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策略研究

2015-12-21 21:50苗小芬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伟大智慧结合的过程。”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然而,在这个充斥着电脑、iPad、手机等高科技信息产品的“有声有色”的时代,如何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潜心于课外阅读,醉心于有滋有味的书香世界呢?我觉得加强课外阅读的课内指导显得重要。

升入四年级,学生开始接触名著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阅读情况各不相同:有的读得如痴如醉,谈起来滔滔不绝;有的为了应付任务,囫囵吞枣;还有的学生对此压根提不起兴趣来,觉得无聊至极。那么,课外阅读如何加深和拓展课内阅读,课内阅读又如何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呢?我便针对《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进行了几次尝试和研究。

一、走近英雄,逐一剖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课《三顾茅庐》改编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学生读完后,能够认识到才华横溢的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刘备。然而,这部充满英雄情结的四大名著之一,学生津津乐道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才思敏捷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羽,英勇善战的赵云,一代枭雄曹操……于是,第一次设计阅读指导课时,我便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解读作为教学的重点,设计了“群英聚会”这一教学环节。在通过对同学们的阅读调查后发现,大家对诸葛亮、关羽、曹操这三个人物兴趣最浓。在同学们的侃侃而谈间,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真实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然而,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细细想来,似乎又缺少了什么。既然作为一节语文课,课堂上的语文味似乎少之又少,而这又是甚为重要的。于是,我又开始思索:怎样让一节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焕发出浓浓的语文气息呢?

二、结合书本,重点突破

在四年级下册《练习二》中,有一段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段描写。而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这个人物不仅被刻画得有勇有谋,而且相当的重情重义,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个三国英雄人物。

于是,第二次来试上这节阅读指导课时,我让学生在简单地罗列和交流对三国英雄的印象与感受后,就将重点放在了对关羽这个人物的解读与剖析。更为不同的是,我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练习中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片段,感受这段文字短语上简短有力的特点以及行文一气呵成的精妙。在此基础上,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来比较青少版和古文版刮骨疗毒的段落,感知简洁的文字背后那极强的画面感。在经过两段文字的品读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便跃然纸上了,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也就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了,读经典、诵经典、传承经典的教育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然而对于这样一部旷世巨著而言,四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的广度与深度上仍存在以下提升空间:如众多的文官武将之间的关系、如该如何形成整个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之间的纵向水平上的认知、又如怎样对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及《三国演义》中所要透露的哲思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总之,只有理清这些,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学生从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甚至对他以后的阅读产生高屋建瓴的迁移性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达到课内促进课外,课外补益课内的双向滋养作用。

三、关键事件,整体架构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将一个个有趣的计策与事件前后连接起来,在头脑中架起阅读的整体结构是一件难事。因此,我又从《三顾茅庐》中诸葛亮提出的八字策略“三分天下、最后取胜”为突破口。第一次上指导课以关键事件——“赤壁之战”作为主要抓手,正是这次节点性的战争为三分天下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随即,通过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取胜的原因。但问题如此之大,学生的答案多为散点的原因罗列,很难形成结构化的理解。因此,我们给予学生支架,完成任务单,如下:

最后,在小组汇报与讨论中,通过当时的形势图,天气因素快速聚焦到“天时”“地利”,而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人和”的因素。因此,引导学生关注西蜀取胜的关键事件以及关键事件中人物所体现出的大智慧。

第二次课内指导则聚焦在“最后取胜”的讨论中,在“火烧连营”这一促使蜀国走向衰败的关键事件的牵引下,抓住火烧连营前、中、后蜀国的表现从地理、天气、策略、计谋、人等方面来总结未能最后取胜的原因。设计学习单如下:

细细想来,对《三国演义》的阅读指导虽然费了一番周章,但是这次的研究,以教材文本为起点进行拓展,遵循感性阅读到理性阅读的规律,打通课内外阅读的内在关联性,探索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型的基本范式。在“大语文”教育观指导下,探讨语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新途径,开拓语文教学新领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宽度,而且对阅读的深度更要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和培养。

作者简介:苗小芬,女,1987年生,江苏省常州人,本科,小学一级。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