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2009-01-18 06:01王小香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红花全体学生素质教育

王小香 张 静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则仍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小学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承担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求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

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要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我们就要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尝试,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在一起。常言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产生悱愤心理,促使他们的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好胜心强,一旦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会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也会给他们增添求知的动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特别是差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意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低年级教学中,每个同学都在书桌中放置一些小红花,谁答对一个问题,谁就拿出一朵小红花放在桌上,必要时教师给予表扬,待课结束时看一看谁得到的小红花最多,优胜者给予表扬,差者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小红花,听到老师的表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在教学中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

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使静变动,让远变近,使本来不易被学生接受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用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节时,如果单纯地理解角的概念,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如果制成幻灯片,通过移动胶片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利用旧知参与新知形成过程

旧知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是学生扫除障碍,使思维迅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创造条件把学生带入到新知结构的创建中去。例如: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学生便很容易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便使学生迅速进入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反复揣摩,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条件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没有追求新知识的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从何谈起呢?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给学生创设参与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别差异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体发展,强调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班级都包括好、中、差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中中等生占大多数。承认学生差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特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而做到因材施教。总之,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个别差异,使全体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提高每个学生的能力

练习是为了内化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形成基本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每个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多层次的练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练有所得,使每个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都能得到理解,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由已知条件到结论进行正向推理,也可以由结论到已知反向分析,还可以借助已学知识的结论或辅助条件进行侧面的推理;有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因而,在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一题一解,凡能够用多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就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如:“2千克绿豆可生5千克的豆芽,照这样计算,要生50.8千克的豆芽需要多少千克的绿豆?”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很快列式为:50.8÷(5÷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老师又问:如果知道1千克绿豆能生多少千克的豆芽,这题还能不能用别的方法解答?学生纷纷议论,结果一部分同学又列式为:2÷5×50.8。让学生再说解题思路,接着又问:这题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解答?最后又有少数同学列式为:2×(50.8÷5)。再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这样原来只能用一种方法解答的同学也从中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思维,并且有了创造性的发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考虑到其年龄特点、优差生的差异,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去面对每个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便会轻松多了。

猜你喜欢
小红花全体学生素质教育
LlBERATlON DAY
党的一朵小红花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