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

  • 朱陆王工夫论的结构差异
    终究要依靠居敬和穷理。如弟子向他提问:“先生尝说‘仁’字就初处看,只是乍见孺子入井,而怵惕恻隐之心盖有不期然而然,便是初处否?”朱子回答:“恁地靠着他不得。”[2](110)“靠着他不得”即是凭靠、凭借不上的意思,“初处”即是发端、萌芽的意思,“不期然而然”意味着意识发自先天本性而无后天的思虑。在遇到诸儒“乍见孺子入井”的情形时,人会不自觉地产生恻隐之心,这就是本心。孟子之所以要突出“乍”,是要排除后天思虑的渗入,让此时的意识尽可能是完全发自先天本性的。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2-25

  • 刘定逌的理学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儒学
    ②发挥其父“读书穷理”“学做好人”的训言,阐明宇宙间的完人即“有体有用”之人。为学立志就是要立这样的志向,“此志一立,如白日当天,魍魉潜形。到得日新月异,而岁不同,自有上之一机。上之,不愧为天地之肖子,为宇宙间有体有用之完人。”[1]194刘定逌把“完人”的形象和目标确定为“有体有用”,其核心显然是“体”的观念。何为“体”?刘定逌说:“仁义礼智,是自身本来的法,是自身本来的理,是自身本来的情”“学者须见得此理,本自平铺把这一念,渐渐消磨,这念消得去一分,道

    民族学刊 2022年1期2022-11-21

  • 读书就是积蓄力量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涵,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等大有裨益。正因如此,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阅读经典、品味好书,好似在心中长燃一盏明灯,能指引人们感悟人生、贴近真理、豁然开朗,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 人生因閱读而气象万千。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炽烈

    科学导报 2022年42期2022-07-13

  • 论朱熹的道德修养观
    ,主张“主敬”“穷理”同时并进的道德修养工夫。主敬是内在心性涵养,指的是专一收敛;穷理指的是对事物之理的认识与把握。通过“穷理”“主敬”的修养工夫来提升理想人格,为修齐治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朱熹;道德修养;穷理;主敬朱熹看到现实世界人欲充斥,个体的行为不能合乎礼仪规范,要解决人心私蔽可能造成的危害,朱熹要求进行道德修养,使“心与理一”,提出“穷理致知”“持敬涵养”双重修养之道,主张“以德修身”使人心完全符合于道心,使个体在日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4期2022-05-29

  • 略论朱子学中的穷理精密派 ——以“北溪之陈、双峰之饶”为中心
    淳、饶鲁为代表的穷理精密派,希望有助于朱子学学派分化的研究。一、“北溪之陈,双峰之饶”黄百家对黄榦(号勉斋)之学的发展有一论述,认为勉斋传朱子正统,其学分出金华何基一派和江右饶鲁(号双峰)一派,而双峰之学又再传于吴澄。他说,勉斋“又于江右传饶双峰鲁,其后遂有吴草庐澄”[1]2812。故饶、吴并论成为对宋元思想史的一个流行看法。但吴澄与双峰之间的师门传承关系,虽经程若庸之中介而看似清晰,实则仍有复杂之处(1)如方旭东即不认为吴澄受到程若庸多大影响。参见方旭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4-07

  • 论朱熹的道德修养观
    与理一”,提出“穷理致知”“持敬涵养”双重修养之道,主张“以德修身”使人心完全符合于道心,使个体在日常行为中能够符合道德规范,以造就理想人格。一、朱熹道德修养论的基础人性论是朱熹道德修养理论的依据。朱熹的人性论继承了二程“性即是理”的思想,认为“继之者善”是天理,“成之者性”是此天理于人心安顿处即性。认为: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后便谓我所有[1]。本然之性即是理,人性是天赋予的,这个天理在天称作命,落于人物之中称为性,性只是

    中国军转民 2022年8期2022-03-24

  • 没有高低好坏的人生
    对普遍。哲学家式穷理求真的生活是惟一有价值的生活吗?不是。穷理求真的生活是最高的生活吗?不是。(倒想反问为什么要争个最高?)但至少我笼统认为,穷理求真的生活是一种深刻的生活,在真性意义上,在现实意义上,高于一般浅俗的生活方式。时下“相对主义”的观念很流行,和平民时代的社会结构以及二战以后多元价值观的流行有很大关联,这么多年宣传机构在国际关系上也时不时推行一种(绝对)相对主义话语。在许多问题上,社会不再相信惟一真理,但却滑入绝对的相对主义,“中国有中国的人权

    小品文选刊 2021年12期2021-12-14

  • 没有高低好坏的人生
    对普遍。哲学家式穷理求真的生活是惟一有价值的生活吗?不是。穷理求真的生活是最高的生活吗?不是。(倒想反问为什么要争个最高?)但至少我笼统认为,穷理求真的生活是一种深刻的生活,在真性意义上,在现实意义上,高于一般浅俗的生活方式。时下“相对主义”的观念很流行,和平民时代的社会结构以及二战以后多元价值观的流行有很大关联,这么多年宣传机构在国际关系上也时不时推行一种(绝对)相对主义话语。在许多问题上,社会不再相信惟一真理,但却滑入绝对的相对主义,“中国有中国的人权

    小品文选刊 2021年23期2021-11-12

  • 试论“读书已是第二义”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欲穷天下之理而不及是以求之,则是正墙面而立耳。此穷理所以必在于读书也。”先生曰:“学者望到未见固,必即书以穷理。”……在朱熹看来,一个人的经历见闻有限,书中所记的是圣人的经历、见识。读书,是要见识更多的道理,修养身心,然后齐家、治国及至平天下。“然自秦汉以来,世之所求乎书者,类似记诵剽掠为功,而不及穷理修身之要。其过之者,则遂绝学捐书,而相与驰骛乎荒虚浮诞之域。”(《徽州婺源县学藏书阁记》)读书不及穷理修身之要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2021-08-30

  • 李退溪“敬”工夫及当代德育价值刍议
    上发挥朱熹“居敬穷理”的工夫,建构了以“敬”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其道德哲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了韩国儒学史上持续争论五百多年的“四端七情”说,更重要的是在“四端七情”说的基础上构筑了“敬”的心性修养工夫。“敬”在外是“整齐严肃”的言行表现,于内是“主一无适”的精神状态,贯穿他道德哲学的始终。因此,深入剖析李退溪“敬”工夫的理论来源和理论内涵,彰显宋明理学在朝鲜李朝时代创新发展的内在生命力,进而揭示李退溪“敬”工夫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李退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1期2021-04-06

  • 尊理向圣:朱熹德育思想的逻辑进路
    段的德育内容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3](P763),既包括“穷理、正心、修己”的自我修养之事,还包括“治人”的外王之道。换言之,大学是在受教育者掌握道德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明行为习惯的所以然来明义理,最终将道德观念外化于行。小学大学之分充分体现了朱熹“学以渐而至”的德育思路和行是第一义的知行观。一言蔽之,就是从操持练习和把握义理两方同时发力、积久成熟,这种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德育模式对于统筹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着借

    社科纵横 2021年3期2021-01-28

  • 穷理尽性”:从张载到“二程”的理论诠释
    ·说卦》有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处“理”不妨理解为条理,或者说是天道、民人社会生生不息之规律,所以只有充分地厘清此“理”才能穷尽人之性和物之性,才能深刻觉解天命主宰的意志。故唐代孔颖达疏之曰:“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1]《易》中的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蕴含义理无穷,它既揭示出原始儒家成圣之道,更提出了“理”“性”“命”之间的微妙联系,因而备受理学诸家所推崇。唐代韩愈、李翱接续“性”“理”概念的探讨,使之更加深入化和细致化;至宋明“性”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01-14

  • 主持人语
    功夫者,不过居敬穷理以修身也。”(《朱子语类》卷二十八)这段话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工夫的内涵——居敬是方法、穷理是内容、修身是目的——,从而全面地回答了工夫的内涵。工夫能够使人修身以成人。因此,学术界常常将工夫当作一种修身方法。工夫固然是一种修身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修身方法都是工夫。传统儒家十分重视修身的目的。为此,他们提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方法,如《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为了达到修身的目的,先秦儒家也十分重

    管子学刊 2020年2期2020-12-02

  • “静中常用存养” ——朱熹静养观论析
    可能。三、涵养、穷理、笃行涵养、穷理及笃行不仅是儒家修身的目的所求,更是朱熹“静中常用存养”的价值诉求所在。朱熹坚守静养之道,旨在涵养、穷理及笃行,故希望通过静养来实现身修、心养、德备,以促进君子人格的养成。1.涵养自是涵养身心,强调修身养性,重视人之理想品格的养成。在朱熹看来,静养的首要功效即利于涵养,而涵养的关键则在于“养心”。正如英国学者卜道成所言:“养心在他的学说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8]所谓“养心”则是要始终保存一颗本善的心,并能够为“本善”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3-15

  • 彭定求理学思想试探
    知程、朱所谓居敬穷理者,初非区为之途、繁为之迹。正使程、朱复生,当必引为同心之助”[9]470。也就是说彭氏认为“致良知”和“居敬穷理”在灭人欲的意义上并无二致。另外一点是彭氏的性善论并没有过多阐述哲学基础,也并不提倡沉溺于形而上学的思辨,他曾劝诫他的学生林云翥“勿遽求高远而略庸近”[9]708,不可谓不用心良苦。二、工夫论:“敬”“敬”是彭定求推崇的工夫论。他认为:“吾人剔然醒悟,舍主敬无由入门,便须步步鞭辟近里着己,使此心洁净清明,自做主宰。”[9]7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3-04

  • “天问一号”奔向火星, 接续科学的求索
    “天问探火”將因穷理而不凡。“天问”奔火,肩负了祖先的重托,接续着科学的求索。翻开人类历史,火星探测共40余次,成功24次,通关概率仅一半左右。探测长路挑战重重,即便一粒微小的尘埃都可能对航天器造成威胁。然而,人类最可贵的精神就是断惑,身为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求知欲超过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问一号”将载入史册:于中国,它是国家航天科技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开启了国人对地球以外行星的深入探索;于世界,它意味着国际太空探索再添生力军,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知将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6期2020-01-25

  • 薛瑄主敬修养论及其实践之学
    性”“尽性”和“穷理”,并将其作为“学以至圣”的重要途径。这种观点与他在追求个人道德完善的过程中注重培养成德成圣的根本及其追求“复性”的宗旨密切相关。薛瑄以“敬”立心是圣贤所具有的高尚品德。他从“居敬”这一概念展开,认为“居敬”是“穷理”的根本所在,通过“居敬”可以去除物欲,回复至善至纯的本然之性与圣人般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最终达到“内圣”的精神境界。他指出:“程子论‘恭敬’曰:‘聪明睿智,皆由此出。’盖人能恭敬,则心肃容庄,视明听聪,乃可以穷众理之妙;不敬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1-18

  • 朱熹道德修养说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法(一)要有居敬穷理之态度居敬,即强调修养自身要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朱熹认为“居敬”即是保持“其心俨然肃然”,经常“身心收敛,如是所畏”,在自身道德修养中,要始终“以敬为主”,保持敬畏之心,收敛身心,可以使人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以达到“敬则私欲不生,必心湛然”的理想状态,这就激励人们通过“居敬”,认识道德修养的严肃性。居敬和穷理是个体道德修养达到“仁”的两个重要方面,朱熹说:“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

    长江丛刊 2019年36期2019-11-14

  • 古代文豪的读书攻略
    “格物致知,读书穷理”朱熹把“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其精义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韩愈:“提要钩玄”读书法读书一定要写笔记。读记载事实的史籍,一定要写出提要,掌握纲要;读辑录言论的书,一定要勾出精义,领会精神。写提要时,必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勾出精义时,必须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

    意林·少年版 2019年16期2019-09-09

  • 《说理》
    内容为“哲学之为穷理”“哲学为什么关注语言”“哲学语法”“论理词与论理”“感知与语言分析”“亲知与观念”“看法与论证”“普遍性:同与通”“事情本身与事实”等。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每章内容都由一个个自成体系的小片段组成,特别适合零碎时间阅读,便于读者理解吸收。初读有松散之感,但读完每一章就会发现内容之间有连贯论理的特点,思路层层递进,道理环环相扣,形成章节内部相互衔接、彼此融通的整体构造。例如第一章“哲学之为穷理”(简称穷理篇),体例构成是“§1.1哲学是什么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5期2019-07-02

  • 《说理》
    内容为“哲学之为穷理”“哲学为什么关注语言”“哲学语法”“论理词与论理”“感知与语言分析”“亲知与观念”“看法与论证”“普遍性:同与通”“事情本身与事实”等。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每章内容都由一个个自成体系的小片段组成,特别适合零碎时间阅读,便于读者理解吸收。初读有松散之感,但读完每一章就会发现内容之间有连贯论理的特点,思路层层递进,道理环环相扣,形成章节内部相互衔接、彼此融通的整体构造。例如第一章“哲学之为穷理”(简称穷理篇),体例构成是“§1.1哲学是什么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14期2019-06-12

  • 论朱子的用敬思想
    说:“其为学也,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终。”[3](P560)这些都说明敬是朱子一生学问、修养的核心要义。对于朱子的敬论,学术界通常使用主敬、持敬、居敬等用法,而对“用敬”的使用很少。这是因为把敬理解为工夫论,主敬、居敬、持敬、用敬等说法的具体思想内涵区别不是很大,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这些词语都是同一个意思,表示一种主敬涵养工夫。[4]也就是说在讨论敬的工夫论时,用敬的工夫内涵与其他对敬的表达方式并没有很大不同。但如果对朱子的用敬思想集中

    三明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2-20

  • 薛瑄格物用敬工夫辨正
    一分殊”—“即物穷理”—“豁然贯通”的实践逻辑,其修养工夫以“格物”为主。“性”较之于“道”“理”,更具有本质与存在相即不离的意蕴,薛瑄言:“此理在天,未赋于人物谓之善,已赋于人物谓之性”[1]1297。就是说,“性”与“理”不同,不能作为一种超脱于物之外的抽象性存在,而必须落在具体的人或物中才可得到说明,程子的“论性不论气,不备”[2]81正指明了这一点。对性物关系以及工夫旨归,薛瑄言: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皆物也,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1-13

  • 张载“气质之性”修养功夫论
    禀主要是通过为学穷理的方法来进行分析突破,希望在为学的基础上,通过教化的作用,使学者人认清本性,往善的方面去发展,去为学做事。他提出穷理尽性的主要体现在《易传》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不穷理尽兴既是戕贼”。穷理是为学的手段,而尽兴才是为学之目的。除了穷理尽兴的修养功夫,尽性成性也是修养的一种方式。最后以学养性是理论的过程,穷理的基础也是学为基础,需要渐悟其中包含的道理,分析理解后才可以得到理的境界。所以在成性的过程应该是:知礼—尽心—知天—无物非我—知命。

    长江丛刊 2018年12期2018-11-14

  • 朱熹与栗谷修养论比较研究*
    ,这样才能致知、穷理。栗谷在《东湖问答》中说:“如欲格物致知,则或读书而思其义理,或临事而思其是非,或讲论人物而辩其邪正,或历览古史而求其得失;至于一言一动,皆当思其合理与否。必使方寸之地,虚明洞彻……出于至诚。”栗谷强调格物知至和诚心的重要性。这里,“至”和“致”是有区别的,至可理解为到达;致是一种方式,是达到某种境界的途径。格物知至是格物致知所达到的豁然贯通的境界。栗谷强调格物知至,目的是彰显诚心的重要性。《大学》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栗

    江淮论坛 2018年6期2018-11-12

  • 论朱熹格物论视域中的“物”“理”与“知”
    词:格物;致知;穷理;真知;儒学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7-0108-06格物致知之说源自《礼记·大学》篇,是儒家道德修养工夫的开端与起步,但《大学》文本对所指语焉不详。理学思潮在北宋兴起之后,格物致知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二程对此多有论述,朱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作“《大学》补传”,详细阐述了他的格物论思想。钱穆先生指出:“朱子思想,以论格物穷理为最受后人之重视,亦最为后人所争论。”①在某种程度

    中州学刊 2018年7期2018-10-25

  • 论谢良佐的学术地位及其哲学思想 ——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从而确立其居敬穷理的二元工夫论之后,对主要继承程颢识仁的一元工夫论的谢良佐感到不满,将谢良佐视为陆九渊心学的先驱,甚至将其心学倾向归入禅学之中。如朱熹说:“上蔡说孝弟非仁也。孔门只说‘为仁’,上蔡却说‘知仁’,只要见得此心,便以为仁。上蔡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上蔡所不敢冲突者,子韶尽冲突。子韶所不敢冲突者,子静尽冲突。”[4]931但正如全祖望所指出的:“明道喜龟山,伊川喜上蔡,盖其气象相似也。龟山独邀耆寿,遂为南渡洛学大宗,晦翁、南

    武陵学刊 2018年4期2018-03-06

  • 朱子阳明格物观比较
    子格物的目的就是穷理,格物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事物之理是否得以穷尽。朱子又对所格之物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凡天地之间眼前所接之事,皆是物。(5)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6)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黑龙江史志 2017年6期2017-08-23

  • 二程“理”学思想新探
    出了“明理”或“穷理”的思想,并强调人们身心和行为要合“理”,“与理为一”。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程颢;程颐;理;穷理;明理中图分类号:B2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7-0094-06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一般把从宋代至明清时代的哲學称作“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之所以被称作“理学”,其主要原因就是以程颢和程颐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创立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他们对“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

    中州学刊 2017年7期2017-08-11

  •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论语》“学而”章与君子之道
    关键词: 穷理;尽性;知命;《论语》;君子摘要: 《论语》以“学而”章开篇,首言学。孔子率先垂范,一生学而不厌,好学不已,教弟子博学约礼,多识前言往行,可知“学”之一事乃孔门家法。儒家之学作为成德之教,首重为学。孔门论学,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时习而悦”是君子成己之象,“有朋自远方来而乐”是君子成人之象,成己、成人皆所以穷理以尽性。“人不知而不愠”,乃所以为君子之道,而君子之道,贵在知命。中图分类号: B222.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5-22

  • “尊德性而道问学” ——朱、陆修养工夫论的思想渊源及其比较
    颐理一分殊与居敬穷理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庸》《易传》《大学》《孟子》及周敦颐、张载思想的阐发,从理事并进、知行互发的立场出发,确立了尊德性与道问学并行的修养论。陆九渊远承孟子大体说,近承程颢识仁说,从心即理的立场出发,确立了以发明本心的尊德性为宗旨统摄道问学的修养论。由此朱陆思想体系中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修养论来源、内涵及地位存在差异,并直接导致朱陆易简与支离的教育方法、践履与讲学的教育内容,以及禅学与俗学的门户之争。其实儒释之辨只在于是否承认天理,陆王心

    武陵学刊 2017年5期2017-03-11

  • 严羽“诗有别材”说试论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而宋人魏庆之在他的《诗人玉屑》中将此句记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严羽的这种观点是针对宋代客观实际提出的。宋人作诗往往重理而忘情弃趣,专作“文人之诗”,多从古人书籍陈句中寻找诗材,摹仿多于创新,如黄庭坚就提出了“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的诗论主张,因此宋诗道学书本气浓重,有“掉书袋”的嫌疑,失去了唐诗的活泼灵动。同时,宋人也常以“理”来评价唐诗的高

    唐山文学 2016年6期2016-11-26

  • 略论张载的教育思想 ——兼论对大学生自我提升的启示
    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一生。”[1]P321其意即世间万物皆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若人不知道探求其中的规律,一生就犹如做梦一般,不知真理。“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之知,德性所知,不荫于见闻。”[1]P144,这里所言“不荫于见闻”即不是从耳目等感觉器官直接产生的。张载还认为“德性之知”与穷理和尽性[2]P41有关,穷理与尽性的内容是有区别的,他说:“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1]P130此处所言“诚明所知”即“德性之知”,在张载看来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4-12

  • 1980—1989年朱熹道德思想研究论文述评
    的标题是:居敬、穷理、读书、省察、力行的修养方法。这一部分共有2 300 多字。与作者所规定的话题最为切合。1.居敬。本文主要引述朱子原著考察略加阐述。考《朱子全书》其论敬文字极多,总计不下数十万字,是朱子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学界研究朱子思想者多应用论敬文字。本文所引亦较有代表性,阐述大体符合原意。2.穷理。本文对于朱子“穷理”的阐述,是以现代人的斗争眼光,限定朱子穷理的概念于封建伦理道德范围之内。所以才会说朱子对“所以然”问题就不了了之。3.践行。本文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2015-10-14

  • 朱子晚年工夫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以“已发未发”为中心
    通涵养主敬与格物穷理两工夫,强调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发明。朱子晚年;工夫论;已发;未发达至《中庸》所言的“中和”境界,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为学道路以引导人成圣成贤,是朱子一生念兹在兹的问题。“中和新说”提出“未发涵养主敬,已发格物省察,敬贯通已发未发”的为学之方,标志着朱子的工夫思想正式建立起来。朱子得年71岁,他提出“中和新说”时才40岁。朱子自提出“中和新说”以后30余年始终坚守“未发主敬涵养,已发格物穷理,敬贯通始终”的为学工夫进路,但其晚年工夫思

    江淮论坛 2015年6期2015-03-09

  • 马一浮先生的读书之道
    。读书,绝非仅仅穷理博文之一事,“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因而,读书须有一个“敬”字,“敬之一字,聪明睿智,皆由此出”。“敬以摄心,则收敛内向,而攀缘弛骛之患可渐祛矣。敬以摄身,则百体从命,而威仪动作之度可无失矣。敬,则此心常存,义理昭著;敬,则气之昏者可明,浊者可清。气既清明,义理自显,自心能为主宰。”在马一浮先生看来,今日学者通病皆出于对读书做人失之一个“主敬”,故而“唯务向外求知,以多闻多见为事,以记览杂博相高,以驰骋辩说为能,以批评攻难自贵,而不

    醒狮国学 2014年4期2015-02-03

  • 朱熹理学思想述论
    ”[44]三、穷理致知的认识论理本体论认为,万物皆由“理”与“气”合而成,“理”在物中,太极有太极之“理”,万物又各有其“理”。太极之“理”是宇宙的普遍原则,物物之“理”是其各自为物的法则。人类认识的活动就在于穷索宇宙万物之“理”。朱熹认为其手段就是格物穷理格物致知,穷理致知的主体条件就是体认者要主敬涵养。“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篇,朱熹解释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45]“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

    理论月刊 2014年4期2014-12-04

  • 格物诚意不是两事 ——关于朱熹工夫论思想的若干问题
    ,不论是朱熹注重穷理,还是阳明注重诚意,其结果却使得穷理与诚意彼此分离而不能兼容。的确,上述唐君毅以本末之物与始终之事作为理解《大学》义理系统的关节点,为历来注家所忽略,诚为洞见。重要的是,他所提示的朱、王两家在工夫论域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之关键——亦即格物穷理与诚意正心如何打通为一的问题,更是十分重要。然而笔者以为,若在阳明,他以《大学》之要在诚意*参见阳明“《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王阳明全集》卷7《大学古本序·戊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4-09

  • 朱子学之理气论和人性论硏究
    分为“居敬”及“穷理”来说明。此部分大抵上可说是继承了伊川先生的学说。伊川先生于“涵奏中以敬,进学中以致知”当成二大纲目,因此,“居敬”及“穷理”说在朱子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穷理朱子说:致知格物是穷此理,诚意正心修身是体此理,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推此理。(《朱子语类》卷13)“大事”中八条目区分为穷理、体理、推理,而将穷理功夫称为格物、致知,他解释云: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年4期2014-03-27

  • 王阳明论“格物致知”
    确是对朱学“即物穷理”的“格物致知”说的一次反动。其次,王阳明重新诠释了“格物”的含义。他认为“格物”之“格”不但有“至”的含义,而且还有“正”的意思。他举出《尚书•舜典》中的“格于文祖”和《尚书•大禹谟》中的“有苗来格”,说这两个“格”字皆可训为“至”,但是“‘格于文祖’,必纯孝诚敬,幽明之间,无一不得其理,而后谓之‘格’”,而“有苗之顽,实以文德诞敷而后格”,所以,在这两处,“格”字除了包含“至”的意思外,还含有一个“正”的意思。另外,他还认为在某些语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8-15

  • 修养工夫论视域下的张载“格物”说
    亦无不可。二、“穷理”何以未能纳入张载对“格物”的解释关于“格物”,与张载同时的二程选择了与之不同的诠释路向,他们用本来属于《易传》系统的“穷理”诠释《大学》系统的“格物”。 二程说:“致知在格物。 ”格,至也。 物,事也。 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5](P365)。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格物者适道之始,欲思格物,则固已近道矣。知者吾之所固有, 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8-07

  • “理”概念发展的知识线索
    。八、宋代以后“穷理”与“格物”二说相融合并导致价值观的深刻变化考察“理”概念的发展还不能不涉及“穷理”概念。“穷理”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易传·说卦》,其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如同“理”概念一样,汉唐间,“穷理”也被赋予知识的含义。如《后汉书·胡广传》中说:“(广)博物洽闻,探颐穷理。”至于北宋,“穷理”一词使用得更为频繁。从张载、二程到朱熹,都大量使用了“穷理”这一语词或概念。如张载讲:“穷理亦当有渐,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张载集·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2013-04-10

  • 理学的另类解读*——析汤用彤《理学谵言》
    反远事理,则不若穷理格物之训,先知后行矣。况近日士子浮轻不戢,好高自大……”①汤用彤:《理学谵言》,氏著:《理学·佛学·玄学》,第2,2—3,3,4—5,4,7,7 页。另外,汤用彤对于当时“国粹派”企图借王学之心来振中国人之精神的激情有批评②麻天祥对此有专门的评述。参看氏著:《汤用彤评传》,第14—15页。,认为这实是不知阳明致良知工夫的真义:“先生致良知大体,并非如佛说顿教,全无工夫,所言善便存,恶便去,何等痛切,并非谓一识良知即可放纵,不惟需知良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1-23

  • 论心性论视域中张载的三种知之辨
    。一、见闻之知和穷理尽性“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虽都有“知”之名,但所涉及的并非同一问题域。前者之“知”与认识论中的“认识”意义相近。张载肯定人作为认识主体的地位,且认为心是认识的器官,此即所谓:“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见闻之知”的对象主要是客观事物,张载曾言:“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1](p24)见闻之知来源于感官对外界信息的接受,这些知识,张载称之为“理”。“理”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张载主要在规律意上

    东方论坛 2011年5期2011-04-02

  • 张载“神化”观的认识论意蕴
    他说:“释氏便不穷理,皆以为见病所致。庄生尽能明理,反至穷极亦以为梦,故称孔子与颜渊语曰:‘吾与尔皆梦也’,盖不知易之穷理也。”(《张子语录》下)[2]也就是说,山河大地都是真实的存在,认识主体须在“穷理”(认识)的过程中,体认天道和人之为人,即要“穷神知化”。二、认识之旨向:“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张载说:“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乃盛德自致尔。”(《正蒙·神化篇》)。这是说,“穷神知化”作为人与天为一的一种状态,是认识的终极旨向,这不是人们当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5期2010-08-15

  • 《朱子读书法》简介
    切己体察”指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就是说,读书穷理,要体现在自身的修养之上,要用切身的体会去读所有的书。“著紧用力”指读书要抓紧时间,不能松垮。“居敬持志”指读书要专静纯一,全神贯注,同时要有远大志向,不能瞎读书。朱子读书法是理学家朱熹读书的切身体会,这六条读书法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而且不是单独谈方法,而是贯穿着道德修养、治学精神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对明清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选自《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中学语文 2010年25期2010-08-15

  • 试论马一浮的学术观
    为学。故学必读书穷理。换言之,则是于一切事物表里洞然,更无睽隔,说与他人,亦使各各互相晓了,如是乃可通天下之志,如是方名为学。 ”[2]8-9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学”,马一浮强调两点:一是“思”。学是思考所得。只有思考,才可以得出名言,“思”是安立名言最根本的基础。二是“通”。“思”的最终结果是要达到“通”。学问之间是相通的,事事之理,人与事之理要“辗转开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的境界,亦能更好的“思”。从马一浮的学术实践中可以看出,他讲究儒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4期2010-08-15

  • “无理”的物理
    强调“格物致知、穷理明辨”,则道出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以“格物”式的实验为基础获取物质的信息,以“穷理”式的思辨为辅助分析出信息中的一般规律,然后解释更多的现象和规律,物理的基础来源于完全真实的物质实验信息,物理的灵魂在于它能提取出一般规律并返回应用到真实的物质世界中去,简而言之,物理是人类试图寻找真理的一种途径,它的目的在于给人们解释万物之理,可是,物理学真的是这么“有据有理”的科学吗?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它以严谨著称,物理会如数学一般严谨么?实际

    物理 2009年9期2009-10-29

  • 朱熹道德修养思想简论
    出了“居敬”、“穷理”、“自省”、“渐进”、“重行”的道德修养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朱熹道德修养天理居敬穷理[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09)04-0054-04朱熹的著作很多,思想甚为丰富,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朱熹十分重视个体道德修养,主张每一个人都应当“明义理以修其身”方能造就自己良好的内在品性。一、朱熹道德修养论的理论基础1朱熹的“天理”论是其道德修养思想的理论基础。何谓

    道德与文明 2009年4期2009-09-29

  • 朱熹教育伦理的思想与实践
    2.3“居敬”“穷理”的修养方法朱熹认为达到“复性”的教育目标的两大途径是居敬和穷理,“学者功夫,唯在居敬二事。”豘唯有通过“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圣人境界。朱熹认为,敬是为学修养的立脚处,是圣人第一之要法,是通贯致知、力行、涵养、省察等种种道德修养方法的最基本的修养功夫。“大凡学者,须先领会敬字。敬是立脚处。”豙“敬之一字,万善根本,涵养、省察、格物致知,种种功夫皆从此出,方有依据。”所谓居敬,就是要求人们保持一种谨慎小心的道德态度,做到“内

    科教导刊 2009年9期2009-06-28

  • “山寨版”生活
    。从讲究节约的“穷理查年代”,到寅吃卯粮的“超前消费年代”,确实有着巨变。如今的人类世界,是不是该有点《穷理查年鉴》的精神呢?出生在三百年前的美国杰出人士本杰明·富兰克林,编撰了《穷理查年鉴》一书,百年畅销不衰。他在书里创作和记录了诸多格言,比如:“如果你知道如何支出少于收入,你就有了点金术。”“注意小笔开支,小漏将会沉大船。”“小孩以为二十先令总花不完、二十年总过不完。”“穷理查年鉴”这个中文译名也很有意思。该书成于美国建国之前,先后用了二十五年,那时美

    杂文选刊 2008年12期2008-02-11

  • 朱熹德育思想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功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熹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内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6年1期2006-03-10

  • 穷理查年鉴选
    居民巾极受欢迎。穷理查的谚语、格言和箴言有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有的不是。它们使富兰克林实用、宽容和令人快活的妙语和哲学得到传播普及。以下是“穷理查”几百条谚语和评论中选出的格言。穷人几乎没有,乞丐一无所有,富人拥有太多,没人会说够了。与狗一起躺下的人,起来时满身跳蚤。请听又穷又跛的理查一句话——凡以愤怒开始的事必以耻辱告终。教你孩子住嘴,他就很快学会说话。不能服从的人,就不能指挥。法官应服从法律,人民应服从法官。守株待兔者,美餐无保证。你把商店管好,商店管你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5年7期199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