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条件下初中物理学习中预习习惯的培养应用

2015-11-08 06:05邵惠勇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学讲计划初中物理

邵惠勇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转变了传统课程教育中结构单一、评价方式单一以及教学方式死板等情况,通过转变课程功能、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等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新课标条件下,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也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通过预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握和了解,带着问题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从预习习惯培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着手,对当前初中物理预习教学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学讲计划;初中物理;预习习惯

“学讲计划”作为当前课堂教学方法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导学案达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效果,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使学生形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对于物理课程预习习惯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在课后进行不必要复习的时间。预习习惯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面对新知识时的学习难度,在课前提前对物理课程进行预习、了解,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重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有效的预习也能够减少在课后进行不必要复习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2)培养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过程。在中学课程中,物理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例如,加速度、力的大小、功率等知识。在课前提前对物理课程进行预习、了解,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发现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3)培养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预习习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后,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物理课程的重点,发现自己的疑惑之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学习。

二、物理课程的预习难点

(1)对于物理课程的预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学习物理课程时,许多学生都表示物理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然后,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才去预习。(2)预习物理课程时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与其他科目不同,物理课程的预习不是单纯地对文本内容进行预习就足够了。物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如果只是针对课本内容进行简单的预习,就无法真正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学生在预习时只是简单地对文本内容进行预习,对于背后的知识点没有思考,对于许多细节的知识都无法有效地掌握。(3)预习物理课程时缺少科学、合理的预习规划。没有具有针对性的预习规划,就无法真正加强预习的效果。部分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并没有向学生明确预习的重点内容以及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这样就使物理课程的预习缺乏

成效。

三、提高初中物理预习效率的对策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通过预习对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进行提前了解和把握,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听讲。利用“学讲计划”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老师少讲,教师设计好导学案,发给每位学生导学案,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好几组,每组5~6名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课堂上让学生讲,或让学生讨论,师生总结知识点,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其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都得到了验证,同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重要,能够为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兴趣,

如实验教学方法,从实际生活联系的角度,按照“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应用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熟悉、亲切、愉悦的环境下学习。

3.选择多样化的预习方式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多样化的预习方

式。针对预习题案,开展考核以及评价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选择相应的考核、评价的形式:(1)在学习小组内开展组内互查。在设置预习题案时,教师可专门设计一些学习小组的组内互查活动,例如,互相检查朗读、默写等等。在学习小组的组内互查活动中,组内成员不仅是检查者,同时也是被检查者。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在课堂中由教师抽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体现许多预习成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抽查、提问也就相当于教师针对学生预习成果的检查。所以,教师应尽量关注每个学生,让全班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其预习成果的重视。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重视课前预习,加强学习的自信心。

4.科学地规划预习时间

初中阶段的课程难度较大,而且科目数量也较多。同时,初中生还需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所以,初中生一般都会出现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因此,物理教师应当按照学生每一天的学习任务,科学、合理地规划预习时间,灵活、多样地选择预习内容,为学生制订有效的预习计划,避免将课前预习变成学生的负担。

综上所述,有效的预习是缓解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困惑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前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新课标条件下,预习习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能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弥补,师生双方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发挥自身主动性、创造力的学习氛围,对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忠武,王玉玺,钟绍春,等.初中物理探究学习支撑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7).

[2]薛原.智慧教室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14(08).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学讲计划初中物理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实施学讲计划,构建学讲课堂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