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研究

2020-10-26 09:22陈月如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陈月如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包括十八大在内的多次会议上指出,各级学校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方略。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起点,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铺垫作用和启蒙作用。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都还处于懵懂、混沌、尚未开化的状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将成为影响小学生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在小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释小学德育的现实意义,然后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旨在为小学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提供一定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给予各级学校殷切寄语——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方略,为国之崛起培养兼备德才的优秀人才。小学作为学生迈进校园接受系统性教育的起点,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之于学生品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和启蒙作用。应当认识到,小学生对“品德”还未形成系统的认知,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不能够采用“直接说理”的方法,而应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借助于学科教学的平台优势,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之下推进德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和行为。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加之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优势和效果。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德育载体,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品德是值得教师思索的现实问题。

一、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1.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是对素质化教育的积极响应

推进素质化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有利于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桎梏。素质化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品德、知识与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德育不仅是素质化教育的根本,更是教育的核心要旨。小学教育的要点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德教育,二是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即学科知识教学,由各科教师完成;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责任。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教师普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部分教师对品德教育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教师必要且持续性的引导,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进步与品德发展并不平衡。部分小学生甚至形成“以恶小为之”的错误观念,暴露出自私、孤傲、冷漠、不诚信等不良品德。为此,在小学教育中推进德育,应当并重学生的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推动德育与素质化教育相融,共促小学生的品德与知识协同发展。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觀念,保障学生健康学习和成长

三年级小学生对品德、价值观念还未形成正确的认知,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形成特定的性格与行为特质。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悄然在社会上形成多元化思潮,网络等传媒介质的发达使得小学生能够足不出户便能够接触到社会上多元化的思潮。社会上的多元思潮可以用“良莠不齐”来形容,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极易受到来自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形成错误思想观念。而错误的思想观念一旦先入为主、逐渐在小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便很可能诱导小学生形成不良品行。例如,网络和移动只能说设备的普及使得低年级小学生也能够通过接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网络设备接触到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小学生可能容易受网络上的各种诱惑而迷失自我。部分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喜欢观看网络视频直播,受到来自于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少数小学生逐渐形成暴戾、孤僻、自私、虚荣、拜金等不良品德。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即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净化他们思想观念,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保障小学生在正确、主流价值观的积极影响下健康成长迹。而对于已经出现有不良品行苗头的小学生,教师可通过德育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纠正他们的不良品行,使之“毋为小恶”,步入学习和成长的正规。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强烈的教育和启发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其它学科难以企及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1.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观念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且积极的人德育元素,可为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观念提供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以思辨性的思维深度探索和发掘融于教材之中的德育元素,将它们整理成为主题各异的教学专题,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以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第一单元课文内容围绕着自然景物展开,在进行这一单元课文内容教学时,教师可选择“自然环境”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观念。

2.立足语文学科教学,多渠道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当鼓励学生在品德之路的成长过程中坚守“躬行事事”的原则。而语文教师作为德育的牵头者、实施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引导,需要以开放性思维积极探索多元化渠道,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具体而言,教师应立足与语文学科教学,积极探索、创新在语文教学之中渗透德育的路径。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人文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人文活动中得到精神熏陶,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品德观念。

三、总结

综上,品德是立人之本,小学作为学生系统性接受教育的开端,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语文学科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积极探索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引导学生实现品德和知识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燕媚.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路径研究[J]. 课外语文, 2018(16).

[2]钟丽冰.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5(31):20-21.

[3]吴丽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选择路径探究[J]. 考试周刊, 2019, 000(013):64.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