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作品的多元化解读

2009-01-18 06:01田美凤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鲁迅教师教学

田美凤

长期以来,由于鲁迅作品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在语言上又比较深刻含蓄,这些作品的教学成为了难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语文教育观转型时期,我们中学语文教学该如何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呢?笔者现从鲁迅作品文本意义解读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现有阅读教学的现状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其形象或故事情节显示出来的主要题旨,它是中心思想和创作意图。因此,主题理解就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甚至可以说它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方式的健全;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拔高其道德境界。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以多元的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鲁迅作品阅读史告诉我们,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一直就是多元的,人们对于鲁迅作品的阅读理解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以《故乡》为例:最早于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编印、顾颉刚、叶绍钧、朱经农主编、商务印书馆编印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就收录了《故乡》。30年代傅东华主编的《复兴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等都选入了《故乡》。从鲁迅先生发表这篇文章之后,人们从各个角度和各种政治需要出发,对这篇作品进行了种种不同的分析,李霁野先生也曾就文中的一些细节请教过鲁迅本人,人们反复讨论“碗碟事件”,讨论“到底谁是小偷”,文人学者莫衷一是,最后鲁迅先生的夫人和弟弟周建人只能先后出来解释。

应该说争议和探讨都是正常的,这是由阅读的差异性决定的必然现象。因此,如果我们在讲析鲁迅作品时,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并设法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那么,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比如“《故乡》到底是反映辛亥革命的失败还是折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寻找什么?”“鲁迅在三味书屋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了吗”等等,教材的提示和教参的阐释并非不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出发,从他们的自身出发理解和把握。这样做不仅有深度,也有力度,会引发学生的思维触摸心灵中最原始的脉搏,触摸社会边缘最敏感的神经。

三、适度引导,避免走向无限衍义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文本解读的同时,应该避免由作品主题意义绝对的一元化走向对无限衍义的认同。有的教师对学生在解读文本时的肤浅附会之论统统予以肯定,以避免背上压抑学生个性和扼制学生思维创新的恶名。但是,矫枉不能过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知识储备与鲁迅的作品毕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引导学生进行高于自己的阅读理解原本就是语文教学的任务,那些“放羊式”的阅读指导最终只能以表象的热闹和效果的失败告终。

怎么样把握这一尺度呢?我们认为不妨让学生先从捕捉对象的特征、重视细节的特殊作用上加以品读。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第三次:“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眼神,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通过刻画祥林嫂在“我”眼中的三种形象,展示了她一生悲剧性的遭遇和人生轨迹,这三种特征既是她无数形象外貌的总结,同时又传达了社会原生态的真实面目。这种手法同样适用于《故乡》中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和选材的过程中抓取这类特征性细节,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人物形象的丰满性把握,又有助于学生作文题材的丰富性积累。再比如《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是以“活该”二字结束全文,对“活该”二字该怎么理解,教师就不要硬塞结论,而应结合全文,深入字里行间,利用情感因素和形象因素去引导学生鉴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从全文来看,文章从头到尾所论的就是一个“该”字,代表镇压反抗精神的雷峰塔该倒,压在塔下的白娘娘该获解放,玉皇大帝该拿办法海,法海禅师该变成蟹和尚。“活该”二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法海尽情的嘲讽,也正是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发自心底的欢呼。这样来理解,才显出“活该”包含的丰富情感。

鲁迅语言含义丰富,思想深刻,又常常运用反语、隐喻等手法,有时候学生很难领会其言外之意,这就要求阅读者和教学者都具有丰富的学识、良好的文字功底和一定的人生阅历。而课堂的乐趣正在于探索和发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体悟到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最终师生共同进入鲁迅作品教学的佳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没有终点的,对同一文本的阅读有时也会存在着片面性和虚假性。只有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作者、作品、教师、学生这四个主体始终处于互动之中,通过学生与鲁迅对话,师生与鲁迅作品中人物对话,师生相互对话,作品的价值才能不断被挖掘,学生知识也不断充实。这样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也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悟力,使其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在精神意蕴,从而实现阅读中的“人生经历”。

参考文献:

1.王敬文,《鲁迅作品研究》

2.《鲁迅经典作品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3.江苏鲁迅研究会编,《世纪之交论鲁迅》

猜你喜欢
鲁迅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鲁迅《自嘲》句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