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育活动教育有效性策略探索

2009-01-18 06:01周玫芳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感官交流幼儿

周玫芳

在目前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区域性教学、主题活动、小组活动等教育组织形式非常普遍,作为集中教育活动这一重要的组织形式在许多幼儿园正在被忽略和冷遇。而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大多数幼儿园的师生人数配比差距大,因此从客观上决定了寻找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认为幼儿园中集体活动的有效策略要科学地选取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注重幼儿主动性,把提问权、选择权、参与权还给幼儿,减少预设,设计出弹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幼儿都感到活动的话题与自己有关,从而使人人真情投入,人人有所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地与材料、环境、他人互动,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与动手操作获得学习的发展。

一、活动材料投放的相关策略

1.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有兴趣参与活动,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基础。幼儿在感兴趣的材料面前,学习的主动性、操作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投放材料

在投放材料时既要考虑本班整体水平和当前主题,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准备相应的活动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喜欢的、适宜的、感兴趣的活动材料。

3.投放材料要多元化、兼顾层次性和递近性

层次性体现在某阶段的幼儿达到这一阶段的发展水平,递近性则体现在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二、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策略

1.优质环境灵活执教

教师只有掌握了互动环境的策略,才能使师幼互动多渠道链接,教师提供优质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充分地与环境互动,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例如,我们在集中教育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形状”中,让幼儿去寻找班级中的各种形状,幼儿在寻找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形状的认知,培养了幼儿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巧妙灵活地利用教师现有的资源,能让现有的环境资源得以挖掘和发挥,幼儿又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2.有效提问使师幼互动真实有效

教师要在活动前对班级的幼儿,以及自己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有充分的分析和预测,在集中活动时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对抛向幼儿的问题要根据教学内容仔细地思考和预设,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地调整。提问要有递进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步步地引导幼儿进行有效地学习。

三、积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把要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习的内容,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与学习内容有效互动,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贴近幼儿的生活、表现幼儿的生活。运用多中手段去追求科学性、趣味性、主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其次,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幼儿的思维和感官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在认识水果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让幼儿多中感官进行感知,并通过多媒体展现水果的成长过程,让幼儿用绘画方式表达自己对水果的认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参与兴趣浓厚。感官的调动和参与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勇于提出见解,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有效教学。

四、注重幼儿主动性的相关策略

要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需要教师改进教育教学的指导策略,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使其在主动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

1.给幼儿机会主动发现问题

为了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引导他们利用已经获取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去发现新问题,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品尝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出渴望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在课堂上使幼儿敢于大胆质疑,鼓励幼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发展他们的类比、联想等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不只是停留在所学内容的表层理解上,而是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和创造。

2.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

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使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同时,要积极引导幼儿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以幼儿为主的交流评价策略

1.交流评价的主体是幼儿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同样也是交流评价的主体。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自我讲评、自我激励。教师要乐于倾听幼儿发言,微笑欣赏,并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交流评价的内容应围绕幼儿的活动

在教育活动评价中,教师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不仅能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交流评价是集中活动的结束环节,师幼共同参与共同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以幼儿为主的交流评价是提升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集体活动中,我们要自始自终围绕目标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活动,关注幼儿真正的兴趣与需要,在活动中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促使每个幼儿主动建构知识,促进他们的智能得到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感官交流幼儿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