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阅读,让儿童在语文学习中更具灵性

2015-12-21 00:39宋祥梅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宋祥梅

【摘要】阅读是提高人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而创意阅读课堂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具灵性。文章从个性阅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创读,尊重学生独特体验;情境阅读,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指导研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逐步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更要在阅读目标充分明确的情况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让阅读在语文整个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使得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具有灵性。

一、个性阅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这样对学生说: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段落。其实这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个性阅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显现,尊重了学生的选择,让学生体验了个性化的阅读。但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不同,阅读的兴趣又大相径庭,所以他们会对阅读的内容进行选择,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获得情感体验,表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体现个性差异,容许学生用最适合的方式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和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学习《孔子游春》为例,为了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激发学生不一样的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有的学生会对描写泗水河边美丽春色的语句感兴趣,也有的会对孔子论水的内容感兴趣。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学生也会因此享受阅读的快乐,学得更加积极主动,阅读效果会明显提高。

二、注重创读,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新课程对于学生在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中也有所阐述:教学中应该切准语文教学的特点,体现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尽相同,对于同样的阅读内容所获得的思维和体验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来理解文本的内容,产生有差别性的解读应是容许的。语文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学生理解的差异性正是产生创造性阅读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应充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具有生发创造因素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情感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走进作者的心中,用心灵进行碰撞,从而获得最为真切的感受。以教学《三亚落日》为例,在饱览了三亚落日的美景,感受到对祖国大好山河无比热爱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学生心中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写一写家乡的美景,抒发他们心中的情感。学生的兴趣明显大增,有写门前小溪的,有写家乡的田野的,也有的写袅袅炊烟的。学生完全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激发了思维,丰富了想象,也更加透彻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获得了独特的体验。

三、情境阅读,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具有灵性,教学时可以合理地创设阅读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真实的体验,获得阅读的兴趣及探求新知的欲望,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阅读磁场。在教育现代化普及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实现情境创设,通过病症的食品或图片,结合光和影的变换,配以美妙动听的音乐渲染气氛,学生自然地就会进入一种境界,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情感,获得感悟和体验,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煽情的语言进行旁白,还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游天然动物园》一课时,完全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妙趣横生的野生动物园。在学生的情感被调动的时候,老师再用极具诱惑力的语言进行诱发:同学们,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个神秘的地方,请你们准备好相机,随时记录下珍贵的镜头。多媒体的画面紧跟着播放出长颈鹿、大象、河马以及狮子家族的画面。学生明显会受到感染,兴趣盎然,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描述了解更多、更具体的内容,学生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投入文本的探索之中,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

四、指导研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获得体验,是与文本充分交流的结果。这种交流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获得的,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热情,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或体验与文本进行交流和对话,仔细研读,细心品味才能够获得。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对文章进行触摸品味,挖掘教材的内涵,主动探究,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经常这样进行阅读训练,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习惯,培养了他们创新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以学习《军神》一课为例,教学时不要对文本进行逐段讲读,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以调动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兴趣,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教学设计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称刘伯承为真正的男子汉和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说刘伯承堪称军神?这样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他们会潜心研读文本,并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自己的见解,获得发现的乐趣。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意性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得阅读的灵动,产生积极的体验。但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张扬他们的个性,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悟。教师更应该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阅读方向。

参考文献

[1]朱小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独特思维[J].学生之友,2013(6).

[2]刘洁.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J].中小学电教,2012(9).

[3]谢黎清.新课程理念下的小语阅读教学之我见[J].商情,2014(5).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