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版画创作教学特性分析

2009-09-10 09:41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16期
关键词:时代性民族性高校教学

刘 田

[摘要]文章主要就高校版画创作教学现状分析了影响其创作的因素,即版画创作的民族性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版画创作的个性体现——内心世界和版画创作的时代性体现——高科技因素的运用。

[关键词]版画 高校教学 民族性 个性 时代性

[作者简介]刘田(1953-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基础教学。(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15-02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高校版画教学状况与以前大不相同,多样的创作观念、多种的创作方法、多类型的版画作品揭示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尽管还有对版画创作的守旧和乏力的抱怨,但高校学子在创作实践中对理念、语言等方面不断地内展外延而形成的丰富多变的创作现象确实难以一言以蔽之。这是高校版画教学中创造个性化教学的良好契机。然而在多年的高校教学中,我们还是能从学生的创作作品中发现很多共同存在的理念。正向林风眠先生所说的那样,任何画种都脱离不了“三性”,即民族性、个性和时代性。

一、版画创作的民族性体现——传统人文因素

现代社会是高科技社会,艺术领域同样也被高科技所充斥。近百年来所受到的西方文化尤其是近十年来所承受的西方现代艺术精神的冲击和影响,使当代青年人多少有些不知所措,创作的迷惑之余自然就想到背后还有一个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于是,古老的门、风筝、牌楼、茶道、对襟衫等都出现在创作中,以此来体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但是还有一种东西,即使我们不将其现象化,置于桌面,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那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和观念,是根源性的物质。不论我们是选择东方还是西方的技巧进行创作时,都不可能摒弃这种思想。中国的绘画作品大都表现了中国特定的文化理念,与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民间文化等有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是浸在文化背景当中的艺术,是文化了的艺术、观念了的艺术。

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都有其高深的精神内涵和哲学主题,就其主体而言,是建立在儒学、道学、禅学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它们纵横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领域、哲学领域和生活领域。首先,儒学乃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孔子对艺术的定位,他强调美与善的统一,美必须体现在人道的基础之上。儒学对绘画的影响是通过融化在文人大夫的思想意识中而间接地从笔底烟云的审美理想、艺术境界中体现出来的,具体表现在绘画中,便是沉郁、宁静的境界。其次,道学实质上是对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独立人格的追求。道学主张以“自然”为本,以一种绝对自由,不受约束去“游戏”笔墨,提倡用笔的自由自在。最后,禅学是中国绘画艺术中更自觉地对宁静淡泊的审美境界的追求,清初四僧、八大山人的作品都是最好的例证,那种若隐若现正是对当时社会、对个人情感的一种深层彻悟。儒道禅的结合,不仅形成了中华传统的人文艺术思想,而且也确立了文人的人格基调,形成了人们心目中传统绘画的形象——高山流水,水墨烟云,竹篱茅舍。

许多学生在进行版画创作时,深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想用近乎装饰的手段去体验一种恬静、纯情和淡泊的境界,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诠释美的概念。这也是高校版画创作教学中所体现的共性元素。很多学生总是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念来表达这种传统人文因素在他们创作画面上的所在。中国人不喜爱直白,倾向以物言情。例如,有些女生从女性的视角去体现生活、体验生命,或用一种轻松自如的,不求形似的状态去表达内心世界;或用鲜艳的色彩去烘托幸福的氛围。这些都是想以一种无须怀疑自言自语的生动具体来宣泄遐思的奔放,就像传统中国画家借梅、蓝、竹、菊来抒发内心情感,体现其情操一样。

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在这种传统人文思想的渲染下,中国画家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精神的内涵和主旨,而非一味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和表现技法上的真实。

二、版画创作的个性体现——内心世界

艺术需要真实情感,而这种打动观者、与观者产生共鸣的真实情感源于生活,更确切的说是生存体验。以目前高校学子的素养、能力和心态应对复杂的艺术创作问题多少有些强人所难,急功近利的模仿和言不由衷的表现在所难免。这也是版画创作教学中凸显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作品体现其自身的内心世界。

最能体现版画作品精神的是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心境对每个人的生存、生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作品是展露作者心态的最好证明,烦躁、闲适、平和、激动都会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这也是作者灵魂的暴露,也是作品引起共鸣的决定条件。而那些以能够有效地将奉行的公共观念加以视觉化、物质化,创作出“与我无关”的精神制品是行匠所为,为画家所不齿。版画相对比其他画种的手工艺要强,它传承了包含制版技术在内的绘画创作。然而,不论我们以何种方式来完成创作,其内核都是与作者的内心精神世界分不开的。情感早就郁结于心中,创作只不过最能体现这种情感与寄托的纠结,表露出对生活环境的感受和理解。

每个人独特的内心世界、生存经历反映到生活中、艺术上必然不同。正如雨果所说的“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在体现其个性化语言的时候,必然也把艺术家本人的特质作为个性反映出来。任何人创作的作品,必然带有许多个人化的情感。

现代人类生活的精神状态更加渴望松散闲适,这就使自由成为主题,使个人处于相对独立的境地,每个人选择自由的方式和出发点都不尽相同,因而所体现出的自由化必然是纷繁各异。而现在的高校版画创作教学中提倡多样的创作观念、多种的创作方法。于是,学院中充满个性化的版画作品层出不穷,丰富多彩,或绚烂,或迷茫,或沉稳,或激动,即使有些作品很具象、很符号化,也都体现着当代青年人特有的心路历程。

三、版画创作的时代性体现——高科技因素的运用

时代在发展,版画创作也始终处于历史的延续中。变化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一个有活力的画种必然不是一个封闭的画种,基于对现代艺术和版画的双重思考,在现代艺术思潮流派纷呈的大背景下,自成体系的版画首先必须在固本培元、演绎传统的基础上,调整自身狭窄领域,以赋予其新的生命。

版画以它独特的制作程序、动手乐趣与作品知觉上的美感深深吸引了众人,伴随着制版技术出现在画面上的偶然效果,显得很神秘,越是深入了解,就越能体验其特点。正是版画艺术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使其在容纳吸收新技术媒材上处于特别活跃与前沿的位置,数码、复印都已成为用于版画创作的新亮点。随着高科技的纳入,版画作品的尺寸越来越大,视觉冲击也越来越高,各个版种之间的相互介入也更简便易行。纷繁复杂的高科技手段与版画创作相结合,使得综合版种成为大势所趋。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来看,高科技所能带来的震撼的确诱人,大批量新型版画的涌现带给版画艺术前所未有的感官冲击,也为高校版画创作教学拓展了新空间。越来越多时代性鲜明的作品出现在高校的版画创作中,可谓是朵朵奇葩。然而由于近年来大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欠缺以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造成的实用心理至上,导致有些学生在进行专业创作的时候一味追寻时代性,有的竟然成了科技手段的罗列,违背了版画创作教学的初衷。

进入新世纪,中国版画创作在经历了多元时代的洗礼和社会上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冲击后,正朝着一种越来越历练、越来越简纯的境界而发展,更加突出了版画的特色和韵味。历史赋予每一代人的机遇、课题和责任是不尽相同的。古老的中国用其优秀的历史文化精粹给予我们精神食粮,西方文明以多元化的自由空间任喜爱版画的青年在此领域驰骋,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为我们的创意实现提供了重要平台。经过时间上的磨合和多种文化的积淀,相信我国的高校版画创作最终能把握到适应生存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英)韦斯特利.现代西方版画教程——凸版画技法[M].潘耀昌,译.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

[2]顾兆贵.艺术经济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靳保平.未完成的启蒙[N].美术报,2003-03-22.

猜你喜欢
时代性民族性高校教学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中国共产党党员质量标准演进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