;③胆囊局部炎症重,组织粘连紧密,解剖时不慎误伤;④常规切除胆囊过程中术者操作粗疏。对于胆管损伤的分型,目前国内外多采用Bismuth分型:Ⅰ型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下方,胆管残端长度>2 cm;Ⅱ型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近端胆管残端长度2 如何把握胆管修复手术时机与策略?根据手术时机一般将胆管修复手术分为紧急胆管修复手术、早期手术、后期手术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4期2017-06-27

  • 胆管损伤与损伤性胆管狭窄修复的相关问题探讨
    重建。肝叶或肝段肝管狭窄并伴有肝组织萎缩可行肝叶或肝段切除。强调显露并解除肝门胆管高位狭窄是修复成功的关键,而肝Ⅳb段切除能够充分显露左右肝蒂,有助于切开左右肝管及二级肝管,是显露高位狭窄胆管的良好方法。胆管疾病; 胆管炎; 修复外科手术损伤性胆管狭窄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且复杂的严重问题,常常发生于腹腔镜甚至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中直接损伤肝门或肝外胆管,发生率为0.2%~1.1%[1-2],胃肠及胰腺手术中如解剖结构不清或处理失当也时有发生。近年来一些微创疗法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年2期2017-03-09

  • 腹腔镜胆囊切除高位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有30例,有接受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治疗的患者1例出现轻微胆道感染症状。结论 术中显露肝总管能够对高位胆管损伤起到有效预防,治疗可以选择肝总管空肠Rou X-en Y吻合术。腹腔镜胆囊切除;高位胆管损伤;预防;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作为一项微创手术,创伤轻微,术后能够迅速恢复,当前是临床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1]。但是该术式还是可能出现胆管损伤,为了保证手术安全性,必须有效预防胆管损伤。本研究具体就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高位胆管损伤32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2017-03-07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诊治分析
    2型;另1例为右肝管损伤致胆汁漏,按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分类标准该例胆管损伤归为IIA[4]。2例术后2 d发现胆汁漏(其中1例为院外转入),ERCP考虑为IV型。其余10例术后1周以上发现,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热(体温37.5~39℃)及黄疸,血总胆红素42~263(118±26.7)μmol/L(正常值1.7~17.1 μmol/L),直接胆红素36.8~159(92.3±23.5)μmol/L(正常值0~7.0 μmol/L)。经MRCP或ER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年8期2017-01-14

  • 腹腔镜在胆道损伤修复手术中的应用:13例长期随访结果
    伤13例:1例左肝管不完全横断伤,1例右肝管不完全横断伤,4例肝总管完全横断伤,1例胆总管损伤修复后狭窄,采用端端结节外翻缝合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3例高位肝管损伤采用Roux-en-Y胆肠吻合,经左或右肝管或肠管放置T管支撑胆肠吻合口;1例左、右肝管汇合下方肝管前壁直径10 mm缺损,采用转移胆囊管壁瓣修复肝管缺损,T管引流;2例胆总管后侧壁1/2横断,行端端吻合术,未留置T管。结果13例均获治愈,1例肝管端端吻合病例出现胆漏,腹腔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年8期2017-01-04

  •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治疗手段
    置T管技巧差、副肝管遗漏或损伤、患者自身缺陷、肝裂伤处理技术欠佳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35.7%、28.6%、32.1%、64.3%、28.6%,对照组分别为7.1%、3.6%、3.6%、1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肝胆外科手术;胆漏;原因;治疗手段胆漏分为胆内漏、胆外漏两种,指的是胆汁(或含胆汁成分的液体)持续经异常途径流出称为“胆漏”[1]。任何胆道或与胆道邻近的脏器手术均有导致胆漏发生的概率。胆漏属于肝胆外科术后一种较

    当代医学 2016年2期2016-06-15

  • 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副肝管及右肝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时,低位汇合的右肝管与右副肝管,易误认为胆囊管,切断后造成不必要的损伤[1]。现总结30例在本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存在的胆道变异病例,探究右副肝管、右肝管损伤的预防、处理,现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所有的病例中,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从31~72岁,平均年龄为(43.2±3.4)岁。在术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胆道的变异。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1.2 手术方法:在术中,提拉胆囊,认真分析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若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2015-06-08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阴性对比CT胆管造影评判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性
    浸润肝总管和左右肝管。肝门的生理结构较为特殊, 周围组织及器官毗邻关系复杂[1]。选择何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能够对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2]。本次研究对本院诊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比术前术后联合CT检查的评价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诊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共58例, 均进行手术治疗, 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男38例, 女20例, 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61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7期2015-05-08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术中处理
    ,2例为胆总管至肝管汇合部缺损。4例胆管损伤均于术中发现并及时行开腹手术。2例胆总管横断伤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2例胆总管至肝管汇合部缺损,于左右肝管断端放置支架管外引流,二期由胆管外科专科医生行肝管Roux-en-Y空肠吻合术。4例胆管损伤患者术后回访3~12个月均未发现胆管狭窄及逆行感染,恢复满意。3 讨 论3.1 术者主观因素是导致胆管损伤的主要因素301医院回放22例胆管损伤的手术录像,显示大部分胆管损伤是由于术者的腹腔镜下解剖的认知失误,极少

    交通医学 2015年5期2015-04-15

  • 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联合介入治疗
    高位性梗阻,左侧肝管梗阻8例,右侧肝管梗阻15例,双侧肝管梗阻13例。肝功能Child分级:A级16例,B级12例,C级8例。AFP>180 ng/mL 34例。1.2 仪器与方法 患者均使用Cook公司微穿刺交换套装、8.5 F或10.2 F外引流管、南京微创公司MTN型记忆钛镍合金胆道支架(直径8~10 mm,长度40~80 mm)。根据肝内胆管扩张情况与肿瘤所在部位,选择不同的经皮胆道肝穿刺点,穿刺道尽可能避开肿瘤。所有患者先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梗阻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2期2015-03-07

  • 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
    儿超声显示有左右肝管汇合部纤维斑块,门静脉肝外胆管区紊乱,呈条索样高回声,出现三角形的形状,两端细小、中间膨大,即为“TC征”,其中12例患儿的左右肝管汇合部可见高回声斑块,长径1.5~2.4 cm,厚径0.4~0.7 cm,4例患儿的高回声斑块较小,长径0.7~1.4 cm,厚径0.20~0.25 cm,由于斑块较小不易辨认。有2例患儿胆囊空瘪,无囊腔显示,超声呈长条状高回声区,2例患儿的胆囊瘪小,胆囊腔萎缩,16例患儿胆囊大小明显小于正常,充盈不佳,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2015-01-23

  • 腹腔镜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
    管和将变异的右副肝管误认为胆囊管;后者包括未能牢靠结扎胆囊管、剥离胆囊壁时进入肝床、电凝切除或止血时造成胆管损伤、过度牵拉向肝总管隆突的胆囊管、夹闭止血时造成损伤和不适当的胆管探查。1.3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包括:⑴生理因素:病人肥胖,局部解剖关系不易辨认;⑵解剖因素:①胆道解剖变异:右肝管异常汇合,如右副肝管、胆囊管异常汇入肝外胆管②肝动脉、门静脉异常分支/走行。⑶病理因素:①胆囊及邻近组织炎症水肿、黏连萎缩、内瘘等;②再次或多次手术,局部黏连严重;③穿透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4年2期2014-10-23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
    如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汇合或左肝管;二是胆囊管本身结构异常,如双胆囊管畸形,胆囊管冗长,胆囊管粗短等。胆囊管异常情况下,术中要明确“一壶腹”和“三管”的结构后再进行胆囊管的手术,使胆囊管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切断、结扎。对所分离的管道存在疑问时,切不可上钛夹和切断。(3)术者因素:术者技术粗疏也是造成胆管损伤的重要因素,如术中过度牵引胆囊致胆总管成角,误将胆总管当作胆囊管夹闭部位过于靠近胆总管造成胆管狭窄;胆管出血,在未明确出血部位情况下盲目使用电凝、钛夹,导

    生物技术世界 2014年8期2014-08-15

  • 多层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联合曲面重组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价值
    源于胆管分叉和主肝管胆管上皮的肿瘤,是引起梗阻性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其解剖结构特殊,周围毗邻关系复杂,不同分型的手术切除方式及术后生存率存在一定差异,故要求影像学检查清晰显示肿瘤,准确定位、定性及分型。临床上HCCA的筛查多采用B超,术前定性、分型多采用常规CT或MRI[1],诊断价值有待提高。本文对经多排螺旋CT(MSCT)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HCCA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左前斜冠位的最小密度投影(M 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胆道成像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9期2013-02-27

  • 规则性肝脏部分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68例
    肝总管分叉以上的肝管结石,由于胆管感染反复发作,故胆管炎、术后胆道狭窄及残留继发结石一直为肝胆外科的治疗难点之一[1]。本组行规则性肝部分切除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25~79岁,平均51岁;病史最短1年,最长者16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右上腹痛、黄疸、发热、恶心等症状。首次手术者26例,再次手术者42例,其中三次以上手术者12例。1.2 治疗方法 遵循规则性肝段切除的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6期2013-02-02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采用不同胆道重建手术方式的远期治疗效果
    术方法有4种:①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对15例患者实施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方法是先留置肝管空肠30cm胆支,肝管空肠近端和远端侧与肝管空肠端侧进行吻合手术。②回盲部肠段间置术:其中对21例患者实施回盲部肠段间置术,手术方法是切除阑尾后,取整块的升结肠5cm和回肠15cm,将其与肝管和空肠间之间的Y式相吻合。③肝管十二指肠吻合黏膜乳头成形术:其中对17例患者实施肝管十二指肠吻合黏膜乳头成形术,将十二指肠降部进行游离,提升至肝门位置,沿纵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2013-01-25

  • 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腹腔镜治疗体会
    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靠手段,镜下放大的手术视野有利于精确的手术操作,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1]。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对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进行了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现将疗效及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例女性患儿,年龄分别为5岁、7岁、10岁。均有间断上腹部疼痛伴皮肤黏膜黄染等症状。3例均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期2013-01-22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术诊断副肝管在胆道术中的临床价值
    655000)副肝管是肝内外胆道中最复杂而且最常见的解剖变异之一,在胆囊切除术中易误伤,如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副肝管的识别为各种胆道手术特别是LC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详细的胆道解剖和变异资料,在预防胆管损伤及其他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损伤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1]。笔者对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诊治胆道疾病时发现的110例副肝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前对副肝管的诊断价值。临床资

    云南医药 2012年3期2012-08-15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副肝管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体会
    管包括胆囊管、副肝管的损伤。自从1987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胆管损伤就伴随着腔镜外科医生,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迅速开展及技术的成熟,95%的胆囊切除术已由腹腔镜完成[1]。随着手术技术的熟练,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下降,副肝管的损伤也逐渐被腔镜外科医生认识,如果未被术中及时发现和正确的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将所遇到的情况总结如下,并就预防及术中治疗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11年间行LC共计6215例,其中行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8期2012-08-15

  • 肝外胆道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测
    左外叶与肝左内叶肝管汇合处中心点为起点,肝左、右管汇合处中心点为止点。肝右管长度测量以肝右前叶与肝右后叶肝管汇合处中心点为起点,肝左、右管汇合处中心点为止点。外径为肝左、右管汇合前外径,见表1。肝左管比肝右管细、肝左管与肝总管延长线夹角较肝右管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左、右管呈“Y”形汇合共18例(60%),其中在肝门“H”型横沟水平面下方汇合10例(33.3%),在肝门“H”型横沟内8例(26.7%);肝左右管呈“T”型汇合共10例(33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6期2012-07-07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分析
    总管损伤1例,右肝管损伤1例,均开腹手术后治愈。结论通过分析和讨论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可望进一步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LC的安全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胆管损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越性,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更好地开展和普及这一技术,就必须重视预防LC手术的并发症,使之减少到最低限度。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2年4月至2010年4月共行LC1647例。其中男708例,女939例,年龄2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3期2012-01-24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三种胆道重建术式并发症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手术方式,42例再附加抗返流瓣术,其中曾宪久改良Roux-y吻合术17例、矩型瓣术25例。胆总管剥离方式分为全层剥离切除术50例、Lilly式囊肿切除术15例。所有患者术中均予生理盐水反复肝内胆道及胰胆管共同通道冲洗。术前影像学检查合并有胰胆管共同通道内泥沙样胰石的3例患者,经术中冲洗均发现有较多量的白色奶酪样蛋白栓自胆管末端冲出。术中检查证实合并肝门部Ⅰ级肝管开口处狭窄8例,其中膈膜状狭窄5例、细管状狭窄3例,

    海南医学 2011年20期2011-09-05

  • 联合应用高分辨力MRI和MRCP诊断肝门部胆管癌
    布特征:位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者22例,位于左肝管者5例,右肝管者2例。③肿块边缘特征:所有29例肿块边缘均显示不清,但与高信号门静脉及扩张高信号胆管间对比明显。本组33例病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肝内胆管扩张,其特征如下:①肝内胆管扩张部位:左右肝管同时扩张者26例,左肝管扩张者5例,右肝管扩张者2例。②肝内胆管扩张程度:轻度扩张11例,中度扩张19例,重度扩张3例。③临近肿块区特征:表现为至软组织肿块区突然的肝内胆管截断。2.2 MRCP影像特征本组

    当代医学 2011年26期2011-05-31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右副肝管的处理(附4例报告)
    现并确认的右侧副肝管仅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女,42岁。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入院行LC。手术过程中顺利解剖出胆囊管、胆囊动脉用hem-lok夹夹闭后切断,沿胆囊壶腹向上分离胆囊颈时切断纤维组织见一直径约3 mm管道有少量胆汁流出,于是将胆囊从胆囊床游离完毕后,将该漏胆汁管道插入输尿管导管用稀释到30%~40%的复方泛影葡胺造影检查,证实该管道为右侧副肝管,经肝内与右侧肝管相通,给予hemo-lock夹夹闭其残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4 d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2期2011-04-13

  • 胆管损伤8例治疗体会
    术中胆道变异左右肝管同时断裂2例,萎缩性胆囊炎肝总管横断3例,大部分横断1例,胆总管横断2例,术中分别进行了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原位吻合,T管支撑,然后肝总管空肠吻合,即ROYX-Y吻合硅胶管吻合口内支撑,T管支撑者半年后拔管,所有患者经过10个月以上的随访无黄胆,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疗效满意。2 讨 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普外科常规手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但胆囊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0期2011-02-11

  • 腹腔镜辅助胆管囊状扩张症根治术
    囊肿的彻底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道重建术。随着腹腔镜操作技术的进步,胆道外科已进入微创时代。自Farello等[1]首次描述腹腔镜下完成此种手术以来,临床病例报道仍较少。2008年6月以来,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为5 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经腹腔镜行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 料从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了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 其中4例为女孩,其余1例为男孩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5期2011-02-11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式 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2例,行囊肿切除、肝左叶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2例Caroli病行囊肿前壁切除及部分肝组织切除、囊肿空肠Y型吻合术。1.3 治疗效果 本组术后1例发生胆瘘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成年病人术后病理报告囊肿恶变。随访10月~10年,平均5.3年,全部病人生活质量优良。2 讨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但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及日本并不少见。此病女性较多,主要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按Fl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4期2011-02-09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小副肝管损伤的术中诊断与处理(附5例报告)
    除术(LC)时副肝管损伤的并发症虽然不及左、右肝管、胆总管损伤严重,但是诊断与处理不当就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腹腔镜手术具有放大作用,且能多角度观察手术视野,理论上更易在术中发现副胆管损伤引起的胆漏,2003年~2008年本院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20例,术中发现5例副肝管损伤,现就诊断和处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其中女3例,男2例,年龄19~72岁,平均45岁。占同期 LC手术的0.60%(5/820

    浙江实用医学 2010年1期2010-08-15

  •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分类
    管解剖学变异如副肝管的出现,其出现率为10%~20%[3],汇入形式有副肝管汇入肝总管、右肝管、胆囊管、胆囊颈部、胆总管及胆囊管汇入副肝管等形式,副肝管开口越接近胆囊管越易损伤,甚至有开口于胆囊者。②胆囊动脉走行异常。③胆囊管,可有长度、汇入肝外胆管部位及汇入形式等多种变异,有与肝总管低位或高位汇合,有与肝总管粘连在一起的,有胆囊管缺如或很短的,有胆囊管从前面螺旋状连接肝总管左侧,还有胆囊管从后面螺旋状连接肝总管左侧等不同形式的变异[3]。④Calot三角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2010-07-30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探查切开取石术和肝管 空肠Rouxen-Y 吻合术的病人应用FTS围术期护理措施,并与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案进行比较,以观察其在胆道外科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4月收治的胆囊结石病人100例,胆囊息肉病人50例,胆总管结石病人36例,肝门胆管癌(HCC)病人 30例。男 129例,女87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年龄45.7岁。入选病人严格遵照下列标准:100例胆囊结石病人中,单

    护理研究 2010年23期2010-05-14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
    )证实,6例中副肝管损伤2例、迷走胆管损伤2例、2例为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致胆漏,术后胆漏的时间1~4d。1.2 治疗方法2例迷走胆管损伤和2例副肝管损伤患者腹腔引流管引流量24h均在100m L以下,行保守治疗,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引流。2例胆囊管钛夹脱落者行开腹探查、残端结扎及腹腔引流术。2 结果4例行保守治疗者于术后5d胆漏突然停止,术后8d后拔管痊愈。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无并发症。3 讨论胆漏是L 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3%~2.7%

    当代医学 2010年9期2010-04-04

  • 胆道手术中副肝管的识别和处理体会
    总结胆道手术中副肝管的识别和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5例存在副肝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中I型6例,II型4例,III型2例, IV型3例,V型0例,15例中除I型1例术中未发现,术后出现胆汁漏,经引流治愈外,其余14例术中均未损伤。结论 为防止副肝管损伤,应加强术前、术中副肝管的识别,其中术中胆道造影尤为重要。对于I型胆囊肝管可切断结扎,II型汇入胆囊管的副肝管应尽量保护,如直径<3 mm可切断结扎。III、IV型副肝管均应保护,防止损伤,如损伤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0期200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