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宗旨

2008-11-28 11:05黄菊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0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育严重缚了学生独立思考及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应以“不拘一格,发展个性”为宗旨,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不拘一格 发展个性

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构建学生基础素质,形成语言文字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判断力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对语文教育历来以灌输多、启发少、课堂鸦雀无声、考试答案只允许一个标准这种严重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及创造思维的陈旧的、泯灭个性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为此,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为真正从教与学油水分离的窘况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真正具有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我首先在教学中坦诚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决不居高临下地“亲切关怀”或是为达到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教学艺术设计”,而是以教师的民主精神与教育人道主义的真情,去感召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面前抬起头走路。

“不拘一格,发展个性”这八个字成为自己语文教学中的宗旨:

一、不拘一格——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质疑,就没有新的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能在解疑的过程中培养起来。所以,我在教《智取生辰纲》一课时,特意把“杨志”这个人物提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分析。杨志,作为文中明暗两条线中“明线”的主要人物,作为主次两个矛盾中的次要矛盾,他与“晁盖”等人之间的矛盾是压迫与被压迫之间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为此,我让同学们去分析思考“杨志”在文中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在课堂上情绪激动,争论异常激烈,见仁见智。最后,我让学生抽时间对《水浒》进行认真课外自读后,他们终于明白,杨志终究是封建礼教下熏陶出来的,却又终不甘屈辱的具有反抗意识和精神的正面艺术形象。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对封建统治者的黑暗腐朽有了深刻的理解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发展个性,求活求宽

所谓个性主要是着眼于发现并发展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质,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既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只能有一种理解呢?学生本来是最具有青春活力的精神花朵,为什么偏要涂抹上教师的色彩呢?所以,当我在教《失街亭》一文时,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诸葛亮用马谡与司马懿用张郃双方在争夺街亭这一战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人物感情进行一番品评,再把马谡的狂妄自大、死搬教条与王平的默默无闻却又屡建奇功让学生自己去评判。学生们反复讨论分析,终于明白“孔明”这个被人们奉为智慧化身的人物的失败是无可厚非的,孔明毕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明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语文的认识和热爱,弥补和提高了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柳斌同志在谈到素质教育时曾说:“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如果我们承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那么我们就理应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必要去秉承千篇一律的杨朔式欲扬先抑的“托物咏志”呢?

★作者简介:黄菊芳,四川省乐山市第二中学副校长,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