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职生特点改进会计课教学方法

2009-01-18 06:01王永莉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实际操作会计专业实训

王永莉

一、重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安排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高职学生够用、管用、实用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以及各知识层次之间的关系,适度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那些适用面过窄、知识性太专、理论性很深的教学内容,应当略讲或不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增加实习课程的比重,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职业院校教育是学生职业劳动训练场的功能。按照教学规律和会计专业的内在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学,并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对教学内容重组的基础上,化简、化易、化实,侧重够用、管用、实用,实现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学生由于受文化水平、经历阅历的限制,其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具体思维多于形象思维,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因此,在会计课实际教学中,把枯燥繁杂的会计知识系统化、层次化,为抽象的难点问题寻找充足的感性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重组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一线会计核算工作,而现有许多企事业单位,也把这项能力作为就业的一个衡量尺度。因此,教学内容应牢牢地把握这个核心进行重组,把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内容配合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以教材为基础。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而编制的,要求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因此,对教学内容的重组绝不是删掉难懂的知识,而是把所授内容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教师要把握学生的习惯思维方式,依据教材,重组教学内容,把抽象的知识,配合以感性材料,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化简、化易,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学懂、弄通,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在高职层次的会计课教学中,采用“重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对于培养实用操作型人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调整教学方案,增加课堂举例练习

职业院校的教学应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按照重组后的教学内容认真编写教案。学生只有学得懂,才会有兴趣。因此,教案的编写不能一味地抄教材和参考书,而是要及时调整授课思路,特别是要选好授课的切入点,使其简明具体,易被学生接受。

首先,调整理论阐述方式,切实在简洁有序上下工夫,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教师平时要加强语言训练和修养,作到讲课语言简练。一是逻辑不乱,防止出现信口开河,语无论次,颠三倒四的现象;二是注意增加语言信息量,尽可能简明干练,防止出现啰啰唆唆,“一句话重复好几次”的现象;三是运用启发性语言,通过语言技巧牵动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语言风趣,留有余味。

其次,调整教案中理论知识的讲述时间,增加实例讲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兴趣。凡是涉及各种具体实物时,均准备真实物品(各种原始笔记,账册及报表等)辅以授课,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制证、记账、编报表时,教师可采用在黑板上逐项演示,在真实物品上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演练,让学生掌握其操作要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用部分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指导性剖析后,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帮助学生灵活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三、改进会计实验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会计模拟实习采取分散模拟实习的方式,要比在毕业前集中模拟实习的效果好。集中模拟实习是指学生在专门规定的同一时间内,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模拟实验。这种模式在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操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过于集中统一,实验时间短,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所谓分散模拟实习即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分散在多个学期进行实训的会计实训模式。如《基础会计》学完后,进行《基础会计》的全套模拟;在《财务会计》学完后,进行《财务会计》全套实训;《成本会计》学完后再进行《成本会计》模拟实训;毕业前再进行综合模拟实训。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分阶段有选择地让学生到有关单位的财会部门,现场观摩财会人员处理经济业务的实际程序和方法,或者直接顶岗操作,教师现场指导,从而缩短他们掌握的理论操作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距离。同时,为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化会计电算化应用,教师可将会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制作成画面、图像、文字和声音等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全面、形象地介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使学生既加强对会计核算程序的理解,还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中进行练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改革考试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往会计课惯用闭卷考试的方法,一锤定音,而且内容大都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测试。这样考的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只会背条条,记框框,不注重理解和应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为改变这一状况,会计课的考试办法,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开卷考试时,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企业一个月业务的核算,把多个企业一个月的相关业务,让学生分成几组,独立完成,并按要求,填记账凭证,登帐薄,编报表。学生在做这样一个大练习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实际操作会计专业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一体化教学探究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项目后评价的模型构建与实际操作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语文生本课堂中字词教学的实践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