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09-01-18 06:01曹双文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情感语文

曹双文

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往往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不会使他们成为学习的奴隶,才能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长期以来,语文这门学科始终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重视,究其原因,语文课缺乏吸引力是其中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执行的是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教师多数是在课堂上把功夫花费在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上,他们往往把学生当成了观众,反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语文课上气氛沉闷,学生大多数对语文课没有好感,觉得语文课令人厌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课的重要性。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学中充满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具有自己主观世界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充满激情的教学是对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一个感情充沛、激情飞扬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活跃充实、别开生面的。因为教师的激情会感染学生,进而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而师生情感交流和谐默契,心灵撞击产生的共鸣又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播下创新的种子。上课前,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或借助幽默的语音,或生动有趣的故事,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上课时,学生如果因为某一内容或问题而思维疲倦、兴趣索然,教师要运用一切手段,或转变话题,或设疑激趣,或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建立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交流一定是多维的、立体的,真正做到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1.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教授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课前播放了一段丧葬仪式上的录音。哀乐的萦绕、死者亲人的哭泣声以及祭文特异的哭读声,使上课一开始就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悲情氛围,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作者所要抒写的悲哀伤痛之情。另外,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2.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上一堂专题为“具体是记叙文的灵魂”的作文指导课,我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讲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同是表现愁的情绪,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象将愁具体化,使它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感人至深,可见“具体”对语文写作是何等的重要。这样一讲,学生的兴致一下就提了起来。接着趁热打铁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来说一下,然后再整理成文。

3.加强情感渗透,营造良好气氛。

语文教师要融洽师生情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走进课堂之前整理好自己的仪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必须是精神饱满、情绪振作地走进教室,使学生望之精神一振,端坐静盼,从而奠定一堂课的成功基础;讲课时,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理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一个人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与学生进一步接触创造有利条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如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要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二、创设感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单纯靠空洞的说教是不行的。在书本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寓含深刻道理的故事,这些故事本身又具备趣味性和哲理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来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激发他们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有限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精心备好每堂课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艺术性,把课上得生动精彩,让学生乐学、愿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影响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讲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感情的朗读,富有吸引力、风趣幽默、简洁流畅、设置疑难问题的开场白,逻辑性很强的推理等,令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生。此外,教师的非语言因素有时会比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庄重的仪表、漂亮规范的板书等,都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当然课堂艺术性是一个涵盖广泛的课题,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

总之,兴趣是人们学习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重要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途径有很多,以上所谈的只是冰山一角。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不要只让学生认得字、会作文,要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让他们喜欢语文,进而收到爱上就知“语”滋味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课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