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17-08-26 07:03王跃江
江西教育C 2017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王跃江

摘 要:阅读是一扇窗,可以让学生看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同的风景,感受到不同于自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慢慢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人。构建以“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发现爱,感受爱,用心沟通,用爱对话。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优秀的作品加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认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形成对语言的领悟,以此学会爱与交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加以述评。

一、让孩子爱玩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阅读,让我们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孩子天生活泼,好动恶静,不能“硬碰硬”地限制孩子娱乐的时间,更不能抹杀孩子的天性。那么,该如何调动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呢?

1.设置悬念,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的呼声,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主动、发自内心地想读书,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教授《太阳路》这篇文章时,学生们设置悬念,提出如下问题:这篇课文围绕“去太陽上有路吗?”这个话题展开,“那你们觉得太阳上到底有没有路?”孩子或睁大双眼思考,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或低下头认真在书中找答案,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随后又提问:“文章最后说道‘通往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去攀登,如果是你,你会奋不顾身前进吗?你打算怎样才能更好地前进?”这几个问题激发了孩子们想象的乐趣,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通过阅读寻找答案。

2.运用多媒体,使内容呼之欲出。“儿童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为任何美好的事物敞开心扉。”教师们只有洞析了儿童的特性,才能善用之并加以引导。儿童的想象是丰富的,但由于身心处于特殊时期,思维多数情况下是形象的。阅读教学中适当使用多媒体,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儿童面前,为其创造一个全新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阅读兴趣。如在执教《一株紫丁香》一课时,首先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紫丁香一年四季不同的图片。紫丁香繁花锦簇,绚烂绽放,学生一旦看到草木的世界、花朵的天堂,定会不禁感叹。这时教师便可顺势问道:“你们想知道这些紫丁香的话语吗?这些美丽娇艳的花儿女孩要送给谁呢?”学生这时已经深深沉浸在这片紫色的海洋中了,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朗朗阅读。

3.建立图书角,营造书香的氛围。沉浸于书香之中,让学生体会海明威出众的文采、屠格涅夫的字字韵律、林语堂的儒雅高贵、泰戈尔的清新淡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会读书,不待老师讲。”在教室内开设一个图书角,让学生主动选取自己心仪的书籍去阅读,去品味。一开始可能只有一两个同学在翻阅,但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所以当他们看到有同学翻阅后,自然而然参与其中。作为教师,这时候的任务就是如何在众多书籍中挑选适合学生的。比如《爱的教育》《夏洛的网》《小王子》等书籍,无一不诠释着孩子们在亲情、友情下流露出的善良热情的天性,教会孩子成长与爱。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让孩子在阅读中喜爱上书中的角色,并立志成为书中主人公那样充满智慧、善良勤劳、乐于助人的人,慢慢学会用心去聆听,用情去感悟,用爱去生活。

二、让学生在情感教学中学会沟通

鲁迅说过:“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和情感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在一定层次是相互作用的,而在众多的影响非智力的因素中,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可以自主影响和调节动机、兴趣、内驱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是在阅读众多书籍后所产生的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水平,始终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恰当的方式方法,适时地加以疏导,建立起沟通教师与学生间情感的桥梁。让彼此在阅读学习中相互理解,为教学过程的顺利进展共同努力。

1.挖掘教材情感,提升学生认知。语文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维系的双边活动,师生间在课堂教学中必然有认知方面的互动与情感方面的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贯彻阅读教学的方法,必然能使学生与教师间产生共鸣,从而推动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全盘掌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真研读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目标。把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考虑在阅读教学中,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导学案,其中不仅要涵盖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学习目标,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分阶段列出对不同阶段学生考核的方式,最终通过这些测试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敢于与教师交流沟通。

2.开展户外活动,增强师生感情。蓝天、云朵、草地、花香,捧一本书,执一份卷,在文字的海洋里驰骋,在知识的阳光下沐浴,教师与学生在阅读中、在游戏里,增进信任,沟通交流,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情感因素渗透在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户外活动也会对学生的情感认知有所提升,可以稳固学生与教师的“师生情”。教师为学生甄别优秀的书籍,并在户外开展一个阅读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故事分享、我是小小解说员这几个环节,通过诗歌朗诵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所读的、所理解的和接触的知识整合并自我认识。故事分享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大胆、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唤醒、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通过这项户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我表达、社会交际方面都有了突破性发展,也直接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敞开心扉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仍然存在着不利于小学生阅读的客观因素,例如:教育资源有限、教师教学水平低下、班级规模太大、学生人数多、教室空间小、教学设施简陋等。此外,目前国内出版的儿童书籍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味道。这些书籍的内容太过纷杂,作者水平也参差不齐,儿童读物创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定期举行“读书节”应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成为一阵热流,如何应用到实际上来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学生爱上阅读,作为教师,本身也应该热爱读书、涉猎广泛、知识渊博。这就要求教师有丰富的阅读教学经验,并且拥有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性格特点、爱好推荐读物的能力,适时适地勾起孩子的兴趣。《朗读手册》《幸福的种子》一类阅读指导书籍是每位教师的案头必备。作为教师要深刻意识到,阅读是为了汲取知识,而“阅读”又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往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成绩都会很优异。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作为终身的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捧一卷书,俯而读,仰而思,温情的书香让学生体会真善美。让“书本照进生活”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要在阅读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教育这场马拉松比赛中日久弥坚,不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学会用沟通与对话浇灌爱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郑明江,高乃松.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聊城大学,2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