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而成的志愿者

2020-08-04 21:00刘正东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志愿体育教师

刘正东

2019年9月,笔者在《中国学校体育》网站上看见《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案例征集志愿者的通知》,第一时间就赶紧填写报名表,担心赶不上做志愿者的机会。10月,很快收到栏目组的回信,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分子,能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全国的体育教师服务,笔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屈指算来,这已是笔者与《中国学校体育》的第四次结缘了。

第一次结“缘”是笔者刚开始工作的日子。那时的《中国学校体育》,简直就是新教师眼中的“神灯”,是新教师工作中的“活字典”,不懂的问题一定能从杂志中找到解决的方法,让体育教师学有榜样、思有所成,是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1989年8月,是笔者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在仪征市最偏远的香沟小学,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在蛙鸣蝉噪的热血青春中,捧读着《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寂静的校园也能让人沐浴春风,正是凭着这份内心的宁静,笔者毅然地选择做了谁也不愿干的“孩子王”,走上了与乡村体育结缘的道路。每天的体育课时间,附近农田里劳作的人们,都可以看见一个年轻的中师生、一群稚气的乡村娃,穿过狭长的石子路,来到操场,整队报数、队列操练、学练体操、奔跑跳跃……从此,偏僻的打谷场有了活力,人迹罕至的百草园成了磨炼意志、快乐成长的乐园,这一干就是31年。

第二次结“缘”是2001年12月。笔者参加省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镇江市中山路小学观摩江苏省第二届小学体育教学能手比赛,邂逅“一线话题”栏目主持人。笔者早就在教学参考书上学习过他的“胶圈游戏”,他一直是笔者心目中仰慕的偶像,终于见到“真人”,笔者便鼓足勇气,请他签字留念。回学校后,为此还炫耀过好几次。心有所思,践有所行,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努力做一个像主持人那样的智慧型教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自制沙包、体操垫等简易器材,让鄉村孩子的体育课也丰富多彩起来,业余训练也有声有色,后来这个全市规模最小的学校,竟然有10多个“放牛娃”因体育改变了命运,走出了乡村。

第三次结“缘”是2013年3月。江苏省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在扬州仪征市大仪中心小学举行,体育大课间是本次活动展示的重点,以“弟子规操”为特色的大课间活动,获得了现场专家的好评,也引起“一线话题”的关注,在教师的推介下,“一线话题”栏目在2013年第7期,用3.5个版的篇幅,以《践行《弟子规》,争做“四好少年”》为题,刊登出我校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方案,引起了全国同行的羡慕,也让笔者这个默默无闻的乡村教师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增添了自信,激发起更努力前行的动力。

三次结“缘”,每一次都助有梦想的人迈上新台阶。2016年9月,笔者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2019年9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因“缘”生情,便是把《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这份助力情怀,以志愿者的身份,惠及更多的一线体育教师,为更多有缘学校体育研究的教师加油鼓劲,助力成长。因为志愿是奉献,利用课余和休息的时间,认真完成栏目组交给的任务,及时上交相关资料和表格,提出各种方案;因为志愿是成长,我们深入一线,开展课例研究,通过课题引领,在研究中让更多的教师学会成长,在仪征市新一届骨干教师评审中,工作室有14位教师晋级新一级骨干教师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市优秀名师工作室的称号;因为志愿是学习,组织工作室的教师,积极开展案例写作方法的培训,在工作室中开展体育案例评比活动,在第四届全国案例征集活动中,陈修修等3位教师获得案例入围的资格;因为志愿是分享,开通仪征市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一年发表信息报道28篇,及时报道工作室的活动开展情况,和全国的体育教师分享课程改革的研究动态与成果,让教育变得更美好。

志愿是为了有更多的同行者。我们把助力更多教师发展的志愿精神与同行者分享。2019年在“一线话题”栏目主持人的参与下,仪征与新源何小红特级教师工作室举办多场交流和探讨;随“一线话题调研组”赴安徽合肥经开区,向全国读者介绍合肥教育人的体育智慧;举办无锡扬州两地四校“三有课堂”研讨会,参与扬州职大的省市协作项目,发动扬州市的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参与和关注“三有课堂”的实施。

志愿者是光荣的,在为全国体育教师的公益活动提供无偿服务、贡献教育智慧的同时,也学习到全国体育同行的“金点子”和“巧办法”,促进了自身的成长。愿更多的“一线话题志愿者”,相互引领,互助共进,撞击出更绚丽的智慧之花!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志愿体育教师
The Price of Beauty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