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坚守与创新

2015-06-25 06:53陆云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摘 要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素读”在中国语文教育几千年的发展中应有所变化,我们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坚守与创新 素读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师大,在翻阅北师大参与制定的课标时,习总书记意味深长地告诉旁边的工作从员,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站在当下教育改革的语境里,习总书记的“很不赞成”不仅仅针对的是对语文教材的选文,也应该是针对当下语文教学“去中国化”现象的一种忧虑和提醒。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审视与本质追寻

在中国教育史上,语文教育(教学)是最早开创的学科门类之一,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迄今已有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有史料可考的较为正式的语文教育,肇始于奴隶制社会鼎盛期的西周,在后来孔子的私学教育结构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言语。虽然早期的语文教育尚未提出“语文”二字,但从孔子最初设立的“言语”科始到封建社会的繁荣兴盛与衰败更迭,及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始到进入新中国的一轮又一轮教育改革,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语文”学科一直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语文学科在“革故鼎新”的浪潮中变得异彩纷呈、争奇斗艳的同时,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成为困扰语文教育人的重大问题。虽然一次次出台了《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但是到了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仍然找不到一条适切的语文教学路径。特别是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今天,由于过多地引进西方语文教学所谓的“先进理念”,导致大部分语文教师仍然徘徊在“中国”语文教学的大门之外,仍在苦苦地追索作为母语传承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不得不承认,在当下的教育领域,语文教育比之于“外语热”“数理化热”,其存在的方式相对冷寂,不仅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老师们认为语文“教”与“不教”的区别甚微,而且大部分家长尤其是社会人士,对语文教学一直指责有加且不予看好。甚至于到了高校,语文已经成为边缘性的可有可无的学科,外语特别是英语等语种在学历提升中的特殊价值冲淡了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的故土情缘,及至于学了几十年的母语,说话仍然“辞不达意,语无伦次,不得要领”。特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理应形成完整的教学规则甚至是所谓的“模式”,但至今为止,我们非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践体系,反而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效率低下的语文教学怪圈。要么是无休止的机械读记和练写,要么是无厘头的课堂喧嚣,一线教师们再也拿不出一种具有汉语教学特点的、易于操作且具有普适性的教学经验。以至于造成大部分学生因了应试的屡屡不爽而对“语文”产生了反感与反抗,大部分教师仍然陷在“工具”与“人文”、“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纠葛中而找不到自我——“我是谁”“语文是谁”……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反映,凝结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情感,因此,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民族语言教育的特点和传统,应该在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文教育的发展史。毋庸置疑,几千年来,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语文教育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数代语文教育人通过不懈的实践与努力,已经给我们展示了民族语文教育的成果与路径,也使得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发展、并存、交错的时代,汉语言教育的魅力仍然给了我们说话的“根基”与“底气”。因此,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要谈语文教育,必须要寻找传统语文教学的根,在“根”的寻找中获得语文教学的经验或是精髓,并以此改良当前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用“中国”的方式教我们自己的“中国语文”。

二、传统教学的经验梳理和价值再认

语文教学的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经验是什么?周一贯先生于2008年1月17日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题为《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一文,他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教学中国语文,并世世代代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些做法,虽然不可避免地也蒙上了一些旧时代的尘埃,但肯定有它许多与汉字、汉语的学习规律相谐相融的地方。”周先生把这些“相谐相融”的地方称为中国语文的“中国心”,他在文章中罗列了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的经验,这里不妨再作适当引用和二次阐释。

1.注重识字

周先生认为,“学习汉语要以识字为基础,必须掌握足够的识字量”,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传统经验”。与西方文字不一样,中国汉字强调的是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是“全方位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智育的开窍”,更是“德育的熏陶和美育的陶冶”,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汉语言文字的独特形体——行笔运锋的起承转合,间架结构的匀称俊美,字形演变的源远流长,都会让学生满目生美、涵养性情。这是因为,中国汉字是有文化情感的,融合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情结;中国汉字是有文化品格的,代表了中华民族高雅别致的文化品位。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识字”,就在于延续中国汉字独特的民族血脉。唐代韩愈说:“思凡为文辞,宜略识字。”清朝王筠在《教童子法》中也提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及至近代,张舜徽(国学大师)、吕叔湘(语言学家)、陈寅恪(文学大师)都提出“读书须先识字”,可以看出,“识字”在中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本于诵读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关于“读”,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多有记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书既要默读,更要诵读。荀子“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说的也是这个理儿。为何要诵读?这是由中国汉字、汉语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汉字具有表意特征,一个汉字一个字形、一个读音一个意义,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汉字的声韵之美——语段韵律的平仄有律,惟有“诵读”才能感受到抑扬顿挫之调、声情并茂之美,达到“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的效果。在影视剧中,我们亦时常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欣赏到中国古代文人吟诗诵文的镜头,那种“一吟悲一事”“一吟双泪流”“一吟三四叹”的场景,常常让我们感叹于中国汉字的音律之美、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感受到中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诵读法”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体察涵泳

“涵泳”为中国古代文论术语,主要指的是一种阅读态度和方法,要求读者在欣赏作品时应“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涵泳”一词,古已有之,承载着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中国人在传承语言文字过程中的直觉与感悟,是中国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经验。“涵泳”本义是潜游,其比喻义便是“仔细读书、深入领会”。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所谓‘涵泳者,只是仔细读书之异名。”与朱熹齐名的陆九渊更是在《读书》一诗中提出:“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也写道:“正渊明诗意,诗字少意多,尤可涵泳。”清王夫之也指出:“熟绎上下文,涵泳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特别是曾国藩在其《曾国藩家书》中更是将“涵泳”诠释得十分透彻:“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涵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之表。”春雨润花、清渠溉稻,这些十分形象的比喻,强调学习语文必须进入到语言文字所呈现的境域中,潜心会文,用心体悟,以求获得其中的奥妙。

4.重视习练

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唐代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清人孙洙的“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代代相传、脱口而出的名句无一不说明了中国语文教学的一条最最朴实也是最最本质的经验——“多读多练”。“时习之”说明了要对所学习的内容按一定的时间规律再去重新学习它,这直到今天仍然是学习各门学科的一条教育铁律,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一。“破万卷”“三百诗”则是说明要读更多的书,唯有读更多的书,才能受到诸多语言文字作品中人文情感的感染熏陶和话语图式的规范引领,既得“其义”亦得“会吟”,以此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多读多练”的价值之二。在“习练”中,或许有时过分地强调语法修辞和语言规律,那仅限于封建时代为了迎合科考而必须掌握的写作技巧,但更多的时候却让孩子在“习练”中经历了真实的语文实践,非常符合中国语文的学习规律——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三、私塾素读的意义解读与经验汲取

中国语文教育始于诗教,采用的是私塾教学的模式,“素读”也正是在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母语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主要是指在阅读四书五经等经典时形塑的一种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法,素面朝天,没有过多的“教学媒介”,只以“读”和“记”为主要策略,不刻意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意义,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将经典内容熟记于心。它以原始的语言积累为主要特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记住了多少、能够运用到什么程度,而不追求“你理解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用作家阿城的话说,“素读”就是“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

其实,最早给“素读”下定义的是日本人七田真,他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事实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私塾式“素读”,不追求将自己的理解投入到阅读中,只是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将文本烂熟于心,从而形成最原始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如果孤立地这样看,这样的“素读”似乎已不合当下人的培养要求,更不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规律,理应被扔进时代发展的垃圾箱里。但是,传统的私塾“素读”,阅读对象是“经典”,主要方式是“识字和背诵”,强调“虚心涵泳”,重视“厚积薄发”,这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是非常明显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1.“素读”重视“识字”

识字是学习语文、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在当下书写媒介呈现电子化形态的过程中,对中国汉字书写的呼声越来越高。写好中国汉字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指出:“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在每个年级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中,都提出了具体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不仅在识字的量上有要求,更是在书写的技术要领上甚至细化到“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上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中国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

2.“素读”注重“积累”

这里所提出的“素读”积累,是以背诵为目的,要求能够将所读之文本铭记于心。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破”字就是让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只要这些文字成为学生记忆仓库里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一定能够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事实上,语言材料只有存储在大脑里,大脑里也只要有了相应数量的文字材料,就可以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随时调取、组合、重构和再生,学生才会说“中国话”,才会说正确的有品质的“中国话”。

3.“素读”注重“诵读”

“素读”注重通过声音将语言文字的符号性特征转化为言语性特征,同时在“诵读”中将符号背后的情感与意蕴予以阐释和澄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理儿。语文教学,唯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才能读出语言文字的意蕴,才能在反复的“咀嚼”中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在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明确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4.“素读”重在“经典”

“素读”的对象都是文化的经典,相对于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还不丰富的学生而言,教材文本绝对都是“经典”。这些经典不仅仅包括我国古代的经典诗词歌赋,还包括现当代优秀的文化作品,当然还包括国外的经典作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经典的诗词歌赋,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让学生有意识地阅读并背诵,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除大量接触本民族的经典文化之外,也需要涉猎国外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而且具有开阔的国际文化视野。

5.“素读”强调“文本解读”

这是“素读”在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新含义,即要求读者尊重文本,尊重作者,与文本、作者、编者展开多维度的朴素的对话,唤醒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原初情感,解读隐匿在文本深处的原初意蕴,在“原初获得”的基础上寻找作品的更多价值旨趣。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在学生原始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关注文本的原生性、多义性和模糊性,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朴素地面对文本,不断重新建构文本意义。

四、素读教学的理念坚守与时代创新

当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多样文化的并存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在无法回避时我们必须正视之适应之并改造之。因此,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经典文化与快餐文化等多维文化的交织裹挟中,我们既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更要有执着的中国声音。没有国际化的视野,我们就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世界局势,只能还回到“闭关锁国”“自我陶醉”的过去;只有国际化而丢掉中国化,我们就会脱离本民族文化的实际和血脉,就会再一次“被奴化”,再一次沦为新的“精神奴隶”。同样,丢掉传统,就意味着丢掉了“自我”,忘记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当然也就不知道“到哪儿去”;只是固守传统而排斥创新,只会让我们“抱残守缺”,只会在“涛声依旧”中依旧登不上世界快速发展的“新客船”。

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有“根的觉醒”,应该在坚守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架构起符合中国文化与民族特质的教学理念体系和实践操作范式。中国语文教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素读”也应该在时代的变迁中有所变化,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站在新的历史发展的高度,给“素读”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剔除糟粕,我们完全可以将“素读”在理论上进行这样的界定:“以一种原始的心态贴近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渠道,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达成共识,以此丰富阅读体验、丰厚知识内涵、丰盈精神世界。”由此可知,这样的“素读”既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又凸显了中国语文课程的独特优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教授先生强调,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和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素读”执守的正是一种“真实”“真诚”的阅读姿态——怀揣敬畏、谦恭敏慧,实施的是一条“求真”“求实”的教学之路——诵读体悟、积累运用。

怀揣敬畏、谦恭敏慧,意即语文教学需要有一种平和、静谧的态度,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在层出不穷的所谓“新理念”“新思想”“新模式”中坚守“中国元素”。不盲于“崇洋媚外”,善于在建构主义、后现代教学观中觅得切合中国语文教学的积极因子,敢于吸纳优秀的文化因子、摈弃腐朽的文化垃圾,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传承中国元素、生成新的路径。

诵读体悟、积累运用,意即要能够遵循语文教学的“中国规律”,回归到中国语文教学的原点上。潜心诵读、体悟,保持一种民族性的阅读自觉和生命化的成长自觉,积极融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一次次的心灵拥抱与融合,在教师的价值引领与自我的主动建构中,与文本及作者达成意义的共识和价值的趋同。同时,强化积累,重视应用,在阅读中“存贮下语言的橡果”、“根植下精神的种子”,以此丰富知识内涵,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生命质量。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坚守的是民族之魂,创新的是教学之路。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伯棠先生在《小学语文教材简史》中指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必须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要符合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因此,在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必须坚守符合中国语言文字特点和中国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在经验的传承中去其糟粕,汲取精华,不断创新,用“中国化”的方式教“中国”的语文,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代代相传和时代创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陆云峰.素读:阅读教学的原点诉求(2011)[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周一贯.在千年视野内寻找语文教学的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01-17(5).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绽放诗意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