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

  • Meta-analysis effects of levosimendan on mortality and hem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lude:休克,脓毒性、脓毒症、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左西孟旦、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实验、随机对照研究。English search terms include:Sepsis, Bloodstream Infection,Bloodstream Infections,Infection, Bloodstream, Pyemia, Simendan,Levosimendan, Randaomized controlled trialetc.2.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2023年13期2023-11-23

  • 外周动脉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02399)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本质是组织低灌注及氧代谢异常[1-3]。及时合理的液体复苏及复苏后监测管理,可增加心输出量,改善组织及器官灌注,降低病死率[1-3]。但过量的液体复苏会引发心衰,特别是对于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患者。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动静脉血气分析的相关指标能有效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及预后管理,但对心功能不全合并脓毒性休克的相关临床指导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4-8]。本研究探讨外周动脉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对心功能不全合并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8期2023-10-19

  • NLR、IL-6联合肾脏阻力指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的研究
    圳 518000脓毒性休克既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也是待攻克的世界性医疗难题,如果能在发病1 h内予以治疗,患者的病死率将在20%以下,如果在发病6 h以后才予以治疗,病死率可能超过70%[1]。同时,有研究发现,一旦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其存活率可能低于70%[2]。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挽救脓毒性休克合并AKI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

    系统医学 2023年10期2023-08-25

  •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评估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
    210002)脓毒症是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是监护病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2017年估计全球脓毒症患者人数达到4890万,其中1100万例患者死亡,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9.7%[2]。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严重并发症,脓毒症患者采用积极的液体复苏后,仍然需要使用升压药物使平均动脉压维持≥65mmHg(1mmHg=0.133kPa),且血乳酸>2mmol/L即可诊断脓毒性休克[1]。既往的研究显示,脓毒症死亡率达20%~30%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8期2023-08-22

  • 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近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300450)脓毒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触发炎症反应,导致促炎/抗炎因子失衡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凶险,若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干预,可引起多脏器衰竭,危及患者生命〔1,2〕。脓毒性休克患者氧摄取率降低,可造成组织缺氧,甚至引发心血管痉挛,导致心搏停止,影响患者预后〔3〕。脓毒性休克还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增强有氧糖酵解,影响机体免疫反应,致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增加病死率〔4〕。因此,积极寻找影响急诊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21期2022-11-11

  •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循环的影响
    730050)脓毒症是因感染引发宿主反应失调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引起的严重循环衰竭和细胞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1]。早期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等综合、标准、集束化流程治疗仍是临床治疗脓毒性休克最常用的方法,但很多脓毒性休克患者,虽经上述积极治疗后,低血压仍无法逆转,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治疗花费巨大[2]。脓毒性休克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关键原因,有学者推测与循环障碍密切相关[3]。脓毒性休克在中医学中属于“厥脱证”,瘀毒内盛是其主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10期2022-11-02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及凝血指标联合SOFA评分在尿源性脓毒症早期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0021)尿源性脓毒症是指由宿主对源自泌尿道和(或)男性生殖器官的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属于脓毒症的一个亚类。在全球范围内,尿源性脓毒症占脓毒症总数的9%~31%,占比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2]。目前,对尿源性脓毒症的病情评估尚缺少明确的评价标准,多参照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或降钙素原水平[3],但目前国内降钙素原检测费用偏高,且不在医保目录范围。同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8期2022-09-23

  • 并发谵妄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及意义
    要临床特征,也是脓毒性休克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谵妄可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病死率,甚至导致患者长期认知功能下降[1-3]。由于谵妄的发生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早期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谵妄风险,并制定个体化预防措施,对降低谵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表明,脓毒症相关性内皮功能障碍可能通过血流动力学紊乱、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等途径参与谵妄发生的病理生

    山东医药 2022年26期2022-09-21

  • 以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儿脓毒性休克预防中的应用
    的并发症,尤其是脓毒性休克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对患儿的预后极为不利[2]。因此,早期识别有脓毒性休克潜在风险的患儿,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对防止病情恶化、改善患儿预后有积极意义。PEWS评分参与相对简单,可准确评估患儿,在儿科中应用较为广泛[3]。本研究通过分析PEWS系统用于白血病化疗合并感染患儿发生脓毒性休克的最佳截断点,并根据不同早期预警评分给予相应的护理级别,以预防脓毒性休克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7期2022-09-07

  • 年龄对LCR、NT-proBNP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价值的影响①
    233004)脓毒性休克是临床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此而丧命。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感染,机体在细菌感染之后,身体的代偿作用引发了感染性休克,所以脓毒性休克的本质就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映[1]。严重腹腔感染和脓毒症是引发脓毒性休克与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 systemic organ failure,MODF)的主要病因,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老年人应衰老全身器官老化,免疫力低下,所以老年人的死亡率与病重率相对年轻人要高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2022-08-17

  • 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455000)脓毒症主要指因感染引发的急性器官功能障碍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急性肾损伤(AKI)、休克及急性肺损伤等[1]。因此,临床需充分了解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以尽早干预AKI的出现,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2]。本文旨在进一步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

    贵州医药 2022年6期2022-07-11

  • 脓毒性休克新生儿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生率较高[1]。脓毒性休克是新生儿临床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与各种病原菌感染相关性较高,新生儿患脓毒性休克后会出现呼吸障碍、反应差、拒绝进食等不良症状,其机体内部各生理生化指标表现也逐渐异常[2]。目前,相关学术界仍未有研究报告脓毒性休克的完整发病机制,原因在于感染细菌种类繁多、人体免疫反应复杂等[3]。国内临床治疗研究[4]显示,脓毒性休克新生儿的发病状态及预后结果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器官功能障碍数量、机械通气时长及血清乳酸含量等,了解脓毒性休克新

    黑龙江医药 2021年23期2021-12-25

  • 中心静脉压联合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预测价值
    072750)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合并出现严重的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紊乱,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1]。液体复苏是脓毒性休克复苏治疗的基石之一[2]。然而,液体复苏过度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水肿、肠壁水肿、腹腔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3-4],故必须评估其容量反应性,避免液体复苏过度。然而,目前评估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尚无理想的方法和手段。传统的评估指标如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因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2021-12-15

  • 血清降钙素原联合呼吸频率检查对脓毒性休克预测的研究*
    400038)脓毒症是指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较常见的急重症死因之一[1]。虽然近年来在脓毒症的诊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过其病死率并未有明显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其临床表现不一、诊治和预后评估缺乏特异性生物学指标,且疾病进展很快。根据最新脓毒症-3的定义,按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2];循证研究表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脓毒症[3]。所以,早期准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尽早治疗可避免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从而降

    重庆医学 2021年21期2021-11-20

  •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明 祁星 陈尔真脓毒症是一种因宿主对感染的炎性反应失调导致的威胁生命健康的急性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对于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策略仍以合理的液体复苏、抗生素应用、呼吸支持治疗和控制感染源头等手段为主[1]。早期诊断和尽早干预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病死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早期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筛查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高效诊疗显得尤为重要[2]。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是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分泌的多功能蛋白,在

    临床内科杂志 2021年10期2021-11-19

  • 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
    230601)脓毒性休克是急诊医学科及重症医学科的常见病和高死亡风险疾病,研究显示,全世界脓毒症患者每年约1 900万余,病死率达25%[1],而脓毒性休克死亡风险更高,据统计,我国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超过30%[2]。脓毒性休克病死率居高不下,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是全世界医学上的重要研究方向。参附注射液作为一种中药注射剂已经广泛应用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医学科及重症监护病房脓毒性休克病例61例,以评价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疗效。现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8期2021-09-07

  • 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42%~48%与脓毒症相关,尤其是脓毒性休克[1-3]。掌握脓毒性休克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潜在发生AKI患者并积极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脓毒性休克并发AKI的高发生率可能原因是对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完全理解,以及诊断的延迟[4]。脓毒性休克的主要特征是微循环障碍,且在大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被纠正后,微循环仍然持续存在低灌注和细胞氧利用障碍,并与包括AKI在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5]。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早纠正微循环障碍已成

    山东医药 2021年24期2021-09-01

  • 早期动脉血乳酸与乳酸清除率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谵妄发生的预测价值*
    11)谵妄是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导致病死率增加[1-3]。目前,脓毒相关性谵妄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的。同时,尚缺乏能够预防谵妄或改善谵妄患者预后的有效治疗[4]。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谵妄显得尤为重要,早期发现高危患者并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可能对降低发病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5]。多项研究已证实,早期动脉血乳酸(Lac)及乳酸清除率(LCR)能反映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灌注情况,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6-8]。然而,早期动脉血Lac水

    重庆医学 2021年13期2021-07-27

  • 脓毒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研究
    ,纪小奇,姚 莉脓毒症是常见的危重症,指因感染造成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可进展为脓毒性休克,采用液体复苏治疗后也仍可出现持续性低血压,且难以逆转。有报道[1]称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占ICU内AKI的42%~48%,相比于非脓毒症AKI,前者病死率明显升高。因此临床上一方面需要优化、改良复苏策略以降低AKI发生率,另一方面也需要明确脓毒性休克病人并发AKI的危险因素。既往报道多围绕平均动脉压(MAP)对AKI的影响,认为脓毒性休克复苏治疗时MA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7-01

  • 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杰,林凌,王德强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危急重症,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低氧血症、低血压、全身性炎性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3]。寻找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及早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发生风险的个体化预测,是目前关注的重点。相关文献报道,列线图模型能够整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相关影响因素,以达到个性化预测临床不良事

    疑难病杂志 2021年5期2021-05-21

  • 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观察
    550000)脓毒性休克属于感染性疾病。该病是急危重症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脓毒性休克属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紫绀、呕吐、腹泻等。该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其发生多器官衰竭,从而危及其生命安全[1]。以往,临床上常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等均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常用药物。有研究表明,为脓毒性休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可使其血压的水平恢复正常,显著改善其血流动力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2021-05-19

  • 脓毒性休克患者抗菌肽LL-37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价值
    14000)尽管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水平已大大提升,但是患者病死率尚未显著降低,部分患者仍会在短时间内病情迅速恶化而致死[1]。因此,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评估病情危重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尽可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2]。目前,临床常采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和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等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但准确性难以令人满意[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5期2021-04-22

  • 小剂量甲强龙静脉滴注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543000)脓毒性休克作为小儿常见急重症,多是指由脓毒症所致的急性循环障碍,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控制感染、扩充血容量及心血管活性药物为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进展,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1]。糖皮质激素甲强龙能够对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发挥拮抗作用,改善炎性症状,稳定循环系统[2]。有研究指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逆转脓毒性休克,但能否早期使用仍不十分明确,可能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二重感染风险,为限制该治疗方案的临床使用

    吉林医学 2021年4期2021-04-19

  • 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在指导评估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黄 寨(审校)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脓毒性休克在重症患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1-2]。脓毒性休克是在脓毒症的基础上,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容量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来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1 mmHg=0.133 kPa)以及血乳酸(lactic acid,Lac)浓度>2 mmol/L[3]。早期识别困难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4-5],早期识别并恰当处理可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12期2021-04-17

  • LUBS联合血乳酸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张洪波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一种最为凶险的类型,病死率>25%[1]。如何早期将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危险分层并积极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肺部超声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救治手段,其无创和床旁监测的特点,在重症医学科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肺部超声B线积分(LUBS)可以敏感反映肺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2]。血乳酸反映全身脏器微循环灌注情况。本资料旨在通过LUBS与血乳酸联用,评估其在脓毒性休克病情及预后方面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12期2021-01-23

  • 降钙素原测定对重症肺炎并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时,倘若同时合并脓毒性休克,极有可能就此死亡。脓毒血症和严重细菌感染为导致受试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这一点重点体现在临床表现不明显以及经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当前,学术界针对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早期休克的诊断极为重视,通过有效方法完成该项工作,能够为患者及时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而促进其疾病转归[1]。血培养检验法诊断脓毒症的特异性较高,但这种方式所花费时间偏长。诸多文献表明[2],PCT 为诊断细菌性感染以及感染性休克疾病的高特异性检测指标。特此本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4期2020-12-30

  • 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评价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李兆芳0 引 言脓毒症指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所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结果分析,2015年我国脓毒症相关标化死亡率66.7例/10万人口,即当年死于脓毒症的病例数超过100万[2]。脓毒性休克指在脓毒症的基础上合并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紊乱[3]。脓毒症一旦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会显著升高至40.0%[4]。因此,如何早期发现脓毒症向脓毒性休克转化,及时调整完善治疗方案,是降低脓毒症死亡率的关键环节之一。组织型纤溶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0年11期2020-11-27

  • 降钙素原、乳酸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的预测价值
    30%~50%的脓毒症患者会发生DIC,脓毒症并发DIC的病死率达28%~43%[1-2]。DIC是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MOF)和死亡的强预测因子[3]。脓毒性休克相关DIC的特征为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炎性因子释放,引起全身凝血激活,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失衡,导致微小血栓形成,严重者迅速发展成MOF甚至死亡[4-5]。因此,炎症反应及凝血反应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降钙素原(PCT)水平升高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11-26

  • 肠三叶因子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635000)脓毒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常危及生命,当合并严重的循环、代谢紊乱时,即为脓毒性休克,其死亡风险更高[1]。研究发现早期出现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发展为脓毒性休克的重要环节,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早期发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肠功能障碍,并采取相应手段及时治疗,对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TFF3)属于三叶肽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

    河北医学 2020年8期2020-09-01

  • Pv-aCO2/Ca-vO2 比值与脓毒性休克
    030001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近年来脓毒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每年全球新增数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超过1/4的患者死亡[1-3]。组织低灌注的早期识别与早期复苏是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基石[4]。虽然早期复苏可以改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但目前的研究对复苏的终点目标仍有一定的争论。2008年国际脓毒症诊疗指南正式推荐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cente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70%作为早期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12期2020-07-01

  • 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563000)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SS)又称感染性休克,常因病情危重常收治于重症监护室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脓毒性休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长、死亡风险及医疗费用[2]。因此及早识别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至关重要。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并发AKI的危险因素进行了

    河北医学 2020年3期2020-03-26

  •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何颖脓毒性休克,又称之为感染性休克,是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与病原菌、宿主因素及特殊类型的感染性休克等因素密切相关[1]。在临床中,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交感神经兴奋,会对患者的心功能状态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存质量。因此,需要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干预方案[2]。此研究分析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92 例脓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期2020-02-28

  • 新生儿脓毒性休克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5000)新生儿脓毒症是新生儿科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疾病,系由感染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者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预后差[1]。早产儿、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易发生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是由脓毒症所致休克类型,又称感染性休克,患儿常伴不同程度低血压表现,有报道[2]显示儿科急诊病例中,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率为10%~50%,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常见死亡原因,而早期确诊并给予积极干预措施是降低脓毒性休克患儿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目前尚未确立反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9期2019-06-04

  • 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与相关性分析*
    200090]脓毒性休克是临床急危重病症,病情凶险,其死亡率始终高居不下,高达25%~50%[1]。选择合适的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选择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等是临床上对脓毒性休克的病情及预后评估常用手段,但操作上较为繁琐,且不利于动态监测[2]。此外,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仍不甚理想[3]。近年来,随着检验技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2-26

  • PiCCO在脓毒症液体复苏的应用进展
    唐文学 张烛仙脓毒症指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了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明显的循环和细胞代谢异常显著增加病死率[1,2]。脓毒症发生率高、临床救治困难、预后不佳,每年全球新增数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1/4(或更多)的患者死亡[1];尤其是脓毒症进展为脓毒性休克时其病死率高达30%~60%,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4]。脓毒性休克的典型病理生理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4期2019-02-24

  • 小儿脓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 , 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报道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死亡率为40%~80%,心源性休克为60%[1]。及时有效、恰当的液体复苏管理可降低休克患儿的死亡率。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症病人早期液体复苏管理中至关重要[2]。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是近年发展的新型微创心排量监测方法,可实时动态监测多种血流动力学参数,已被广泛应用于危重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22期2018-12-26

  • 1-磷酸鞘氨醇在脓毒性休克患者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胡晓飞0 引言脓毒性休克是指脓毒症合并机体代谢系统、微循环系统等功能障碍,导致器官低灌注或器官功能不全[1]。目前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方法以危重病评分为主,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应用最为广泛,但APACHEⅡ评分需要记录患者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评分过程容易滞后,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方案的治疗窗[2]。因此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8年4期2018-06-29

  •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和乳酸浓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预后意义
    200031)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异常反应导致的危及生命的脏器功能不全。在临床上,脓毒症表现为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升高至2分及以上,住院病死率超过10%。脓毒性休克为脓毒症的一个特殊亚型,表现为经过积极补液扩容仍需缩血管药物来维持平均压65mmHg以上或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高于2mmol/L,伴有严重的循环、细胞功能、代谢异常,其病死率可高于40%[1]。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老年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发病率逐年上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1期2018-03-13

  • 65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分析
    ,300142)脓毒性休克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重症,主要特征是在脓毒症的基础上引发急性循环衰竭,并且对液体的复苏无明显反应,需要血管收缩的药物进行维持血压[1]。脓毒性休克易造成组织器官运输不足,如果在早期不进行及时治疗,容易造成MODS,这也是ICU病房内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2]。降钙素原(PCT)是一种不含激素活性的降钙素物质,在无病理情况下PCT水平较低,当细菌感染时,PCT水平会显著升高[3-4]。C反应蛋白(CRP)是反映炎症病变程度的重要参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3期2018-03-02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650032)脓毒休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2],近年来虽然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其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差异性的一项参数,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它反映红细胞体积的离散程度。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脓毒性休克患者RDW可能发生变化,并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DW可作为预后评估的一个新型预测因子[3]。本研究选择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RDW水平,以期通过RDW变化来判断脓

    安徽医药 2018年2期2018-02-06

  • 炎症因子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早期的改变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炎症因子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早期的改变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罗 钰,曹 权*(江苏省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210029)目的分析炎症因子在老年脓毒性休克早期的改变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明确诊断脓毒性休克后的治疗过程中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共纳入观察组(存活组)41例,对照组(死亡组)45例。检测两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外周血白介素-6(IL-6)、C-反应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11期2017-11-28

  • 提高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
    提高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彭 锦 关凤华*李淑媛 田勇刚 盖 鑫 张 建 张 莉 李亚红 陈 岩以“提高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为活动主题,遵循PDCA循环和QCC活动要求,把握现状,分析原因,查找真因,共拟定5个对策,整合为3个对策群组后实施,使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患者6h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从47.5%提高至82.05%,有效地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重症医学科;脓毒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First-aut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7年4期2017-08-12

  • 降钙素原清除率对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
    清除率对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预后的预测价值颜默磊 蔡国龙 胡才宝 李莉 吕晓春 陈进 虞意华 严静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清除率对老年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入选的319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组第1、3、5、7天的PCT,分别计算第3、5、7天PCT清除率。根据28d是否死亡分成死亡组及生存组,分析两组患者PCT及PCT清除率的差别,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包括不同时

    浙江医学 2017年9期2017-06-05

  • 左西孟旦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著·左西孟旦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问军锋 马岚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左西孟旦治疗。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血浆BNP、HR、MAP、心肌酶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河北医药 2017年10期2017-06-01

  • 脓毒性休克患者MAP复苏目标与器官功能的相关性
    王利兵 张文凯脓毒性休克患者MAP复苏目标与器官功能的相关性王利兵 张文凯目的本研究评估不同MAP复苏目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41例成人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复苏后MAP维持水平分为65~69 mmHg组、70~75 mmHg组、76~80 mmHg组、>80 mmHg组。研究终点为MAP维持水平与器官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MAP 65~69 mmHg组患者相比:MAP 70~75 mmHg组和MAP 76~80 mmHg组出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8期2017-05-17

  •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48例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评价
    可的松治疗48例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评价李本祥贵州省普安县人民医院 贵州省兴义市 561500目的:评价分析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住院号奇偶性将9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小剂量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在各时间点上的治疗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而言,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2017-03-23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
    原和C反应蛋白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詹文丽,苏显都(儋州市人民医院,海南 儋州 571799)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感染患者,按感染程度分为脓毒性休克组(66例)[根据1个月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16例)]和重症脓毒症组(62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非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分别比较分析各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年2期2017-03-07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价值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江其影 陈矛 黄樱菲 蔡婷婷 薛秋平目的 探讨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脓毒性休克的临床价值。方法 8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4例。对照组给予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周治疗后,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91%, 高于对照组的72.7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5期2017-01-14

  • 血乳酸和降钙素原与脓毒性休克的相关性研究
    乳酸和降钙素原与脓毒性休克的相关性研究王 佳,张红玉(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目的 探讨血乳酸和降钙素原与脓毒性休克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脓毒性休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入住ICU的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于入院6h、24h及48h,检测所有患者的血乳酸和降钙素原浓度,并作统计学对比,分析血乳酸和降钙素原浓度的变化规律;在24h内,观察组患者进行APACH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年11期2016-12-10

  • 脓毒性休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进展
    450052)脓毒性休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进展丁显飞1,万有栋1,孙 谋1,余言午1,张艳艳1,袁 丁2,高艳霞2,孙同文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综合ICU;2.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52)丁显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博士研究生。2014年9月~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硕士,从事食管癌的基础及临床工作。2016年6月至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博士,从事心血管、急危重症的基础及临床工作。脓毒性休克是常见的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9期2016-11-10

  • 乳酸检测在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
    004乳酸检测在脓毒性休克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朱金源 祁文娟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 宁夏银川 750004目的: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4年时间脓毒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中各指标的达标率,寻找依从性和达标率最高的指标。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脓毒性休克的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集束化治疗时各指标的达标率,寻找达标率最高的指标,并观察其变化对预后影响。结果:在集束化治疗的各项指标中,乳酸达标率最高,且其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2期2016-05-16

  •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射液辅助治疗老年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分析刘亚敏目的 观察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35例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 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90例)与对照组(4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综合治疗, 研究组给予以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D-D)检测值均显著优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2015-05-08

  • 6小时乳酸清除率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关系
    乳酸清除率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关系李 敏 金丹群 徐达良目的 评价6 h乳酸清除率与儿童脓毒性休克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7月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脓毒性休克患儿 45 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按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制定的脓毒性休克诊疗方案进行早期目标化治疗,分别测定每例患儿复苏前及复苏后6 h乳酸值,并计算6 h乳酸清除率。按照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n=21)和死亡组(n=24),评价6 h乳酸清除率与预后

    安徽医学 2015年2期2015-02-27

  • 动态观察血乳酸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动态观察血乳酸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朱婉凌,王 敏,李 彤(郑州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03)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别于确诊时、确诊后6 h测定动脉血乳酸的浓度,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以住院28 d患者是否存活为预后判断的标准,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2例)和存活组(32例)。以6 h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分为3组,A组(乳酸清除率≤10%)、B组(乳酸清除率10%~3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11期2014-09-06

  •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脓毒性休克中的鉴别诊断和监测作用
    518000小儿脓毒性休克是一种进行性、多因素的疾病状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是儿科危重症患者中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是提高脓毒性休克患儿抢救成功率的关键[1],但由于其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快,起病隐匿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血清降钙素原(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2],在生理条件下血清PCT水平很低,而在严重的细菌感染并有全身表现时,PCT水平明显升高。因此,测定患儿血清PCT可能对脓毒性休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为探讨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0期201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