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余雪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余雪

摘要: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需要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标,小学生们一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那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充满力量,阅读过程也会非常的仔细认真,这样的阅读还有利于家长或者老师为孩子们选择书籍,筛选阅读方式,为孩子们制定阅读计划等,老师或者家长们为学生们选择阅读书籍时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特点与阅读能力等因素,为孩子们选择最合适的阅读书籍,为了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则需要老师与家长一起努力,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们更有效地去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们培养课外阅读习惯,这样对学生们未来学习以及学生们终身发展都会产生非常重要推动的作用,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升级,逐渐的完善,老师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还能让学生们增长与丰富知识量,下面我们结合实际实践和思考来聊一下老师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小学生们的课外阅读能力。

1 读书的目的要明确,读书信心要坚定

著名作家高尔基先生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这句话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书籍对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多读书可以让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变得特别高,同样一个民族想要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质,那便需要这个民族做到全民多读书,这些便说明了阅读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与优势,然而好多的学生只是机械式的读书,听从老师或家长的安排去读书,并不知道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对自身有什么好处,如果学生们只是一个劲儿地机械式的去阅读,只是为了完成老师或者家长安排的学习任务的目的去阅读,这样不会有任何收获,恩格斯曾经说过:“无计划的读书简直就是荒唐。”所以老师或者家长在指导学生们进行阅读时,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们确立读书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读书方法,确定读书的时间,这样逐步引导学生们在阅读时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及其目的,这样便可以让学生们的阅读成为有效的阅读,增加阅读给学生们带来的收获,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不再是漫无目的地读书,有了阅读的目标,便会让阅读的效率与阅读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

2 选择适当的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出来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们有了阅读兴趣才会有主动阅读的行为,才能从心理上去享受阅读,因此想要让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就是先要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想要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及有效地提高学生們的阅读能力和认知的水平的提升,这便需要老师及家长们在学生们年龄的特点与其知识的储备量等特点去为学生们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资料,去知道学生们阅读那些对自身有利的阅读资料。比如,通常情况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们更倾向于带有插图的图书,因此老师或家长们在为较小的学生选择合适的图书时,要去挑选一些带有配图的课外图书。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们对于文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老师及家长们在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的图书时,就可以选择一些理解性比较强的读物了,老师或家长们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去为学生们挑选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这样的方法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爱好。

3 老师家长合作,为孩子营造阅读气氛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自主学习阅读的主动心态,让学生们全心全意地沉浸在文学的海洋中,在学生们阅读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地为阅读过程中的学生们进行适当地指导,让学生们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学生们才会在阅读时仔细思考,去理解及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们在于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学校里老师要创造愉悦的阅读氛围,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心情去阅读各种文章,和同学们相互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这过程中老师不要批评学生,也不要太限制学生的阅读,课外阅读不仅限于跟学习有关的书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阅读更多的书籍。家长也不要太过限制孩子的阅读书种类,要积极引导孩子应该读什么类型的书,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要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父母自己得爱读书,以身作则,耳濡目染,孩子也会慢慢爱上读书的。这样老师家长共同努力合作,孩子的兴趣会越来越高,会爱上读书的,提高阅读的质量,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时代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上学工作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让学生们阅读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以充分地运用与联系,课外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与读书能力得到提高,甚至于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相对于学生阶段对于课外阅读方面更加薄弱,小学期间是整个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黄金时代,老师要好好把握这个宝贵的时间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成长。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所处的条件相对来说不是很好,更应该积极阅读更多的书籍,知识改变命运,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知识,努力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家长也要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巧莲.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5(11).

[2] 王建明.让童心在书香的世界中滋养——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读前指导[J].基础教育论坛,2019(01).

[3] 郭淑静.借助评价手段,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

(作者单位:大方县绿塘乡长岩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