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巧妙创设情境的方法解读

2018-10-21 06:13周香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解读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周香

摘 要:现阶段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的阶段,情境教学法已经被更加广泛的推行和应用。但是如何具体而巧妙创设和运用情景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本文是通过文献查阅和作者自身经验写就,具体解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巧妙的创设和应用情境。

关键词:解读 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情境创设法

所谓教学情境创设是指通过采用语言、多媒体、实物、扮演角色、试验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一定的课程情境,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学和教相结合。小学是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的颠覆。教师要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教学内容充分把握,按照教材和学生的层次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探讨情境教学方法在具体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一、情境创设与生活联系

情景法作为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学生特点为根据,为学生学习过程创设好的氛围,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1]。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科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因为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小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在进行教学中,创设和生活相关的情景,学生能够具体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因为教学情境如果充满了生活气息,学生就会将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就让学生更具学习兴趣。此种教学情境,学生切实感受到小学语文课程是生动的、活泼的、具体的,从而学习起来更加的积极主动。因此,首先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必须联系生活,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例如,讲到春天的时候,身边的树是什么样的,草是什么样的,都有哪种花开了,都是什么颜色的,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或者图片表现出来,学生就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春天具体的样子。此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具体明白了到底什么是春天,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既让学生形成了具向思维,也让学生锻炼了表达能力。

二、情境与实物联系

语文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就要创设形象的情境,从而实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结合,抽象思维和具体形象相结合。由此可见,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情境必须是具体且形象的,可以更有效的刺激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而让学生突破狭隘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认识更多事物,实现抽象和形象两种思维协调发展;其次,情境尽量是具象的,学生是有机会看到的,可以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让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例如,在讲到《桂林山水》,教师可以以自己的家乡为例子,播放多媒体文件或者让学生自己在书本、网络上找图片,整理成图集,學生可以把看到的东西带入到课堂。在学生展示图片的时候,学生自己边展示边描述图片拍摄的背景和内容。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了课堂,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情境与音乐结合

音乐能够激发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也能唤醒学生脑海所创设的情境,将教和学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2]。作为一种将听觉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音乐和很多学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有联系的,因为音乐不仅能够调动情感,也能抚慰心灵,用气氛渲染情境。小学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更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利用音乐旋律,让音乐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能调动学生的听觉,也能调动视觉等多个器官。在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音乐能够起到关键的调动作用。例如,小学二年级人教版的教材中,讲到《春笋》的时候,可先播放雷声、风声和雨声的录音,在课程开始时营造绵绵春雨的氛围,然后展出空白图片,学生判断出声音是雨声的时候,教师可以画或者在多媒体上展示出雨丝,也可以播放与春雨有关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或者用语言描述春笋发芽并慢慢生长的过程。在文章的整体意境创设出来之后,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春笋慢慢长大的图画,这样对课文内容把握的就更加深刻,也能在此过程中体会生命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克服困难的顽强。学生沉浸在音乐声中,更加增强学习兴趣,更能具备鉴赏和表现能力。

四、情境创设适当结合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法非常注重语言真实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3]。情感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动力之一,角色扮演既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也能让学生更加融入课程情境,成为整个情境当中的一部分,既能感受具体情境,又能创造和参与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扮演角色,教学情境展示的更加真切;学生易位而处,调整角度,可以对教学内容把握的更深刻,同时也能够勇敢表达内心感受。在课程教学中适当融入角色扮演,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用切身体验来领悟所学、所感、所闻。小学的古文是一个难点,因为与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但是可以用此种方式化繁为简。例如在讲到《伯牙绝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文章编辑成一个简单的短剧,最好分成几个小组的方式进行,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编辑和演出。在课堂上,让学生深入了解课程内容,人物、时间、旁白等等,对课文内容把握好了之后,让参演的学生讨论每个角色需要用什么样的语气。学生不仅要有语气,也要有表情,更要练习相应的动作。学生在排练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思考怎么演出文中伯牙和子期的那种“知音难觅”之情。此种情境创设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也能让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加深印象,更能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让学生表演的同时能够感悟更多道理。

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不仅要适当,也要巧妙。这就要求在情境创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活实际和学生具体特点,情境与生活联系,情境与实物联系,适当结合角色扮演等都是情境创设的巧妙方法,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对新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忠荣.简析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运动,2017(18):111-112.

[2]徐秀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上旬),2017(12):140.

[3]胡海燕.浅谈角色扮演教学法[J].科教文汇,2015(29):100-101.

猜你喜欢
解读教学实践小学语文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