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乳

  • 男性乳腺发育及右乳滑膜肉瘤1 例
    者男,17 岁,右乳进行性增大10 个月伴胀痛半年、加重3天;既往体健,无服用激素类药物史及特殊家族病史。查体:右乳巨大肿物直径约30 cm,质硬、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泌乳素766.40 mIU/L,孕酮1.61 nmol/L。乳腺超声:双侧乳头深面见腺体样组织,右乳探及囊实性团块。胸部轴位CT/MRI:右乳腺体后缘11 cm×8.6 cm 卵圆形不均匀高密度/信号团块状病灶,累及胸壁及胸膜,边缘见少许钙化;增强后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3年11期2023-12-05

  • 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体会一则
    ,51 岁,因“右乳红肿伴疼痛8 天”来我院普通外科门诊就诊,否认右胸壁外伤史、虫咬史,平素吸烟、饮酒。专科查体:右乳较左乳肿大,右乳表面皮肤发红、皮温增高,触诊乳晕后见大小约20 mm×15 mm结节,质地偏硬,活动度差,局部触痛,未触及波动感,双侧乳头内陷,挤压乳晕、乳头无溢液,双侧腋下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9%,C 反应蛋白7.7 mg/L,红细胞沉降率4 mm/h,催乳素237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19期2023-10-16

  • 原发性肺癌乳腺转移一例
    女,56岁,因“右乳肿物2年余”于2022年11月13日来本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乳房浅表组织肿物,约黄豆大小,呈进行性增长。查体:肿块大小若大枣,形状规则,质稍硬,无波动感,边界清楚,活动度一般。门诊以乳房肿物收入院。入院手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超声检查:右乳10-11点部位腺体外带探及低回声肿块,前后径13.4 mm,最大径17.7 mm,边界尚清晰,形态不规则,可见分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多发点条状血流信号;左侧腋下乳腺外上方探及多个低回声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3期2023-08-09

  • 乳腺胰腺来源转移癌1例
    月前乳腺超声发现右乳10点方向1.7 cm×1.3 cm低回声结节,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4b类(图1A),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2个月前因腹胀、腹痛就诊,上腹部CT提示胰腺体尾部-腹膜后-肝胃间隙占位性病变(图1B),考虑胰腺癌伴腹部广泛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可能性大;行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近期右乳结节增大。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触及质韧偏硬肿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12期2022-12-28

  • 炎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1例报告
    24岁,以“发现右乳肿物1年”为主诉,于2019年10月10日入院。妊娠8周时发现右乳肿物,如鸽蛋大,未作处理,随后肿物逐渐增大伴局部红肿热痛。产后4月于2019年10月10日至我院就诊,查体示右乳弥漫性肿大、潮红、橘皮征、散在卫星结节,12点~1点可触及一大小约5.0 cm×4.0 cm肿物,质硬固定;右腋下可触及淋巴结,大小约3.0 cm×3.0 cm,质硬固定(见图1)。乳腺B超、钼靶及MR均示右乳肿物(63 mm×53 mm)伴右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3期2022-05-27

  • 乳腺良性病变误诊为乳腺癌临床分析
    见明显血流信号;右乳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1类,左乳BI-RADS 4c类。DM:左乳头后上方大小1.3 cm×0.9 cm密度增高毛刺状肿块,周边毛刺长短不一,并见低密度水肿带环绕,其后方见多枚粗细不一钙化点聚集;左乳BI-RADS 5类,右乳BI-RADS 2类。X线胸片:右肺中侧带见一小结节影,边界尚清晰,直径为6.2 mm;请结合临床,建议进一步检查。遂行胸部CT:右肺小钙化灶;肝脏多发低密度灶,请结合临床,待排除转移瘤。进一步追

    临床误诊误治 2022年3期2022-03-24

  • 巨大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一例
    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乳肿块,质硬,如核桃大小,无红肿疼痛,近半年自觉肿物迅速增大,既往无其他病史。入院时查体:双乳下垂,不对称,右乳明显增大,右乳浅表静脉显露明显,双乳皮肤无溃破,无红肿,无橘皮样及酒窝征,右乳可及肿块,占据整个乳房,边界不清,表面欠光滑,质硬,于右乳3 点、9 点及6 点近乳晕处可触及质软、膨胀感,右乳肿块无压痛,左乳未及明显肿物,双腋下未及明显肿物。实验室检查:术前常规查女性激素、肿瘤五项、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结果如下:女性激素:雌二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1期2022-03-16

  • 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诊断右乳多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淋巴瘤 A~C.右乳冠状面(A)、横断面(B)、矢状面(C)ABVS图示1点处肿瘤; D~F.右乳冠状面(D)、横断面(E)、矢状面(F)ABVS图示2点处肿瘤; G.病理图(HE,×400)讨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为罕见结外原发性淋巴瘤,仅占乳腺恶性肿瘤0.05%~0.53%,多见于老年女性;二维超声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易与乳腺癌混淆。本例PBL表现为右乳多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BVS可多切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1期2022-02-15

  • 乳腺骨肉瘤化生性癌一例
    ,66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一个月于2022年1月15日入院。专科查体:右乳9点位置可扪及大小约4.0 cm×4.0 cm大小质地偏硬肿块,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活动度一般。双乳B检查超示右乳腺体层3.9 cm×4.2 cm×3.1 cm囊实混合性肿块,壁厚,形态不规则,内透声差内可见不均质密集光点(图1)。双乳钼靶:右侧乳腺高密度肿块影,呈浅分叶状,大小约4.0 cm×3.9 cm×3.7 cm,大部分边缘清楚,部分边缘模糊,临近小梁结构增粗、纠集,其内可见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2-02-13

  • 妊娠晚期乳腺泌乳性腺瘤一例
    科住院,期间诉有右乳肿块。追问病史,孕中晚期发现右乳肿物进行性增大2个月余,肿块最初约鸡蛋大小,无红肿、疼痛、发热等不适,未行治疗,后自觉肿物逐渐增大,伴局部胀痛及下坠感,每日以手托举患乳。住院后超声检查提示右乳10.2 cm×9.5 cm×7.0 cm稍低回声团块。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报告:右乳穿刺泌乳性腺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病理结果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会诊后诊断为:右乳穿刺泌乳性腺瘤。后因患者下腹隐痛予地诺前列酮栓引产,于35+周平产分娩一婴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11期2022-01-05

  • 乳腺纤维腺瘤基础上的浸润性导管癌一例
    6 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 个月余”于2020 年10 月7 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乳内下象限可触及一肿块,直径2.5cm×1.5cm,质地韧,边界清,活动度可,轻触痛,挤压乳头无溢血溢液,左乳未触及明显肿块,双腋下及锁骨区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门诊收住入院行进一步手术治疗。术前超声检查:右乳可见一个低回声团,约2.8cm×0.8cm×2.3cm(4 点方向,腺体边缘),边界清,形态欠规则,长轴与皮肤平行,边缘呈浅分叶状,内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8期2022-01-01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肉芽肿超声误诊为乳腺癌1例
    53岁,因“发现右乳包块4个月”就诊。有注射水溶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隆乳术史及抽吸PAHG术史。体格检查: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扪及一大小约2.0 cm×1.0 cm包块,质中,表面尚光滑,无波动感。超声检查:右乳皮下脂肪层、腺体内、乳腺后间隙及右侧胸大肌层见多个异常回声,以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为主,较大者位于11点钟距乳头4 cm(皮下脂肪层),大小约1.8 cm×1.1 cm,呈混合性,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03

  •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外伤后快速生长合并感染1例
    女,18岁,发现右乳进行性增大肿物伴疼痛1周、加重1天;1周前右乳撞伤后肿痛,出现肿块且急剧增大,1天前疼痛加剧无法耐受;既往体健,无家族及遗传病史。查体:右乳明显肿大,内下象限扪及10.0 cm×10.0 cm×8.5 cm质韧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明显;表面红肿、皮温升高,局部皮肤近破溃。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6.0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1%。乳腺超声:右乳11.2 cm×9.1 cm×9.0 cm回声不均匀包块,界清,形态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10期2021-10-28

  • 男性原发性乳腺淋巴瘤超声表现1例
    男,60岁,发现右乳无痛性包块4个月余;既往无肿瘤病史,无家族及遗传病史。查体:右乳外上象限触及3.0 cm×3.0 cm×2.0 cm结节,质软,无压痛,活动度良好;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右侧乳腺超声:右侧乳腺10点方向见4.39 cm×1.62 cm×3.52 cm混合回声,以低回声为主,内见无回声区,肿物边界尚清,后方回声略增强;CDFI见肿物实性部分血流丰富(图1A);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框内瘤体以蓝色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9期2021-09-27

  • 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
    男,63岁,发现右乳肿块20余天,偶伴乳头溢液,自行外用“红霉素软膏”及口服“左氧氟沙星”后效果不佳;6年前曾患“右乳慢性化脓性炎症”,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抽烟、饮酒40年余,戒烟1年。查体:右乳红肿,皮温稍高,乳晕区可触及约20 mm×20 mm肿块,质硬,活动度欠佳,稍感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乳腺超声:右侧乳晕皮肤水肿、增厚,其后方见41 mm×19 mm腺体回声及约32 mm×16 mm不均质低回声团,边缘呈蟹足状;CDFI于团块内探及杂乱的丰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8期2021-09-01

  • 浆细胞性乳腺炎合并浸润性导管癌误诊一例
    3个月前自行触及右乳肿块。2019年7月17日乳腺彩超检查提示:(1)双侧腺体层增厚,腺体层边界不平整,内部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CDFI:腺体内可见少量点状血流信号。(2)右乳内上方下见2.1 cm×1.2 cm低回声区,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CDFI:病灶内部未见血流信号。(3)右侧乳腺内见数个低回声区,其中一个位于外侧,大小约0.6 cm×0.4 cm,CDFI:病灶内部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检查提示:双侧乳腺增生;右侧乳腺上方低回声包块,弹性评分3分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7期2021-08-07

  • 男性乳腺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1例
    男,39岁,发现右乳肿块半月余就诊;既往体健。专科检查:右乳内上象限3点钟方向距乳头4 cm处触及长径约2 cm质韧肿块,活动度欠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右乳3点钟距乳头4 cm处见约1.0 cm×2.0 cm×1.6 cm低回声结节,边缘呈蟹足样(图1A),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周边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b类结节。MRI: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5期2021-05-31

  • 右乳浸润性大汗腺癌一例
    体格检查:触诊示右乳10点钟方向距乳晕30 mm可及一肿物,约10 mm×10 mm×10 mm大小,质硬,无压痛,边界不清,表面光滑,活动度不佳。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所见(图1):右乳10点距乳头30 mm见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3 mm×9 mm×13 m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周边可见毛刺。GDFI:见点状线状血流信号,PW:呈低速高阻血流频谱。双侧腋窝未探及异常淋巴结。双侧乳腺磁共振增强检查(图2)结果提示:(1)右乳中央腺体深面结节,BI-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3期2021-04-16

  • 乳腺化生性癌伴恶性骨分化超声表现1例
    女,48岁,发现右乳肿块9个月,偶感疼痛,无红肿,逐渐增大。查体:右乳肿大,右乳头无溢液,右乳外侧可触及6.0 cm×7.0 cm囊性肿块,边界欠清,可推动,无压痛,未触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乳腺超声:右乳外上象限为主9.3 cm×5.9 cm×7.0 cm混合性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以高回声为主,内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图1A),双侧腋窝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CDFI示右侧乳腺混合性回声肿块内存在星点状血流信号(图1B),提示右乳BI-RADS 4c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年1期2021-02-24

  • 乳腺癌-肺癌双原发癌一例
    女性,46岁。因右乳肿物病理切片检查1周,右乳癌确诊1天于2019年8月23日入院。病人1周前行右乳肿物切除术,病理切片检查:(右乳)高级别导管原位癌,局部可疑浸润,建议免疫组化检查。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0余年,规律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病情控制良好。1997年行剖宫产术,余无特殊。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父亲因“肝癌”去世。体格检查:双乳对称,未见皮肤红肿及表浅静脉曲张,未见橘皮样变及酒窝征,无压痛,无乳头溢血及溢液;右乳内上距乳头边缘6 cm可见一长约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10期2020-12-20

  •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双侧乳腺浸润1例
    缘5 cm 处、右乳中下距乳晕边缘2 cm 处可触及肿块,双侧肿块大小约1 cm×1 cm,质硬,边界不清,表面不规则,与皮肤、胸肌无粘连。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见图1A,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见图1B、C,乳腺MRI 表现见图1D、E。病理学检查疑似双乳浸润性癌,建议行免疫组化检查。于全麻下行双乳癌保乳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复查D-二聚体持续增高,胸部、腹盆腔CT 增强扫描及PET/CT显示双侧附件恶性病变伴右侧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疑似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12-08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一例
    岁,因“体检发现右乳肿物16 d”于2018 年5 月11 日入住我院。2009 年患者曾在我院行左乳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体格检查:右乳内上象限触及一直径约1.5 cm 肿物,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活动度欠佳,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各项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证后患者行局麻下右乳肿物扩大切除术。钼靶检查:右乳内上象限见一高密度结节,边缘光滑,BI-RADS Ⅲ类(图1)。常规超声检查:二维超声示右乳1点钟方向见一大小约1.0 cm×0.

    海南医学 2020年21期2020-11-30

  • 乳腺癌放疗相关平滑肌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50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 d”于2019年7月21日入院,患者3 d前触及右乳肿物,无疼痛。乳腺彩色超声(图1)提示:右乳6点方向实质性肿块,大小约1.0 cm×0.7 cm,形态不规则,周边可及明显血流信号,可测及动脉频谱(BI-RADS 5类)。患者既往于2014年行右乳癌保乳根治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肿瘤约位于11点方向),术后病理:(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期为 pT1N0M0。患者术后行FEC-T方案化疗6周期(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和环磷酰

    疑难病杂志 2020年11期2020-11-19

  • 乳腺低危团簇状分布钙化的BI-RADS分类建议及临床处理策略
    生于左乳46例,右乳40例,双乳13例。穿刺活检83例,手术切除活检16例。乳房良性病变94例,乳腺癌5例。2.检查方法乳腺X线摄影:采用Hologic Selenia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机,拍摄双侧乳腺头尾位(CC位)及内外斜位(MLO位)片。由两名专门从事乳腺影像研究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观察内容包括:钙化灶的形态、数目及分布等,有无结构扭曲、皮肤增厚、乳头回缩、腋窝淋巴结肿大、孤立导管扩张等。应用ACR BI-RADS进行分类评估,两位医师意见不一致

    放射学实践 2020年7期2020-07-25

  • 乳腺侵袭性纤维瘤病超声表现1例
    女,28岁,发现右乳肿物半年,因6 d前自觉疼痛就诊。3年前曾行剖宫产术。体格检查:无发热,乳腺区皮肤无红肿,无乳头溢液;右侧乳腺外下象限可触及一直径约2 cm的肿块,触痛明显,质韧,右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右乳外下象限可见一大小约2.1 cm×1.4 cm×1.1 cm的不规则片状低至无回声区,与周边组织分界不清(图1);CDFI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阻力指数0.64。超声提示:右乳外下象限实质性病灶(BI-RADS 4b类;炎性改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4-30

  • 乳腺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7 岁,因“发现右乳肿块2 年余”就诊。体格检查:右乳上象限12 点钟方向可扪及一大小约2.5 cm×2.0 cm 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欠佳,与皮肤粘连?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超声检查:右乳12 点钟方向距乳头3.2 cm 可见一大小约2.3 cm×1.8 cm×1.7 cm 均匀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纵横比>1,周边可见成角毛刺状回声,似有厚薄不均的高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图1);CDFI 示肿块周边可探及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图2);应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3-30

  •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48 岁,因触及右乳肿块1 年就诊。体格检查:于右乳外下象限触及长径约2.0 cm 硬块,边界欠清,活动差。超声检查:右乳7点钟方向见一大小约1.7 cm×0.8 cm×1.5 cm 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形态不规则成角,局部侵犯浅面皮肤(图1)。CDFI 示结节边缘探及点状血流信号(图2)。双侧腋窝未查见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右乳实性结节:性质?(BI-RADS 4a类)。行手术切除,术中见一大小约2.0 cm×1.0 cm 灰红色、不光滑硬块,皮肤受侵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3-08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后磁共振诊断乳腺癌一例
    ,患者因自行触及右乳肿块,伴乳头周围多发溃疡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既往于2000 年顺产分娩出健康婴儿一名,哺乳6 个月,隆胸术后未继续进行哺乳。否认乳腺癌、前列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视诊:右乳增大,右乳外上象限局部凹陷,右乳头较对侧增大,乳晕色素沉着较对侧增多,右乳头下方乳晕内可见小溃疡,局部见黄色分泌物。触诊:右乳外侧象限质硬,未及明确结节、肿块。磁共振扫描: 采用GE Discovery MR 750 3.0 T 磁共振行乳腺平扫加动态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6期2020-01-19

  •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1例
    B. CEUS右乳肿块呈快速均匀高增强,边缘呈放射状增强(箭);C.T1WI增强扫描示右乳结节明显强化(箭); D.病理图(HE,×100)患者女,2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伴刺痛7个月,疼痛加重10余天”就诊。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局部皮肤凹陷,无皮疹和溃疡,触及约花生米大小肿块,质中,活动度好,伴压痛。常规超声:右乳10点钟方向可见约1.4 cm×0.8 cm低回声实性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成角,边界不清(图1A);CDFI示肿块内可见短杆状血流;提示: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2期2019-12-19

  • 胃印戒细胞癌伴乳腺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当时未重视,后右乳进行性增大明显,体检发现:右乳外观明显增大,触诊可及右乳皮肤稍增厚,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融合成块的质硬结节,约3cm×4cm,肿块边界不清,固定,无压痛,同时右侧腋下可触及一枚质硬淋巴结,约1.5cm×1.5cm,固定,无压痛。右乳超声显示:右乳低回声团块,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为3类;右乳外上象限、外下象限组织结构回声强,紊乱不均匀。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10期2019-11-08

  • 呈外生性生长的巨大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1例及经验分享
    59岁,因“发现右乳肿块进行性增大8个月余,伴破溃半个月”于2019年5月5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在家无意间发现右乳外侧1个大小约5.0 cm×4.0 cm肿块,质地偏硬,无乳头溢液,局部无疼痛及红肿等不适,未予重视,8个月中肿块逐渐增大,15 d前右乳皮肤出现破溃伴大量黄色液体渗出,伴疼痛,散发臭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乳较左乳明显增大,右乳巨大花菜样肿块,大小约18 cm×15 cm,累及整个右乳房,未见乳头乳晕结构,质地硬,肿块表面破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8期2019-11-06

  • 男性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胞瘤声像图 A.右乳腺腺体层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呈椭圆形,边缘局限,不伴钙化; B.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周边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图2 病理图(HE,×100)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乳肿块1月余就诊。查体:右乳8点钟方向距乳头1 cm处可扪及肿块,质韧,活动度欠佳。超声检查:右乳8点钟距乳头1 cm处见约1.61 cm×1.54 cm×1.82 cm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缘局限(图1A),结节内部未探及血流信号,周边探及少许血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右乳实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8期2019-08-24

  • 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RI表现1例
    6011)图1 右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A.初诊MIP图像示病灶周围血管呈“抱球征”; B.ADC值伪彩图示初诊病灶ADC值=0.88×10-3 mm2/s(ROI 1、2、3的平均值),低于对侧正常纤维腺体实质(ROI 4,ADC值=2.21×10-3 mm2/s); C.病理图(HE,×200); D.6周期R-CHOP化疗后右乳ADC值伪彩图,肿块体积明显缩小(ROI 1),ADC值=1.67×10-3 mm2/s,略低于对侧正常纤维腺体实质(ROI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7期2019-08-01

  • 乳腺腺肌上皮瘤一例
    图1 CDFI示右乳11~12点方向大小约45mm×13mm的片状不均质回声包块,其内多发血流信号。图2 乳腺钼靶X线摄影头尾位示右乳内上象限大小约41mm×30mm的浅分叶稍高密度肿物,其内多发小片状钙化(箭)。图3 乳腺钼靶X线摄影内外侧斜位示右乳内上象限肿物边界模糊,并见多发粗大血管影(箭)。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4天前无意间触及右乳包块就诊。查体:右乳内上象限触及长径约20 mm的包块,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可,无压痛,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放射学实践 2019年2期2019-02-21

  • 巨大乳腺纤维肉瘤热层析成像特征1例
    ,44岁,主诉:右乳肿块10个月,右乳疼痛4个月。体格检查:左乳外形正常,右乳较左乳明显增大,双乳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及酒窝征,双侧乳头无内陷,乳头、乳晕无湿疹脱屑、溢液等;整个右侧乳房触感较硬,活动度差,有明显压痛。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图1A)诊断:右乳巨大实性肿块:BI-RADS评估4C类,高度怀疑乳腺癌。乳腺热层析成像(图1B~D)诊断: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术中见右乳完全被肿瘤占据,直径约15 cm,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显包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7期2018-08-14

  • 乳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两例
    性,51岁,因“右乳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3年,再发右乳肿物1月余”收住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患者于2013年8月因右乳肿物于外院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乳肌纤维母细胞瘤”,规律复查。2016年1月自觉原手术瘢痕下方可及肿物,直径约5 cm,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尚可,无乳腺疼痛及乳头溢液等症状;2周后,自觉肿物显著增大,直径达10 cm,遂至北京协和医院就诊。乳腺超声检查示右乳4个象限见巨大低回声:边缘分别位于2点距乳头约3 cm、12点距乳头约5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7-27

  • 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边界不清。(3)右乳灰红色组织1块,体积10.0 cm×7.5 cm×7.5 cm,皮肤面积8.5 cm×1.5 cm,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质中偏脆,切面1个结节,直径7.5 cm。病理诊断:左乳3点方向乳腺增生病;左乳12点方向导管内癌及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右乳考虑梭形细胞恶性肿瘤。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会诊结果提示:左乳高级别原位导管癌伴局部浸润,左侧腋窝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右乳恶性叶状肿瘤,上切缘、下切缘、内切缘、外切缘、基底切缘、皮肤表面、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7期2018-07-23

  •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3例
    1岁,因 “发现右乳肿块2天”于2012年4月10日入院。表现为右乳轻微疼痛,发现后肿块无增大,其余无明显不适。专科查体:双乳对称,双乳头无凹陷,无乳头溢液,右乳内下象限可及长径约1.0cm的肿块,质中、界清、活动,无明显压痛。左乳上象限及结节状增厚。双腋下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右乳腺腺组织较厚处约为13.0mm,左乳腺腺组织较厚处约为11.1mm,实质回声增粗,分布不均,未及明显占位性病变,CDFI无殊。右乳腺内下象限皮下脂肪层内可见大小约18

    浙江实用医学 2018年1期2018-04-18

  • 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CT及MRI表现1例
    0150)图1 右乳EPC伴导管内乳头状癌 A.增强CT示右乳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壁结节及邻近增厚皮肤、乳晕强化; B、C.MR T1WI、T2WI脂肪抑制像示右乳囊实性肿块,信号混杂,部分囊内可见壁结节及液液平面; D.增强MRI示实性部分及壁结节快速初始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为平台型),相邻增厚皮肤及乳晕中速初始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为流入型)患者女,39岁,因“右乳头溢液3月余,右乳肿物2个月”就诊。查体:右乳外上及外下象限触及不规则形、无痛、可活动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3期2018-03-22

  • 辨证分期内外合治肉芽肿性乳腺炎临证思路撷要
    诊。患者因“发现右乳肿块2月余”于外院行空心针穿刺术,病理示:见肉芽组织,伴微脓肿形成。曾口服地塞米松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停服后寻求中医药治疗。症见:右乳肿块,伴红肿疼痛,平素手足不温,怕冷,纳寐尚可,二便调。查体:右乳外下方肿块,大小约5cm×4cm,质韧,局部有波动感,压痛(+),表面皮肤暗红,皮温稍高,局部已破溃流脓,溃口见少许淡黄色稀薄脓液溢出。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泌乳素45ng/mL;乳腺MRI示右乳下方及外下方多发炎症

    江苏中医药 2018年5期2018-02-13

  • 阮国治辨治乳腺增生经验摭拾
    区淋巴结彩超示:右乳6点钟方向见一无回声结节,大小约7.1 mm×4.1 mm,12点钟方向见两个低回声结节,大小分别约6.3 mm ×5.7 mm,6.3 mm×5.6 mm,11点钟方向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5.6 mm×3.8 mm,边界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提示:双侧乳腺增生,右乳实性结节(BI-RIDS 3类)。西医诊断:双侧乳腺增生伴右乳实性结节。中医诊断:乳癖(肝郁气滞证)。治则:疏肝理气,软坚散结。处方:当归10 g,川芎10 g,夏枯草3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8期2018-01-22

  • 乳腺粒细胞肉瘤1例
    ;诊断显像图1 右乳粒细胞肉瘤A.X线示右侧乳腺致密,多发类结节样、片状改变; B、C.MRI示右侧乳腺内上象限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不清; D.增强扫描示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欠凊,其内可见条状相对低信号; E.病理示弥漫增生的原始细胞(HE,×200)患者女,42岁,发现右乳肿块10天。体检:右乳12点方向距乳头3 cm处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3 cm×3 cm,质韧,活动度可。X线:双乳腺体呈多量腺体型,乳腺呈不均匀致密表现,腺体成分约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4期2017-06-05

  • 乳腺颗粒细胞瘤1例
    ,主诉:无意发现右乳肿块十天,偶感针刺样疼痛。查体:双乳外形及大小正常,乳头无凹陷,右乳外下象限7~8点距乳头6cm处可触及大小约2cm×1.5cm的肿块,质韧,界不清,活动度一般,无压痛。左乳未及明显肿块,双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提示右乳7~8点见一个1.6cm×1.5cm×1.9cm的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不光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明显衰减(图1),彩色多普勒提示肿块内部及周边条状、点状血流信号,根据美国放射学院提出的乳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2017-05-21

  • 罕见青年女性多灶多中心乳腺癌1例
    2 8岁。因发现右乳内侧近胸骨旁有多发肿块样物,疑为肋骨凸起,就诊于本院。患者乳腺超声检查示右乳外上象限1 0点钟方向近乳晕处有一肿块,大小约1.0 c m×0.7 c m,边界欠清,性质待定,内上象限多发纤维腺瘤;予外上象限肿块穿刺活检,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报告为右乳浸润性癌,遂于2 0 1 6年1 1月2 2日收住入院。患者体型瘦小,适龄结婚,育1子,月经史正常,否认乳腺癌及其他肿瘤家族史。入院查体:双乳外表无殊,右乳外上象限1 0点钟方向近乳晕处可及肿

    浙江医学 2017年8期2017-05-15

  • 注射隆乳术后合并乳腺癌一例报道
    常,双乳欠对称,右乳乳头略上抬,右乳上方局部隆起,单侧容积约400 ml;乳房中度下垂,双乳腺腺体厚薄不均,均可触及散在不规则片块、结节,尤以右乳上方明显,局部皮肤略水肿、变硬(图1)。双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双乳注射隆乳术后异物包裹;双乳Ⅱ°下垂。患者要求取出注射异物的同时,保持双乳外形美观,无手术禁忌证。于全身麻醉下行“双乳异物取出术+双环式乳房下垂矫正术”,术中见双乳内注射假体色暗黄、黏稠(图2),腺体组织变硬,色晦暗,左乳上方及右乳上方腺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6年8期2016-08-12

  • 妊娠哺乳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3例并文献复习
    妊娠1个月,发现右乳无痛性肿块1年伴进行性增大1个月入院。查体:双乳未见桔皮样变及乳头凹陷,右乳较左乳明显增大,右乳可及一巨大肿块,约10cm×9cm,占据整个乳房,质韧、界尚清、活动度好,双乳溢液阴性,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乳腺全自动乳腺容积成像系统(ABVS)及弹性成像检查提示:右乳内可见2个低回声结节,大者占据右侧整个乳房,范围约9.4cm×6.0cm×8.8cm,3点方向一枚大小4.4cm×1.7cm×3.0cm,外形欠规则,小者呈浅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4期2016-01-25

  • X射线诊断原发性乳腺淋巴瘤1例报告
    ,48岁,因发现右乳包块1+年于2013年7月22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查体:右乳外上象限扪及一包块,大小约3 cm×2 cm,质地较硬,局部无压痛,边界欠清,移动性较大。外院B超示:右乳9点钟距乳头约1.0 cm处查见范围约2.8 cm×1.7 cm的低回声区,边界欠清,边缘不规则,隐约可见包膜。彩超示: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1.0~2.0 cm处探及大小约2.9 cm×1.9 cm的低弱回声团,形态欠规则,边界较清,内部欠均匀,团块内见点状血流信号。自动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5期2015-06-21

  • 哺乳期乳腺癌误诊为乳腺脓肿1例
    月。5个月前发现右乳外上象限约2cm×3cm 的包块,局部皮肤红肿,有轻触痛,予抗炎治疗后病情反复。既往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肝炎结核及药物过敏史。孕育史:孕2 产1。孕前乳腺常规超声检查未见异常。2个月前本院超声示:哺乳期乳腺,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4cm 处腺体层内见约3.3cm×2.5 cm 不均质稍高回声团块,形态欠规则,边界欠清晰,CDFI显示团块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右侧腋窝淋巴结无异常。超声诊断乳汁淤积,经治疗后无缓解,再次

    重庆医学 2015年33期2015-03-04

  • 原发性乳腺骨肉瘤1例
    5岁,已婚。发现右乳肿块1周,约“核桃”大小,局部无红肿疼痛,无乳头溢液,无双乳胀痛不适感。体检:右乳外侧象限可及一约3 cm×3 cm大小肿块,质地偏硬,边界欠清,无压痛,活动一般,与表面皮肤无粘连,乳头无凹陷,左乳未及明显肿块,双腋下及锁骨上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乳癌指标 CEA、CA135、铁蛋白测定、CA50、CA125 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正常。B超(图1):右乳外侧象限25 mm×15 mm强回声团块,形态规则,内充满光团,后方伴大片声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6期2013-09-28

  • 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
    女,51岁,发现右乳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右乳内上扪及一肿块,大小约1cm×2cm,边界欠清,质中,无压痛,活动欠佳。乳腺X线摄影未见异常。乳腺MRI动态增强示右乳内上象限近皮下不规则肿块,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有毛刺,累及胸大肌,TIC以流出型为主,拟 诊BI-RADS 4C类(图2a、b)。于我院行右乳象限切除术。病理诊断:右乳良性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ER(-),PR(-),HER2 (-),Ki67<1%,NSE(+),S-100(+),GFAP(+)

    放射学实践 2013年12期2013-09-27

  • MRI诊断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
    女,34岁,以“右乳肿块1年余”入院,无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不适,肿块逐渐增大。体格检查:右乳外上及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约6.0 cm×6.5 cm,质硬,活动度欠佳,边界清,无压痛。双乳头无内陷及湿疹样变。双乳皮肤无橘皮征、酒窝征。双腋下及双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示右乳皮下脂肪层回声增强。腺体层明显增厚,层次不清,结构紊乱。外上象限可探及导管扩张,壁薄,内透声差,部分呈囊袋样、网络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Ⅰ~Ⅱ级血流信号(线状,走行自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5期2013-09-17

  • 小细胞肺癌乳腺转移2例报告
    33岁,因“发现右乳包块1月”入院。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3 cm×2 cm包块,质韧,活动可,边界欠清。入院检查:CEA 5.54 μg/L 、CA125 44.42 KU/L;钼靶:右乳外上象限占位性病变。CT:左肺下叶前基底段占位,合并左下肺门淋巴结肿大,多考虑恶性,右乳外上象限肿块,左肾上腺区肿块,考虑转移性肿瘤可能,脑内多发转移灶。行右乳肿块穿刺活检:浸润性神经内分泌癌。纤维支气管镜取材活检:TTF1(+),CD56(+),NSE(+/- ),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3期2013-04-07

  • 自体脂肪丰乳术后双乳脂肪坏死伴硬结及多发成簇钙化1例
    术后2年余,发现右乳肿物1年入住腺体外科。患者2年前在某美容院行双乳自体脂肪丰乳术,1年前发现右乳上方肿物,近日要求诊治入院。查体:右乳上方肿物,大小约4.5cm×3.0cm×2.5cm,质韧,边界欠清,无压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无橘皮样变,无乳状凹陷。左乳未触及异常,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乳腺超声:双侧乳腺自体脂肪丰乳术后表现;双侧乳腺腺体层与肌层之间脂肪层内低回声团;右乳胸大肌前方少量液性暗区及等回声结节;腋下低回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2013-04-07

  • 乳腺异时性双原发癌1例报告
    46岁,因“发现右乳包块2月”于2007年01月17日就诊。查体: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3.0cm×2.0cm肿块,质硬,边界清,无压痛,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故2006年01月20日行右乳包块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报告:右乳髓样癌;故改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局部未见肿瘤残留,皮肤、乳头及肌肉组织未见累及,腋下淋巴结(0/11)阳性,免疫组化示:ER(+)、PR(-)、cerb-B2(弱+)、TOPOⅡ(30%+)、PCNA(+)。术后给予CEF(环磷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3期2012-04-07

  • 乳腺慢性化脓性炎超声误诊乳癌1例
    女,28岁,发现右乳肿物1月入院,患者1月前于睡眠中突然右乳疼痛,持续约1 min,后自行缓解,自平卧位改为坐卧位时,可诱发右乳疼痛。当时自行触摸右乳,可及一肿物,大小约8 cm×6 cm,伴压痛。后偶觉右乳肿物周围及右乳头刺痛,能忍受。专科体检:双乳外观对称,无橘皮样改变,无酒窝征,局部无静脉怒张。触诊右乳于9点钟至3点钟方向,乳头旁可触及一椭圆形肿物,大小约8 cm×6 cm,局部无发红,肿块质地稍硬,表面欠光滑,边界尚清,与周围无明显粘连,活动度欠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10期2012-02-10

  • 乳腺原发性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女,19岁。发现右乳无痛性肿块4个月,右腋下肿块1周,于2010年5月就诊于我院乳腺外科。体检:右乳内上象限可及一枚肿块,约4 cm×2 cm,质地实,边界欠清,活动差;右腋下淋巴结肿大,直径约2.5 cm,界尚清,活动,双锁骨上及左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右乳内上象限可见一大小43 mm×20 mm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而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右侧腋下见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团块,最大者24 mm×17 mm。左乳未见占位。其他部位及检查均未见异常。右腋下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5期2010-01-21

  • 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发生乳汁内瘘2例报告
    乳房胀痛缓解,但右乳胀痛依旧且肿大如球,晚上难以入眠故到我院求诊;病例2,某女,23岁,2001年11月在外院行注射式隆乳术后,右乳碰撞后出血,经加压包扎及抗感染处理后,手感尚可,遵医嘱进行按摩,2003年6月生育一小孩后,双侧乳房逐渐胀大且疼痛难忍,哺乳1个月后停止喂奶,并注射退奶针,抗感染治疗,左侧乳房胀痛缓解但右乳依然胀大,表皮静脉清晰可见,晚上胀痛更甚,前来就诊。

    中国美容医学 2004年1期200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