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7-12-10 07:59宁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宁燕

摘要: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新大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则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增加阅读量。学生阅读面窄,语言积累少,在实际教学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自主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我们的一线教学工作中这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现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整体品质提升的关键。我认为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我自身的小学阅读教学经验,对促进小学生快乐阅读提出以下策略:

一、注重思维引导想象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课标也强调"让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时,常常借助一篇篇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草原》一课,课文构思有两条线:明线是景美、情深;暗线是草原的特点。教学中我抓住暗线设计提问,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按照这条暗线从整体到部分的进行分析,经过思考得出草原的三个特点:草原是美丽的;草原是宽广的;草原的人民是热情的。

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更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学完《凡卡》一文后,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小练笔"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以后"。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各自展开想象。有的想,爷爷收到信以后,立即赶到城里,揍了老板一顿,救回了凡卡;有的想,爷爷看了凡卡的信,痛哭不已,可没有办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我可怜的凡卡,你忍着吧……"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爷爷除了哭,他没有其他的办法,也不可能救回凡卡,因为爷爷是哪个社会中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人。面对自己,凡卡的悲惨遭遇,他无能为力啊。这个想象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也懂得了课文的中心。

二、积极引导,热爱阅读

老师要求学生多阅读的同时,自己应该先树爱阅读的榜样。给学生树立一个爱阅读的榜样,再鼓励学生去阅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学同一时期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读书的心得。如读海伦·凯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讨论生命的意义、我们该如何去珍惜生命,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以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就深化了学生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有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自觉性。

其次在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内加以延伸。如学习老舍的《草原》后,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然后根据书上的内容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如对人物的点评,对故事的讲解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通过这些活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了解课外知识。

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只要形成了习惯,要改也更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所以,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養。我认为除教学大纲规定学习的课文外,其余的课外阅读都应进行阅读的训练,即每个单元,重点,讲解,研讨一两篇,其余都进行篇章的阅读训练,而对于学生而言,要养成他们在生活中的自觉阅读习惯,如报纸,杂志,故事等,苏东坡的“通读,精读,出神入化”,这三个阶段我们也不妨拿来一用,让学生们在阅读中逐渐深入,知识面逐步扩大,从而对文章形成自己的理解。

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才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五、课内与课外联动,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

1.要让学生会选择 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教师,教会学生选择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给学生以适当的"强制"。通过来自教师或家长的适度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这样,就会使习惯成自然。

3.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要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留心发现学生因课外阅读而取得好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使其树立榜样,影响其他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课本中的内容实在有限,学生一定要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以扩充自己的知识以提高理解能力。阅读将要伴随人的一生,它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阅读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在于从文字中提升自我。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这才是阅读的核心。

参考文献:

[1]苏晓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曾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瑾山小学 334700)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