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故事味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019-09-10 07:22李秀娟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秀娟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让教学体现出“故事味儿”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让阅读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并能够有效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本文从文本朗读、适当的提问和对文本词句的鉴赏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故事味儿”阅读的具体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故事味儿”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单一化的课文阅读方式,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阅读。因此,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将“故事味儿”有效地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语文阅读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能够快乐地阅读,并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通过“故事味儿”的文本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魅力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具有“故事味儿”的阅读教学有效降低阅读学习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故事化的阅读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要想有效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依据课文内容、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认知理解能力创编“故事化”的文本。教师可将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进行“故事化”的描述,使课文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并充分利用“故事味儿”的文本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课文中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变化的段落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进行故事创编,对课文内容进行故事化的诠释,将课文原文作为引文来编创小故事让学生朗读,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增强文本的“故事味儿”。如《小兴安岭熊的一家》:“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这时,小熊一家出来觅食,他们在小兴安岭的春风里寻找各种的美食。夏天,树木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小熊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中嬉戏玩耍。在较深的水潭里,小熊还会笨拙地游泳。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小熊爬上树去找蜂巢里的蜂蜜吃,贪吃的小熊吃得满头满脸都是金黄色的蜂蜜汁,那模样可爱极了。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在这个季节里,小熊和熊爸爸、熊妈妈一起去冬眠。在睡过这个长长的冬季之后,到了来年,它们一家又开始在小兴安岭快乐地生活了。”通过这样有“故事味儿”的文本朗读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伴随着文本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长时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具有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对课文中“意犹未尽”的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从而拓展阅读教学的知识领域,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这样一来,就能构建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快乐地阅读,从而较好地把握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与丰富内涵,并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带刺的朋友》一课时,课文中写道:“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想象“小刺猬送红枣”的故事。教师可以提出相關的问题:“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小刺猬会将这些红枣送给谁呢?”有的学生回答说,小刺猬会将这些红枣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有的学生回答说,小刺猬会将这些红枣送给它的爷爷奶奶。教师再进行拓展提问:“同学们如果有好吃的东西,会不会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小刺猬送红枣给刺猬爷爷和刺猬奶奶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通过这样充满“故事味儿”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获得较好的启发与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通过对文本词句的鉴赏让学生获得深入的阅读感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文中精深的语言文字,并通过文字较好地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意识与情感,并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对话,才能真正读懂一篇课文。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文本词句进行鉴赏,获得深入的阅读感悟。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品味语言文字,并从中寻找、发现语言文字之美。让学生从中获得深入的感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获得审美体验,从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中较好地培养人文精神。

例如,在教学《雪孩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这个具有“故事味儿”的童话,再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中的关键段落。“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文字的内涵,让学生了解雪融化之后,就会通过物理变化变为云彩。雪孩子为了能够救出大火中的小白兔,自己却融化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让学生从中感悟到雪孩子所具有的善良、勇敢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社会。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对文本词句进行鉴赏,从而获得深入的阅读感悟。让学生通过“故事味儿”阅读,学习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人性之美”,这样一来,就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在当前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故事味儿”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利用“故事味儿”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深入探究文本中蕴含的语言文字美。通过阅读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获得深入的阅读感悟与较好的启发,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张晓薇.浅谈“故事味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89.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