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教学建议

2009-01-18 06:01庞夕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新课程教学改革

庞夕霞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习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怎样教学作文,才能让学生乐意写作,写出真实的优秀习作,本人认为可试用如下几种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此,我结合自身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与感受,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视表达技巧,忽视了真情实感

写作是思想情感的自然表露,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方式。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于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套用现成材料与模式,到了临近考试甚至让学生背范文,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小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随处可见。

(二)重视作文指导,忽视了作文讲评

目前,很多语文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方法指导,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如中心明确、内容新颖、语句通顺等就发给学生,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

二、新课程作文教学建议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一)教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心”

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树立大作文教学观,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注重对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培养和塑造。因为作文是交际的需要,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因此,作文务先求“真”。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解放思想,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真事,吐真情,做到“我手写我心”。

(二)让学生体验生活、丰富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怕写作文,愁写作文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样状况下写的文章由于对实物缺少观察,往往是凭着“不经意看过几眼”的模糊记忆写出来的,有时甚至是空想的。因此,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搞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丰富习作素材。要让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提示或引导学生做个观察生活有心人,这样就会陶冶学生心境与情操,会激发学生想写作文、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自然不愁没话可说。

(三)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

梁启超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儿童作品,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着良好阅读基础的学生,写作文时会想象丰富,思路畅通,文思泉涌。

(四)指导学生坚持课外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很重要。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周记、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等等,还可以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提高自身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读课外书,读网上信息,大多是“用眼睛”去阅读,印象不够深。如果要求他们把其中的人物或情节概括出来,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对自己作文方面的帮助……学生就要用“脑子”去阅读了。这样,既提高了读书的质量,又搜集了更多的作文素材。

(五)改进作文评改方法

新课标指出“要改进作文的批改和讲评,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讲求实效”。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变教师一人批为学生全员批;变教师一人评为学生群体评,让学生在练中改、改中评。可采取个人自述、小组互评、班级共议的方式。评改中要特别注意讲求方法和艺术,尽量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尽可能保留学生的习作创意,做到多批注,少改动。批语忌笼统空泛、千篇一律。教师在评改学生的习作时,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作出的评语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使他们树立习作自信心。要善于运用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多感受成功的愉悦。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习作评改也极其重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创造良好的作文气氛,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学生如果学会了自我评改习作,就会增强习作信心。

评改的形式灵活多样,可让学生互批改,也可以进行老师面批面改。无论怎样的评改方式,都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进步,讲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综上,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写作能力。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作文教学的前景就是无比美好的。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新课程教学改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