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3-06 14:51庞县根吴丽萍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阅读小学语文

庞县根 吴丽萍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影响很大。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教师认识不足、教师滥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等问题,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语言表达

小学语文教师们已经逐渐转变了教学观念,能够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这就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逐渐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能够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以后的人生打好基础,这也是教学的意义所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1.帮助学生更深理解语文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小学语文知识,从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的做题,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句子的排列、词句结构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阅读知识。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变得更加流畅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口语表达,二是写作表达。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上更加流畅,在写作方面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能够写出一些好的文章,这样可以对学生有很大的益处,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1.教师认识不足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老师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都是以考试为教学重点,对考试内容进行认真讲解,但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却不是特别重视。这是因为当前应试教育下,老师和学生所关注的重点都是在升学上面,所以,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也多与学生考试内容相关,并没有过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不能进行正常的阅读学习,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阅读内容的方式较为落后。老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老师用大量的时间讲述语文知识,留给学生发言和自由阅读的时间很少,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不专心,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述的内容,缺乏自主阅读和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2.滥用多媒体技术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缺乏自主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完全按照多媒体的课件进行教学,并没有去思考教学的意义。如果一味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缺少必要的教学引导,就会照本宣科地讲解,那样学生就缺少必要的学习动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很难形成好的学习氛围,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出现问题。

3.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们普遍都注重考试成绩,鲜有老师对学生阅读能力有所关心和关注,老师普遍对学生阅读能力缺乏必要的引导,甚至有些老师禁止学生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就是浪费时间,并不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样久而久之,肯定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在阅读当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生字,这会阻碍学生进一步阅读,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遇到不懂的生字时学生也可以请教老师。但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力都在应试教育上,对学生的识字和阅读并不是特别关心,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阅读量偏低,影响了阅读热情。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是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满堂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也没有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老师需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表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中获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特长,提高教学效率。老师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阅读的主体,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遇到不懂的生词,老师可以给学生解释,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自主发挥来解决问题。这样是对学生负责,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念,为以后的阅读学习打好基础,使其能够阅读经典,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都能够学有所获,获取知识。

2.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在教授小学语文阅读知识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辅助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加課堂教学容量。老师可以将一些小学语文阅读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当中的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将这些阅读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视觉的快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也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老师需要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辅助工具,增加课堂内容的容量和新鲜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魅力。例如,在讲解《火烧云》这篇文章的时候,课文是通过云的形态和变化来解释天气的变化,老师可以将云的形态和变化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能够感受到云的变化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来寻找相应的材料,将课堂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便于学生扩大视野,提高其语文阅读的能力。

3.创造阅读的环境和气氛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需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进行阅读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这样学生也愿意进行阅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协商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自由讨论问题的风气,通过自主阅读将阅读量扩大,同时能够让他们在相互交流当中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学有所获。

总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老师平时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协作,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老师从旁进行指引,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以后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都能有很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曹开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1.

[2]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7):203-204.

[3]王晓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版),2013,(12):65.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阅读小学语文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